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唯我独裁-第1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甲午战争中,依克唐阿统领的盛京军队在日军面前一败再败,清日辽阳会战以清军惨败告终。如今两年多了,依克唐阿已经重整了军备,要在辽阳地区夺取军事上的重大胜利。依克唐阿在战后经过长期准备,储备了大量作战物资,条件比较有利。依克唐阿扬言“宁死不从辽阳后退”,他决定依托前沿工事,抗击和疲惫进攻的俄军,然后转入反击。这就是说,依克唐阿拥有优势兵力和火力而采取消极等待的方针,一开始就把主动权给了敌人。

辽阳地区清军防御成3道阵地。第1道阵地前沿阵地全长55公里,位于辽阳以南和东南约26公里。第2道阵地全长22公里,距辽阳约8公里。第3道阵地紧靠辽阳城。全长15公里。但因为俄军进军速度过快,清军的这3道阵地,特别是第1道阵地,纵深小,翼侧暴露,连工事构筑计划都没有完成,法抗击俄军的进攻。

到9月13日,清军按计划进入阵地,部署如下:右翼为聂士成所部和8个营共计一万三千兵力。左翼为盛京练军林格所部马步军19营共计一万五千兵力,辽阳以东还有两营作为外围袭扰。依克唐阿不敢把全部兵力都堵在辽阳会战上面,他担心盛京安全,因此各个阵地上的清军都留出了一半作为预备队,实际上就是打不过就跑的安排。

俄军部署与此不同,它把全部兵力投入战场,不留任何预备队,因此它在总兵力对比上是劣势,但在清军两翼阵地上却造成了局部兵力优势。俄军的计划是对清军实行围歼。阿穆尔独立旅从正面进攻,牵制清军主力;同时滨海师第1、第2两个旅分别从两面迂回清军左右两翼,以右翼为主攻方向。这是一个以少数包围多数的大胆计划。

不得不说,肯德拉切夫少将敢吹牛一个月内打垮盛京全部清军并不是的放矢,他还是有本事的。

9月15日,辽阳会战爆发,俄滨海二师对清军右翼聂士成所部单独实施两翼迂回,企图把清军的注意力吸引到右翼,迫依克唐阿把他的预备队调到右翼,从而削弱其左翼,为俄军独立旅进攻清军右翼林格所部创造有利态势。

清军右翼的战斗一开始就很激烈,俄军利用清军暴露的翼侧,决定对清军实施两翼迂回。为此,俄军一个团在清军部署中打进楔子,出现在聂士成所部的翼侧。为增援聂士成所部,依克唐阿方立即投入附近的预备队。

9月18日,俄军突入清军阵地内线的一个步兵团左右开弓,打乱了清军整体军事部署。同时,俄军两翼迂回造成合围态势。依克唐阿担心清军有被全部包围的危险,乃下令全线撤至第2道阵地。

清军撤至第2道阵地后,仍保持原来的部署,大部兵力作为预备队,在一线展开的兵力不过40,打法也仍然是等待俄军进攻。俄军的兵力部署也大体如前,企图也仍然是围歼清军。

9月20日,俄军独立旅以3个团的全部兵力同时发起进攻。清军以火炮和刺刀顶住各路俄军的进攻,聂士成身先士卒,率部于俄军一决死战,双方激战1整天,俄军被迫后撤。

俄军正面进攻受阻,乃于当日夜间,派独立旅三团偷渡蛮河到达右岸,于21日晨迂回清军左翼,与此同时加强对清军右翼的进攻。

聂士成打算反击俄军,为此在左翼集结了三千人,企图以迂回动作将俄军独立旅压迫到蛮河歼灭之。反击定于次日开始。但21日夜间俄军进攻清军林格所部,林格所部大部分不战而逃,导致俄军占领了该方向一系列重要的战术要点,其中包括时官屯及其北面的小高地馒头山。

在这种情况下,依克唐阿决定在实施全面反击之前,首先夺回馒头山。为此分别从各个营抽出精锐2000人,16门炮。但这支临时拼凑的部队缺乏强有力的统一指挥,战斗于晚上打响,一直在黑暗中进行,双方激烈争夺。清军一度收复馒头山,但在俄军反击下,陷于一片混乱,仓皇溃逃。

次日,时官屯、馒头山战斗的失利之后,依克唐阿的部队已经损失三分之一,最能打的聂士成所部只剩下不足三百人。依克唐阿于是命令清军放弃辽阳,退守奉天,在辽阳会战中白白损失近一万五千人。

