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穿强国)慈禧 作者:天涯黑人(晋江vip高积分2012-09-30完结)-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经济对社会的影响更是难以掌控,与此同时,无法适应社会新变化的文化风俗道德等社会至关重要的思想体系的缺失,带来的影响更为深远和严重。
  刘琳并不希望华夏丢掉它几千年来的传统与美德。路无拾遗,扶老爱幼,尊礼尚德,守法明志,作为几千年来一直被华夏人尊循的君子六艺与德教,这在世界上都是被称为瑰宝的传统,必须且一定要流传下来。
  因此,作为对整个国家运作极为重要的政治体制,尤其是在华夏这么一个以士子为尊以从政为重的国度中,政治的风向基本上就决定了一个国家未来的走向和命运。所以,它的改革更是要徐徐图之。
  因为这不是在肆虐过整个国家的战争过后,满目疮痍一片狼藉之中,百废待兴之下重建一个国家,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一步一步进行改革。所以,所有的事情不可能一撮而就,只能让时间去慢慢的改变。等待时机的一步步成熟。
  如今整个华夏的经济与科技发展已经让世人瞩目了,逐渐睁开眼睛看向世界的华夏人民也惊讶于整个世界现今的态势。
  先不说原来在华夏周围有如此之多的国家,居住之地居然是一个圆球,圆球之上国度之多令人大开眼界,原以为是天朝上国的华夏之地也不是世界的中心,而是偏于东部。更重要的是,现今世界竟不是由华夏在主导,不仅如此,周围那些属国邻国的境遇也让不少人闻之心寒。远的大秦不说,就说一直以来在华夏人心中地位崇高的佛教圣地天竺,竟沦为了那些高鼻赤发之人的……恩,那个词叫什么来着,对,殖民地!国土沦陷,尊严
  不再,人民被肆意奴役,瑰宝被任意抢掠,同为东方古国,向来与人为善的华夏人不由得为之鞠一把泪水。
  天下大势,强者为尊!书/楿冂第尐腐購買
  在此大势之下,有些人想的深远,有的人仍旧目光短浅,可是不容他们否认的是,在刘琳统治下的十年之中,整个神州大地以拔山之势开始崛起,给欧洲带来了极大的震惊。不少欧罗巴人都在惊呼东方的睡狮醒来了,针对远东的态度开始纷纷改变。
  与此同时,面对强势崛起的华夏,为了不丢失在世界上的发言权,横跨欧亚大陆的在维持自己老牌欧洲帝国位置上已经有些力不从心的沙俄开始了改革,废除农奴制大力扶植资本主义,改革的号角吹遍了这个国度的每个地方。它的姻亲,位于欧洲中部的普鲁士则是开始谋求统一,未来成为德国皇室的霍亨索伦家族野心勃勃,声称要为日耳曼人找到一个太阳下的位置,开始积极的发展军备统一整个德意志,在铁血首相俾斯麦的带领下,一个军事强国在欧罗巴大陆上逐渐形成。而这时,第二次工业革命也历尽风雨在资本的孕育下开始了,电力的使用,内燃机和新型交通工具的研发,加上无线电等有助于人类快速联系的方式出现,让建立了完善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再次爆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将这个世界的命脉牢牢的固定在了他们的脚下!
  经过悠长而又古旧的农耕时代,这个世界仿佛被惊醒了,智慧和工具被运用到了极致,人们感叹赞美神灵的同时也将神灵拉下了圣台,开始了真正认识自己的道路。整个世界用一种疯狂的方式飞速发展起来,滂湃之势令人战栗,若是不紧紧跟从,那么便只有被抛弃的下场!
  竞争,争分夺秒的发展,只有强大,书楿冂 第尐腐購買在这个秩序被重新建立的世界之中才有发言权!
