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语言交际的艺术-一言九鼎的奥秘-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朴实以及对宝玉的爱慕,后者表示出罗文应的妹妹的幼稚可爱。

2.由交际环境所决定。如作报告为了吸引观众,有时突然提高声音,有
时突然又降低声音,如“这件事决不那么简单!有人也许会问:这件事为什
么不简单呢?”可以将前一句用高音快速说,后一句话用轻声慢速说,给人
以思考的余地,效果就会好些。
3.相邻音的影响也会造成语音变体。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一”单念或
在词语末尾读阴平,如“一、二、三”、“我在他家坐了一会儿。”在去声
前则读阳平,如“一向很好”、“一律不变”、“一去不归”。夹在两个重
叠动词中间又读轻声,如“笑一笑”、“说一说”。以上几种情况就是属于
相邻音的影响造成的变异。
4.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能造成语音的变异。如有的地方“三”和“山”
不分,把“山上山下”读成了“三上三下”。这是拼音字母“S”和“Sh”读
音不分造成的。因方言造成的语音变异而引起的笑话经常可以碰到。如杨华
生在《方言杂谈》中讲过这么一件事:
我在北京要吃水饺,到店里坐了下来,那个服务员走过来,

对我很客气:“同志,你要什么?”
我说:“我要‘睡觉’。”
“同志,你要什么?”



“我要‘睡——觉’!”
那服务员说了:“同志,这儿是管吃的,没有‘睡觉’。”
“水饺”与“睡觉”音节相同,只是声调不同,“水饺”读上声,“睡
觉”读去声。由于“我”操一口方言。声调读错了,便闹出了笑话。

“我要‘睡——觉’!”
那服务员说了:“同志,这儿是管吃的,没有‘睡觉’。”
“水饺”与“睡觉”音节相同,只是声调不同,“水饺”读上声,“睡
觉”读去声。由于“我”操一口方言。声调读错了,便闹出了笑话。

5.为了特殊的交际目的而使用语音变异。比如,现在有的人本来普通话
说得不错,但是,他们出于赶时髦的心态,故意改用广东话的声调,将“实
事求是”念成“xī 
xìqiúxì”,这种语音变异就是人为的。又如,语言工作者陈
建民、陈章太通过调查发现,北京的一些女青年口语中出现“j、q、x前移现
象”,发成了“z、c、s”或近似“z、c、s”的音,这样发音富有女性特点
(见《从我国语言实际出发研究社会语言学》)。这种现象,严格说来,也
是属于语音变异,具有时代性和地方性的特点。
此外,语音要素的互相影响,也可以产生语音变异,音质影响音高,声
音娇嫩的人说话音强就差一点;音强也影响音质,用过强的声音说话,听起
来就会觉得不悦耳,造成噪音,也不可能清晰,音质就差一些,等等。

三、词汇在交际中的垄异形式及其意义

词的变异,是指词的意义是由某种社会共同的意义加上某些特殊的交际
环境所附加上去的个别意义构成的。这种同义即语言中的词义变异。如交谈
中一方动怒了,另一方说:“你别跳了。”这个“跳”的词义不是指“跳跃”,
是指“发火”、“发脾气”等。这意义不是“跳”固有的(《现代汉语词典》
中关于“跳”的四个义项均不含这个意义),只是在这个具体交际环境中造
成的,是临时意义。

词的变体分为三类
(一)交际双方都理解词的变体


1.交际双方都不是按词的社会共同的意义去理解,而是根据交际环境附
加上临时意义,双方有一种默契,并不产生理解的歧义。如鲁迅先生的《阿
Q正传》中有这么一段话:
谁知道阿 
Q采用怒目主义之后,未庄的闲人们便愈喜欢玩笑

他。一见面,他们便假作吃惊的说:“哙,亮起来了。”
阿 
Q照例的发了怒,他怒目而视了。
“原来有保险灯在这里!”他们并不怕。


这里的“亮”和“保险灯”都是指阿 
Q头顶上的癞疮疤,这个意义是附加上
去的,但是,未庄的闲人们和阿 
Q都理解这两个词的变异,可是谁都心照不
宣。

2.利用双关修辞格,使词语在交际过程中有两种含义,表面义是常式,
暗含义是变式,交际双方都能理解。如:有则皮鞋油的广告是:“第一流产
品,为足下增光!”从字面看,这是为脚下(的皮鞋)增光,而实际意义是
为穿皮鞋的人增强魅力,增添光彩。因为“足下”的含义即保留其固有的意
义“脚下”,又因为广告这一交际环境而兼含有人称代词“您”的意义,以
尊称顾客(阁下、足下均为对一般人的敬称)

