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覆国之爱-第2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城里的燕国百姓听到故国歌谣,潸然泪下。
  
  昭华巡视军营,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可是到了晚上独自一人时却辗转反侧,急得难以入睡。
  岳青槐带着人到郯城外围视察地形,看到缓缓流过的郯河,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
  昭华见他回来,迎出中军帐,见他神色,笑问:“是不是军师有了破城之法?”
  “没错。”岳青槐摇着破蒲扇,不顾一众将士的急切,缓缓喝了茶,卖足关子,这才取了支箭,在沙地上笔划了大概图形。
  “瞧,这条河叫郯河,贯穿全城,如果在这个地方堵塞了上游,不出几天则河水倒灌郯城,城中必乱。到时候我们可以趁机杀入。”
  “好,军师高见。”将领们纷纷赞同。
  
  昭华脸上笑意尽失,眸中尽是不忍之色。
  凤逸知他心里所想,劝道:“陛下请勿忧心,两国交战,死伤在所难免。”
  “军师,可有更好的法子?”
  岳青槐很干脆的说:“如果不用这个法子,继续拖下去,齐国那边的大军杀到,我们会很被动。如果要强攻,我方伤亡会比较大,陛下不忍伤害城中百姓,那么受伤害的就是我们的将士了。”
  昭华沉思不决。
  
  “陛下,快下令吧。”将领们纷纷摧促。
  昭华沉吟半晌,才下令:“就请军师派人去上游堵塞河道,听城中号炮一响,立即疏通河道。凤逸,你带人趁夜潜入城中,发动百姓反抗,待大军攻城时,想法将百姓疏散入高地,尽量减少伤害。南将军和陈将军指挥攻城。”
  众人领命而去。
  
  三天后,城中的齐军惊讶的发现,郯河水倒灌入城,人畜难行,守军不知所措。
  同时,城外燕军发动总攻,城内的燕国百姓趁机作乱,拿起砍刀锄头杀向齐军。
  由于郯城城已是孤城,外围全部被燕军占领,没有任何支援,苦战一昼夜后,郯城齐军彻底被击溃。
  王镇恶骁勇善战,一人一骑杀出重围,逃到城郊一处不为人知的树林时,忽然黑暗中突出几道青草绊马绳,将他摔落马下,他刚要爬起,一张大网迎面罩下,十来个手执锄头鱼叉的人将他擒下。
  这次大战,燕军仍是以微小代价全部消灭齐军,并生擒对方主将。
  至此,燕地齐军全被歼灭,前后不到半个月。
  胜利的欢呼响遏行云。
  
  只有昭华面无喜色,命人厚殓牺牲将士,同时又厚恤了在水淹城池中不及疏散,无辜遭殃的百姓,用钱物抚恤了家属,并亲自焚香致祭。全城百姓感佩万分。
  
  昭华亲自召见了擒住主将的乡人,准备重重赏赐。
  为首的一个身上有奴隶烙印的乡人说:“小的受过陛下大恩,不敢再图赏赐。”
  昭华纳闷地瞧他:“我见过你么?”
  “陛下肯定是不记得了。”那奴隶说,“当年在齐皇宫,一群奴隶被驱赶着斗兽,是陛下自愿入笼斗狼,救了我等性命,还争取到了自由。”
  “哦。”昭华想起来了,仍然命人拿来赏赐。
  
  “陛下仁德如高山大海,废奴令一出,多少奴隶看到了活路,正要努力从军,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凤逸接口说:“他说的是,现在从军的人很多,但是我们粮草兵器不足,再加上要避着齐人监视,没有大量扩军,现在打下三关,威震天下,而且缴获很多,粮草兵甲财物都很充足。可以放心扩军了。”
  昭华点头同意,立即颁下招兵旨意。
  
  又招集众将,提醒他们不要太过高兴,北骁国皇帝赢奉明素来胸怀大志,不满摄政的秦丞相,不甘心做傀儡皇帝,他隐忍多年,也该到了动手的时候,如果发动政变扳倒了摄政多年的秦丞相,那么北骁国内部将有大变化,与齐国的战争很快就会结束。到时齐军精锐主力杀回来,前景不容乐观。
  
  岳青槐还是信心十足,说:“就算很快停战,齐军也是疲惫之师,而且和北骁国开战日久,他们箭矢兵戈多有损耗,马匹也丧失了许多,这不是短时间就能补充得了的,我们要抓紧机会。”
  
  这时,龙蟠领着卫国两万兵马,前来助阵。见到昭华,面有愧色,说:“卫王不肯发兵,为臣子的只能听命……”
  凤逸,南敬亭等人脸色都不大好看,岳青槐还是一副大大咧咧的样子,昭华仍是雍容华贵,礼节周到地接见了龙蟠,没有任何不悦之色。
  
