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覆国之爱-第2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凤逸微微冷笑,对身边的弟兄说:“彬州失守只是时间问题了,我们现在就回济州去,该把主子接出来了。”
  等凤逸一群人潜回济州的时候,差不多也是公孙昌的战报上达御前的时候。文康看到彬州失守的消息,半天说不出话来,回过神来,命人急召重臣入宫商议。昭华上前为他更换朝服,再次提起先前的建议:“陛下,打仗关系到两国存亡,应该用尽全力才是。”
  文康点点头,御正殿接见重臣,通告了战况,照例是先听听臣子们的意见。
  
  重臣们得知北骁国增派了援兵,全力攻打荆门关,同时,一支奇军不知怎么突然绕过荆门关,出现在彬州侧后方,齐军不防备的情况下遭遇强敌,虽然顽强抵抗,仍然城池失陷敌手,过了彬州,就是都城的门户保平关,如果此处不保,很快,北骁的军队将打到国都城下。
  大臣们都意识到情况紧急,纷纷各抒己见,文康坐在御座上一言不发,待大家把意见发表得差不多了,才开了口。
  “这场仗既然打了,就要打出我齐国的国威,打出个结果来。否则的话先前灭掉的那些国家以为我国实力衰退,都会蠢蠢欲动,企图复辟。到那个时候,社稷有危江山不保。”
  皇帝开口做了最后的决定,“事关国家生死存亡,势必要倾尽全力,所以,朕打算下令命驻在燕国的十万大军撤出燕国,开赴保平关前线。”
  有大臣觉得不妥,可是除此之外,又没有别的精兵可以调动,所以闭嘴不言。
  
  廷尉提出异议:“陛下,撤出驻扎燕国的十万大军,若是燕国有异动怎么办?”
  丞相袁子益反对:“陛下对燕国软硬兼施,早已震服他们。这几年燕国一直恭顺,怎么会有异动,再说燕国现在无主,它有异动有什么可怕,别忘了,他们的国主现在在咱们手里。”
  廷尉还想说什么。袁子益又说:“如果不把驻在燕国的大军撤出,那么还有其他地方的兵可调么?”
  除了公孙昌正在统领的十万精兵,和驻在燕国的十万强兵,另外一支强兵就是护卫国都的禁卫军大营,这几万兵马无论如何不能动用的。其它驻在各地的散兵分别守卫齐国与东林,西楚国的边境线,这些人马也不能动。
  算来算去,只有驻在燕国的大军可以动。不大同意这个方案的大臣们算算帐,都闭了嘴。
  纪淳风眼珠一转,道:“陛下,把十万大军从燕国撤出也可以,可是军队所需粮草不是小数,不如命燕国出民夫出粮草支持。”
  廷尉等几位大臣一听,都会心一笑,文康听了,明白他的用意,想了想点头同意。
  回到寝殿把这事告诉昭华,看他的反应。
  昭华压住心里的恼怒和不安,神情很平静,道:“齐国为上国,燕国为属地,本该全力支持上国。”
  文康满意地点头,心里松了口气。
  
  燕国国都燕城的城墙上,一个中年文士望着城下齐国士兵整齐的列队而出。
  “杨相爷,岳军师来了。”手下的侍者禀报。
  那人正是燕国危难时担任丞相的杨蠡,自从太子被押到齐国后,他担起了守国重任,苦于没有帮手,岳青槐受昭华委派来协助强兵之事,两人合作颇为默契。
  岳青槐还是一副子不修边幅的样子,秋天了还摇着一把破蒲扇,道:“杨相爷在这里看风景好一阵了,很得很爽吗?”
  “很爽很爽。”杨蠡哈哈一笑,又敛了笑容道:“这些齐国军队驻在我国都城,如同一块巨石压在我心,无一日不使我寝食不安,如今巨石搬开,总算松了口气,看墙根的杂草都觉得可爱宜人,如果能看到太子车驾归来,就更加爽了。”
  岳青槐也收敛了玩世不恭的样子,严肃道:“现在该是想法子把太子接回来的时候了,没有太子,我们无法举事,这事非同小可,杨相爷是不是亲自到齐国去一趟?”
  杨蠡想了想摇头道:“不必。齐国十万大军驻在我国,都靠我国供应粮草,他们一直需索无度,如今撤出,我怕他们会趁机再捞一笔,如此搜刮,恐怕会激起民变,再生变敌。到时候怕有人借机生变需要驻军为由,又留下部分兵马在这里。
  所以我还是留在这里,把太子交付的这个家看好了。至于那边,我派容乾过去。那边有屈老大谋划,应该可以成事。”
  “但愿事情能顺利。”
  “待齐军撤完,我会以治安稽盗为名,征壮丁成立乡团,这练兵之事就得麻烦军师了。”
  “这是当然。”岳青槐又问:“齐国要我们出粮草出壮丁,你打算怎么办?”
  “自然是全力支持了。”
  “把粮草和壮丁给人家,你要我拿什么练兵?”岳青槐很不高兴的质问。
  “不把粮草和壮丁送过去,只怕得把棺材送过去给太子收尸了。”杨蠡长叹一声。
  “原来他们是存心试探。”岳青槐很快就明白了,“齐国如此贪婪,需索无度,何时是个头,真是一点余地都不留。”
  “练兵的事请军师尽量克服困难。军师是太子特意请来的,必有过人本事,我燕国如何尽快秘密练出军队全靠军师大才。”杨蠡慷慨送上免费高帽,岳青槐只得受了。
  
