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美国驻华大使传奇-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前一天,即2月27日才达成协议。    
    公报的谈判,分为两个阶段。1971年10月21日至26日,由周总理亲自与基辛格会谈。1972年2月22日至27日为第二阶段,由乔冠华副外长与基辛格会谈。1971年10月22日,基辛格提交了美方草拟的第一个公报稿,内容分三部分:(一)双边关系的基本原则;(二)对世界形势的看法;(三)双边关系的具体问题(包括台湾问题)。在“一般原则”部分,美方同意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作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原则。这一部分是十分可取的,获得中方赞同。在“对世界形势的看法”部分,虽然内容多取自周总理与基辛格会谈中提到的一些问题和观点,但美方把一些重大分歧一带而过,主要是讲双方的“共同利益”和“共同点”。对此,周总理表示反对,并为此做了长篇发言,分析双方对世界形势的不同看法和立场,并指出:双方掩盖分歧,达成不说真话,也不打算遵守的陈词滥调的文件,只会给两国人民一些幻想,也将使他们失望,反而不利于两国关系。周总理主张双方把各自的不同看法写进公报。基辛格受到很大震动,当晚与洛德等密商对策,讨论来讨论去,最后想到中方这种写法也有可取之处(意思是美国内部意见不同,有些人反对与中国和解,美国的“友邦”对此也不理解,把分歧说清楚,也有好处)。当晚双方复会后,基辛格表示“同意这一改变,这样写也有可取之处”。但他强烈希望中方在用词上要温和一些。他一再说,美国总统跑16万英里到中国来,不是为了共同发表一些高调谴责自己的词句。


第二部分中美在台湾问题上发生争论

    公报的特殊格式确定后,双方进入实质内容的谈判。台湾问题一直是双方争论的焦点。1971年7月基辛格第一次访华时曾在台湾问题上做出几项重要承诺,包括美国今后不支持“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不支持台独运动,不再说“台湾地位未定”,印支战争结束后先从台湾撤走三分之二美军,随后再撤出其余美军。美方不愿把这些口头承诺写进公报里。基辛格表示,“不是我们说过的问题都能写出来”。在美方起草的公报里,美方只说要“逐步减少”在台湾的美军,而且还以台湾问题和平解决为条件。周总理明确告诉基辛格,美方必须声明四点:(一)只有一个中国;(二)鼓励中国人自己解决这一内政问题;(三)美国不进行将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活动;(四)要全部撤走美国军事力量,美军撤走可分步骤进行,不一定马上都撤,但上述四点立场必须表明出来。由于美方未能满足这一要求,台湾问题未达成协议,双方商定于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华时继续讨论。洛德妙语受赞扬,中方智慧破僵局    
    1972年2月22日,双方重就联合公报内容展开讨论。这次中方由乔冠华副外长主谈,美大司司长章文晋等协助;美方仍由基辛格主谈,只带洛德一人出席,有时也有霍尔德里奇参加。这次会谈涉及余下的各种分歧,包括中方声明中所述“人民要革命”一词,美方坚决不同意;美国声明中所述它对韩国和日本的条约义务问题;关于“双方都不在亚太地区谋求霸权”的提法问题等等。最关键的分歧是中方要求美国无条件从台湾撤军问题,本段先叙述双方在台湾问题上突破僵局的过程。    
    从中方的立场看,我们未在公报内提废除美台《共同防御条约》,只提要求美国从台湾撤军,已经是对美方的照顾和妥协;但美方强调公开宣布撤军将引起国内右派亲台势力的强烈反对。因此双方就此问题一直争论到最后一天。    
    国内有些报刊或书籍有个误传,以为中美在台湾问题上争论不休,最后基辛格和洛德想出了一句妙语,“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结果皆大欢喜,僵局迎刃而解,云云。其实这仅是误传。据作者了解,洛德想出(或从国务院为中美大使级会谈准备的文件中查出来)的这句妙语确实不错,它包含了美方承认“一个中国”原则的意思,受到了中方的赞扬和同意。但这一妙语早在1971年10月22日美方提出的第一份公报草案中已经有了,只是后来词句上略有改动。当时中方就接受了这一提法,它并没有解决中美分歧的焦点,即美方无条件全部撤军问题。争论到最后一天的这个焦点问题是怎样解决的呢?它主要是靠中方的智慧和双方谋求妥协的努力解决的。    
