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唯我独裁-第5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百个科学家、专家面前,却是很容易的事情。

最后,毕业于北洋大学农业科学院。现任帝国农业大学讲师的李友灿率先找到了杂交水稻的真正原理,并培育出了第一代杂交水稻。

有了第一代杂交水稻的本体后,以后的事情就好办多了。数百科学家齐心协力朝着这个方向继续研究试验下去,终于在1910年2月,北洋生物研究室最终完成了杂交水稻的研制工作,并成功的种植出了亩产四百公斤的水稻。再次印证了王辰浩的伟大构想,所有科学家们都对王辰浩报以最高的崇敬之情。有甚者直接称王辰浩为天神转世。

从光华十一年开始,杂交水稻开始在直隶农业生产基地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按照帝国农业部估计,一旦杂交水稻大规模种植成功,中华帝国将会从现有的粮食年产1。1亿吨。增加到4亿吨。平均每人一吨粮食,将超过一流强国美国和英国的人均粮食水平,成为世界第一粮食生产大国和人均第一粮食大国。

不过想要达到4亿吨的粮食规模,还需要时间。由于帝国政府刚刚开始进行杂交水稻种植和推广,基数还太少。想要真正的普及全国,还需要两年时间。

北洋生物实验室不光研究水稻,像高产的玉米、大豆等农产品也同样进行大规模的开发,不断的更新品种。不断的提高产量。

正是这种大环境下,中华帝国的粮食产量在1913年达到了1。5亿吨。而随着杂交水稻的进一步推广,明年后年和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华帝国不但自己有着丰富的粮食储备,更是可以大规模对外出口。

尤其在世界大战爆发之际,粮食作为最重要的战略物资之一,往往决定着战争的天平。中华帝国可以靠着出口粮食来赚钱,靠控制粮食来左右各个交战国的政治、军事和经济都是一大助力。赚钱方面,粮食丰富的中华帝国的商人们将粮食变成酒精和美酒,这些都是欧洲交战国限制供应的奢侈品,中华帝国凭借着国际红十字会救援队这个渠道,大规模走私这种商品,利润更是比直接卖粮食高了几十倍,大量的黄金、白银被输送至中华帝国(国家之间的贸易只能以黄金、白银来结算,不收纸币)。

中国农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中国工业继续稳步快速增长。

到了1913年底,中华帝国的铁路网和公路网基本上完善。青藏铁路和青藏公路的完成,标志着中华帝国各省都完成了通铁路、公路的目标。这样一来,各省的资源都可以通过铁路来运输。不但完善了中**事交通运输网,而且带动沿线经济发展,因为商业和工业都要考虑交通的方便与否,都喜欢在交通方便的地区发展。同时,全国各族人民都可以通过铁路进行交易交流,促进民族团结。而且最重要的是巩固了中国的国防,以前从北京出兵,抵达边疆如西藏、新疆、北疆等地需要半年之久,如今仅仅只要五六天功夫,强化了中华帝国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控制。

陆上交通形成了一张大网的同时,空中交通也蓬勃兴起。各省都建立了飞机场,平时作为民用,加快经济发展。战时则转为军用,使得帝国军队可以短时间内投放兵力。

正如美国高速发展的那样,当中国完成了铁路交通网之后,中国的巨大经济潜能便被激发了出来。商业只能是在人口众多的地区才会繁华,而中国的庞大人口,便给了商业发展的巨大空间。

国无商不富,一个国家的富裕程度,就要看其商业的繁华程度大小了。尤其是中国人的习惯,就喜欢人多凑热闹,这样的习惯简直就是最佳的商业氛围。

随着铁路的贯通和机场的修建,铁路和空中运输成为了中国商业蓬勃发展的大动脉,进而刺激铁路沿线地区的商贸发展。

国内贸易的扩大和发展。进而刺激轻重工业的一齐发展。

随着特斯拉在直隶建成世界最大的高压输电网之后,来自黄河小浪底水电站的电力可以超长距离传输。覆盖直隶和北方各省,传统的煤炭蒸汽动力已经逐渐开始被水电代替。

早在19世纪。伴随着电磁学理论的进展,工程技术专家敏锐地意识到电力技术对人类生活的意义,纷纷投身于电力开发、传输和利用方面的研究。

1834年,第一台实用电动机诞生。电动机进入了实用化阶段。与此同时,发电机也处在研制阶段。早期人们使用的多数都是直流电,尤其是爱迪生的影响下,人们对于交流电不敢使用。

