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草根逆袭路-第2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2004年上半年引起关注的山村女教师张老师省吃俭用却深患重病的感人事件中,新闻镜头捕捉的首先是张老师把三十八块六毛钱摊在床上〃摸底〃,以及那一筹莫展的神色,其次是那个装衣服的塑料袋竟是一个装猪饲料的袋子,还有一瓶桔子罐头作为唯一的营养品。三五个细节镜头给人留下了刻骨铭心的感动,此后的跟踪报道也是以细节、情节见长,以至于全国十几个省市乃至省级领导都出面汇款支援张老师。《晚间新闻》就是这样通过细节的打造与情节的建构不断的引发受众对新闻人物与事件的密切关注。

但是,从内容层面上看,《晚间新闻》内容煽情化的特质是比较明显的,这也是湖南电视近几年来综艺节目为吸引注意力不约而同使用的招数;而把藏族歌手张勇在湖南卫视全国庞大覆盖和强大影响的优势平台下以明星化方式包装推出的时候,也让人开始质疑新闻节目固有的社会意义,湖南电视人以独步天下的方式把自身的娱乐情结在新闻节目中发挥到了极致;而节目主持人李锐过于集中过于夸张的“说”新闻并没有如《南京零距离》中的孟非般诙谐、幽默、机警与庄重并行的风格,而往往流于一种市井气质严重的调侃、反讽、戏说甚至情绪化的表达。

因此,尽管《晚间新闻》在全国叫好又叫座,但是这种民生新闻的表达型态并不能佐证和支持新闻庸俗化、娱乐化与游戏化的趋势。尽管湖南卫视晚间新闻从去年11月2日改版后完全换了一副新面孔,栏目定位为〃五性〃新闻性、社会性、贴近性、趣味性、服务性,但新闻叙事人本主义的缺失而引发与人文价值的脱节始终贯穿于《晚间新闻》的始终。

民生新闻的“大新闻格局”:“直播都市”的新年启航

由湖南经视整合后的“都市频道”在2005年初重新定位成直播都市频道,这一以民生和直播为频道整体定位,构架出中国第一个本土专业民生频道的举措,在内地频道专业化和新闻频道泛滥成灾的背景下,显得的确有点惊世骇俗。以往湖南经视、湖南卫视都做过直播节目,但那是非常规性的,且大多经过剪辑和重新编排;而现在直播都市所提出的全直播概念是零时差、不作任何剪辑的直播。

在已经播出的10天常规节目中,可以看到,每天5档正点民生、社区和公众新闻(10点、12点、14点、16点和18点)的滚动播出形成了纵向新闻网络架构,特别是频道独家在全省联接交警监控录像,并特邀交警执法人员现场评点省会路况,及时分流城区交通。而18点至22点则成为了直播都市重点打造的黄金时段,五档全新的新闻栏目《第一现场》、《世界大不同》、《都市一时间》、《寻情记》、《快活林》的集中编排引发带状节目优势,并以精、快、准的特点,刷新民生视角,真正让公众与民生新闻回落到平民百姓的生活与生存层面上。

在湖南,湖南经济电视台一直是湖南电视改革的先锋,从直播都市频道立下首年创收保底7千万元的巨额指标来看,经济利益的彰显不言而喻,很难保证在未来的一年内如果产业效益不能平衡当初的宏大目标时,直播都市的命运会如同央视12套西部频道般日薄西山,改弦易辙。

而直播都市全天播出的18小时当中,节目重播份额达将近5成,这让人不得不怀疑直播频道的直播特质与时效性,而政法类节目(《警界》、《抢鲜看法》)的过多介入,使频道内容的定位上出现一定程度的模糊。

《午间新闻》与《城市语文》的全新融合:《播报多看点》

湖南卫视在事前没有过多渲染的情况下于2004年11月15日推出一档时长40分钟左右的新闻生活资讯类节目《播报多看点》,不仅取代了之前在各地媒体推介会上大肆宣传的《午间特号二人组》,并且启用了争议颇多曾相继制作被业内人士誉为“城市知识分子话语场域”的《城市语文》和《象形城市》的节目制作人李泓荔作为该档播报节目的总制片人。

