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宠 作者:寒武记(起点首页封推vip2015-05-05完结)-第4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曹大奶奶霍然起身,脸色一下子变得雪白。她踉踉跄跄退了几步,扶着桌子站稳。深吸几口气,抿了抿唇,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什么罪名?”
    小厮将他知道的情形一五一十说了,曹大奶奶一下子明白过来。——这皇帝就是在迁怒!
    “你先退下吧。让我想想办法。”曹大奶奶喃喃说道。
    可是他们在京城还没有站稳脚跟,人生地不熟,到哪里去找帮手呢?
    昭王和太皇太后,这会子大概是自身难保。
    曹大奶奶不敢贸贸然去找他们。
    万一激怒陛下,一刀把蒋侍郎给斩了,就算太皇太后和昭王出面又如何呢?不过是帮蒋侍郎收尸罢了……
    蒋家的三个姑娘听到消息,忙来曹大奶奶这里等消息。
    “娘,爹会没事吧?”蒋四娘忧心忡忡地道。
    这一瞬间,她突然发现自己如果还能够为自己的终身大事烦恼,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现在如果她爹真的被陛下斩了,他们这一家人肯定不会有好下场。
    到时候别说是嫁人,就连保持清白之身,都是一件难事……
    蒋二娘和蒋三娘都是跟她同样的想法,可是身为女子,却没有别的法子好想,只好默默地坐在曹大奶奶身边,安慰娘亲不要着急。
    就在大家焦急万分的时候,周怀礼派了自己的小厮过来,给曹大奶奶送了颗定心丸:“……曹大奶奶放心,蒋侍郎在我们四公子的人手下看守,一定不会有事的。”
    周怀礼的小厮走后,曹大奶奶长长地吁了一口气,看了蒋四娘一会儿,扬手道:“你们下去吧,我要去小佛堂上柱香,静一静。”
    蒋家三个姑娘屈膝退下。
    蒋二娘和蒋三娘一路无语。
    蒋四娘心里更是乱成一锅粥,完全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
    曹大奶奶等她们走后,叫了人过来,“派人回江南,给老祖宗报信,请老祖宗拿个主意。”说着,把这件事口述给那人听,又听那人一字不漏地重复了一遍,才挥手让他去了。
    ……
    郑国公府也很快知道了郑二老爷被陛下关去天牢的消息。
    郑老爷子怒不可遏,马上要去宫里跟陛下理论。
    郑二老爷不仅是吏部的官员,也是他们郑国公府的世子!
    陛下这是要像当年太皇太后对付盛国公府一样,对付他们郑国公府吗?!
    郑老爷子怒气冲冲离开郑国公府,翻身上马。要往宫里去。
    可是在半路上,他被王毅兴截了下来。
    “座师大人,请听毅兴一言。——郑二老爷在天牢。绝对不会有事。”王毅兴低声说道。
    “你能保证?”郑老爷子深思地看着他。王毅兴作为三元及第的状元郎,是拜在郑老爷子门下为门生的。
    “绝对保证。”王毅兴在马上躬身,悄声说道,“您别急,这件事,很快就会露分晓。”
    郑老爷子还是一脸不太信的样子。
    王毅兴便又加了一句,“太皇太后此时已经带着老臣往陛下的金銮殿去了。”
    听说太皇太后出马了。郑老爷子才微微点头,沉吟半晌。道:“那好,我等到今天晚上。如果今天晚上还不放他出来,我明日就进宫找陛下说理!”
    “那是自然。”王毅兴躬身笑道。
    ……
    金銮殿上,夏启帝的脾气十分暴躁。什么话都听不进去。
    就在他又要把一个尚书剥去乌纱官服,打入天牢的时候,殿外传来内侍的通传声。
    “太皇太后驾到!”
    朝堂上的官员如同见了救星一样,齐齐转身,对着殿门的方向躬身弯腰,行礼如仪。
    夏启帝看得十分刺眼,在心里暗忖,今日必不得善了。也罢,今日就一锅端了。老的不想活了,就打发他们祖孙一起上路……
    夏启帝往殿前侍立的内侍大总管使了个眼色。
    那大总管会意,悄悄从朝堂上退了下去。从后面的小门出了金銮殿,到外面布置去了。
    京城里闹了十几天,夏启帝和赵侯也商议过很多个对策。
    他们最后的办法,就是破釜沉舟,或者也可以说,破罐子破摔……
    ……
    太皇太后身着朝服。仪态端方地走入金銮殿内。
    “皇祖母怎么来了?”夏启帝收敛了脾气,笑着站了起来。
    “哀家不来。难道眼睁睁看着将大夏江山毁于一旦!”太皇太后威严说道。
    “皇祖母言重了。”夏启帝从龙案后面走了出来,“外面有小人中伤朕,朕正在拨乱反正,正是为大夏江山着想。”
    “呵呵,你将要求重新彻查先帝之死的大理寺丞王之全赶出朝堂,对你劝诫的臣子全数下狱,斩杀无辜百姓,你说你是在为大夏江山着想?哀家没有听错吧?”太皇太后正色问道。
    夏启帝脸一红,忙道:“皇祖母,王之全是自己辞官归田,可不是朕将他赶出去的。至于那些下了天牢的臣子,都是些沽名钓誉、危言耸听之辈!他们下狱,是自取其辱!”
