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学人文读本 夏中义-第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深化一个人对于生命意义的认识。
  痛苦和欢乐是生命力的自我享受。最可悲的是生命力乏弱,既无欢乐,也无痛苦。
  多数时候,我们是生活在外部世界里。我们忙于琐碎的日常生活,忙于工作、交际和娱
乐,难得有时间想一想自己,也难得有时间想一想人生。可是,当我们遭到厄运时,我们忙
碌的身子停了下来。厄运打断了我们所习惯的生活,同时也提供了一个机会,迫使我们与外
界事物拉开了一个距离,回到了自己。只要我们善于利用这个机会,肯于思考,就会对人生
获得一种新眼光。古罗马哲学家认为逆境启迪智慧,佛教把对苦难的认识看做觉悟的起点,
都自有其深刻之处。人生固有悲剧的一面,对之视而不见未免肤浅。当然,我们要注意不因
此而看破红尘。我相信,一个历尽坎坷而仍然热爱人生的人,他胸中一定藏着许多从痛苦中
提炼的珍宝。
  至于说以温馨为一种人生理想,就更加小家子气了。人生中有顺境,也有困境和逆境。
困境和逆境当然一点儿也不温馨,却是人生最真实的组成部分,往往促人奋斗,也引人彻悟。
我无意赞美形形色色的英雄、圣徒、冒险家和苦行僧,可是,如果否认了苦难的价值,就不
复有壮丽的人生了。
  领悟悲剧也须有深刻的心灵,人生的险难关头最能检验一个人的灵魂深浅。有的人一生
接连遭到不幸,却未尝体验过真正的悲剧情感;相反,表面上一帆风顺的人也可能经历巨大
的内心悲剧。
  欢乐与欢乐不同,痛苦与痛苦不同,其间的区别远远超过欢乐与痛苦的不同。对于一个
视人生感受为最宝贵财富的人来说,欢乐和痛苦都是收入,他的账本上没有支出。这种人尽
管敏感,却有很强的生命力,因为在他眼里,现实生活中的祸福得失已经降为次要的东西,
命运的打击因心灵的收获而得到了补偿。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赌场上输掉的,却在他描写赌徒
心理的小说中极其辉煌地赢了回来。
  对于沉溺于眼前琐屑享受的人,不足与言真正的欢乐。对于沉溺于眼前琐屑烦恼的人,
不足与言真正的痛苦。
  我相信人有素质的差异。苦难可以激发生机,也可以扼杀生机;可以磨炼意志,也可以
摧垮意志;可以启迪智慧,也可以蒙蔽智慧;可以高扬人格,也可以贬抑人格——全看受苦
者的素质如何。素质大致规定了一个人承受苦难的限度,在此限度内,苦难的锤炼或可助人
成材,超出此则会把人击碎。
  这个限度对幸运同样适用。素质好的人既能承受大苦难,也能承受大幸运,素质差的人
则可能兼毁于两者。
  痛苦是性格的催化剂,它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暴者更暴,柔者更柔,智者更智,愚
者更愚。

                3。 以尊严的方式承受苦难

  苦难是人格的试金石,面对苦难的态度最能表明一个人是否具有内在的尊严。譬如失恋,
只要失恋者真心爱那个弃他而去的人,他就不可能不感到极大的痛苦。但是,同为失恋,有
的人因此自暴自弃,委靡不振,有的人为之反目为仇,甚至行凶报复,有的人则怀着自尊和
对他人感情的尊重,默默地忍受痛苦,其间便有人格上的巨大差异。当然,每个人的人格并
非一成不变的,他对痛苦的态度本身也在铸造着他的人格。不论遭受怎样的苦难,只要他始
终警觉着他拥有采取何种态度的自由,并勉励自己以一种坚忍高贵的态度承受苦难,他就比
任何时候都更加有效地提高着自己的人格。
  凡苦难都具有不可挽回的性质。不过,在多数情况下,这只是指不可挽回地丧失了某种
重要的价值,但同时人生中毕竟还存在着别的一些价值,它们鼓舞着受苦者承受眼前的苦难。
譬如说,一个失恋者即使已经对爱情根本失望,他仍然会为了事业或为了爱他的亲人活下去。
但是,世上有一种苦难,不但本身不可挽回,而且意味着其余一切价值的毁灭,因而不可能
从别的方面汲取承受它的勇气。在这种绝望的境遇中,如果说承受苦难仍有意义,那么,这
