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杭州坊巷录-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栾拓大其基,参政邹虞《重建宋忠烈二侯祠记》。树坊,而正匾曰“宋敕封忠烈祠”。忠烈二侯祠又称资福庙。现该弄及庙均已消失。 
  韶华巷 
  位开元路西南,北出开元路。据《杭城坊巷志节要》记载:“韶华”由“曹花”二字演变而成。南宋时叫曹家花园巷(园主曹勋),简称“曹花”。明朝时,这一带已变成菜园,园里有一片桃树林,遂改名为桃花巷。民国时,“桃花”二字转为韶花,改名为韶华巷。 
  察院前巷 
  东起中山南路,西至太庙巷,可登瑞石山(紫阳山),中折北至城隍牌楼巷。全长300米,路宽4米。南宋在此设有左右丞相府,元为御史南台所在,明改为都察院、巡按院,巷名由此而来。清康熙末年(1722)又改造为万岁龙亭,为节日文武百官朝贺以及拜表迎诏的场所。 
  蕲王路 
  (62钱)南起学士路,北到长生路西段,长163米,宽8米。岳飞被害后,韩世忠自请解职,隐居西湖,自号清凉居士,在灵隐飞来峰建翠微亭以纪念岳飞。死后追封为蕲王。民国时南起学士路、北至长生路一段曾称为蕲王路。 
  横河桥 
  西横河桥(俗称横河桥)在建国中路,东河水自坝子桥经万安桥有一支流拐东流西横河桥过东横河桥出贴沙河。宋时称普安桥,明称横河二桥,清称西横河桥。建国后,河道填没通车,仅存桥面。横河桥自清末民初起,桥下多泊逃荒来杭求乞的江北船,多时阻塞河道。河边多寮栅,拾荒者按营长居,直至解放初乃是杭州贫民窟之一。 
  潮鸣寺巷 
  在庆春路北,潮鸣寺巷内有潮鸣寺。寺在后梁贞明元年(915)钱氏建,初名“归德院”。据传宋高宗南渡时,曾驻跸寺中,夜闻江涛声,以为金兵追至,大骇,已而问知乃钱江潮声,乃赐以“潮鸣寺”额。寺北有小桥曰回龙桥,桥畔有回龙庙,明洪武初京为杭州丛林之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