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日出日落三八线 军事-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用沙哑的声音说:“同志们,我们能够夺回阵地,赶走了敌人,难道我们就不能吃掉
  这个苹果吗1 “
  大家谁也不吭气,他带头先咬了一口,就传给李新民。李新民只轻轻地咬了一小口,就
  交给身旁的胡景才。然后,一个人接一个人地传下去。转了一圈,苹果还剩大半个。
  “是谁没有吃?”张计法问。
  没有人吭声。
  张计法刚想责备几句。可是,忽然觉得坑道里的空气格外凝重。借着洞外射进来的微弱
  的光线,看见每个士兵都在用手擦眼睛。一瞬间,张计法激情澎湃,象有什么东西塞住了喉
  咙。在这战火纷飞的夜晚,他被这种人类的真情深深激动着。他和战友们坚守了坑道14
  天,歼敌数百名,守住了阵地。
  这段故事后来被电影《上甘岭》真实地再现了。
  秦基伟注视着坑道部队的艰难处境。为了使这些部队钉牢在上甘岭,他下达了死命令:
  不借任何代价,把物资送进坑道,并要求多送些解渴又止饿的大萝卜。
  可是,火线运输员一拨一拨地派出去,一拨一拨地倒在封锁线上。多少萝卜、苹果、药
  品、弹药,都滚落在血泊里。更使志愿军官兵感动的是,朝鲜人民无私无畏的支援。
  上甘岭战开始了。英勇而勤劳的朝鲜农民们,得到了这个消息,便迅速组织了一支强大
  的队伍,投到支前的洪流里。
  10月15日,战斗开始后的第二天,朝鲜劳动党金化郡委员会委员长安龙河率领了80
  名青年赶到志愿军前线指挥所里,向指挥员说:“给我们任务吧!”这支运输队首先被志愿
  军接受了。但接瞳而来的是更多的朝鲜农民的支前要求,近到火线上、远到离火线百里以外
  的农民们都赶来了。不管是在火线上,在山沟里,在公路上,到处都是川流不息的朝鲜青
  年、老人、妇女、姑娘和孩子们。他们说着同样的一句话:“为了祖国,支援志愿军。”他
  们组织了无数的运输队、担架队、茶水站……为了不让志愿军士兵们受冻,他们在山野里砍
  柴,烧成木炭送到前方去。这是一支8000人的支前洪流,其中有900 多名是妇女。
  一个夜里,敌人的炮火封锁着接近火线的道路,炮弹不断地在路上爆炸。43岁的朝鲜
  农民朴在根,抬着志愿军的伤员从火线的救护所里走出来。虽然他满身热汗,气喘嘘嘘,他
  还不时用手摸摸伤员的身体,看看是否太冷,问问要不要喝水,然后又把盖在伤员身上的被
  子四角塞好。突然,敌机又来了,他加紧两步,把伤员抬在一个山角下隐蔽起来。一颗炸弹
  就在他们不远的地方爆炸了,在这紧急的关头,他马上放下担架,立即爬在伤员的身上。敌
  机又投下一颗炸弹,在他们的头顶上爆炸了,一块弹皮打进了朴在根的身体,朴在根因伤势
  大重流血过多而牺牲了,人们称他是朝鲜的“罗盛教”。
  朝鲜农民们为支援志愿军前仆后继,流血牺牲。青年农民金万培告诉父母要去参加运输
  队时,他的父母非常高兴。金万培在第三天牺牲了,他的48岁的父亲金新华,掩埋了儿子
  后,带病参加了运输队。志愿军看他年老有病,几次谢绝,他却始终坚持着,他对志愿军官
  兵们说:“我的儿子牺牲了,我要继续为了我们的祖国和儿子,你们不要拒绝我。”他不幸
  也牺牲了。于是金万培家的最后一个人——年老的母亲,又从家里走出来,为志愿军做饭。
  她经常对人说:“爱护志愿军就是爱护我们的祖国。”
  上甘岭战地的朝鲜农民们,像对待亲人一样关心着志愿军。当战士们坚守坑道、几天喝
  不上水的时候,他们把自己储藏的萝卜和买来的苹果送进坑道里。金化郡梅桧里的农民捐出
  了1500斤萝公洞里的农民白景龙,听到老乡们谈到志愿军在坑道里喝水有困难,便连夜跑
  了180 里路,赶到县里,用自己半年来节省下的1 万元朝鲜市,买了300 个苹果,全部送给
  了志愿军。
  在这艰苦的日子里,士兵们更深刻地懂得了生命的意义。坑道里,大家背靠着潮湿的石
  壁,脚没在稀泥里,一边吃运输员送来的萝卜、馒头,一边议论:“不能再叫运输员送东西
