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又见穿越寡妇的八卦生活-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懂了吧,我听城门口那算命先生说了,这是要凑足周天之数,方才圆满。”
  小二口沫横飞,说得那叫一个流利,显然并不是第一次给人说了。
  “对了,那琅琊王家你们知道吗?那可是一个大家族啊,跟咱们梅里吴家比起来,半点也不差,他们是王氏正统,咱们是吴氏正统,一般的高贵。话说人家以前出了个特别有名的叫什么来着,就是那写字写得特好的……”
  显然,已经把这点子事说过很多次的小二是知道那个人叫什么的,他却偏偏不说,反而去问那些等着听闲话的商人,商人们能有几个读过书的,认得那几个字也就写写算算,让他们说什么名人典故,那就真是抓瞎了。
  这也是小二故意要在人前显摆他的学问,见无人能答,便得意道:“那人叫王曦之,写得一笔好字啊,听说前朝的那些达官贵人们最喜欢收藏他写的字,哪怕是随便抹一笔,都比你们这些人跑上十年的货值钱。”
  却有人看不惯小二这副得意相,不耐烦道:“谁要听你说什么写字,不就那什么鬼画符嘛,到了阎王殿说不定还能吓唬吓唬那些小鬼,你却说说,那王家姑娘如何?”
  大凡男人聚在一起,都喜欢说女人的事儿,便如同女人聚在一起,都爱说男人如何如何,这是天性。
  小二也不恼,笑嘻嘻道:“那新嫁娘如何,我一个小二,哪里能知道,客倌若是胆大,倒不妨亲去吴府看看。”
  这话引得茶棚内一阵哄笑,若真能亲去吴府看新嫁娘,谁又在这里听小二呱噪,有那会意的,知道小二这是故意卖关子,实际是在讨铜子了,便放了两个铜子在桌子,小二眼明手快的收了,才又继续道:“要说那王家姑娘如何,小子没有亲见,却是不敢乱说,只听城内有个喜娘曾经透露,说那王家姑娘,哦不,应该称做吴三少夫人,长得面慈心善,端庄美丽,活脱脱就是庙里一尊观音相。”
  却又有人心思灵活,已是反应过来,道:“莫非刚刚过去的就是这位吴三少夫人?”
  小二一拍大腿,高声道:“对呀,新嫁娘过门,三朝就该归宁了,只是琅琊路远,这不,现在才回来,正好回家过腊八呀。”
  他这一提腊八,倒是把这些听闲话的人给说醒了,他们也想家了,想家中老父老母,想娇妻爱儿,立时便再没了听闲话的心情,纷纷付了茶钱,匆匆到了城门口,交了那入城税,便脚不停步的往家中赶去。
  那小二也不在意,打扫了桌椅,又去炉下烧水,不多时,便又有第二批旅人们到这里来休息片刻,喝口热茶,听听闲话,也教那小二又赚了几个铜子。

