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学人文读本 夏中义-第3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提出的要求仅仅是,他应该力求把自己的目标放在更加广泛的基础之上,以及他不能轻率
地为着少数人而去危害多数人。我们所能真正地要求每一个科学家的全部事情是,他应当审
慎地注意到科学技术进步所必须遵循的体制,即使这样做似乎与他眼前的爱好不相符。”
  “如果你想在发明和发现之间划一道界线,那么像原子弹这一最近的和最恐怖的技术进
步的产物,你应该把它列入哪一类呢?”
                 “哈恩的裂变实验是一个发现,而原子弹的制造是一
个发明。在美国制造原子弹的物理学家们是发明者。他们并不按照他们自己的利益,而是按
照一个急于使其军队获得最大打击力量的战争集团的公开的或不公开的命令而行事的。你曾
经说过,单就心理学上的原因,你不能想像美国物理学家能这么专心致志地去生产原子弹,
只是在昨天你才勉强地相信了广岛事实的真相。现在,你怎么看待我们在美国的同事呢?”
  也许美国物理学家们害怕德国首先制造出原子弹,而这种担心是可以理解的。因为铀裂
变是哈恩发现的,而且在希特勒驱赶一大批最有能力的物理学家之前,德国的原子物理学已
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拥有原子弹的纳粹获胜,必将被看成是—个如此十分可怕的威胁,
以致一切旨在制止原子弹(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行动看来不无道理。如果我们能考虑到发生
在集中营中的一切,我认为我们谁都不会真的去反对它。毫不怀疑,在欧洲战争结束之后,
许多美国的物理学家曾经劝告人们不要去使用这种可怕的武器。但是那时,他们拥有决定性
的发言权的时间并不长。在这方面,我们也不必认真地去批评他们,因为我们中有哪一位能
为了上述原因阻止我们的政府去犯罪呢?我们不知道这些罪行的详尽程度这一事实,并不构
成求得谅解的理由,因为我们本来就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去揭发它。
  “最有害的看法在于把犯罪看做是不可避免的。纵观历史,人们曾经按照‘强权就是真
理’的原则行动。或者,以更露骨而又荒唐的方式宣扬,只要理由正当,可以不择手段。这
样,我们能做出什么抉择以抵制这种偏见呢?”
  弗里德利希回答说:“我们已经说过,我们可以期待发明者的目标能符合人类技术进步
的广阔方面。让我们考虑这个观点的含义吧!在经历一场巨大灾难之后,人们倾向于对此尽
早做出评论。这时他们可能会说原子弹已促使战争很快地结束,那里也许已经有更多的受害
者允许屠杀以较缓慢的方式进行,我认为,你自己昨晚就曾提到过那个争端的问题,但是所
有的估计仍是很不令人满意的,因为我们中的任何人都不能预见原子弹的政治影响。难道说
由于原子弹而引起的灾难不该为今后需要付出更大代价的战争铺平道路吗?新的武器不会带
来各国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也就是说,一旦所有的大国都拥有原子弹,那么要改变军事力
量的对比,能不以无数生命的牺牲为代价吗?我们没有一个人能够预见这些发展,因此所有
这些关于均势的议沦只不过是空谈。可是我们为什么不从与此完全不同的、我们经常讨论的
原则,即手段选择是确定一种事业还是否合乎正义的原则出发去考虑问题呢?”