  私下里又告诫凤逸,南敬亭等人:“富贵多士,贫贱寡友,人情世态炎凉,是事有固然,物有必至,好比早晨集市上货物多,人们挤着去,晚上东西卖完了,人们自然散去。没必要为这事断绝友助。卫国先旁观情势再出手,本无可厚非,如今肯派兵助我,已经不错,你们不要心存怨言,吊个脸子让人不痛快。还有对那些以前抛弃我现在又投奔我的门客,也不要恶言冷语。”
  众臣皆心服,龙蟠得知更加羞愧,向昭华保证道:“臣一定力谏卫君,全力相助陛下,再请留国也出兵相助。”
  
  齐国皇宫依然是金璧辉煌,宏伟壮丽,沉重的乌云重重压在殿顶,风雨在看不见的暗处翻涌。
  边境的奏报放在皇帝的御案上,文康看了又看,几乎不敢相信,召来太傅,廷尉等几位重臣进宫商议。
  何太傅说:“定是燕人趁我大军开往北骁国前线时,趁机作乱,亮出已故昭华太子的名头,这个人也许是个傀儡,只是为聚拢人心之用。”
  文康笑笑:“只怕不见得,那人花招多得很。”
  “可是,他不是死了吗?陛下亲眼看着他的棺木抬出宫门。”
  文康想起自己曾经说过的话:“他若想翻身复国,除非死人复生,河水倒流。”
  如今,可不是死人复生,河水倒流了么?
  短短时间内,那人就干掉了四万齐军,成功复了国。在此之前他伪装得多好,强行忍下了多少苦难和屈辱啊!
  
  文康又笑了起来,笑出了眼泪,笑得无比凄冷,直说:“好,好,好……能容忍我至此,现在才待机而对,朕不得不佩服,日后死在这上头,亦无憾。”
  忽然一阵天旋地转,眼前发黑,右胸的箭伤又隐隐作疼,疼得钻心刺骨。
  旁边的人看了,又惊又惧,赶紧把皇帝扶回寝宫,召太医过来。
  文康昏沉沉怔了半天,感觉到有人在拿他的手腕,回过神来看见是御医。文康缩回手,道:“朕没病,去传陈啸仙过来。”
  
  过一会儿,陈啸仙应召入宫,却见皇帝直直的盯着他,表情古怪,不象是要他诊脉的样子。
  陈啸仙不敢抬头,等着皇帝问话。
  文康缓缓发问,语气中带着无形的压力和危险:“陈太医,你做的好事啊。”
  陈啸仙战战兢兢回道:“臣做了什么事让陛下不高兴了?”
  “还装蒜。”文康一拍桌子,怒道,“那人为了逃跑,装做伤病严重,不能行走的样子,瞒得了朕瞒不过你,还敢说你和他不是一路,别以为先前朕没有问你,你就以为朕被你蒙在鼓里,什么都不知道。”
  
  “臣罪该万死。”陈啸仙伏地请罪,招出实情,“昭华公子求臣救他,说宁可死也不愿过这种没有尊严没有自由的日子。公子自入宫以来,一直是臣为他治疗伤病,他所受的伤害,臣最清楚,外面看上去是惨不忍睹,内心的伤痛更是无法言喻,他这样的人,从云端跌入泥泞,受到这样的对待,如果不是心里有个信念支撑他,他是活不下去的。”
  文康听了,沉默不语,眼眸中的怒火熄灭,变得忧伤怅然。
  陈啸仙又说:“臣身为医者,救人就要救到底,不但治肉体之伤病,还要治他的心病。他苦求臣救他一命,臣无法推拒,也不能坐视不理。”
  
  文康看着墙上挂的那半幅残画,眼神又温柔又哀伤,轻轻地问:“那么他的伤病不是他表现的那么重了?”
  陈啸仙很奇怪他的口气,回道:“到阴雨潮湿天气他会筋骨疼痛,天气好转或是浴温泉会好些,用药酒可稍有缓解,最好的办法是生活在干燥炎热地方。最重要的是他心病难医,除非……”
  陈啸仙迟疑了一下,说不下去。
  文康接口:“除非是一国之君的地位和一场大胜利的荣光才能挽回他的尊严,才能治他的心病。”
  
  陈啸仙犹豫了一会儿,说:“陛下对他的宠爱不能改变他失败者和被征服的处境,也改变不了他亡国奴的身份。这些心病,很难治。”
  “所以朕将他赐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