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随身山河图-第3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家的秧苗发瘟了,就要等别人用完之后,还有剩余,才能进行插秧。

二叔用日历看了一会,然后跟大家说道:“明天日子不错,就开始插秧吧!估计明天也会很多人开始。”

插秧,在农村来说,是一件很大的事情。可以说,一年的春耕,其实这个时候才开始。之前的那些种植,其实还不算。农村,种水稻,种麦子,才是耕种的主流。

早在前几天,大家已经将田地里面的蔬菜收割,将泥土犁过一遍,晒了一两天,然后放水浸泡。这是插秧前的准备工作之一。

这样做,主要就是将泥土里面的过冬的虫子翻出来。一般这个时候,村里面的鸡鸭会跟着去,在后面捡吃。那些遗漏的,经过日晒跟水泡之后,大部分会死亡。

同时,可以将泥土泡软,插秧的时候,就不会搁手。泥土太硬的话,插秧的时候,你的手指会很不舒服。而且,因为整天手指插在泥土里面,指甲容易变黑,手指的皮肤失水变皱变苍白。

对小孩子来说,这是一个艰苦的时刻,很不喜欢这些农忙,偏偏学校还会放假给你们,让你们参加劳动。有时候,甚至还让你写一篇作文出来,那就更加痛苦了。

村里面的水牛又得辛苦了,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对它们来说,也是使用的。一年当中,牛辛苦的时候就只有两个:三四月跟六七月。至于秋收,跟牛没有关系,那时候主要就是人忙。

第二天一早,果然,各家各户都起得很早。男人先将耙扛出来,检查检查,提着潲水到牛栏,让牛吃饱,休息一会,就准备出发。女人则是先做一顿吃的,这两天都是苦力活、耐力活,一定不能挨饿。

吃饱之后,男人先去耙田,女人带着孩子去拔秧。

也有些孩子会跟着自己老子一起,这些小家伙主要就是想跟着去捉爬狗。那是一种藏在水田下面的小动物,一般都是手指大,跟蚂蚁长得有些像,但头部有点像狗头,所以叫爬狗。

这种动物也是水陆两栖的,可以在水里生活,也可以到陆地上爬行,本事不小,偏偏干坏事。平时,就会钻到泥土下面,啃食作物的根。

因为它们蛋白质丰富,也是一味美味,鸡鸭鸟类都喜欢吃,就连人类也有人喜欢的。可能正是这样,它们不能不经常藏在泥土下面,减少天敌的滋扰。村里面敢吃这种东西的就很多,将它们捉起来,烤也行,油炸也不错。

“二叔,这次让我试一试。”周福荣开口道。他看人家操作使耙,感觉很爽。村里面,有个十一二岁的小家伙,居然都能运用自如,他想自己也应该可以。

楚胜民迟疑了一下,然后就将耙让给他,提醒一句:“注意步子不要走太快,会伤了自己的脚。”

“你这家伙行不行呀!会不会使牛都是一个问题,别指挥都不会,谈何耙田?”楚家强见这家伙总是贪新鲜,什么都想试一试,不由打击道。

“好像会几句,基本的操作我也看过了,应该没有问题。”周福荣说道,但明显心里没底,语气也没有平时那么理直气壮。

那个水牛鼻子猛喷一口气,表示自己的不满。突然来了一名新手,这些牛都会表露不满。这个牛已经算不错了,有些牛脾气的,直接会撞你。

二叔也怕他乱来,于是就在旁边跟着走,指点几句。楚家强到秧地里面去,将其他人脱的秧苗挑过来。

到了秧地,大家脱的秧苗还很少,于是楚家强也拿过来一张矮凳,坐着一起帮忙脱秧。他的动作比较快,因为是两个手一起动的。别的人,都是一个手拔,另一个手捉。等拔下来的秧苗有一个手握的时候,就用稻杆绑起来。

“你这家伙的手还真是灵活呀!两个手居然那么灵动。”梁玉见楚家强的速度,不由吃惊道。

二婶一看,也笑道:“他是越来越厉害了,以前也可以两个手拔秧,但没有现在那么快。”二婶对楚家强的情况知根知底。

“看来你这家伙天生就是当农民的,难怪回来能发财。”李泉拔秧老是拔断头,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楚家强淡淡一笑,对李泉说道:“你拔的时候,捉到一点头,可以一小撮一小撮地拔,这样快一点,也不会断那么多。”

