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良人 作者:暖荷(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08-23正文完结)-第1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妻,竟是个前知后知五百载的。”

    “什么后知五百载?”

    “又或是一语成谶?”

    这话说得人更不明白了,韩筃忍不住再嗔了他一眼,好好的饭不吃,他这又是想起了什么?

    轻叹一声:“你们昨儿出去时看到城里多了些乞丐?”

    韩茵一愣,忙点头道:“正是,怎么?可是有什么事么?”

    白安珩轻轻点头:“这二年咱们这里没天灾又没什么*的,哪会一下子跑来这许多的乞丐?我心里起疑,就叫人去盯着他们了,打听回来的消息说,竟是那些人竟似是突厥人。”

    韩筃心里一突,脸色也变得有些不好看了。她哪会不记得?从听说要来合县之后,她心里就一直悬着那件事。要不是记得上一回突厥来犯之事是几年之后,她怕是根本不敢让白安珩来这里当官!

    白安珩人贴在韩筃背后,下巴又搭在她的肩上,自没能看见她此时的脸色,只轻叹了一声:“不知你可还记得?早先那会儿,你似是说过一些担心突厥绕过德县那边再来到合县的事儿?没想到这会儿竟成真了。”

    “突厥人真的打过来了?!”

    听到她声中发颤,白安珩笑着拍了拍她的肩:“莫怕,还没过来。”说罢,低声同她讲道,“那些乞丐就是突厥人,我本是让人盯着西面那几个小镇的……他们的人马也并没打进来。只是听说咱们这边儿这一半年的粮食丰产,想趁着秋忙之时,绕过德县过来趁火打劫罢了。”

    德县那边,为立军功,连乡镇附近的地都不许种了,就是种,也都种在东南一代,还严防死守的生怕叫那些突厥人抢了过去。一旦狼烟燃起,便要举火焚粮——头一年就是因此,才没能让突厥人抢走什么粮食。

    这年开春儿之后,突厥人饿绿了眼睛,又打了几回,却全都是无功而返,这才把主意打到周边几处城池。

    合县便赶得不巧了,离得德县那边近不说,且自从白安珩到了这儿之后,便是带着皇上圣命,把那新带来的、能种到贫瘠土地上的玉米播种了下去。

    去年秋收时,除了原本的那些粮食外,还有丰产的玉米,只这一下子,合县粮食富足的消息可不就传出去了?连周遭的那些城池听说了后,有心人都觉着眼红,只恨皇上还要再试一年才能把这行子的种子送过去,更何况那些突厥人?

    几次三番的打秋风,虽没打到半点儿粮食,可俘虏奴隶倒是没少抓,这等消息自是瞒不住的。眼见今年秋收在即,突厥人再忍不住,连忙派了些人扮成难民混入大贺,一路颠簸到了合县,好巧不巧的就正叫韩筃给遇上了。

 第一百二十二章

    白安珩简单解释了几句;韩筃听得直抬手掩口;半晌回不过神儿来。她哪想得到,事情竟有如此巧的?比书上说的还奇呢!她不过是记着上辈子的些个事儿;又路上偶尔看见了几个乞丐发发善心才有此事;竟不想能让白安珩顺藤摸瓜的查出此事来。

    手在韩茵肩上拍了几下;拍她回了魂儿;白安珩才似笑非笑的对她道:“难怪之前去庙里头时,那些和尚道士的都说我运到好;娶了个有旺夫运的娘子呢。”

    韩茵撑不住失笑了起来;抬手在他胸口拍了两下,二人笑了一回;方缓了缓气;问道:“那这事……可要怎么办?”她哪里懂得军事?又事干敌国;若是张家长李家短的事儿,她还能出出馊主意,到这等事上,她可不敢轻言什么。

    “这事你不必挂怀,我会处置妥当。”白安珩笑着宽慰道,说罢,又携着她的手,一并出去用饭。

    虽不同韩茵再提,可白安珩心中也不是安的,西北这一片的兵马虽多,可却多在德县那边。真正合县这里的,也不过只有少许人马驻守在此,且还不是他能调动得了的。就算查着了什么要紧的消息,只怕向德县那里求助,也不会有多少援手,还需向合县当地驻军张口才是。

    心中暗自叹息一声,幸好,这一二年间借着德县那边的战事早同合县当地这里的守军打过照应了,自己也早留有暗手,这一回倒是不惧此事,若真被他们打个错手不及,只怕便是早有准备,也必会有所损失。