又如:下面一幅对联:
上联:稻粱菽麦黍稷许多杂种不知谁是先生;
下联:诗书易礼春秋皆是正经何必问及老子。


“杂种”同“先生”相提并论,表面说:“稻粱菽麦黍稷是“杂种”,实际
上骂“先生”是“杂种”,都是双关。“正经”与“老子”也是双关,“正
经”指”诗书易礼春秋”五经,也指正经人;“老子”表面指道家的李耳,
实际是“父亲”。上联和下联是以骂回骂,但是不带脏字,可见词义变式的
妙用。

3.故意利用歧义,造成词义的多种含义,使交际过程中的另一方,虽然
听得懂,但是难于反驳。这也是词义变式的一种。如:
有一位男青年同自己的女朋友及女朋友的母亲一起划船,女
朋友故意要“刁难”一下自己的恋人,便问:“假如我和我的妈
妈同时落水了,你应该先救谁?”男青年不慌不忙地回答:“当
然要先救未来的妈妈。”

这里,“未来的妈妈”可以作两种理解,既可以指女朋友,也可以指女朋友
的母亲,通过利用词语的多义回答问题;一个也不得罪,母女两人谁也难以
提出反驳。

4.语言词汇中专有名词往往是单义的,专指某一事物。但在具体交际环
境中,也可以产生另一种意义,造成特定的词语变式,交际双方理解时不存
在困难。如流沙河写的诗:
留你留不住,
藏你藏不住,
今宵送你进火炉,
永别了,
契诃夫!


这里“契诃夫”本来是俄国作家的名字,用在这里词义变了,成了契诃夫的

作品,俄国文学乃至大量文学名著的代名词。
以上例子运用了修辞格中的专名代泛称。
我们介绍了词汇在交际中变异的第一类情况,即双方都理解词的变异。

有的是交际双方给词语附加的临时意义;有的是利用双关修辞格使词语具有
表层和里层意义;有的是利用词语的多义性,使交际显得巧妙;有的是利用
修辞的借代,构成了交际的幽默。

(二)交际双方只一方理解词的变体

1.交际双方各理解词义的一个义项,造成了理解上的分歧。这里的变异,
是双方理解上的误会造成的。如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你们算了。”老师笑着说。
“算了!算了!”
“我们算了,算了。我们算出来了。”
“你们算啦,好啦,好啦,我是说,你们算了吧,白费这个

力气做什么。”
这里的学生说的“算了”是指“演算”,老师说的“算了”,意思是“到此
为止”,别再干下去。

虽然“算了”可以做“演算”与“到此为止”解释,但老师和学生各执
一义,造成理解上的错位。这对发出信息和接收信息的双方来说,词义明显


地产生了变异。

地产生了变异。
交际的一方,将某些同语附加上临时意义,而处在同一环境中的对方
却“听不懂”,接收不到语言变异的意义。如《红楼梦》第 
43回中有这样一
个细节:
凤姐看到宝玉、黛玉、宝钗三人围着“负荆请罪”一词进行
辩论,谁也不让谁,她便说了一句“这么大热的天,谁还吃生姜
呢?”

王熙凤这话的实际含义是说三个人“火气太大,说话热辣辣的”。但是,
别人不知道这句话的背景,竟然回答道:“没有吃生姜的。”这就产生了误
解,以致闹出笑话来。

(三)交际一方故意曲解词义
交际一方故意曲解词义,临时附加某种意义,对方并不理解,造成理解

的分歧,需要解释清楚后,对方才能理解。比如:
乙:那周瑜的姥姥家姓什么?。
甲:姓既呀。
乙:诸葛亮他姥姥家姓什么?
甲:姓何呀。
乙:《三国》上没有哇!
甲:怎么没有,你是不注意。
乙:在那点儿?
甲:周瑜命丧巴丘,临死的时候仰天长叹,说了
那么两句话,不就明白了吗?
乙:哪两句?
甲:说:“既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