  丞相一声令下,燕国的司农大夫忙前忙后筹备粮草,征集壮丁。燕国人眼看着刚收入仓中的粮食又被齐国人抢走,恨得咬牙切齿。
  杨蠡百般抚慰民心,要大家忍耐,命令各处官员务必妥善处理百姓的怨气,暂时不要与齐国人产生冲突。
  
  齐国皇宫内,文康看了奏报,喜形于色,对大臣们说:“杨蠡已经筹措了万石粮谷,五千民夫送了过来。”
  “哼。”纪淳风冷笑一声,“跟他的主子一样狡猾不安好心。”
  文康反驳:“人家不为我国效力时,你们说他有异心不安份,如今他倾尽全力支持,你又说他狡猾不安好心,你们倒底想怎么样?难怪他说他怎么做都会被人挑错,做人可真是难了。”
  纪淳风道:“这正是反常之处,如果他敷衍推诿或是奏明本国有难处,想法子留下粮食,倒是正常的。现在他如此反常,更说明他们不怀好意。南人素来阴柔,陛下不可不妨。”
  “如果他敷衍推诿,你们再治他一个不忠之罪,是吧?”文康也不高兴了:“朕一心图霸成就大业,正需招揽各方人才,你们这样的态度,动不动就怀疑别人有二心,各国贤士谁敢来?”
  纪淳风无话可说,只得退出,对廷尉连连冷笑:“瞧瞧,厉害,真是厉害。”
  廷尉摸不着头脑,问:“燕国不是乖乖地把粮草壮丁送来了吗?正说明他们已经臣服我国,不敢有异心。”
  纪淳风失望地看他:“那人用身体边惑了皇上,如今又用粮草和壮丁哄得大臣们也放松警惕,倒真是高手。我齐国真是危险了。”
  
  十万齐国援军开到保平关,公孙昌集中兵力,把彬州夺了回来,紧张的局势缓和下来。消息传到齐国都城,君臣上下都松了口气。
  天气开始转冷,两国都筹备过冬事宜,暂时没有继续用兵。公孙昌十分谨慎,并不放心看似臣服的燕国,夺回彬州后,又将三万大军遣回,驻守齐燕边境的三关,以震慑燕国。
  
  这年冬天的第一场雪,比往年下得更大,铺天盖地,到处一片银白。
  皇宫御苑已成了银装素裹的世界,处处玉蕊银花,衬着鲜红的宫墙更加艳丽夺目。
  一入冬,天气转冷,昭华双腿又犯毛病,膝盖疼得站不起来,只得靠轮椅活动。
  倚着雕花窗,默然看着窗外雪花飞扬,檐下冰凌倒挂,呼吸一口清冷的空气,淡淡的梅花香气沁入肺腑,让人精神为之一振。意识到这是在齐宫过的第三个生日,忆起入齐宫以来种种往事,百感交集,说不出的滋味在胸口萦绕,酸涩又怅然。
  正恍惚间,忽然有人从身后抱住他:“在想什么?”
  昭华没有回头,只说:“没什么,只是忽然想到人死之后,是不是也如这片大地白茫茫真干净,什么也落不下。”
  文康蹲下身子面对着他,道:“怎么忽然想到死?”
  “人总是要死的,包括你我。”
  “如果到了那一天,我希望我死在你前头。”
  “为什么?”
  文康不答,也许昭华永远不会知道,他在他心中是什么位置。如果昭华先死了,他不知道自己该怎么继续以后的日子,他承认自己承担压力的能力远不如昭华,失去最爱,他活着还有什么味道。可是如果他死了,昭华最多伤心一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