不过,当9月28日清军向奉天撤退时,俄军也无力组织追击了,经过辽阳会战,俄军也损失四千余人,伤者近万,同时,俄军一直快速前进,后勤补给压力巨大,部队急需要休整。

在俄军休整时,北洋陆军第三镇和第四镇陆续开进奉天。虽然清军在战术上失去了辽阳,但在战略上成功的挫败了俄军的嚣张气焰,为北洋陆军增援奉天赢得了宝贵的警方间。

第153章 火拼瑷珲(上)

   辽阳会战结束后,清俄双方在辽南地区的军事行动暂时停止。

俄军在战术了占了便宜,但却在战略上失了先机,因为随着北洋陆军八镇其余六镇新军陆续开进奉天,肯德拉切夫少将鼓吹的一个月内占领清帝国陪都奉天的誓言和希望将破灭,三个月内占领集北全境的豪言也变得不可信。

在辽阳会战爆发的第三天,清俄双方军队在黑龙江畔、瑷珲城下也展开了东方战场上的首次“绅士战争”。

9月6日,北洋陆军总奉谋长王士珍代表北洋陆军接受俄国阿穆尔区司令斯特塞尔中将的决战邀请,双方军队在瑷珲城南纵深3公里”瑷珲城东西方向延伸15公里的广阔区域内展开各自军队。

欧洲目前大部分的军队作战方式,即排成所谓直线队形。该战术从火枪时代一直沿用两百多年,向对方释放排抢,这种队形的最大优势就是在于可以大规模发挥步枪的火力。在这今年代,欧洲除了德国陆军装备了弹仓式步枪外,其他国家陆军还装备着老式的单发步枪。由于枪械技术的限制,步枪射击过后需要手动退子弹和装子弹很不方便,造成射击速度低,平均12秒钟完成一次射击动作。基于这种理由,个人的火力是极为有限的,而只有发挥集体齐射的效力才可能大规模地消灭敌人。

同时,火炮射击方式基本上为火力直射,炮弹多为动能打击方式,即穿透力强,杀伤半径有限。

俄国陆军因为俄国财力的关系只有少数部队换装了纳干式弹仓式步枪,大多数部队依然使用老式的伯丹2号单发步枪,因此俄国陆军大多数将领依然采用线型战术来提高火力就很正常了。

不过,俄国人也不是傻子,即便使用线型战术,也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上万人毫无间隔地排出个一字长蛇阵来。而是由各个小的线型横队而组成的。这种方法在军乐队的鼓点协调下利于进行有效的指挥与调度。基本上为连排组成一个横队进行活动。

俄军按照欧洲陆军的战斗方式排成线型战斗阵列,排成100步兵连,每个步兵连为一个战斗小组,分成三排,成线型布置每排作为一个正面作战单元。每排前后间距10米,单兵间距1米,每个步兵连之间按照地形和主攻方向,间距五十米到两百米之间不等,全军20000余兵力,战线长达10公里。

事实上,任何新战术替代旧战术都需要经过战争的不断洗礼。可以看出,俄军的战斗方式虽然还停留在线型战术上,但已经不是那么密集正缓慢的向更为灵活的散兵作战方式上演变。只是,俄军的转变太慢了比之他们对面的北洋陆军的快速转型来说,他们缺少一个像王辰浩那样的超时代的军事理论家。

在俄军对面的是北洋陆军第一镇,此刻第一镇一线战斗人员已经就位。表面上看北洋陆军也排成线型长阵绵延口公里,但实际上单兵间距很远,不给敌人集中秘密火力打击的机会。同时,以班排为作战单元,灵活机动。

线型战术拼的是火力为此双方的火力配置也都很考究。

俄军方面,斯特塞尔将80门火炮部署在两翼后方的高地上,左右各40门,轻重配比一样。仅有的12挺重机枪布置在〖中〗央的几个连队之间的开阔地上,意图从中间突破。骑兵布置在两翼,以作侧翼激动冲击。

北洋陆军方面,王士珍也将两个炮团部署在两翼各36门80步兵炮和18门150重榴弹炮,战术目的是压制和摧毁俄军炮兵阵地。第一镇的5

0挺马克沁重机枪同样部署在〖中〗央的几个连队内,不过跟俄军目的恰恰相反,不是用作〖中〗央突破而是用来防守〖中〗央正面的。第二镇的50挺重机枪也配备给了第一镇,分别部署在第一镇左右两翼的尖刀连队当中他们将利用重机枪的火力优势,在两翼骑兵团的掩护下将对敌实施两翼包抄,然后迂回合围〖中〗央俄军主力。第二镇二旅作为预备队,一旅的两个团补充到第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