播报多看点》节目伊始就剑走偏锋,史无前例的推出“H3街头报报”,H3取自happy(幸福),health(健康)与high(快乐)三英文单字的字首,让街头播报员在城市中心地段随机的对行人叙述有关的健康、生活等资讯,在当下“将人际交流方式有机的融合在大众传播过程之中”的趋势下,这种新颖的播报方式无疑让人眼前一亮,它没有拒绝人际传播所独有的亲和力,而是巧妙的绕过内地电视界惯常采用的电话热线或网络平台的模式,利用街边播报的独特形式向行人传播相关的健康讯息,再利用电视新闻载体向大众传播。一方面,被播报者实际上成为新闻播报流程中的参与者,心理界限的打破与人际交流的引入有利于传通效果的达成,另一方面,街头行人的接受与反馈过程被电视媒介以大众传播的方式呈现在广大受众面前,放大并强化了前者的主导性色彩,“被看”与“看”的心理优势容易激发新闻受众强烈的收视行为与参与欲望。

但是,由于“生活助理”员可能首次介入这种新兴的街边交流活动,缺乏必要的人际沟通技巧与相应的健康知识背景,在播报新闻时也略显紧张,仅仅停留在“播”的阶段上,难免状况连连,如生硬、“吃螺丝”等,更没有自如亲切的将健康生活资讯“讲”或者“说”给街边行人,许多街边行人不是躲之不及就是在镜头面前过分紧张,表情生硬,很难说他们真正接受并理解了有关的健康讯息。相比港台受众在镜头前自然成熟的交流反馈,内地受众显然在这种新鲜的传通方式中还缺乏必要的参与意识与媒介素养,因此我们很难界定这样的播报是否适合当前内地的社会语境与媒介生态。

而该节目的另一个亮点就是“专案看点”,与“H3街头报报”一样颇具新意,这是一个心理援助板块,为生活压力困扰、有各种心理障碍的人提供“参加一日减压实验,体会第二人生”的媒体空间,其中的“心理咨询、科学解梦”环节更可以解读成港台盛行的迷信节目嫁接成的资讯节目变体。

新闻戏剧化:《新闻故事会》

《新闻故事会》在经视的出现,让人着实佩服湖南电视人在新闻节目形式上的大胆探索,它每周播出四期,每期以省内发生的新闻事件为蓝本,仿效时下流行的电视剧或电影的拍摄方法用“事件重演”的方式再现于受众,让新闻顿时产生以前从未有过的戏剧张力与情节冲突,这无疑也是经视为赢得受众市场而使出的一招在内地还方兴未艾的新闻表达样式,事实上,《新闻故事会》也与当初节目策划者预料的一样,该节目在湖南的收视率曾一度居高不下。

但《新闻故事会》多以黄色新闻价值取向作为选题的依据,注重犯罪、丑闻、流言蜚语、离婚、性等问题,;其次,新闻标题的制作旨在产生出位和耸动的效果,易于引发受众心理层面的好奇和观张,如《迷情陷阱》、《嫁个有钱人》、《小偷奇遇》、《六百万征婚》,而在节目预告片中就反复强调和铺陈事件的迷离,暧昧与异常,突出和发掘新闻事件本身的特殊性、轰动性与奇异性,极力撩拨受众的猎奇与窥视欲望;同时,在事件的“仪式化表演”过程中,常常借鉴流行影视剧的表现手法,如《驿动的心》就与2003年暑期韩国热门偶像剧《夏日香气》的情节如出一辙,这很容易吸引低年龄阶段受众的注意力与兴趣,在强调故事性、人情味的同时,特别强化新闻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的因素。

但是,这种新闻戏剧化是否会导致媒介社会责任的缺失与公信力的负载。过度强调人性隐晦面和渲染隐私以调动受众的深层欲望,并非营造良性媒介舆论环境的适当途径,相反节目在维护正义、劝人为善的名义下,大肆将一些社会丑恶现象公之于众,只是在结尾处象征性地加上评论,在这一过程中,以防后效的目的没有达到,受众的猎奇心理倒是得到了满足,媒介的利润也大幅飚升,这让人对《新闻故事会》及其诸多同类型的节目是否会蜕变成区域性电视媒体中“黄色新闻”的集中营而产生忧虑。

作为有益的新闻形式探索,湖南电视在经历了2001年至2002年发展的瓶颈后,在保持娱乐优势的同时,也逐渐开发了一些稍显另类的新闻媒介产品,以期获得市场与口碑的双赢,成效如何,尚需实践检验。

媒介推广 根在服务》——苏里

媒体推广要以自身战略为出发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