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幻夜-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这个嘛……”主妇似乎望着远方,不一会儿用力点点头,“对,没错,第二天发生了地震,最终也没能见到她的女儿。”
    “那么说,她女儿是否回来了,您也不知道?”
    “不,我想应该是回来了。我丈夫说在避难所见过面,我还记得前一晚他们家时不时地传来说话声,似乎在有说有笑地聊天。新海夫妇平时非常安静,之前他们家从未传出过说话声。”
    加藤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地谈笑的场景。
    “本来那样幸福快乐,第二天竟然发生了地震,也不知道上帝和菩萨都跑哪儿去了。”主妇歪了歪脸,“他们的女儿也真惨,只和父母相处了一晚就失去了双亲。”
    “对新海家的女儿,您听说过其他事情吗?”
    “其他的没有……”她似乎想起了什么,“对了,好像听新海太太说过女儿是从国外回来。”
    “国外?哪里?”
    “没问那么详细,好像是去旅行了好长时间。”
    “旅行?
    “哎,警察先生,”主妇微微缩了缩下巴,翻着眼珠,“新海他们家出什么事了?”她眼神中充满好奇。
    “没什么大事,我在调查和新海先生没有直接关系的案件。在您百忙之中打扰了。”不等主妇再问什么,加藤打开了门,想,幸亏没让我进屋。
    加藤从公寓出来,刚想从大衣里拿烟,放在一个口袋里的手机响了。他咂着嘴拿出来。不出所料,是西崎打来的。
    “喂。”他心不在焉地接起电话。
    “你在哪儿?”西崎明显着急了。
    “你可以先回去。”
    “怎么能这样?必须和大阪府警察本部及曾根崎局打个招呼。”
    “我不在也无所谓吧。”
    “如果事后上头知道你没在,肯定会挨骂。这次给大阪这边添了麻烦,上头本来就不高兴。”
    “这有什么办法,谁让罪犯死在大阪了呢?”
    “反正请先来梅田,碰头的地方知道吧?”
    “知道。”
    “拜托了。”西崎扔下这句话就挂断了电话。这个年轻人平时对加藤一向很顺从。加藤想,如果让他再火起来可不妙。
    这次是借工作之便来到大阪。一个在江户川杀人抢劫的男子冻死在了大阪的马路上,携带的物品有偷盗的东西,很快查清了身份。案犯来大阪,估计是因为被害者有去大阪的新干线车票。这人应该也没什么目标,只是想逃远点。碰巧加藤所属的小组负责此事,他就主动申请来大阪出差。当然,他另有目的。
    他去年来过两次关西,都是利用休假时间。
    首先,他查找了新海夫妇曾居住过的朝日公寓的原住户。咨询房屋中介后,得知那些人几乎都搬到了大阪。租房子住的人比有房子的人容易流动,与其留在找不到什么好工作的西宫或神户,还不如搬到基本没有受地震影响的大阪。
    找了几个人问了问情况,都说新海夫妇是非常老实低调的人。每个人都说,夫妇二人碰上楼里的住户,肯定会礼貌地打招呼,但都没听说过他们女儿的事。
    加藤也去过新海工作过的大阪总公司。考虑到警视厅的人突然造访,对方肯定会十分警惕,加藤决定把曾我孝道的失踪案件放在前面。
    一个和曾我在同部门工作过的姓神崎的人接待了加藤,听说神崎比曾我早进公司两年。神崎知道曾我失踪的事情,却提供不出线索。加藤装出失望的表情。他早料到会如此,心里并不觉得怎样。
    第二次休假,加藤去京都,想看看新海一家住过的地方。京都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从西宫市政府查出了新海的原住址,但找到那个地方还颇费周折,因为十多年前新海一家就已离开那里。
    加藤在京都查出了惊人的事实。
 
2
    雅也在东京车站的银铃'注:①东京东站标志性的相约见面等候地点,于1968年首次设立。'等了约十分钟,刚想吸根烟的时候,赖江提着LV包从柱子后面出现了。
    “对不起,要出门时想起了好多事。”
    “您将旅行的事告诉别人了吗?”