    1972年2月25日,经过双方多次讨论后,基辛格和洛德商量后,提出了如下的美方声明:“……它重申它对中国人自己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关心,基于这一前提,美国展望它将从台湾逐步减少,并最终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乔冠华副外长与中方官员略做商议后,对此做出了敏捷的反应。他说,“前提”的说法太重,而“展望”的说法又太轻,必须找到把“前提”减轻和“展望”加重的词句才行。乔建议将“展望”改为“预期”一词。接着章文晋司长提出可将“前提”改为“前景”。洛德听到后马上点头示意可以接受。这时基辛格开玩笑说:“我们的洛德先生已经站到中国一边了。”于是大家哈哈一笑。基辛格表示接受这种提法,一个难题终于解决了。乔冠华又回到严肃的口吻说,这是我们的几种设想之一,待请示周总理后才算最后定案。基辛格说,他也要请示总统。随后尼克松建议,把前后句子略作调整,内容不变,双方最后发表的“联合公报”中本段的全文如下:    
    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它重申它对由中国人自己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关心。考虑到这一前景,它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在此期间,它将随着这个地区紧张局势的缓和逐步减少它在台湾的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    
    关于公报草案中其余的分歧,也是在最后几天解决的。首先,关于“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一句,中方的底牌是争取不改,乔冠华要求我们中方接待班子的人“集思广益,想想点子”。作者因整理过尼克松的历次讲话,记得他多次讲到“革命”一词,很快就整理了一份材料(关于尼克松讲到“革命”的语录),供乔冠华选用。1972年2月23日,乔冠华在与基辛格讨论公报时,大量引用了尼克松在何时何地讲到支持“革命”的话,包括说“在亚洲大部分地区的变化是革命的”(1967年10月23日),近年出现了“新的美国革命”(1971年1月3日)等等,他质问:为什么你们的总统多次可以讲“革命”,中方在自己的单方声明中就不能讲这个词?再说,你们美国也是从革命中诞生的,中国也是革命胜利后立国的,我们都是革命的后代,关于“人民要革命”,我在联合国已经公开讲过了,为何现在不让讲?一席话说得对方无言以对,只好说“把革命一词放进去吧”!    
    再说美国对日、韩的条约义务问题。美方在一、二、三稿中都提到要履行对日、韩的义务,中方声明中则与此相对,坚决支持朝鲜和印支三国的正义立场以及日本人民要求独立、民主、和平、中立的主张。双方已达成协议,但美方内部发生“窝里斗”,1972年2月26日国务院的官员第一次阅读公报稿后向尼克松提出此句不妥,只提日、韩,不提对台湾的义务将引起严重后果。另外还提了14条不同意见,尼克松考虑再三,要基辛格再找中方商量,中方同意了某些合理改动(如增补罗杰斯国务卿也与姬鹏飞外长进行了讨论等内容),但不同意改动台湾部分。美方只好把履行对日、韩的义务用词取消,中方表示同意。    
    此外,关于“任何一方都不在亚太地区谋求霸权”的措辞,这是美方首先提出的,中方表示同意。但后来周总理认为得改为“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因为美方还在侵略印支,没有做到这一条。基辛格当然看出中方要改动的用意所在,因此坚决拒绝,后来在中方一再坚持下,美方勉强同意。在争论过程中,双方都有些感情冲动,中方不但乔冠华发言,而且章文晋也几次激烈表态,因此后来霍尔德里奇在他写的书中说,“基辛格对章文晋插话感到厌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