  因此刘琳以自己为诱饵一举拿下了一直堵塞在华夏强大道路上的毒瘤,手段狠辣雷霆万钧。在平乱之后她也不打算将自己悉心教导了十三年的儿子唤回,让他安稳舒适的呆在京城皇宫之中,而是像鹰一样将幼崽推下山崖,期待着他展翅高飞翱翔天际的那一刻。
  如今,政治之上最大的障碍已除,刘琳于整个朝堂整个华夏威严日盛无人敢逆,在此几乎是一言堂的情况下,华夏迎来了历史上最为辉煌和重要的政治改革之时。
  六部重组,为十二个部门,每个部门设总理大臣,官衔依次降阶而下,总理大臣与特设的内阁大臣组成议事阁,处理九州政务。军队从政府之中独立而出,自成一系,效忠于整个华夏而非帝王。监察职能部门也被单列,下设知闻,卫泰,寰宇等司,具备稽查官员风闻各地护卫国家探查海外之职。
  紧随其后的是法度之变,一旬之间接连立下十五部法规,其中大部分涉及商业,有好事之人将涉及商务之法集成法典,被历史上成为壬戌商法。此后,华夏的一系列商法都以此为基准,商业规则也多遵循此法。
  重商重工,弘扬西学,开民智尚古风,刘琳力求在利欲席卷之下将华夏最美好的传统与思想保存下来。
  西暖阁
  “参见太后,接下来半年的预算已清算完毕,请您过目。”曾国藩捧着折子与一众大臣进了来,跪下请安后说道。
  折子立刻被碧螺接了去,转到了刘琳的手中。刘琳翻开折子扫了眼,眉头皱了起来道:“怎么教育之上投入的银钱如此之少?不过五百万两银子能干什么?!尔等不会忘了哀家的要求吧,下半年内可是要统统在州级以上县市设立公立私塾的!整个华夏如此大的地方,只这么点儿银子怎么够?!”教育可是一个民族的根本,若是教育都从根子上烂了,那么这个民族还有什么希望!
  “启禀太后,非是吾等吝啬,而是自从您提出全民议政此项提议,并将商议之政策公布于天下之后,关于教化之策是最受关注的。”李鸿章连忙拱手行礼上前发言,“特别是设置免费的公立学院,教导五岁到十三岁的孩童此点受到天下人的赞叹,不少民众感于您的仁政,纷纷解囊集资献于当地官府,以求尽快建立学院。各地府衙将此情况上报,微臣等人连夜核算并比对过后,才给出此预算银两。”
  刘琳闻言点点头道:“这一点我倒是知道,只是民众热心资助之财不应归到国家预算之中!”她说着拿着朱笔将折子上有关翻修皇家园林和宗室供银的部分圈了起来,“这两个部分的银两给哀家省了,全部投进教育之中!然后让知闻司全程监察,给哀家将教书的先生学院的条件等给好好的过一遍,若是有偷工减料道德败坏者严惩不贷!至于捐赠的钱财便划为给学生们的食补便可。如此一来,一千多万两的银子应可支撑半年!”
  “太后圣明!”当下,殿中的大臣们纷纷叩首道。不少人感动的眼圈都有些泛红,毕竟,都是读着圣人之言长大的,虽随后接受了西洋教育,但是骨子里还是崇尚孔孟之言。且位列议事阁之人基本上脑子都是清明的,对世界有一个或直观或间接的大致了解,如今大势之下,遇上明主在前,很多人都在想这辈子不奋斗都对不起朝廷砸在自己身上的银子!
  “教育乃是百年大计,乃是立国之根本!万不可轻忽于一时,惹得后世礼教败乱!”刘琳慢慢的说,她又翻起了教育部呈上的附录,里边是建立公共学院的具体步骤,其中教科书和课程设置的部分特别引得刘
  琳的关注。“这课程设的不错,君子六艺是该好好学学,那些个心学程朱理学就不必了,没得坏了思想,成了个酸腐书生。西洋之学也设置的不错,只是这教课的先生可是要好好的找找,毕竟,现在不少人还是拿西洋学说作为奇巧淫技嫌弃至极。”刘琳慢慢的翻着,然后合上,对着底下待命的大臣瞧了瞧,发现曾国藩正盯着脚尖使劲的看。
  刘琳知道这位清末大臣可是位著名的程朱理学的推崇者,自己如今这样说,确有偏颇,可是如今情况,这阉割人思想的理学的确是要不得的。
  “科举一事可有了章程?毕竟是国家的抡才大典,千百年来行程的规矩,可不能在哀家这里坏了。”这个选材的考试对于稳定整个国家来说至关重要,想当年英国人还不是见了大清的科举考试惊为天人,在一番考察过后,立刻照搬回国成为了其下级官员选拔的重要途径。然后随着时间的变化,欧洲各国也纷纷照搬,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选拔官员的必备程序。
  “回太后的话,教科书已经按着您的意思下发到华夏的各个书局之中,考试的时间也按您的意思定为一年一次。府州县乡之间的选拔一年会有两次,所选之人依次遴选,到朝廷之时毕为英才!”
  作者有话要说:已改,跪地,真心对不起大家了!


☆、第四十三章

  天高气爽,风轻云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