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闺宁 作者:意迟迟(起点首页封推vip2015-01-13正文完结)-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哭了会,见长房老太太背过身去闭着眼睛似没了声息,她不禁瞪大了眼睛,忙唤她:“母亲。母亲您怎么了?”
    可躺在炕上的老妪面色煞白。牙关紧咬。竟是出气多了。
    大太太大惊失色,慌里慌张地从地上爬起来,扬声喊人进来。
    可杭太医人在外头,府里只有个从外头请的大夫。医术尚不如杭太医,只知扎针开药。若问他能不能根治痊愈,何时能好转,竟是一问三不知,支支吾吾半天也说不出什么明确话来。
    谢家大爷就用不悦地眼神瞪了眼大太太,嫌她多事,又惹了老太太生气。
    长房老太爷则摆摆手,将一众人都给赶了下去,又抛下话。没他跟老太太的许可,谁也不准进梅花坞。
    “父亲……”谢大爷愣了愣。
    可老太爷下定了决心,几个儿子说什么都无用,只得由着他去了。
    一出了梅花坞的门,大太太就咬着牙骂了句:“那小贱。人。气煞我了!”
    谢大爷听她管自己的女儿叫小贱。人,登时甩了脸子给她看,冷哼:“都是你教的好!”
    夫妇俩闹个不休。
    女儿做了丢脸的事,大太太理更亏,说不过谢大爷,气馁地抹着泪下去了。
    前脚才走,后脚谢二爷就差了人来寻谢大爷。见了面便问,究竟出了什么事,将老太太气成那副模样?
    谢大爷没脸说,搪塞了几句就要告辞。
    谢二爷也就没有再追问,只在谢大爷走后,阴着脸沉思起来。
    偌大的宅子,一旦出了点事,风言风语总是免不了的。又正赶在年节上,府里头的人聚得比往常更齐全些。这么一来,流言蜚语就更多了。有说老太太是被大太太给气着了的,因为大太太克扣了祭祖宗的东西;又有说是被大老爷给气着的,说是大老爷闹着要纳了老太太身边的大丫鬟去,没脸没皮;还有说是因为大小姐谢云若的。
    众说纷纭,可谁也不知道真相。
    谢姝宁怀疑着,故意让人拿了块上面雕着云的玉牌去求见元娘,便说是新得了这玉牌,想着同大堂姐的名字相衬,就让人送去给她。
    她素日里就爱送些小物件给诸位堂姐妹,因而这般说,定然不会有人觉得古怪。
    这本是个见元娘的好借口,可这一回,玉牌送出去了,元娘的面却无人见着。
    她心里的五分怀疑就变成了七八分。
    前世,她呆在长房的日子远多过于留在三房,因而对长房几位伯父伯母更为熟悉。大伯母看着和善,却从来不是个好相与的。大堂姐在她手底下,一直都过得连个庶女也不如。为了贤惠的名声,大伯母自然是不会苛待庶出子女的,可对自己嫡亲的孩子,却能漠视冷待到那等地步。
    谢姝宁一直都没有想明白这一点。
    虎毒尚且不食子,大太太这只笑面虎,分明比虎还毒。
    她有些惴惴不安起来。
    却不知,大太太这一回却是难得的心平气和。
    大太太进了元娘的屋子,在她牀榻前坐下,伸出手去将她鬓边散落的发丝绕到耳后,慈和地笑着,用近乎哄骗的语气道:“娘知道,娘一直都待你不好,只怕你心里也是怪娘的。只是这一回,云姐儿,你老老实实告诉娘,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说了便好了,咱们吃了药,过些个日子娘在帮你说一门亲事,谁还能知道?”
    元娘不吭声。
    大太太的望着她的眼睛就眯了眯,又道:“娘知道你是个好孩子,定然是被你给害了,你别怕,同娘说,娘定叫那人生不如死。”
    话音落,元娘惶惶抬起头来,飞快地看她一眼,复又低下头去。
    大太太何等精明,立即发现了其中的不对,遂问:“你是自己甘愿的?”
    元娘仍紧紧抿着嘴不说话。
    “你说,那人是谁?”大太太只觉得自己额角青筋直跳。
    养在闺阁里的女儿,却在自个儿眼皮子底下同人珠胎暗结,且她还迟于老太太发觉,她焉能不气?这会见自己耐着性子巴巴说了半天,元娘却依旧像是根本没有听见一句般,登时大怒,扬手便扇了一巴掌过去,压低了声音直骂:“小东西,你翅膀硬了,如今还觉得这事长脸了不成?”