同时,那时候一台发电机基本上只能供一家或几家照明用,后来,发电机的功率越来越大。供电范围越来越广,企业家们便建起了发电站,于是产生了远距离输电的技术问题。

在1882年时,法国的一位电气技师建造了世界上第一条远距离直流输电实验线路。1890~1891年。从法国劳芬到德国法兰克福架起了世界上第一条三相交流输电线路。随着交流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交流输电为电力工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而特斯拉在电力研究方面无疑是权威级人物,从第二次中俄战争时期开始,特斯拉就请求王辰浩给他开辟一处试验高压传送的场地。王辰浩知道特斯拉在交流电的能力,也想着尽快的让中国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走到列强们的前头去。因此,王辰浩批准立项电力革命。

电气化革命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完成的,因此王辰浩给特斯拉十年时间。在此期间,他的要求工业部和财政部将全力配合。

特斯拉这个人从来不喜欢蛮干。要做的事情,其实在他的脑袋里已经运行过了。因此。王辰浩一直怀疑这家伙是不是未来的外星人,只不过脑袋被门夹了,以至于失去了记忆。当然,有了51区的存在,王辰浩这个想法也不无道理。

特斯拉先是黄河上建立一座超大型水电站,然后在电站附近建立一座超大型高压传送变电站。等这一切试验好了之后,已经过去了五年。

接下来的时间,特斯拉还有很多别的工作要做,耽误了一段时间。

从1910年开始,特斯拉重启对大型电动机研究工作。在两年后,他研制成功可以用于工业生产的大型交流电动机。

大型交流电动机的研制成功,使得京津唐工业基地内的所有锅炉煤炭蒸汽机宣告寿终正寝,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而大型电动机相对于蒸汽机来说,不但体积小,管理方便,而且使用的是清洁廉价的电能,不用在为运输煤炭和空气污染担忧。

同时,很多工业不再依赖于煤炭,工厂的地址也不用建造在煤炭丰富的地区,极大的降低了成本。

自电动机全线投入京津唐工业基地使用以来,一年的时间,京津唐工业基地的能源消耗费用降低了80%,产值反倒增加了30%,可谓是大大的丰收。

为此,帝国皇帝王辰浩特颁发一等宝鼎勋章授予特斯拉,并赐予特斯拉一等侯爵爵位,以表彰特斯拉的卓越贡献。

1913年10月,中华帝国国会在得到了京津唐工业基地的工作汇报之后,在帝国皇帝王辰浩的半强制“推销”下,批准一项10亿龙币的项目拨款,用于在全国推广电气化设备生产和使用。(政府需要倒贴和补助生产商和工厂,否则商人不会轻易放弃燃煤蒸汽机而使用电动机的)

电力不但比煤炭廉价,而且比煤炭的效率高得多。中国的煤炭数量庞大,但却是个煤炭分布严重不均匀的国家。每年因为光为了运输煤炭便使得很多的工厂成本居高不下,严重阻碍了中国工业的快速发展。

而电力在中国的大规模推广,使得中国工业不再依赖于煤炭一种能源,解放了生产力,加速了中国工业的发展壮大的步伐。

另外,电能将在未来10年代替煤炭,因此帝国将在未来十年内,在全国各地兴建水电站3000座,火电站5000座,遍布全国各省。鼓励电气化工厂的建立,生产各种电器。

由此,在欧洲人火拼之时,中华帝国的掀起全球第二次工业技术革命,电力革命在中国悄然展开了。

。。

。。

第二卷 经营北洋 第397章 九州空战(上)

第397章  九州空战(上)

福江群岛战役之后,日本本土面临巨大的威胁,日本参谋本部制定了死守本土的作战计划。为此,日本国会批准了紧急拨款10亿日元的战争经费,日本本土全部转入战争模式。

有鉴于中华帝国强大的空中力量对日本本土的空袭威胁,以及掩护登陆部队作战时发挥的巨大作用,日本防卫省加大了对航空兵力量的投入。

之前日本共拥有50架甲式3型战斗机,不敢跟中华帝国空军、海军航空兵对抗,仅仅部署在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