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文学史-第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呛苤匾摹T谥诙嗟拇孀髌分校颐强吹阶非笞杂傻陌槌晌行闹魈猓伺㈡炬饫嗟图纳缁岢稍背晌髌犯杷痰亩韵螅饫锩婢头从匙糯笾诘男睦怼K运笫烂嫦蚴芯裰诘奈囊账铡W钕灾氖窃谠飨非校罅恳浦蔡拼娴娜宋锕适陆写醋鳎钊缤跏蹈Α段飨峒恰吩从凇遁狠捍罚5禄浴顿慌牖辍啡〔挠凇独牖昙恰罚Α独钛窍墒魄亍啡〔挠凇独钔薮罚老宰妗蹲暇<恰啡〔挠凇痘粜∮翊返鹊龋幌掠谑帧?梢运担拼嫖泄糯淮笈判愕南非峁┝嘶舅夭摹
唐传奇也形成了独特的散文体式。较之六朝骈文,它是自由的文体;较之唐代“古文”,它又多一些骈丽成分和华美的辞藻。这些特点从小说的要求来看未免过于文章化,但对后代散文却不无有益的影响。

………………………………………………
第四节 唐代话本小说

十九世纪末,在敦煌千佛洞石窟中,发现了一大批写本书籍和图画文物,其中包括许多久已失传的民俗文学资料,根据原有的题目,其类型可分为话本、讲经文、押座文、变文、词文、俗赋等。有些整理者将这些资料统称为“变文”,如向达、王重民所编的《敦煌变文集》就是。但据唐郭湜《高力士外传》提及,唐玄宗以太上皇身份闲居西内时,常看人“讲经、论议、转变、说话”,可见这些民间艺术原来是有明确分别的,它们的特点也各有不同,而变文只是其中一种。所以现在一般不再用“变文”的概念统称这些资料,而加以分别对待。其中话本大体上没有韵文,大概只是用来讲说的。其余的或韵、散兼行而说唱并重,或纯为韵文而以唱诵为主。
从前面引用过的郭縠《高力士外传》、元稹《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诗注、段成式《酉阳杂俎》等材料,可以知道“说话”这种民间演艺在唐代已经十分流行了,只是当时所用的话本散失殆尽,侥幸在敦煌文献中留存下来的,有《庐山远公话》、《韩擒虎话》、《叶净能诗》①及《唐太宗入冥记》等。这些小说的语言文白相杂,口语的成分已经相当多。
以现存的资料而言,可以说代表了中国民间通俗小说最初的形态。
①题中“诗”有可能是“话”之误。此文全篇为散体,只在结尾处有一小节浅俗的韵文。
《叶净能诗》叙述唐玄宗朝道士叶净能的种种神奇故事,主要内容有叶净能入朝前惩处占人妻女的岳神和祟人女儿的妖孤及其入朝后带领唐明皇蜀中观灯、月宫游览等等。故事曲折,语言浅俗通顺,有些地方的描写也较细致。其中叶净能变酒瓮为道士,及导明皇观灯、游月宫诸事,屡见于其他唐人小说,可见是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加工修饰而成。
《唐太宗入冥记》叙述唐太宗魂游地府的故事。此事初见于《朝野佥载》,情节十分简略。话本却将这一故事演为洋洋长篇,仅今存的残文就有数千字。大意写太宗死后,魂入地府,遇判官崔小玉,为之延寿十年,复活人世。《西游记》第十、十一两回大体上即据此增饰敷演而成。从内容上看,这一故事当亦来自当时的民间传说。
《韩擒虎话》叙述隋代武将韩擒虎辅佐隋文帝灭陈的历史故事,里面也掺入许多神怪之谈。其中韩擒虎率军大战陈将任蛮奴,破“左掩右夷阵”和“引龙出水阵”一节,文字虽然质朴,描写却颇有声色。以种种奇异的阵战来描写大战场面是这一话本值得注意的特点,后来元明平话、历史演义小说于此一脉相承。可以说,这一话本实是后来盛行的通俗历史小说的先声。
除上述以外,句道兴的《搜神记》述神异故事,描写详细,语言通俗,既非志怪小说,文体也不同于唐人传奇,很可能是据“说话”整理记载,也值得注意。
唐代话本小说留存数量有限,艺术粗糙,无法与传奇相比,但在小说史的研究上有重要的价值。

