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少年纳粹亲历第三帝国末日-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格肯定是所有人中最高兴的,和每天听希特勒喋喋不休地谈论犹太人的罪恶相比,成为这些孩子的保姆显然是一种莫大的解脱和快乐。 
  在很多母亲看来,玛格达当时的想法简直可怕至极,但她却有一套自己的逻辑。她曾私下对朋友说:“一旦德国战败,戈培尔肯定会被视为罪大恶极的战犯,那样的话,我的孩子们每天都会受到别人的折磨、鄙夷和侮辱。他们那么善良,那么可爱,可未来的那个世界却容不下他们。我不会让他们忍受这样的苦难,我会让他们永远陪在我身边。” 玛格达·戈培尔不像爱娃那样温顺听话,她是一个很有主见的女人。希特勒非常信任和喜爱她,还特意给她颁发了金质纳粹徽章以表彰她的忠诚。 
  虽然玛格达很受希特勒宠爱,但在这段最后的时间里,她的丈夫和希特勒之间的关系却出现了微妙的变化。曾几何时,两人曾亲密无间、情同手足。在其他纳粹官员纷纷逃离柏林的时候,戈培尔毅然搬入地堡,这证明了他对希特勒的忠心,而希特勒也曾在他与玛格达的婚礼上担任过伴郎。但现在时过境迁,两人之间的冷淡与隔阂日益深重。希特勒很少正眼看他的宣传部长,更不同他单独用餐,甚至连戈培尔打来的电话都要通过鲍曼转接,才能到达希特勒那儿。事实上,戈培尔和希特勒的卧室之间只隔了一条会议室过道,但他打来的电话必须先转到隔壁的总机房,然后再接到鲍曼的办公室,最后才能和希特勒通上话。   
  深入地堡(3)   
  我们穿过餐厅,沿着水泥阶梯下到了地堡底层,看见门口处站着两个卫兵。这种情况并不常见,有好几次我来的时候就发现大门敞开,门口一个人影都没有。我们进入的第一个房间就是等候室,余下的几天里我多数时候都要待在这儿。房间里有好多人,基本都是些等候传唤的副官、传令兵和秘书。也有些人和我一样是信差,但他们的级别都是高级军官,年龄也比我大不少。从等候室里可以看到会议室的大门,每次开门时都可以瞥见里面的情景。希特勒总是身体前倾,双手支着桌子,而戈培尔和鲍曼则喜欢在房间里走来走去,即便空间狭小,也总是乐此不疲。希特勒始终身穿一套军装,这么多天都没改变,从衣服上的褶皱可以看出,他晚上一直是和衣而睡。 
  有一次,我正和其他几位军官一起坐在会议室的过道上等候,突然间,希特勒出人意料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他从地图室中走出,进入了过道。当时走廊里有好多人,看到他走过来,人人都立刻起身,像沙丁鱼一样紧贴着墙壁。希特勒走到我们这儿的时候,似乎正在思考着什么,没有注意身边的任何人。令人吃惊的是,他竟然直接走向了公文信件的收发室,迅速消失在我们眼前。 
  由于长久居住在狭小拘束的地堡中,许多人都开始表现出幽闭恐怖症的倾向。人造光长期照射再加上通风机不停地嗡嗡作响,让人们的神经陷于崩溃的境地,在那种地方生活实在是一种煎熬。我曾看见一帮将军从那间小小的地图室里涌出,他们一个个看上去都快窒息了,真不知道他们在里面呆了多久。希特勒还严令禁止他的部下在地堡内吸烟,这进一步加深了他们的痛苦。 
  我第一次去元首地堡时,在水泥楼梯左侧发现了一排厕所,全都冲洗得非常清洁干净,着实让我大感安慰。这也许是专门为那些在等候室里苦苦等候的纳粹官员们准备的,但我也管不了那么多,每次都借机享受一番。除此之外,地堡里还能供应日常的生活用水,这些水全都来自一口地下20米深的自流井。实际上,在整个大臣花园中,除了希特勒地堡以外,其他所有地方的用水供应都已经被切断或者被污染。 
  在地堡里,让我最受刺激的场景就是看到等候室内堆放着一车车的食物。所有三明治都是用新鲜面包做成的,这些面包来自于威廉姆斯大街的一个面包房。这家店在那种环境下依然正常运营,而且总有源源不断的新鲜原料:意大利腊肠、烧牛肉、新鲜奶酪和腌菜等等,简直令人难以置信。每次看见,我都忍不住想冲上去大吃一顿,但最后还是不敢造次。最让我感到痛苦的场景就是看见鲍曼走进了等候室,抓起一把三明治将他的外衣口袋塞得满满当当,然后心满意足地扬长而去。从那时起,我开始非常讨厌鲍曼。 
