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77-医学入门-第1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泄米谷不化,或便后见血见白脓,胸满短气,咽膈不通,安卧嗜睡无力,不思饮食。即补中益气汤去术、归, 
用黄 一钱,人参、甘草各五分,升麻、柴胡、橘皮各二分,加苍术四分,木香一分,水煎热服。 
x节斋补气方x 人遇劳倦,辛苦用力过多,即服一二服,免生内伤发热之病。黄 钱半,人参、白术、陈皮、麦 
门冬各一钱,茯神八分,甘草七分,五味子二十粒,姜、枣煎服。劳倦甚,加附子四五分。 
x节斋补血方x 人遇劳心思虑,伤损精神,心虚气短,惊悸烦热,宜服人参一钱二分,五味子十五粒,当归、 
麦门冬、白芍、茯神、酸枣仁、生地各一钱,山栀、甘草、陈皮各五分,川芎四分,空心姜、枣煎服。 
x双和散x 治心力俱劳,气血俱伤,或房室之后劳役,或劳役之后犯房,大病后虚劳气乏 
等证。黄 、川芎、当归、熟地各一钱,官桂、甘草各七分半,白芍二钱半,姜、枣煎服,以此调治,但阴虚火 
动者,宜善加减。又黄 、当归二味,亦名补血汤,善治内伤发热。人参养荣汤、黄 建中汤、八物汤、平胃 
散、五苓散,皆调理间用之剂也。 
x朱砂安神丸x 治劳神过度,以致心神烦乱怔忡,兀兀欲吐,气乱而热似懊 状,或服升补药后气浮心乱, 
以此镇固之则愈。方见六卷。 

外集·卷三内伤(饥饱劳役饮食积聚)
内伤饥饱劳倦总方
属性:x升阳散火汤x 治男妇四肢发热,肌热,筋痹热,骨髓中热如燎,扪之烙手。夫四肢属脾,脾者土也,热伏 
地中。此病多因血虚而得,或胃虚过食冷物,抑遏阳气于脾土。火郁则发之,此药乃胃、胆、脾、肺、膀胱经 
药也。升麻、葛根、独活、羌活、白芍、人参各五分,防风二分半,柴胡八分,炙甘草三分,生甘草三分,水 
煎服。 
x升阳汤x 治一日大便三四次,溏而不多,有时泄泻,腹中鸣,小便黄。柴胡、益智仁、当归、陈皮各三分, 
升麻六分,甘草二钱,黄 三钱,红花少许,水煎热服。 
x火郁汤x 治手足心发热。升麻、葛根、柴胡、自芍各钱半,防风、甘草各一钱,葱白煎服。 
x泻阴火升阳汤x 治肌热烦热,面赤少食,喘咳痰盛,右关脉缓弱或弦或浮数。羌活、甘草、黄 、苍术各 
一钱,升麻八分,柴胡钱半,人参、黄 各七分,黄连酒炒、石膏各五分,深秋勿用,水煎服。按此发脾胃火 
邪之剂,又心、胆、肝、肺、膀胱药也。泻阴火,升发阳气,荣养气血者也。 

外集·卷三内伤(饥饱劳役饮食积聚)
内伤饥饱劳倦总方
属性:x升阳除湿汤x 治脾胃虚弱,不思饮食,肠鸣腹痛,泄泻无度,小便黄,四肢困弱。升麻、柴胡、防风、神曲、 
泽泻、猪苓各五分,苍术一钱,陈皮、甘草、麦芽各三分,姜、枣煎服。如胃寒肠鸣加益智仁、半夏,非肠鸣 
不得用。 
x升阳除湿防风汤x 治大便闭塞。或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或有白脓或血,慎勿利之,利之则反郁结 
而不通,以此举其阳,则阴气自降矣。如脾湿下流肝肾而成泄痢者,宜此补之升之举之,不可疏下。若脉实腹 
胀,闭塞不通,从权以苦多甘少之药泄之,苍术四两,防风二钱,白术、白茯、白芍各一钱,用水二钟半,先 
煎苍术至二钟,入诸药,再煎至一钟,空心热服。 

