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瑞雪兆丰年 作者:花期迟迟(纵横2012-12-14完结,穿越、种田)-第2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大户因为低价卖了水田,心里气恨无处发泄,就拿了张江出气,踹了他好半晌,还把拖欠两月的工钱也扣下了,撵了他出府。
他想着家里老母患了风寒,需要银钱买药买吃食,他却失了差事,自觉没脸回家,就在此处躺着放赖,没想却同瑞雪等人遇到一处。
赵丰年本来就打算找个熟知这片水田的人,问询几句,此时见得他在此,就攀谈起来,张江心下烦闷不想多言,但是以前赵家哪次办酒宴,还是过节送粽子,都没落了他这份儿,他也不好怠慢,就一一答了,待听得赵家成了这水田的新主家,立刻就蹦了起来,一迭声的摆手,说道,“若是我还在张家,这话我死活不能说,但是我如今被张家撵出来了,也不能看着赵先生吃亏,只有说实话了,这田里的稻苗得了黄叶病,两三年之内这块田种啥都不收,先生赶紧去张家把银子要回来吧。”
赵丰年早前听过人说这张江过于懒散油滑,没想到还是个讲情义的,不肯提前说破,坏主家之事,此时也是真心替他们着急,就动了留下他继续看稻田的心思。
夫妻同心,瑞雪也有这个打算,见他看过来,就微微点了头,赵丰年于是说道,“我们府上的安伯,以前在南方时,见过这样的病症,虽说治起来麻烦些,倒也能保证收成。”
“真的,那可太好了,这一百亩水田呢,真绝产就太可惜了。”张江到底看水田也有几年了,多少有些情分在,听说不会绝产,立刻就欢喜起来。
赵丰年又道,“我们府上买了这块水田,却是缺人照管,若是张师傅没有更好的去处,不如就留下继续照管,工钱比张府多涨两成,每月还给三升米粮,如何?”
张江听了之话,只觉老天爷一定是开眼了,这样的好事居然能落到他头上,立刻跪倒就磕头叩谢,“掌柜的放心,我张江以后这条命就是赵家的,但凡这片水田,缺了一株稻苗,都任凭掌柜处罚。”
赵丰年扶起他,笑道,“哪有那般严重,只要比以前经心看顾就好。”
张江脸色一红,拍着胸脯又是一番保证。
赵丰年想起晚上还要撒解药,就道,“听说你家老母病了,你今日先回家去照料吧,明日再上工也不迟。”
张江更是感激涕零,连连道谢,然后就一溜小跑回去,告诉老母这个好消息。
彩云彩月在树下铺了油毡,摆好茶水和点心,瑞雪带着几个孩子坐下来,一边吃着点心,一边指了那水田中间,好似随时都能倒下的小草棚,笑道,“以后这就是咱家的田产了,那小草棚看着太寒酸,过些时日,脱坯盖个三间小土房吧。”
只要她欢喜,赵丰年自然不反对,几个孩子也纷纷发表意见,这个说要在田边种上荆棘,防备山上小兽下来祸害稻苗,那个说要在河边拦上水坝,万一哪个年头干旱,田里就不怕缺水了,瑞雪听得眼睛发亮,赞了他们的书没有白读。
一家人正说得热闹,远远就见村里的族老里正还有些年岁稍长之人都赶了过来,显见是得了赵家买田的消息,瑞雪和赵丰年对视一眼,都是又感激又无奈。
果然,里正大老远就喊道,“赵先生,听说你买了这水田?”