  了。为了我们,不知道有多少人流血牺牲了!我们吃的不是萝卜、馒头,简直是血!“
  上甘岭,当时成了令人瞩目的热点。
  志愿军总部根据战场态势,决定15军邻近部队先后向敌人10多个重要目标发起猛攻,
  直接配合上甘岭的坑道作战。
  同时,志愿军总部命令,15军利用坑道部队将敌人拖在上甘岭所赢得的时间,迅速组
  织一场决定性的反击,大量杀伤敌人。
  在15军作战会议上,腾腾的烟雾中,秦基伟斩钉截铁地拍板:先集中全力反击美7 师
  占领的597 。9 高地,从而震慑动摇537 .7 高地北山上的伪2 师的军心:
  反击开始了,45师、29师的连队参加。
  10月30日21时,15军炮群的104 门大口径火炮,以持续猛烈的火力,炮击597 .9 高
  地。
  此时,志愿军的装备空前加强,已大规模使用了大炮。仅上甘岭上,就发射了40余万
  发炮弹,亦属空前。毛泽东后来说:“今年秋季作战,我取得如此胜利,炮火的猛烈和射击
  的准确实为致胜的要素。“
  美7 师一个上尉告诉随军记者:“中国军队的炮火像下雨一样,每秒钟一发,可怕极
  了。我们根本没有藏身之处。“
  每秒钟一发炮弹美军就怕极了,殊不知上甘岭战役的第一天,45师官兵经受的是每秒
  钟6 发炮弹的袭击。
  在炮兵的全力支援下,3 个坑道连队配合反击部队分东西两路反击。血战5 小时,恢复
  主峰阵地。
  10月31日,凌晨4 时,敌人开始更大规模的反扑。由伪2 师31团和埃塞俄比亚营充
  当主要攻击力量。4 个营的敌人共发动了40多次进攻,仅仅打了一天,伪31团便完全丧失
  了战斗力。《韩国战争史》记载,这个团直到朝鲜战争结束也没能恢复元气。
  11月1 日,战斗愈演愈烈,成为一场名副其实的、打钢铁的现代化战争。双方炮群都
  瞄准了597 .9 高地,你炸一遍,我轰一通,你拦击我的增援,我袭击你的反扑。阵地上浓
  烟遮目,火光冲天。8 米厚的坚石坑道都被打塌了,土松得连机枪都没法架,只好用麻袋包
  垒个射击台。敌人集中了数十架飞机、70余辆坦克和大量火炮,共发射了12万余发炮弹。
  傍晚,作为战役预备队的12军91团也投入连队参加战斗,一直到战役结束。
  这支部队涌现出胡修道等一批英雄人物。年轻的胡修道是四川人,是初次参战的新兵。
  11月5 日,在597 .9 高地上,他在其他人都伤亡的情况下,独自坚守了三号阵地,打退敌
  人24次攻击。烟雾中,他发现十号阵地前面黑压压地爬过来一大片敌人,志愿军士兵全部
  伤亡。胡修道急忙冒着敌人的炮火赶去,打退了密密麻麻涌上来的敌人。他创造了志愿军一
  人一天歼敌280 余人的记录,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
  斗英雄“称号。他还获得”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
  美7 师终于被打垮了。美国军方向新闻承认:“到此为止,联合国军在三角形山(即
  597 .9 高地)是打败了。“
  11月4 日,北京,中央军委根据对朝鲜战场敌情的分析,指出:上甘岭地区作战“敌
  虽然攻势受挫,但仍有可能抽调力量继续向我攻击,特别是集中炮火、坦克及飞机向我轰
  击“。因此,指示志愿军”注意火炮的调配,加强该方面的作战。“
  11月5 日傍晚,志愿军首长对巩固597 .9 高地和夺回537 .7 高地北山的作战作了重
  新部置,决定将12军31师3 个团全部投入作战,45师除炮兵外全部撤出战斗。
  换防的士兵随意抓了一把土,摊平手心数了数,竟有33个弹片屑;
  随手拣起一截焦黑的树干,吃惊地发现,这截不到1 米长的树干上,密密麻麻地嵌着
  100 多个弹头和弹片;
  一面战旗上面,烟熏火燎地布满了281 个焦糊的弹洞。战后,它成了中国军事博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