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唯我独裁-第4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华帝国掀起6。5毫米口径步枪弹,当然也不可以跟瑞典一样,需要有中华帝国的特色。于是,中华帝国的6。5毫米步枪弹缩短为56毫米,并增大弹头弧形半径为50.2毫米,以改善弹形,增加弹头长度为23mm,以增加弹头质量系数及提高存速能力,减短线膛缠距,由原来的毛瑟弹的305毫米缩短为178mm,以提高飞行稳定性。

弹头为尖头、锥底、钢/铅心复合结构、铜被甲。弹壳为无凸缘式、瓶形。底火为伯丹式。装药为双基扁球药。

另外,中华帝国的强大钢铁产量使得钢芯弹头的造价显著降低,替代铜芯弹头已经成为可能。于是,中华帝国的制式6。5毫米步枪弹采用钢/铅心复合结构弹心,将0.8克硬钢心直接放入弹头壳内弧形部,柱状铅心放在后面。

这种结构的优点是:加工、装配比钢心/铅套结构简单。弹头的钢心所在位置不嵌入膛线,可减轻对枪管的磨损。重心位置后移,赤道转动惯量减小,有利提高飞行稳定性。兼顾侵彻和杀伤的双重作用,命中目标时,由于钢心不易镦粗,且受铅心的惯性力作用而被加速,所以比M98式毛瑟的铅心弹头侵彻效果更好。

中华帝国的制式6。5毫米口径步枪弹,散布精度非常好,100m距离(R50)为1。7厘米,R100为4。2厘米,300m距离R50为6。4cm,R100为11。8cm 。

因为使用钢芯,其穿甲性能非常高,在200米距离上,可穿透中华帝国上一代制式钢盔;在750米距离上,可击穿3.5毫米厚的钢板。

该口径子弹设计非常成功,成为中华帝国第一款国产自研发的制式步枪子弹,跟中华帝国此时此刻的大国强国地位相符合。

中华帝国的步枪制式口径改为6。5毫米后,这样一来,加兰德设计的M1半自动步枪除了改为弹容十发以外,还得缩小口径,改为使用6。5×55毫米。

子弹口径和长度的大幅度缩小,所带来的关键影响就是步枪的重量得以大幅度减轻。

改进后的M1步枪,采用导气式; 回转闭锁式枪机,枪管长度降至610毫米,空枪重量只有3。2公斤,发射中华帝国制式6。5×55毫米步枪弹,弹仓容量10发,交错式压弹。子弹初速达到865 米/秒,有效射程:750 米,片状准星,觇孔式照门。

刺刀没有变化,依然使用早先的三棱刺刀,因为三棱刺刀已经成为中华帝国陆军区别于其他国家陆军的重要标志之一。

M1步枪经陆军测试后,最终通过了平原、山地、岛屿、丛林、沙漠等环境的综合测试,其可靠性高,射击精度高,易于分解和清洁,它被证明是一种可靠、耐用和有效的步枪。

于是,陆军部最终批准步枪换装以M1加兰德步枪为主,订购300万支该型步枪,其中中华帝国陆军第一军和皇家禁卫军率先得到装备,其他部队将在未来三到五年内陆续得到换装。

步枪是士兵的生命,能够得到先进的M1步枪,对于帝国陆军士兵们来说,这是一个福音。而第一军的士兵率先换装了M1式步枪,更是凸显其优越地位。

作为北洋兵器重工的首席枪械设计师,勃朗宁的M10式自动步枪落选,让一个新来的加兰德超过了,这让他非常的不爽。于是勃朗宁在他设计的M10式自动步枪基础上,吸取经验教训,经过完善设计后,改良成M10式轻机枪。

原先作为自动步枪,M10式重达9公斤,显然不可能被陆军青睐。但是作为轻机枪使用的话,这个重量就完全符合帝国陆军新改革大纲规定的升级班用轻机枪大纲的要求了。

M10式轻机枪原本的口径为0。30英寸(7。62mm),后改为6。5毫米口径,重量也降至6。8公斤。可实施半自动或全自动射击,射速大约为550发/分。由装于机匣下方的容量30发子弹可拆卸弹匣供弹。采用导气式原理,可选择半自动或全自动方式射击。

作为自动化的枪械,从M10式开始,气冷技术已经成熟,从此掀开中华帝国未来在冲锋枪领域的研制序幕。

M10坚固耐用,所有金属部件均经过蓝化工艺处理,该枪机匣用一整块钢加工而成,所以外观上显得粗壮结实,非往复式装弹(待击)拉柄位于机匣左侧。表尺为直立式。枪管长610毫米,枪管膛口安装圆柱形消焰器,可以很好的隐藏,极大的提高了机枪手的生存率。

