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鱼跃龙门(重生) 作者:时空错乱(晋江金牌推荐vip2015-02-17完结)-第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对官员的考核制度是在大秦建国之初就确定下来了的,开始的时候的确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让吏部监督着地方官员们,让刑部的官员也监督着地方官员们,很好地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使得官员们为了自己的升迁都好好地琢磨着要怎么才能把当地发展得更好,对大秦各县的老百姓们很有好处。

    可是到了后来,这个制度就渐渐的变味了。因为大秦从来都不缺聪明人,不缺能钻制度漏洞的人。

    虽然优等、中等、劣等的奖惩规定是固定死的,但是到底把这个县评为哪一个等级,还不是来考察官员一句话的事儿?何必这么辛辛苦苦地搞好一个地方的经济、生活,让人民都过上好日子?

    那么辛苦,如果遇到一个心里面蔫坏的吏部考核人员,说不定会给你来一个平呢?这种考核只有得到了劣的评语才会导致复核出现,他给你一个平的评语,你连个说理的地方都没有!岂不是白白浪费五年的时光,要等到下一届考核的时候才能再进一步,而人生中有几个五年?

    倒还不如平日里在地方作威作福,勾结地方乡绅,把该收的银子收了,该得的实惠得了,等到吏部官员来考核的时候,给他看看一些表面工程,糊弄过去就得了!对于那些爱财的考核官员们,事情就更加简单了,给他钱呗?明明自己的这个地方已经变得民生凋敝了,可是皇上又看不到,远在京城的各大官员们又看不到,只要用银子封住了来考核官员的那张嘴,还不是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得了一个优的评语,然后换个更大更好更富裕的地方接着再贪!

    因此,吏部的官员们就显得非常的重要,特别是选定成为外出参加考核的那些官员,个个都成为了大家巴结的对象,地位那是被地方捧得高得不得了,不仅年节会有礼物和银子收,就连生日等等各种时候都能收到价值不菲的礼物。

    而且只要你是吏部的官员,即便你没有在今年选入考核组,也会有不少人来孝敬您,要是明年选上了您呢?那个时候再临时抱佛脚晚了怎么办?还不如早早就打好关系,经营好关系。

    因此,吏部官员在京城六部之中最吃香,生活水平也最高。同时,掌管着吏部的沈相自然也成为了天底下最有权势的那个人。

    大秦的官员们可是不说今年就一拨地一起任命了,还不是这里几个那里几个,所以年年有新官员任命,年年有吏部的考核,就年年都有沈相的孝敬。

    又到了今年吏部考核的日子,沈相来到吏部里对大家说道:“今年里,我们除了继续参照往年的考核指标外,还要加上一条,各地要减少贱籍之人的比例,将那些贱籍之人多放一些出来做良民,让他们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之后,各考核小组就带着沈相的最高指示跑到全国各地去考核那些任期到了的官员们了。

    沈相心中感叹,他总是觉得,现在皇权过大,根本原因是民众还没有觉醒,还没有达到太祖当年设想的那种“市民社会”的要求,大家不懂知识文化,只懂得过且过,怎么可能有胆量跳出来限制皇权呢?怎么有胆量说出自己的想法,争取自己的权利呢?而任何法律和任何的制度都是无法保护权利上的沉睡者的,如果你自己都不为自己去伸张权利,那么还有谁能帮助你呢?就算这世上真有包青天能将冤案翻案,也要你自己跳出来去喊冤啊!

    而太祖为了提高民众的心智水平,早就在各县成立的县学,让良家子弟免费入学读书到16岁,倒时候,那些平民的子弟即便是无法考中童生,无法在科举道路上出头,至少也识文断字、能写会算,也足以明白事理,不会被官府和地方官员轻易的蒙蔽了。

    一代人是这样,再往后几代呢?沈相拿出小册子来翻阅到前面,看着自己的师祖在上面记录的那些太祖雄心勃勃的壮语,预言大秦三百年后必将人人都明理,能够很好地维护自己的权利,出现他所期盼的市民社会,会创造出更加光辉灿烂的文化。

    可是现在呢?三百年早已过去,四百年都已经有了,大秦还是和以前差不多,好多两家子弟在县学之中识文断字,可是回乡种地后经久不用那些知识,又再次变成文盲的不少。但是这些都还不是最主要的危害,只要他们还有一个良民的身份,总会存着一份心思让自己的孩子继续念书,利用科举拼一个仕途的。

    沈相觉得最大的隐患在于大秦的奴婢制度。那些入了贱籍的人,他们的子女是没有资格进官学的,也无法得到免费教育的机会,生生世世只能给人做奴仆,整日伺候别人,温饱尚不能足,怎么可能开启心智,出现市民社会呢?