    可不管她骂什么,元娘依旧没有反应。
    大太太气冲冲地摔门而出,站在庑廊下,心里头乱成一团纠缠不清的麻线。
    府里的流言日渐高声了起来,大太太心情不佳,听到耳中就连连冷笑,让人揪了几个平素里碎嘴的丫鬟出来,里头正巧便还有上回谢姝宁见过的那个丫鬟。几人到了大太太跟前,自然是不敢再说什么。
    可大太太才不管他们几个究竟说没说过,又究竟都说了些什么话。
    她将这几个揪出来,不过是为了杀鸡儆猴,叫下头的人看看,两片嘴皮子上下一碰,到底能惹出什么祸害来。
    于是她就面无表情地吩咐下去,将这些个人都杖责三十。
    都是年纪轻轻的小丫头,听到要挨三十下,当下便个个白了脸。
    身子骨弱些,可不得折在这上头?
    骇然之下,一个个都拼命求饶起来。然而大太太是铁了心的,本又心情不佳,听到哭饶声,只觉得愈加不快,赶紧让人拖下去打。偏生府里的老太太又病着,不好叫这些人扰了老太太养病,就又叫人拿粗布堵了嘴。
    打完了板子,她才冷着脸说了几句下回再胆敢随意置喙主子,打死也罢,才将这几个锁到了柴房里去。
    谁知道,当天夜里,那日收了谢姝宁银子的丫鬟就发起了高烧,第二日天还未亮透,就没了气。
    这可真真是晦气!
    大太太暗骂了几句,就让人裹了尸体拉出城去埋了。这还没出十五,家里就见了血,触了霉头,接下去只怕是要倒霉一整个年头。
    怕也正是如此,长房老太太的病竟是一点好转的迹象也没有。
    忒苦的药,一碗又一碗地灌下去,却毫无起色。
    元娘的事也死水似的,连圈涟漪都不见。
    偏生大太太往日对元娘不关心,连带着元娘身边的丫鬟婆子也对自家这位大小姐不上心,一群人竟是连元娘平日里都在做什么去了哪里也说不清,气得大太太发了好一顿大火。
    再问一问,元娘的贴身大丫鬟连元娘的月事何时来何时走也不知。
    这下子,大太太可真算是被气笑了。
    她倒不觉得是自己这做娘的不合适,反倒是觉得元娘瞧着娇娇弱弱,怯生生的一个人,其实肚子里的心思黑得很。
    想着想着,她的心肠就愈发冷硬起来。
    她木着脸去见了元娘,细细又问了三遍是不是当真不说。
    元娘自然不吭声。
    她就冷笑起来:“也罢,你说不说都一样,总归我便当没生过你这个女儿便是。”

正文、第090章 病逝

自大太太那日见完元娘后,元娘就“病”了。
    这事阖府都知道。
    大太太唉声叹气,见人就忍不住抹泪,一派慈母模样,说老太太病了,元娘也病了,偏生杭太医又不在府里,叫人忧心不已。
    每年春节,杭太医都回乡一趟,这一来一回便需要许久。通常都要快出正月,他才会回来。眼下元宵都未过,他哪里赶得回来。
    大太太便成日里都郁郁寡欢的,逢人来探望元娘,她就又要推拒一番,称元娘的病生在面上,女儿家又面薄,不敢见人。宋氏几个就都不曾见到过元娘的面。谢姝宁头回是跟着她一道去的,只呆了一会便知道大太太是在撒谎。
    细节决定成败。
    大太太自称日日陪在元娘身边,可元娘若真是病了,岂会不吃药?既要服药,大太太身上又怎么可能会连一丝药味也不沾染?
    由此可见,大太太的话,根本就没有一句是真的。
    谢姝宁同宋氏离开长房,路上她便对宋氏道:“娘亲,大堂姐可是真的病了?”
    初一那日才寅时,宋氏夫妇就去了长房。依谢姝宁看,这两人不该一点都不知情才是。可听到她问,宋氏却只是皱紧了眉头,摇摇头道:“瞧你大伯母那模样,倒像是真的病了。”
    谢姝宁仔细盯着她面上的神色看,而后暗自叹息,是真话。
    她了解自己的母亲,宋氏的确是不清楚。
    紧接着,她却又听到宋氏悄声道:“说来也怪,好端端的怎么就都病了。”
    袖中笼着的小暖炉温热服帖地往掌心传递着源源不断的热气,谢姝宁摸着炉壁上头的花纹,一脸疑惑地问宋氏:“娘亲,长房伯祖母究竟是生了什么病?怎地这么些日子了也毫无起色?”
    长房老太太的病没有好转,众人也早都知道。
    “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