外集·卷三内伤(饥饱劳役饮食积聚)
内伤饥饱劳倦总方
属性:x升阳燥湿汤x 治白带下,阴户痛,控心急痛,身黄皮缓,身重如山,阴中如水。防风、良姜、干姜、郁 
李仁、甘草各一钱,柴胡一钱三分、陈皮、黄芩各五分,白葵花七朵,分作二帖,水煎服。 
x升阳调经汤x 治饮食劳倦,暴崩不止,或下水浆,怠惰嗜卧,四肢困倦,及夏月带下脱漏等证。独活五分, 
蔓荆子七分,当归、防风、甘草、升麻、 本各一钱,柴胡、羌活、苍术、黄 各钱半,空心水煎服,以饭压 
之。 
x升阳举经汤x 治经水不止。如右尺按之空虚,是气血俱脱,大寒之证。虽轻手其脉数疾,举之弦紧或涩, 
此是阳脱阴火亦亡。或见热证于口鼻眼,或渴,此皆阴燥阳欲先去也,此方切补命门之下脱也。肉桂盛夏勿用, 
白芍、红花各五分,细辛六分,人参、熟地、川芎各一钱,独活、黑附子、甘草各钱半,羌活、 本、防风各二 
钱,白术、当归、黄 、柴胡各三钱,桃仁十枚,分作四帖,空心水煎服。 
x益胃升阳汤x 治妇人经候不调,或血脱,或脉弱食少,水泄日二三行。即补中益气汤加神曲钱半,黄芩五 
分,腹痛加芍药。此方气血之药,血脱益气之要法也。 
x升阳和中汤x 治闭目浑身麻木,昼减夜 
甚,觉而开目则麻渐退,乃阳衰阴旺,非有风邪。法当补肺泻阴火与湿,通行经脉,调和阴阳,此药主之。生 
甘草去肾热闭,黄柏、白茯、泽泻俱除湿导火,升麻行阳助经,柴胡各一分半,橘皮、当归、白术各二分, 
白芍、人参各三分,佛耳草、炙甘草各四分,黄 五分,食远水煎热服。 

外集·卷三内伤(饥饱劳役饮食积聚)
内伤饥饱劳倦总方
属性:x保元汤x 治慢惊风。令脾土实而木不敢犯,又为疹痘始终必用之药也。黄 钱半,人参一钱,甘草五分,水 
煎服。加减见小儿。 

外集·卷三内伤(饥饱劳役饮食积聚)
内伤饥饱劳倦总方
属性:x补中益气汤x 乃痈疽托里排脓,扶脾胃之圣药也。加减由人。 
内伤,耳鸣目黄,颊颔肿,颈肩 肘臂外后廉痛,面赤,脉洪大者,以羌活一钱,防风、 本各七分, 
甘草五分通其经血;加黄芩、黄连各三分,消其肿;人参五分,黄 七分,益元气而泻火邪,另作一服与之。 
嗌痛颔肿,脉洪大,面赤,加黄芩。内伤发斑者,因胃气虚甚,是火游行于外,亦痰热所致。火则补而降之, 
热则微汗以散之,切不可下,恐生危证。 
上补中益气一方,六经见证详伤寒,百病相兼见杂病,春夏秋冬无不可通,男女内外无所不治。升而浮之, 
羌、独、葛、防不为发散;降而沉之,木香、槟榔,猪、泽、知、柏不为疏渗;热之,干姜、肉桂,甚则附子; 
寒之,芩、连、滑石,甚则大黄。学人于此而一悟焉,则处方用药,非惟善于加减变化,而无凝滞乱之弊,亦 
且关键可观,而有洞中恳恻之妙。然后谓之根据东垣用药,亦即谓之效仲景处方,益能根据东垣,则仲景在其中矣, 
能效仲景,则东垣亦在其中矣,二公方药,俱自《汤液》而来,理意同而品味多寡,病不同耳。且清暑益气, 
仲景法也,肠与东垣相似,尤为证验。以后杂病方中,有言百般加减由人,即此类是也。其余如头痛加芎、 
芷,活套则不甚录,即头痛太阳川芎,阳明白芷,岂可概加芎、芷哉!诸益气皆自补中而变,或以补中益气为 
主,而加散邪之药;或以辛凉解散之药为君,而以参、术等药为臣,皆因时令主客,互为胜衰,内外感伤各 
有轻重,而加减出入之也。其实,通治饮食劳役,或无力动作,懒于言语;或饭后反倦;或当春口淡;或遇夏 
恶寒者,值秋热令稍退,肺病洒淅,惨惨不乐;或饥常如饱;或便后见些脓血,无非脾湿下流,以致内热变生 
诸病。但初病热中则可用之,若末传寒中,则不可用也,盖甘酸适足以益其病耳。如黄 、人参、甘草、 
芍药、五味子之类是也,以此见,诸升益之剂难用,尤甚于桂枝、麻黄汤也。饮食伤成积聚者,消导推逐,尤 
宜慎重。 
x内伤饮食积滞方x 见杂病伤食积聚。补中益气汤加减,见杂病药赋。 

外集·卷四
丹溪朱先生杂病纂要
属性:详《格致余论》《局方发挥》《丹溪心法》《纂要》《日用》《医案 
》及今《附余》,并各名家方书,如《巢氏病源》《好生书》《儒医纂要》,惜乎,未 

外集·卷四杂病提纲
外感
属性:中风卒倒分真似, 
风为百病长,善行数变,为卒中昏倒,为窜视 
僻,为搐搦反张,或为寒中,或为热中,或为疠风。入阳经则狂,入阴经则颠,入皮 
肤则痒,入筋则挛急,入骨节则疼痛,入肉分与卫气相搏则不仁,与荣气相搏则半身不遂, 
入经瘫痪,入络肤顽,入腑即不识人,入脏即舌强吐沫,挟热则痿缓,挟寒则拘挛,挟湿则 
肿满。有真中者,有兼中、似中者。阳病身热,阴病身凉,乌、附行经,不可概用。 
口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