M10也配备了一个特殊的子弹带,其右侧有一金属“杯”,可将枪托底部插入其中,以便使其能够在勃朗宁设想的“行进间射击”的作战模式下使用。

改进后的勃朗宁自动步枪,构造简单,分解结合方便,可由单兵携行并在副射手的协助下在行进间射击,进行突击作战,压制敌方火力,为己方提供火力支援。

勃朗宁M10式轻机枪也获得了陆军部的青睐,计划在三至五年内采购3万挺,为帝国陆军每个步兵班装备班用轻机枪火力。

尽管勃朗宁在步枪方面没能竞争过加兰德,但是却获得了轻机枪的成功,而早前他已经为陆军战车和海军潜艇研制了使用12。7×99毫米子弹的M2重机枪,威力无比。帝国陆军在重机枪方面,计划淘汰马克沁水冷式重机枪,换装M2式重机枪。

作为第一个装备的部队,第一军每个步兵营都会配备3挺M2式重机枪,组成一个重机枪排,战时依据情况下放给连级单位,作为连级重型火力支援使用。

火炮方面,第一军装备的依然还是75毫米步兵炮、105毫米山炮和155毫米重榴弹炮,除了改进了制退机系统,使得火炮的后座力影响更小之外,其他方面并无太大变化。

雷击炮还是两种口径,一种是60毫米雷击炮,另外一种就是80毫米雷击炮,作为团一下单位的炮火支援使用。除了进一步改良了瞄准设备外,再就是研制出更加安全可靠的雷击炮弹,便于单兵携带,增强战场火力支援能力。

另外,陆军第一军的最大变化是实现了无线通讯改革,军直属一个无线通讯营,战时可将无线电台安排给每个营部,方便全军统一行动和调度,实现中华帝国陆军信息化改革的第一步。

当然,中华帝国陆军的改革当中,机械化改革是重中之重。

由于中华帝国陆续完成了全国铁路网和公路网的大规模建设,发达的交通网系统给帝国陆军提出了新的考验,那就是必须做到快速到达战区的机动能力。

火车是重中之重,但那仅仅通往帝国各个城市,大多数地方村镇只通了公路,因此机动车辆进入帝国陆军部队当中成为了必然。

光华十一年,中华帝国国内的汽车公司已经有200多家了,其中大型汽车公司就超过10家。这得益于中华帝国实行经济刺激政策,国家财政补贴给个人购车费用超过70,但凡有工作的人都可以买得起汽车。当然,大部分人是买得起但养不起。

尽管这样,帝国4。2亿人口只要有千分之一人口肯掏钱卖汽车,那么都将是一块巨大无比的蛋糕,两百多家汽车分这块大蛋糕都显得不足。当然,也有外国的汽车公司参加,不过中华帝国政府拒绝给予够买外国车的人财政补贴,甚至加征200的关税和购车税。

中华帝国这种霸道式的政策,极大的保护了国内新兴的一大批中小型企业,使得他们在经过这一轮国家财政刺激之后,能够有能力自食其力,超过国外的大型汽车公司。对此,帝国政府信心十足,因为中华帝国垄断了全球80的汽车生产和销售,中华帝国的汽车技术先进,设计超前,极受世界各地的购车者的喜爱。

在这点上,帝国皇家汽车公司的汽车销量一直处于世界第一位,而且价格也是最贵的。每年超过400万辆各类型汽车出口世界各地,国内销量更是达到600万辆,坐稳汽车行业的龙头地位。

原因是皇家汽车公司属于帝国皇帝王辰浩是个人私产,王辰浩几乎将后世500多款各类型的汽车设计都申请了国际专利,每年都会拿出十多款超代感十足的漂亮汽车设计投放市场,每一次都会引起全球汽车爱好者们的疯狂抢购。尤其在国内,帝国皇帝设计的漂亮小汽车更是深受国民们爱戴,而所有汽车都冠名皇家XXX汽车名号,更是强烈吸引国民们内心深处的那丝兴奋,以用于皇家字样的汽车而自豪,在亲友面前也有自豪感。

不管出于款式、性能的先进,还是皇帝的面子,帝国政府单位的公务车基本上都选择皇家汽车公司的产品,每年采购量超过100万辆。其他国内汽车公司也不甘示弱,模仿皇家汽车公司的设计,走自己的路线,并以性价比优势向普通阶乘的民众销售汽车,也获得了可观的销量。

帝国陆军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