赵丰年拱手行了礼,这才道,“正是刚刚买下。”说完不等众人开口说那灾病之事,就把安伯抬了出来,听得这灾病不严重,很快就能治好,大伙儿都松了口气,转而又欢喜起来。
这块水田,被张大户半骗半买去,也有三四年了,如今终于回到了自己村人手里,虽说不是原来那般,家家都有两亩,但是也总比落在外人手里强啊,再说,赵家一向仁厚,就是佃给村里人种,租子定然也不会太苛刻。
众人站在一处谈笑,无论老少都是真心替赵家高兴,赵丰年就唤了彩云过来,吩咐她回家去交代张大河进城买办吃用之物,晚上摆几桌酒宴,同村人们一起庆贺。
这水田就在村边,不论春种秋收定然都少不了村里人帮手,瑞雪自然明白这道理,笑着又补了两句,记得去吴家老店,多搬几坛好酒回来,“酒咬儿”那里的好吃食也多装些,给大伙儿都尝尝新鲜。
众人都是摆手说不必,但是那眼里可都是满满的笑意,又是说笑两句,大伙儿也就都散了,回家唤了各自的儿媳或者老婆子,下午去赵家帮忙搭把手儿。
赵家如今作坊里人手充足,摆几桌酒宴,哪里就用村里人帮忙,但是瑞雪却从没拒绝过,这般也是同村人们相处的好机会,总比高高在上,惹人畏惧要好许多。




第二百一十三章  庆贺
云二婶听了消息,吃了午饭,就第一个赶了过来,瑞雪只露面同众人客套两句,就被她撵回了后院,瑞雪也知有她在,众人不如平日自在,就全权把后厨交给云二婶张罗,顺势回去继续偷懒了。
云二婶在村里人缘好,性子也直爽,招呼着大姑娘小媳妇儿们,先坐在大厨房里吃点心喝茶水,说说笑笑,差点掀了房顶。
云三奶奶从未来过赵家,这次因为女儿在作坊做工,破天荒上门帮忙做些杂活儿,众人都知他们一家与赵家那些琐事,心下暗笑,却也不好明面挑什么伤疤。
云二婶心思灵巧,想着送她去女工们歇息那屋坐坐,美其名曰瞧瞧女儿平日所居之处,云三奶奶还有些不愿意,认为云二婶故意撵她,拦着她同众人亲近。结果这却正对了巧儿的心思,拉了娘亲就往西厢的耳房去了,娘俩一进了屋子,云三奶奶就抱怨道,“这老二媳妇儿就是惹人厌…”
巧儿生怕被外人听见,急忙捂了娘亲的嘴巴,急道,“娘,你小点儿声,我有正事儿要你去办呢。”
云三奶奶一扭头,躲开女儿的手,就道,“啥事?”
“娘,你一会儿找个借口回去,把我哥买的那药粉拿来给我,今晚人多事杂,兴许能找到机会…”巧儿越说声音越小,眼睛也不时瞄着窗外,显见也很是紧张。
云三奶奶问道,“现在就回去?我还没吃到那点心…”
巧儿气得直跺脚,恼怒的压低声音道,“我若进了赵家门,别说点心,你日日吃鸡腿都有。”
云三奶奶立时就笑开了脸,“可不是,这赵家院子可真是不错,作坊铺子都有,如今又买了一百亩水田,可是村里最富的人家了,你嫁过来,娘以后可就吃香喝辣了。”
巧儿无奈,推了娘亲出门,一路送了她出大门口,一众女子看到了,就问,“三奶奶怎么回去了?”
巧儿垂眸羞怯一笑,“我娘刚才来得急,忘了家里还有一簸箕糙米放在案板上,若是不收起来,被鸡蹬翻了就糟蹋了。”
众人点头,也就转而继续闲话儿去了。
很快张大河就从城里采买回来了,在酒咬儿铺子里,装了大盒的鸡爪、猪蹄、酱牛肉和炸鱼,又买了新鲜的活鱼、猪肉,老字号店里的整只烧鸡十只,加上二十坛好酒,整个马车堆得是满满当当。
女子们接了出去,一边夸赞着,一边搬了东西进灶间,东园里又摘了各色青菜回来,洗菜切菜,剖鱼割肉,蒸米饭,忙碌不停。
云三奶奶拿了药粉回来,见得女儿在门口洗菜,就想直接把纸包塞到女儿怀里,结果心里发慌,手下没个准头,那纸包就“吧嗒”掉在了地上,众人听见动静回身去看,见得她们母女脸色都是通红,同时急着去捡那油纸包,就以为她们是偷了些什么调料或者精细的吃食,互相使了个眼色,撇撇嘴,也就装作没看到了。
只有英子,因为这些时日一直注意巧儿,就留了心,不时扫上她们母女一眼,直觉里猜得她们必是在谋划某事。
太阳刚刚落到西山上头时,众人就准备妥当了,从码头回来的张嫂子换了衣衫,亲自掌勺,煎炒烹炸,熟练又干脆,惹得众女都嚷着要同她学学手艺。
赵家行事大方慷慨,但凡有喜事,多与村人一起庆贺,这摆酒席也是做习惯的,院子里的豆腐布早就收了起来,四个墙角插了火把,大圆桌、长条凳,放了整整八桌儿,族老、里正加上各家的男人们,团团围坐了六桌儿,剩下两桌儿,则坐了作坊里的众人还有几个帮忙的后生。
女子们走马灯似的上完凉菜,上热菜,很快就摆满了桌面儿,香气扑鼻,惹人忍不住直吞口谁,待得后生们再搬了酒坛出来,揭开泥封,男子们更是抻长了脖子,纷纷笑道,“这吴家老店的酒,最是香醇不过,听说城里酒楼想要多买上几坛,都不容易呢。”
“可不是,我也听说过,咱们赵先生和那老店主家是好友,所以,才这般大方,说买就买来了。”
“赵先生当初到咱们村时,我就瞧着不一般…”
历来都是雪中送炭难,锦上添花易,赵家如今家业兴旺,富厚无双,谁人都愿添两句夸赞,哪怕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