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覆国之爱-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毕,敬上毒酒,周太傅一饮而尽,其它几位不愿投降受辱的老臣也自缢或饮毒而亡。
  
  昭华遣散众臣,回到后宫,与太子妃告别。太子妃是邵相国之女,两年前由皇帝指婚配与昭华,两人之间彬彬有礼,没有生过气。如今大难临头之际,昭华要考虑她的安全。
  “爱妃下嫁三载,为夫未能宠爱体贴,爱妃毫无怨言,如今又受连累做那亡国之奴,是为夫对不住你。”
  太子妃含泪道:“殿下何出此言,夫君与臣妾相敬如宾,本想百头偕老,不料中途生变,臣妾心肝俱碎,殿下若亡,妾何以独生?与其做那亡国之奴受尽侮辱,为祖宗蒙羞,不如现在去了,还能保全清白之躯。”
  “爱妃万万不可,我已经为你想好出路,你速速换装藏匿,从此隐姓埋名,另嫁他人,做个平凡百姓,从此以后,永不牵挂。”
  “殿下。”太子妃一声嚎啕,哭倒在昭华膝前,她和昭华婚后相敬如宾,感情不算热烈却也没红过脸,夫妻之间淡淡的,如今,昭华命在旦夕的情况下却为她铺好出路,叫她如何不感激痛哭,深悔当初自持身份,太过矜持,对夫君不够热情。
  “不要哭了,做平凡百姓远比身居高位却独守孤独,身处危险要好得多。如今大难临头之际,为夫能做的只是保你平安半生无忧,我已经吩咐东宫侍卫长来照顾你,晚上你就换装逃了吧。”
  
  小华严肃考虑怎么办
 
作者有话要说:'img'my。jjwxc/'/img'小华严肃考虑怎么办


王妃公主正式场合或上表章时称妾或臣妾,私下口语中称我,为了阅读习惯,这里称“妾”。以后凡是古代真实称呼与现代人语言习惯相冲突的,本文中以迁就现代人习惯为主。

窃以为:关键时候能保护女人的男人才叫男人。




第4章志向

  昭华命东宫侍卫长带太子妃速速出宫隐藏,然后摒退众人,命容乾把守宫门,不放一个人进来,对治粟内史杨蠡说道:“齐皇恨先皇入骨,我怕他不肯放过先皇遗体,所以打算和你一起将先皇安置在凌云窟内。”
  凌云窟是燕国历代皇室开凿的密洞,极其坚固,存放历代国君的宝物,还有众多甲兵,以备万一,并装有重石机关,如果不知开启方法开启宝库大门必然会启动机关彻底封死洞门,只有历代君主掌握开库方法,传于下一代君王,除此之外,进宝库的人必须一死,帮君主送宝物入库的人都会在里面自杀,本人会受追赠,家人也会享有丰富的抚恤。
  “殿下要臣死?”杨蠡听他这么说,心里明白,燕皇的棺木如果由他和昭华两人抬进去,那么他必须死。
  “不是,我要把凌云窟托付于你。”昭华摇头道,“凌云窟存有宝藏兵甲可做复国之用。国事也要托付于你。虽说按祖制凌云窟只能由国君一人掌管,但是现在国难当头,非常时期只得从权。”
  杨蠡惊得不敢相信,凌云窟只有燕国君王掌握,没想到昭华居然托付给他,被信任的感动和崇高的使命感油然在胸中升起。
  “臣……臣……万死……不负太子所托。”向来持重的杨蠡感动得话都说得不利落了。
  
  两人把燕皇灵柩送入凌云窟安置妥当。昭华将灵位置于正厅,燕国历代先祖的遗像,在半明半灭的烛光中昏暗不明,却仍然透着一股威严庄重之气,令人肃然起敬。
  昭华定定的看着牌位和遗像,道:“杨大夫可知我慕容氏先祖如何建立大燕?”
  “知道。”杨蠡答道,“当年大虞皇朝替天行道,灭了大殷皇朝,太祖慕容白为大虞姬氏先皇帝侍卫,守护御前,身先士卒,以一当十,故大虞先皇定鼎后将慕容氏封于燕地。后大虞朝没落式微,齐、东林、西楚、北骁等诸侯国相继自立为帝,燕国也随后称帝。”
  “不错。”昭华转向他,眼光幽深不明,“我慕容氏先祖也是军功起家,侍奉虞帝御前,也是鞠躬尽瘁,可惜因姿容俊美,被世人冠以佞幸之名,说是慕容氏以身侍主媚惑君王来获得封地,全不顾我慕容氏先祖为大虞开国建下功勋。当今天下,姬姓最尊,其次是姜、嬴、姚、魏姓为贵,同样是为大虞朝开国立下功业,同样在后来自立为帝,我慕容氏凭什么比姓姜的低一等,我不服,凭什么慕容氏先祖的功绩就这样被抹杀?”
  “太子……”杨蠡迟疑着想说什么。
  “只要我活着,定要证明我慕容氏也是靠本事打天下,不是靠那张脸好看。”
  