………………………………………………
第五节 讲经文与变文

在敦煌写本中,讲经文与变文的关系最为密切。这两种文本留存的数量最多,在文学史上的意义也最为重要。
讲经文是僧徒在寺院中举行“俗讲”活动,即对经义作通俗讲演时所用的底本,现存数量颇多,主要有《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妙法莲华经讲经文》、《维摩诘经讲经文》、《父母恩重经讲经文》等等。顾名思义,讲经文是用来讲解经义的,所以文中每引一段经文而后讲解一段,讲解时有说有唱。佛经中的内容,本来有许多是具有文学价值的,特别是富有奇幻强烈的想象,而讲经人为了吸引听众,又尽量发挥其想象力,穿插丰富瑰丽的描摹和生动形象的譬喻。形式上,在讲说时大量采用赋体的形式来铺陈描写,在咏唱时多用七言歌行和五言诗体,使讲经活动更富有艺术魅力,而为当时人所喜闻乐见。如《维摩诘经讲经文》讲说经文中诸天帝释、天龙鬼神等等来类毗耶城菴罗园听佛说法,云:
于是四天大梵,思法会而散下云头;六欲诸天,相菴园而趋瞻圣主。各将待从天女天男,尽拥嫔妃,逶迤摇拽(曳),别天宫而云中苑(宛)转,离上界而雾里盘旋。顶戴珠珍,身严玉佩。执金幢者分分(纷纷)云坠,擎宝节者苒苒烟笼。希乐器于青霄,散祥花于碧落,皆呈法曲,尽捧名衣。……八部龙神,望金仙而启首;龙王龙兽,赫示威光;龙子龙孙,腾身自在。跳踯踊跃,广现神通。不施念怒之容,尽发慈悲之愿。更有三头八臂,五眼六通,掣霜剑而夜目藏光,挂金甲而朝霞敛耀。呼吸毒气,鼓击狂风。得海底之沙飞,使天边之雾卷。掷昆仑上(山)于背上,纳沧海水于腹中。眼叙走电之光,只(口)写血河之色。总来听法,皆愿结缘。……
这长段的铺设,想象瑰奇,辞藻华美,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如果与唐代文人创作的俳赋如刘瑕《驾幸温汤赋》①、周繇《梦舞钟馗赋》、王棨《玄宗幸西凉府观灯赋》等比较,可以发现两者形式上非常相近。又如《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讲经文》中,为说明人生短暂而虚幻的道理,以流畅通俗的七言歌行描摹一个女子盛时与衰时截然不同的情状,也很鲜明生动。总之,讲经文既发扬了印度佛教文学的长处,又综合、吸收了我国诗赋等文学样式的表现手法并使之通俗化,它对变文等讲唱文学的形成发展无疑起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还有一种“押座文”,也是宣讲佛经的。所谓“押座”,意即压座,就是安定四座听众的意思。它是俗讲时在正式的讲经开始之前所唱诵的叙述经文大意的七言诗篇,篇幅较为短小。其性质与后来话本的“入话”、杂剧的“楔子”、传奇的“家门”以及弹词的“开篇”相似。
①作者、篇名从敦煌遗文伯5037卷。《开天传信记》作刘朝霞《驾幸温泉赋》。
变文是民间曲艺“转变”所用的底本。对“变”字的解释,历来有多种不同的见解和推测,或认为是梵文citra(图画)的音译,或认为是“变更”、“神通变化”等义,或认为是佛教语“因缘变”(因果变换)的简称,迄无定论。
“转变”这种演艺形式当是从“俗讲”转化过来的,所以变文中有较多佛经故事,只是它不像讲经文那样分段引用经文而后加以解说,而是完整地敷演佛经中的故事。后来转为民间曲艺,内容也扩展到宗教以外。段成式《酉阳杂俎》提及,当时有所谓“变场”,当是表演“转变”的专口场所。表演“转变”的人,最初可能是僧侣居多,但唐诗里偶有提及的,都是女艺人,可见它后来已经完全世俗化了。
艺人在转变时,说一段唱一段,故其文辞韵、散相杂;唱词有七言的,有六言的,还有一种三、三、七句式的。说唱时配合以相应的图画,那些图画几幅一组,连缀成一卷,一卷便称为“一铺”《王陵变》中就有“从此一铺,便是变初”的话。随着故事的进展,说唱者卷动画卷,变换画面。晚唐诗人吉师老《看蜀女转〈昭君变〉》一诗,传神地描绘了一个蜀中女艺人转动画卷,富有表情地说唱《王昭君变文》时的情景:
妖姬未著石榴裙,自道家连绵水濆。檀口解知千载事,清词堪叹九秋文。翠眉颦处楚边月,画卷开时塞外云。说尽绮罗当日恨,昭君传意向文君。
现存变文的内容主要是三类:一是演唱佛经故事的,二是演唱历史故事的,三是演唱民间传说的。后二者往往相互渗透,即历史故事多带有传说色彩,民间传说常牵扯历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