    更可怕的是,四百年来,随着奴婢制度、贱籍制度的恢复,这部分人群的比例竟然是越来越高了!这还有天理吗?不解决这个问题,永远是不可能培育出真正的市民社会,永远不可能培育出真正的公民的。

    想到此处,沈相再次感叹一声,小心翼翼地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加在那个小本之上。虽然沈相找准了症结所在,可是他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他不可能像当初的太祖那样直接宣布废除大秦的奴婢制度和大秦的贱籍制度,只能迂回式地将减少奴籍人员这件事纳入吏部的年度考核之中,盼望着能通过这样小小的改变来逐步改变大秦的现状,使更多的良民出现,使更多的人觉醒成为公民。

    然而,想法是好的,下面的人实施的时候,却出现了沈相完全意想不到的结果。

    吏部的这个指标一下去之后,参加今年考核的地方官员们当然要趁着年末赶紧冲一冲指标数啦,这可是关系到自己今后五年去向的大事,等闲放松不得。

    于是,官员们纷纷不顾实际,一拍脑袋就制定出来了今年减少贱籍人员的人数。你这个县敢减少三成,我就敢减少五成,他甚至更狠,直接就给减了七八成!

    而这些名额分配到各个乡绅世家中的时候,他们也只得狠心将那些人赶出门去了,这可是官老爷定下来的,还能有什么办法?

    良心好一点儿的乡绅人家,对于打发出去的奴仆还是好好对待的,起码给他们一点儿银子和田地,让他们真正地不仅拥有良民的身份,还能真正过上良民的生活,他们自然是对这样的制度感激涕零的。

    然而,这样的幸运儿又能有多少呢?好多人家为富不仁,直接把奴婢们赶出家门,把奴籍一消就完事儿了,谁管你出去以后是死是活?反正你都不是我家的奴婢了,我养你干什么?

    最难的是当年还遇到了灾荒,就是李鸿过印象当中连遇三场灾难的那一年,春天先是旱灾,好多秧苗都枯死了,夏天又是洪灾,很多田地冲毁了,秋天又遇到蝗灾,好多田地不仅减产,甚至是绝收。

    这样连续灾荒的年份本来就很少见,很多良民在这种年份都会卖儿卖女,甚至贩卖自己加入贱籍,伺候别人,只为了求得能有一口饱饭吃,一件衣服御寒。

    可是偏偏遇到了沈相这种减少贱籍的考核制度,乡绅人家们都不敢也不愿将人买回来充当自家的奴婢,赏他们一个活命的路子,只是象征性地设了几处粥蓬救济灾民,地主家也受灾严重,没有余粮啊!而且减少奴婢数字可是地方官员设置的红线,谁敢轻易其碰触呢?

    因此,部分灾民被饿死、冻死,大量的灾民成为了暴民,甚至想要武装反抗夺城,虽然所有的□□都被地方驻军很快地平息了,可是这样的情况却深深震惊了大秦的所有人。

    不论是皇上、士大夫、农工商各个阶层的良民,以及加入的贱籍的奴婢们,纷纷觉得沈相这个政策错了,还错得离谱。

    大秦建国四百年来,完全都处于一种非常和谐稳定的状态之中,而今年居然出现了□□!这简直是一种不可饶恕的大罪!简直是让当世的大秦人们完全不可容忍的奇耻大辱!

    同时,大家的心中也慌乱不已,纷纷努力赈灾,一定要把民怨平息下去,否则,大秦灭亡了,统治阶级就再也没有他们的特权了,农工商阶层的人也就再也没有这样安稳幸福的生活了。

    世人的想法都是一样的——乱离人不如太平犬啊!

    所以一时之间,沈相的名声竟然降到了谷底,小皇帝喜得摩拳擦掌,对着李鸿过和赵庆泽等心腹众人说道:“沈相这次可是翻不了身了,我们的计划趁着现在立即开始启动,一定要一举将他扳倒!”

    李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