    “真是笑话!官员劝诫皇帝,本是为官应有之道,怎么变成了沽名钓誉、危言耸听之辈?哀家只想问你一句话,先帝的死,跟你到底有没有关系?”太皇太后问道,眼中有泪珠晶莹闪烁。
    夏启帝一愣,继而带着几分嫌恶说道:“皇祖母何出此言?父皇死的时候,皇祖母也在旁边,怎地问起朕来?”
    “是,哀家是在旁边,所以哀家一直疑惑。哀家是怎么也不信盛七会是谋害先帝之人。他爹老盛国公已经为此付出过惨痛的代价,哀家曾经错杀了盛家满门,愧疚至今,所以对陛下的死,越发慎重,在查清楚真相之前,不肯将责任推到任何一个人头上。”太皇太后哽咽着说道,“陛下,哀家只想问你,你可敢发誓,你对先帝的死,毫无关系。你没有起任何不当的心思!”
    “朕当然可以发誓!”夏启帝不耐烦地道,“如果朕谋害先帝,朕受千夫所指,不得好死,死后不入祖坟。这样可以了吧?”
    “好!好!好!——那请问陛下,这些书信是怎么回事?!”
    “什么书信?”
    “陛下还在东宫做太子的时候,给哀家不争气的兄长昌远侯写的亲笔书信!还盖有你东宫的大印呢!你不会不认识了吧?”太皇太后冷笑着将那几封书信扔了出来。
  

  ☆、第69章 兵变 

    夏启帝看着那些书信,一下子愣住了。
    站在他身边不远地方的赵家二郎十分焦急,轻声咳嗽了两声。
    夏启帝回过神,想起在赵无极外宅处搜到的那些“御笔书信”,马上来个矢口否认,“不,不对。这些不是朕的亲笔书信,是伪造的!”
    太皇太后冷笑一声,“好,就算是伪造的,但是东宫之印做不了假。有东宫之印,那伪造之人,一定是在你东宫之内,陛下是不是要把东宫旧人都召集过来,一个个拷打盘问呢?”
    夏启帝一时语塞,眼神闪烁地看了看地上的书信,脑子里飞快地转着,强做镇定地道:“皇祖母是要屈打成招?”
    太皇太后看了姚女官一眼。
    姚女官从地上拾起那几封书信,一封封念了起来。
    这些信说的便是夏启帝还在做太子的时候,跟昌远侯勾结,企图里应外合,将先帝逼死,好尽快登基的往事!
    “哀家的兄长立身不正,最后死于他自己的亲子手里,也是罪有应得。可是皇帝你呢?你勾结外臣,对自己的君父下手,可曾想过你的报应?”太皇太后厉声斥道。
    朝堂上的朝臣听完姚女官念的信件。已经信了大半。
    而夏启帝无言以对的样子,让他们又信了另一半。
    “除了皇帝你的亲笔书信,哀家还有人证。”太皇太后又扔出了一记重锤。
    “人证?!不可能!哪里有人证!”夏启帝下意识反驳。
    朝堂上赵家一派的官员见状。开始起哄,跟反对夏启帝的官员争吵起来,一时闹哄哄地如同菜市场。
    “太后驾到!”殿外又传来一声通传。
    金銮殿内的争吵声弱了下去。
    太后绷着脸走了进来,来到皇帝身边,瞪着太皇太后道:“太皇太后,您这是什么意思?拿几封不知从哪里找来的书信,就污蔑皇帝?你不怕凌迟处死?!”
    太皇太后微笑。伸出一根手指,在太后面前摇了摇。“你这是跟哀家说话呢?——哀家还有人证、物证,都会呈上来给朝臣检视。你若不信,到时候再反驳就是了。”说着,回身道:“来人!将人证和物证呈上来!”
    过了一会儿。太皇太后宫里的宫女领着几个垂头丧气的内侍、宫女,还要东宫以前的护卫从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