  昭华郑重焚香下拜。
  “父皇在上,儿臣敬拜,儿臣有大罪三,一罪不能将父皇风光大葬于祖陵,恭上谥号彰显仁德,实为大不孝。二罪不能保国土安黎民,致使江山遭劫,生灵涂炭。三罪不能抵抗强敌,竟屈膝投降,入齐为奴,为祖先蒙羞。本该一死以谢列祖列宗以谢万千国人,但是儿臣不想死,非贪生惜命,只是心有不甘,不愿让先祖辛苦创下的基业落于敌手,不愿壮志未酬与草木同朽,不愿慕容氏一门沦为贱姓。
  儿臣在父皇及列祖列宗灵前发下誓言,必强兵安民,恢复河山,正乾坤之倒转,还天理之公平。若有食言,黄沙摭面尸骨不全。”
  昏黄的烛光映着他苍白的脸颊,显得几分神圣,杨蠡在后面叩拜,听到这悲壮铿锵的誓言,感动得流下泪来。
  
  昭华郑重向杨蠡托付国事,提出了复国五略。
  一是遣散军队以示臣服,使齐国放下戒心,同时暗中培养将领,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操练成千上万兵马不但招人耳目,而且耗费军饷,不利国计民生,故而先培养好能干的将领和精兵,待日后时机成熟,再募兵整军。
  二是贡珍宝给齐国皇帝,使其骄傲自大,放下戒备。送厚礼贿赂齐国重臣,行反间之策,以乱其谋。听说左相国袁子益贪婪好货,可以从他下手。
  三是进美女与齐国君臣,惑其智,乱其心,虚其体。
  四是送良材巧工,使齐国造宫殿,兴苑囿,耗其财富,空其国库,役使其民。
  五是同时购买齐国粮食,虚其仓库,动摇国基。
  
  杨蠡补充了三条:散谣言于齐都,使齐国内耗于权臣,外孤立于诸侯。同时提出了守国方略:稳定民心,恢复民生,颁布免谷税令,鼓励农耕,蓄积粮草。裁减兵员,葬死问伤,养生慰忧,休养生息……
  昭华见杨蠡老成谋国,大感欣慰,起而拜之:“我与君初识于商肆之内,结交于方寸之中,推心置腹,无不可言,我无君不能享国,君无我不得立功。当此危难时,以国尽托于君。”
  杨蠡急回拜:“蒙太子不弃,以国士待臣,臣当以国士报之。当竭尽全力,守土安民,不负太子所托,诸臣之望。太子此去危机重重,古之圣贤,皆遇困厄之难,蒙囚系之耻,望太子忍辱负重,保全有用之躯,只要太子还在,燕国就有希望,臣待太子平安返国。”
  昭华再次拜谢,托付国政,并留下传位诏书,此去吉凶难测,倘若一去不返,身遭不幸,立靖安王世子慕容昭明为君,上下臣工尽心辅佐。
  (作者插嘴:复国方略第二三四五条来自文种九略,第一六七八条是作者为了安排后面的情节设置的,全文情节发展和主角后面的行为都与之紧密相关。提前剧透了啊。)
  
  回到寝宫,却见凤逸跪在卧室门内。
  “凤逸,你干什么?这里不需要你伺候。”昭华有些奇怪。
  凤逸抬头望着他,目光与以往大不相同,往常凤逸谦卑恭顺,谨守作为东宫侍读的本份,如今看着他的目光却热切又含着期盼,英气逼人的脸上呈现着一种耀目的光华。
  “分别在即,让凤逸和太子在一起好吗?”
  “我们不是一直在一起吗?”昭华的表情口气都很平静,眼中也没有任何波动。
  “凤逸陪太子读书,相伴十年,太子对臣情如兄弟,可是臣对太子却有非份之情,只想和太子永远守在一起,保护太子,生死相随。”凤逸眼中满含柔情,
  “我早就看出来了,可是……”昭华苦笑一下。“你这是何苦?”
  “明日开城投降,不知道我们以后命运会如何,太子……”凤逸站起来,上前解开昭华的衣带,“明天不知是生是死,今夜就让凤逸和太子合二为一吧。”
  昭华脑子懵懵的,心里很乱,想推开他却又不忍,再一想到了过了明天还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命,何不现在成全了他,以报他十年来保护陪伴之情。
  于是昭华闭了眼,任由他解开衣带,这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