    赖江摇摇头。“平时我也是一个人生活,没有必要告诉别人。就算我两三天不在东京,也没人能注意到。这样倒也轻松随便。”听起来像在暗示自己和丈夫基本没有联系。她看了看手表,“坏了,必须快点。”马上就到新干线发车的时间了。
    坐上已经开进站台的“光”号列车,两人并肩坐在座位上。对雅也来说,这是他生来第一次坐头等车厢。本来他旅行的经历就少得可怜。
    赖江看上去已习惯旅行。虽然比约定的时间晚到了,她却已备齐在车内吃的盒饭、饮料等,还为雅也买了罐装啤酒。
    “人还挺多。”列车启动后不久,雅也环顾四周低声说。车厢内的座位坐满了八成。
    “上午公司职员多,下午不早不晚的时间就没人了。”
    “经济不景气,坐头等车厢的人还是很多。”
    “也没多少钱,肯定是想销微奢侈一下。”赖江为雅也撑好小桌板,摆上食品和饮料。
    雅也想,旁边的人会怎样看待我们?上年纪的女人和年轻的男人。男人没打领带没穿西装,大清早就买啤酒喝。女人看上去家境富足。阔太太和年轻的情夫——雅也脑中浮现出这句老掉牙的话。周围的公司职员似乎不在意别人怎样,就连过道对面的人也是一个在看工作资料,另一个靠着椅背闭目养神。
    雅也不禁想起了初中及高中时成绩好的同学的面孔。他们如今或许也成了这样的公司职员,估计很多人已经成家。裁员、降薪——尽管他们总是被类似的事情纷扰,但也能在现代社会中生存下去。雅也感觉只有自己生活在异样的世界里——没有工作,却不愁吃喝,因为有美冬的援助。
    “啤酒,喝吗?”赖江歪着头问。
    “现在不喝。”雅也拒绝了。他其实想喝,又担心开易拉罐的声音会传到四周男人的耳朵里。
    “你跟我说话还是那么彬彬有礼。”赖江突然莫名其妙地说。
    “哦?”
    “你看,跟我说话,你从来都用礼貌体。”
    “没有,这个……”他微微一笑,“仓田女士是我的长辈,而且在各方面都承蒙您的照顾。”
    “什么长辈,应该说是比你年长的人。”赖江翻着眼睛瞪着他,但似乎并未不高兴,“到了京都,希望你尽量用关西方言说话。”
    “啊?”
    “向人打听事的时候,如果使用当地的方言,对方就不会警惕。”
    “京都和西宫的方言有微妙的差异。”
    “是吗?哪里不一样?”
    “我也说不清楚……反正有些不同。”
    “可终归都是关西,总比东京人更容易被人相信吧。”
    “这个嘛……”雅也歪了歪头,他觉得没这么简单,但嫌麻烦便没有反驳,“到了之后要向很多人打听?”
    “也许吧,没有其他调查方法。”
    “您说过要调查一个人,那人住在京都的三条?”
    “好像以前住在那里,想先找到那时住过的房子。”
    “知道当时的地址吗?”
    “只知道在三条。”
    “什么?您想一家家地找?这不可能。而且,想必现在已不住在那里了。三条也很大。”
    “我有线索。”她从包里取出一个小记事本,打开后低头看着上面的记寻。“昭和五十四年(一九七九年)毕业于新三条小学,昭和五十七年(一九八二年)毕业于新三条第一中学……”
    “是那个人的简历?”
    “对。”她点点头,“高中和大学的情况也知道。如果想确定家庭住址的范围,还是要看小学或中学。从名称上看,好像都公立学校。”
    “你是说要查学校所属的那一片?”
    “我知道这样也不容易查,”赖江合上记事本,放回包里,“可没有其他办法。”
    “不知道这个人的现住址吗?如果知道,能不能从那里倒着往回查?”
    “现住址倒是知道,但想倒着查也是有限度的。如果搬上几次家,就很难查了。居民证上只登记前一次的地址。”
    雅也点点头。美冬确实搬过好几次家。和秋村结婚前,她住在门前仲町的公寓,之前曾一度搬到父母在西宫的公寓,但雅也听说过她的居民证是幡谷一带的。赖江竟然想到从小学和中学入手,真厉害。估计她是通过华屋弄到了美冬的简历。
    “还不能告诉我那个人的名字吗?到了后,如果要多方打听,肯定得说名字。”
    赖江叹了口气:“倒不是不能告诉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