  当时,元首地堡和党总部之间的通信线路已经被完全切断,因此任何从地堡发出的指令都要由专人送到威廉姆斯大街(也可以通过宣传部的无线电设备进行发布,但只有党总部内的海军无线电室才能收发海军和党政信息密码)。于是,在之后的几天里,我不得不每天十几次地往返于威廉姆斯大街和地堡之间,简直就是一场噩梦。 
  这是一场俄式轮盘赌的游戏,每次一跨出防空洞,就等于把自己的脑袋拴在裤腰上。幸运的话只是尝尝燃烧弹带来的浓浓磷烟和有毒汽油的味道,要是不走运就会直接被苏联火箭削成肉泥。在威廉姆斯大街,到处都有被火焰喷射器烧焦的尸体,散发出的恶臭带着一种令人作呕的甜味,这种气味直到今天我还记得。如果你很倒霉地赶上了一枚喀秋莎火箭在附近爆炸,立刻就会引发突然的失明和方向知觉的丧失。这是最为凶险的时刻,你必须迅速移动双脚寻找掩护,否则下一枚火箭就会如期而至。 
  在苏军的持续打击下,平日通行的街道已经成了一个乱葬冈,到处都可以看见死尸,有些已经被炸得面目全非。位于威廉姆斯大街另一头的党总部花园也成了一个大墓地,空中弥漫的战火硝烟让人无法看清地上的尸体,我就曾两次被僵硬的死尸绊倒。每当我们以为敌人的火力已经到顶时,迎接我们的总是更为猛烈的炮火,钢铁洪流如雨点般倾泻在道路上,一时间火星四溅,留下一个个白炽斑点。有些人被子弹和爆炸后的弹片击中,立刻被撕成了碎片。我们把一些身受重伤的人拖进了格特鲁德医生的病房,有些她根本无力医治,只能提供最基本的急救措施。阿克斯曼要求我们尽量避开敌人的火力点以减少伤亡,但据我所知,在短短的四五天内,就有至少20个人死于苏军炮火之下,其中还包括柏林希特勒青年团的领导人奥图·哈曼。 
  不论何时前往地堡送信,周围总是充满着令人窒息的厚厚浓烟。炮弹击中目标后发出的轰鸣声几乎将我的耳膜震碎,更糟糕的是一时间耳朵还难以恢复,持续的嗡嗡作响折磨着我脆弱的神经,让人几近崩溃。 
  在地堡紧急入口的外面从来不会出现卫兵的身影,他们都躲在门背后的安全之处。在入口处还有一个小小的顶棚,可以稍稍抵挡一下从天而降的炮弹。每次我上气不接下气的跑到门口,那两个警卫总会调侃道:“幸运的小伙子!你又成功了!”,或者说“怎么又是你,小伙子!你怎么还好好的?”曼扎利厨房里的助手们常常称这些卫兵为“地堡士兵”,有一次其中一位还对那些士兵喊道:“为什么你们不出去和苏联人战斗,却躲在这儿让一个孩子去替你们做事?”   
  深入地堡(4)   
  在所有卫兵中,我最熟悉也是最喜欢的是军士长哈里·门格撒森。记得有一次,我气喘吁吁地跑到地堡门口,却意外发现大门紧锁着。在平时一般情况下,大门都会留出一道缝隙,绝不会上锁。我重重地敲了几下,希望里面的人能听见,过来帮我开门,但结果却没有任何反应,外面隆隆的爆炸声压过了一切,没有人听得见我的敲门声。最后,我不得不绕到大臣花园的正面,冒着枪林弹雨进入了地堡。当我向哈里抱怨时,他很幽默地说道:“老天爷,这可是个秘密地堡,难道你还想让我帮你配一把钥匙吗?” 
  在最后几天中,哈里和我一有机会就开始聊一些热点话题,例如苏联人现在离我们有多远等等。当然,我们谈论的最多的还是温克的第12军,我们都想知道他什么时候才会开到柏林来救援。 
  此时,希特勒的第三帝国已仅限于柏林市中心若干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苏联军队的炮火几乎全部集中到纳粹的统治中心。该地区已经成为希特勒最后的立足点,其中包括了所有的政府办公大楼,而它的中心就是希特勒的官邸。该建筑整体呈正方形,周围被其他建筑群紧密包裹起来。东面是威廉姆斯大街街上的旧帝国大楼,西面是希特勒党卫队警卫旗队的大本营,南面的新帝国大楼将上述两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