  我回答说: 科学与技术的进步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数量越来越少的超级大国的不断扩张。
      “
这一结果将是空前规模的权力集中,这样,我们仅能期望给予个人和个别民族的行动自由。
这方面的发展在我看来似乎是不可避免的;现在的问题在于,世界最终进入更加稳定的秩序
之前是否不会发生许多新的灾难。总之,我们可以认为,在这次战争之后,少数超级大国将
尽可能地扩大他们的势力范围。而要实现这一点,他们只能在彼此间的共同利益以及社会制
度或他们赞同的社会准则的相似性基础之上建立联盟,否则就得通过经济上的控制以及政治
压力的手段。每当一个处于某霸权国家势力范围之外的弱国受到某一强国的威胁或压迫时,
该霸权国就可能给予支持,以便增强自己的影响。这就告诉我们应当怎样去看待美国在两次
世界大战中的干涉,并且现在还没有理由认为这种倾向即将结束,我也不能理解为什么我们
还要去反对这种倾向。”
  “当然,有些人会给所有这些从事于这类扩张主义政策的大国打上帝国主义者的标记,
但是在这里,比起其他地方更多的手段的选择,在我看来是更明确的标准。一个大国在同外
国的交往中,不动用大棒,而宁愿选择正常的经济和文化手段,并尽量避免干预邻国的事务,
往往比起公开使用武力的国家更少受到公开的指责。而且大国实行的那种避免所有非法的强
制形式的政治制度,很可能成为未来世界的模式。
现在很多人已逐渐把美国看做是一个自由的堡垒,认为在这种社会制度下,个人能够最充分
地发展他的个性。人民享有完全的言论自由。重视人的首创精神,尊重个人的见解,对待战
俘比大多数国家要好些。所有这些,以及很多其他事实已引起人们强烈的反应,希望美国的
政治制度能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需要的模式。美国政府在其决定是否下命令在日本投下原子
弹的时候,本应记住这一希望。我担心由于使用原子弹,这些希望已遭受沉重打击。现在美
国的所有的竞争者将发出对‘帝国主义’的声讨声,而且他们的呼声必然产生重大的影响。
恰恰因为取得胜利不再需要原子弹了,因而它的使用会被看做是一种赤裸裸的武力炫耀,所
以要理解我们怎样才能从这里走向真正自由的世界制度确实是困难的。
                              ”
  弗里德利希重复说:“换句话说,你确实认为原子弹的技术前景,本应从更为广泛的方
面进行评价,也就是说,作为不可避免地导致统一的世界制度的确立的科学技术发展总进程
的一部分来估价。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人都很清楚,当胜利已经有了把握的时候,无
论如何,使用原子弹是一个错误的决策,它削弱了人们对美国的美好诺言的信任,引起了他
们对美国世界使命的怀疑。虽然原子弹的存在并不构成灾难,但这却有助于政治上取得完全
独立仅局限于少数经济实力很强的大国,而一些弱小国家则会丧失它们的某些独立。但这并
不意味着对个人自由的限制,可以看做是为了普遍改善生活条件,我们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然而,我们正偏离了现实的问题。当我们生活在一个观念、感情和错觉充满冲突的世
界里的时候,个别科学家仍然关心着技术进步的行为真叫人感到迷惑不解。我们在这个问题
上的观念看来是相当模糊的。”
  我反驳说:“我们不过是赞成个人解决一个科学任务或技术任务罢了,不管该任务如何
重要,都必须尽力去考虑它的较主要的结果。而且事实上,他要是不这样做的话,那么第一,
他为什么这样努力呢?其次,如果他考虑的因素越是全面,他就将越发容易得到正确的答案。”
  “既然那样,假如他想成为最好的人,而又不只是停留在美好的愿望中,那么他就可能
在社会生活中不得不扮演一个更审慎的角色,并设法在社会事务中取得更多的发言权。也许,
我们应当欢迎这种倾向,因为由于科学和技术的进展符合于社会利益因而对此负有责任的人
将会被赋予比他们通常享有的更大的权力。显然,这并不意味着物理学家和技术专家们能比
政治家做出更好的政治决策。但是科学工作本身就教育他们客观地、真实地,而且更重要的
是全面联系地考虑问题。因此他们可能会把符合逻辑的、更客观的以及更尊重事实的方法引
用到政治方面。如果我们相信这一点,那么我们就不得不谴责美国物理学家,因为自从他们
听任别人做出使用原子能的决定以来,他们一直未能坚决地公开地发表谴责意见。因此我根
本不怀疑,对于他们来说,从一开始,使用原子弹的罪恶结果想必是相当清楚的。
                                   ”
  “我不知道‘谴责’这个词用在这一意义上是否适当。我仅仅感到在这一特殊方面我们
碰巧比大西洋那边的我们的朋友更幸运些。”
              科学…伪科学:界限何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