  铺垫 2

  说起梅里吴家,莫说这无锡城内,怕是整个江南,上至八旬老者,下至三岁小儿,没有不知道的,原因无他,只因这梅里吴家,实是江南第一望族,论传承之正统、血脉之纯正、渊源之流长,半点不在那琅琊王家、陈郡谢家、汝南周家、彭城刘家、清河崔家之下。
  有道是天下吴氏出泰伯。
  传说,泰伯是周太王的长子,为了让自己的弟弟登上王位,而避到无锡梅里隐居,后建立勾吴国。泰伯后人,几经纷乱,后来改姓为吴,便以这无锡梅里为宗源之地,遍布中华大地,其间倒也出过几个比较著名的分支,但终究不比本家强势,何况梅里是泰伯埋骨之地,吴氏后人在吴王墩西南麓修建了泰伯庙,说是庙,其实也相当于吴氏祠堂,每年三月初三,分布于各地的吴氏族人就要回来祭祀泰伯。
  而掌管祭祀事宜的,自然非梅里吴氏一脉莫属。
  要说这梅里吴氏,半点不负正统之名,远的不说,就说本朝太祖皇帝灭南唐、征后蜀,那时的梅里吴家,是曾老太爷当家,给太祖皇帝献钱献策,还亲送百余吴家子弟入军杀敌,十个去的,九个再也不能回归梅里,算得是个开国功臣。
  太祖皇帝原欲重赏吴家,可是那位曾老太爷竟是个极有眼力的,早早看出太祖对那些武功出身的功臣们颇有忌惮之意,吴家虽然也有献钱献策,但到底还是军功多些,那些战场上活下来的吴家子弟,多半在军中占了高位,甚至还出一位将军,这些人联合起来,势力不小,最是惹眼。曾老太爷也是魄力十足,拿定主意就壮士断腕,让这些吴家子弟全部放弃到手的荣华富贵,回归梅里。
  果然,不久之后,太祖皇帝就杯酒释兵权,不得不说,曾老太爷远见卓长。曾老太爷亡故之前,还不忘嘱咐子嗣,终此一朝,吴家不得以武功入朝,当以文章立身。这却又应了太祖皇帝那句“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所以,吴家能兴旺至今,也在情理中。
  因遵了曾老太爷的教训,吴家从此重文不重武,吴老太爷在太宗景德年进士及第得了个一榜探花,入礼部从九品司务一直做到二品天官,因吴家之功,后被加授开国子爵,食邑五百户。直到曾老太爷亡故,吴老太爷必须接掌吴氏一族,才不得不辞官回梅里,当了族长。
  吴老太爷膝下有三子一女,长子吴坦之,继承了爵位,因降一级,为开国男爵,食邑三百户,也是进士出身,官至户部侍郎。
  次子吴隐之,却是个风流才子,中了进士后被外放到那有名的鱼米之乡美人窝苏州任知府,还纳了名妓郑婉清为为妾,在江南文人中被传为风流佳话。
  三子吴显之,与两个哥哥脾性大不相同,竟是个火爆性子,而且还好武,不遵家训,不读文章,整天就喜欢和一帮游侠儿混在一处,吴老太爷在世的时候,不知挨了多少板子也不见改,更在吴老太爷过世之后,径自提出分家,然后举家搬至通州,当了个小小的五品团练使,却是兄弟三个中最没有出息的。
  吴老太爷过世之后,吴坦之理所当然成了族长,也辞官归乡,在梅里这个山清水秀之地,过起了逍遥日子。
  这吴坦之也有二子一女,只是长子吴寅命格不好,天生体弱多病,不到二十岁上,就一病呜呼,留下寡妻幼子好不可怜。而次子吴宣又年纪幼小,以至于这十年来,吴家长房嫡脉,竟远不如前代兴旺。
  也因为这个原因,如今梅里最显强势的,倒反而是曾老太爷的第六子一脉,那位吴六太爷,虽然老迈,但精神还足。当年曾老太爷生有九子三女,到如今活下来的,也不过是这位吴六太爷和另一位吴八太爷,只是因吴八太爷是庶出,在吴家无论地位还是身份,都远远及不上这位吴六太爷。
  因而,吴六太爷便也成了吴家资格最老的一位长辈,连族长吴坦之也要礼让他七分。
  前面茶棚小二口中所说的那位王家姑娘,便是这位吴六太爷嫡亲的第二个孙子吴宜新娶的妻子。
  那吴宜今年二十有二,自小就模样儿好,会说话,极得吴六太爷的喜欢,心肝宝贝一样宠着护
  着。而吴宜不负所望,去年便中了个三甲进士,因京城无合适的官缺,他又不肯屈就那贫穷苦寒之地,便使了点银子放了个候补,只等有了肥缺便要去顶上。名次虽然排在末尾,却远比他那个不成材的哥哥出息多了。
  吴宜的哥哥叫吴宵,却是个游手好闲的花花公子,整日里寻花问柳走鸡斗狗,日子过得好不快活,只是这等消极,自然就不得吴六太爷的喜欢,索性在府里划了个院子让他单独住着,眼不见为净。
  这吴宜在家中既得宠,自己也出息,如今又娶得一个出身高贵、美貌非常的妻子,更是春风得意,意气风扬,想来只要没有意外,此后官途将一番风顺,前途无量。
  新娘三朝回门,这一路上,小夫妻俩也没少游玩一番,要不是腊八将至,怕是还要玩上大半个月才回来呢。

  新人

  这天回到无锡,梅山那里早有家人得了信,打扫的打扫,洒水的洒水,站门的站门,远远看着马车来了,几个站门的家人便兴奋的高喊:“三公子回来了……三公子回来了……”
  吴宜在宗族中行三,所以家仆外人一律称为吴三公子,而家中长辈、同学好友一般都叫他吴三郎。
  马车刚刚停下,吴家院里便有一大堆婆子仆妇使女涌了出来,在地上铺了红毯,然后两个仆妇才拉开车门,恭敬道:“请三公子、三少夫人。”
  车门开了,先出来的是吴宜,后头才有两个十四、五岁的小使女将那位三少夫人扶了下来。
  但见这吴宜身高七尺,面相白净,端是一副英挺相貌,又穿一件武候锦袍子,因是新婚,色彩极艳,更衬得他面如白玉,风度翩翩。
  旁边的三少夫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