李泉照办,发现果然是这样,这回,情况好了很多。

见徐碧美还在卖命地洗秧苗根上的泥土,楚家强又提醒,不用洗那么干净,留一点泥,这样秧苗比较容易生长。完全洗干净的话,秧苗定根就要比较长时间,生长也会慢几步。

村里面,这种脱秧方式,也是后来才流行起来。因为弄掉一点泥,这样挑起来就不会很重。不然的话,插一片田,挑秧的人就可以肩膀肿起来。

以前就是这样,用秧铲将秧苗连一层泥铲起来,然后用粪箕挑过去,这是一项很艰辛的工作,一般都是男人干,女人就在水田里面插秧。这样虽然比较辛苦,但好处也是非常明显的,秧苗插在水田里,直接就开始生长,不用经过一个定根的适应期。

“不用洗泥?那就最好了。”徐碧美大喜,洗泥工作量很大。这些田泥很有黏劲,完全洗脱有点困难。

“咳咳!也不是不用,太多的话,最好还是洗一洗,不然挑秧的人就吐血了。”楚家强十分郁闷。一大把泥带着,那些泥就是秧苗的十多倍重,想一想就觉得可怕。

“好了,我们几个老家伙就留在这里拔秧吧!插田我们可能干不了,你们赶紧过去吧!”万老开口道。

第463章 插秧

将秧苗叠在粪箕上,然后挑到水田去。到了田头,看见周福荣在后面赶着水牛工作,陈武等人瞪大眼睛,暗道:我说呢!怎么刚才不见这小子,原来跑到这里来了。

周福荣使着水牛,快到转弯处,连忙大喊:“左转吆,左转吆!”

这些语言,都是刚才二叔教他的,那个水牛开始往左走动。这些水牛,它们已经学会犁田了,习惯了一定的语言,形成了一定的条件反射。这得归功于刚开始教牛的人,运用了一定的方法。

掌犁的人在牛绳上绑一条竹枝一手拿着,便于赶牛犁田。“教”牛前进时嘴里要喊“哈,走吆”,后退时要喊“退吆”,停止时要喊“停吆”,转弯时要喊“转吆”。这些“牛技”必须“教”牛学会,牛才能犁田,以后犁田时也要这样喊。一般一个星期能把牛“教”好。“教”牛要连续,不能中断,直到牛能正常犁田。

教完牛之后,还有一个很有趣的事情。有些农民还会故意捉一把泥,涂在牛头上,对牛说,“要记得犁田啊”。“教牛”学会犁田这段时期,要经常去犁田,不然“教牛”会忘记犁田“技术”。

“不行,我也要试试!”陈武马上将自己的裤脚搂高,就要过去抢位置。

楚家强连忙制止:“慢着!水牛不是聪明的动物,一时间适应不了那么多的声音。没看见那家伙这时候还没能指挥自如吗?你们一个个都要试,这片田要耙到什么时候,别添乱。”

听到这话,陈武等人十分不甘心,早知道,自己也跟着这边过来好了。

周福荣有些得意忘形,无意识地抽了一鞭水牛。水牛的速度顿时加快,后面的周福荣没有注意。这就悲剧了,那家伙立即一个大马哈,摔在田里的烂泥里面。

看到这一幕,大家全都是目瞪口呆起来。二叔反应过来,连忙走过去,将水牛喝停,然后将周福荣扶起来。等周福荣爬起来,已经成了一个泥人。

“周侄子,没伤着吧?赶紧到边上的小溪洗一洗,然后回家换衣服。”楚胜民关怀地问道。

“没事,没事!”他嘴里说没事,但那副模样,像没事的人吗?

“哈哈!哈哈!活该,活该!”鹩哥飞过来,唱对角戏。其他人想笑又不敢笑,一个个憋着。

周福荣捉起一把烂泥,朝鹩哥扔过去:“下次别让我逮住,不然有你好看的。你们那些人,想笑就笑,奶奶的!老子太倒霉了。”

说完,这家伙一副惨样地走到边上的小溪洗泥。这回,大家才忍不住大笑起来。

小宝提着一个小胶桶跟在后面,跟别的孩子一样,捉爬狗。这种小爬狗样子有点憨,看起来不会像其他的虫子那么恶心、难看,所以很多孩子都喜欢捉。

村里面,有两种虫子是孩子们喜欢捉的,除了这种爬狗,还有一种转吃竹笋的笋虫。那是一种甲壳虫,爪子很利很长,要是不小心被它们抓了一下,可能会出血。所以,捉到之后,一般都会将它们的爪子尖利的那两节折断。

笋虫的样子也不难看,它的鼻子跟大象的一样,很长。有两种颜色,一种黄色的,另一种是黑色的。当然,也有黄黑相间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