意义几乎惟一地就在于承受苦难的方式本身了。弗兰克说得好:以尊严的方式承受苦难,这
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内在成就,因为它证明了人在任何时候都拥有不可剥夺的精神自由。事实
上,我们每个人都终归要面对一种没有任何前途的苦难,那就是死亡。而以尊严的方式承受
死亡,的确是我们精神生活的最后一项伟大成就。
     以尊严的方式承受苦难,这种方式本身就是人生的一项巨大成就,因为它所显示的不只
是一种个人品质,而且是整个人性的高贵和尊严。这证明了这种尊严比任何苦难更有力,是
世间任何力量都不能将它剥夺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受难者如同伟
大的创造者一样受到世世代代的敬仰。
     知道痛苦的价值的人,不会轻易向别人泄露和展示自己的痛苦,哪怕是最亲近的人。
     喜欢谈论痛苦的往往是不识愁滋味的少年,而饱尝人间苦难的老年贝多芬却唱起了欢乐
颂。
     面对社会悲剧,理想、信念、正义感、崇高感支撑着我们,我们相信自己在精神上无比
地优越于那迫害乃至毁灭我们的恶势力,因此我们可以含笑受难,慷慨赴死。我们是舞台上
的英雄,哪怕眼前这个剧场里的观众全都浑浑噩噩,是非颠倒,我们仍有勇气把戏演下去,
演给我们心目中绝对清醒公正的观众看,我们称这观众为历史、上帝或良心。
  可是,面对自然悲剧,我们有什么呢?这里没有舞台,只有空漠无际的苍穹。我们不是
英雄,只是朝生暮死的众生。任何人间理想都抚慰不了生老病死的悲哀,在天灾人祸面前也
谈不上什么正义感。当史前人类遭受大洪水的灭顶之灾时,当庞贝城庞贝城:意大利坎佩尼
亚的古城,位于意大利南部维苏威火山东南麓,公元 79 年被火山喷发物掩埋。城市被毁时
人口约 25000。该城是手工业和商业发达的海港。居民被维苏威火山的岩浆吞没时,他们能
有什么慰藉呢?地震、海啸、车祸、空难、瘟疫、绝症……大自然的恶势力轻而易举地把我
们或我们的亲人毁灭。我们面对的是没有灵魂的敌手,因而不能以精神的优越自慰,却愈发
感到了生命的卑微。没有上帝来拯救我们,因为这灾难正是上帝亲手降下的。我们愤怒,但
无处泄愤;我们冤屈,但永无申冤之日;我们反抗,但我们的反抗孤立无助,注定失败。
     然而我们未必就因此倒下。也许,没有浪漫气息的悲剧是我们最本质的悲剧,不具英雄
色彩的勇气是我们最真实的勇气。在无可告慰的绝望中,我们咬牙挺住。我们挺立在那里,
没有观众,没有证人,也没有期待,没有援军。我们不倒下,仅仅是因为我们不肯让自己倒
下。我们以此维护了人的最高的也是最后的尊严——人在大自然(=神=虚无)面前的尊严。
     面对无可逃避的厄运和死亡,绝望的人在失去一切慰藉之后,总还有一个慰藉,便是在
勇敢承受命运时的尊严感。由于降灾于我们的不是任何人间的势力,而是大自然本身,因此,
在我们的勇敢中体现出的乃是人的最高尊严——人在神面前的尊严。
     人生中不可挽回的事太多。既然活着,还得朝前走。经历过巨大苦难的人有权利证明,
创造幸福和承受苦难属于同一种能力。没有被苦难压倒,这不是耻辱,而是光荣。
     佛的智慧把爱当做痛苦的根源而加以弃绝,扼杀生命的意志。我的智慧把痛苦当做爱的
必然结果而加以接受,化为生命的财富。
     任何智慧都不能使我免于痛苦,我只愿有一种智慧足以使我不毁于痛苦。
     人们爱你,疼你,但是一旦你患了绝症,注定要死,人们也就渐渐习惯了,终于理智地
等待着那个日子的来临。
  然而,否则又能怎样呢?望着四周依然欢快生活着的人们,我对自己说:人类个体之间
痛苦的不相通也许正是人类总体仍然快乐的前提。那么,一个人的灾难对于亲近和不亲近的
人们的生活几乎不发生任何影响,这就对了。
  幸运者对别人的不幸或者同情,或者隔膜。但是,比两者更强烈的也许是侥幸:幸亏遭
灾的不是我!
  不幸者对别人的幸运或者羡慕,或者冷淡。但是,比两者更强烈的也许是委屈:为何遭
灾的偏是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