    次日一大早,白安珩自去前头再安排布阵,手底一贴身小厮也乔装打扮,换上府中下等下人的装扮,去合县都总管处送了封密报。不多时过后,总管府中出来一乘青布小轿,入了城中一处酒楼,早有等在那里的,引轿中之人进了一间雅间儿。

    ————————

    韩茵虽也心切此事,到底还有府中家事要忙,便一面处置、一面忙碌,等刚得了空能琢磨琢磨,就又收着贴子,说是哪家摆酒、哪家请戏,邀她过去吃酒看戏。又有冯夫人请她过几日去城南一处香火正旺的寺庙上香。

    那些家国大事,就是她这会儿再担心也无力缓转,倒是日常锁事不能因此就丢到一边不管不顾了。

    ————————

    京中秋雨阵阵,一日凉似一日。京郊各处的庄子、镇子,都赶在这场秋雨之前收割完毕,晾晒透了。

    一驾青布小轿从五皇子的侧门进了巷子,停到了后门口儿边儿,小厮打着清油伞,接着车上下来的人,请进了后门,从穿手回廊上,一路到了五皇子的书房。

    “回殿下,姜大人到了。”

    “请。”

    雨声阵阵,打得窗棂噼啪做响,姜哲阴沉着张脸孔,低头看看被水溅湿的裤脚、靴子:“雨天出门,诸事不利。”

    五皇子失笑道:“已经有备好的衣帽……”

    话音未毕,姜哲便抬手道:“不必、不必。”

    二人认识了这几年,五皇子自然知道他的毛病,事情没办完他才不会先去忙这些呢。

    二人分别落座,五皇子这才开口道:“葱珮此次这事……先生怎么看?”

    姜哲歪头看着窗外打得正密的雨,手上端着热茶,微微有些出神,半晌方道:“他那里早有安排,此事虽有些突然,倒也不怕。”

    五皇子轻轻呼了口气,这事白安珩离京前就同自己有过商议,不过他如今人离的远,那边又情势未明,心中难免担忧一二罢了。“倒是庄、赵二人那里……可否借着此事……”

    屋内一时寂静无声,半晌,姜哲方皱着眉头放下手中的杯子,摇头道:“不是时候。”

    五皇子眼中闪过一丝忧虑,他也知此事就是起了,最多能让皇上斥责德县固守将领一番,真想把大皇兄的势力从西北那里抽出来,并不是时候。

    可机遇转瞬即逝,谁知等到那战事都了了,还能不能等到一二机会呢?

    再深吸口气,压下胸中烦闷,五皇子把心里的那些焦急按了下去,这才缓声道:“确是急切了些。”

    “都说成大事者,要能当机立断,可若是轻举妄动——”说着,姜哲斜着那对桃花眼,似笑非笑的看着五皇子,“也非是好事呐。”

    五皇子脸上一红,把手边的杯子举起送到口边,算是遮羞了。他知道,凭姜某人的嘴巴,这就算是给自己留了天大的面子——要是换做朝堂上的哪位如此轻言急躁,必会被那张嘴巴损死的。

    姜哲倒没再打趣他,又转头看向雨幕,叹了一声:“等这回这事过了,来年开春儿……最好找个由头,让我那表妹跟表外甥、表外甥女儿回京才是。”

    五皇子挑了挑眉,随即也点头道:“正该如此。”合县前两年还好,算是平平安安没什么大事,自该让他们一家三口团聚,可如今得了消息,突厥那里已经打上合县的主意了。又有将来局势未明,先把白安珩的子女送回京中才是正途,免得……“回头同白大人商量商量,请白夫人装装病,过年间放出消息去,来年请白二奶奶再回来,也就理所当然了。”

    姜哲又叹了一声:“倒是头年我送顺哥儿过去,送的急了些。”合县的局势他们早先商议过,三五年间怕是都不会有什么大变动。让白安珩在那忙满了三年,怕是还要连任一回的。这才自做主张的把顺哥一道送了过去——也算是个自己过去合县打探那伙私军的幌子。

    如今看来,还是急了些。

    “这又与先生合干?都是你我想不到的。”五皇子忙宽慰道,本来就是么,谁能想到突厥人就如此沉不住气?再一个,德县那里驻守的事情,也出乎众人意料,谁能想到,他们竟能想出那等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招式来呢?宁可放火烧田,也不肯给突厥半粒,这一下子,可不就急了眼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