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我爱我家 作者:风飞凤(起点vip13-02-23完结)-第1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送给林佳豪。表面上,他分出了好大一部分利润给林佳豪,似乎是吃了亏,可他很清楚,一但拥有了这个相对成熟的组装工艺,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那就是挣钱的源泉。他给林佳豪配的助手,都是跟随他很多年,和他共同打拼,有着比较深厚感情的老搭档。尤其,有个水平还算过硬的小技术员,是他的姑表弟弟,他这个弟弟,就算掌握了林佳豪的工艺,也是只懂以然,不懂之所以的,是没本事单飞的,肯定会忠心耿耿跟随他的。
    林佳豪全部精力扑在工厂,急着挣钱,当然来不及找老林,来不及给林燕添麻烦。他还以为,林月华跟姚静雯生活着呢,不知道女儿竟然在林燕那里。
    林燕和黄伟良,当然不知道为何还有安宁的日子可过,但他们也不过略略警惕了几天,就忘了这回事。四五月间,天气不冷不热,花木萌发,碧绿遍野,最是一年春好时,杨老户寨的旅游,经过一个冬天的沉寂,一下子苏醒了,由于去年的宣传造势,还有热情周到的服务积攒下来的人气,今年一开始,业务量就出现井喷的狂增状况。
    朱志远虽然有所准备,招聘了一些即将大学毕业的实习生进行培训,希望能让公司顺利过渡到正常业务状态,但他却没有预料到业务量会出现这样的狂热状态,不得不调动一切人力,应付工作。
    连黄伟良和林燕,都被他客气地调进公司,安排工作了。
    中国古典式婚礼,已经做成了几十对新人,整个套路,连杨老户寨经常抬轿子抬嫁妆的人,都闭着眼也不会走错了,但老办法必须出新意,才能更笼络住顾客,因为Y城周围,模仿的人太多,那些人一开始就知道,没法和这边拼实力,他们全打起了价格战,的确吸引了一部分顾客,也给这边增加了不少的压力,毕竟,竞争对手在后面有样学样,花费的气力小,也能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说不定还真能整出花钱少,办得好的情况,为了不让人赶超,也为了杨老户寨这张招牌,不禁伟燕公司杨老户寨旅游开发部,就连杨老户寨的人,都经常琢磨着,怎样把婚礼办好,争取更多的新人来他们这里结婚。
    杨老户寨打麦场上,已经建起了一个看着很是气派的雄伟中式建筑,上面挂着匾额,写着大大的“*府”二字(男方姓什么,就写什么了)。结婚的新人,男的都是从这里骑马去迎亲,而村头的停车场附近,则建了一座中式的大宅院,上面也写“*府”(*,当然代表女方姓氏)。
    这两所大房子,是一位很有名气的研究中国古建筑的设计师的杰作,一时间,周围模仿他们的,都不敢再猖狂地喊着:“一样的婚礼,不一样的费用”,而从这边拉走顾客了。一时间,在杨老户寨结婚的新人,增加了好多,电话咨询、网上咨询的工作人员,骤然忙碌起来。
    四月十八号这天,竟然报了六对新人,是拒绝,让新人改变时间,还是对杨老户寨的婚礼仪式进行改革呢?
    伟燕公司杨老户寨经营部门的员工,众说纷纭,一时出现了好几种主张。
    朱志远汇报了他自己的想法,也把手下人的主意报给了老板,请他俩定夺。

    第一百七十二章

    林燕和黄伟良,自然知道杨老户寨的这个古典婚礼的仪式,必须得有个大变革,不然,六对儿新人都争着要在“府邸”里结婚,而不愿让被人分一杯羹,岂不摆不平了?再说,也不能降了质量的,哪怕降价,顾客肯定都不满,人家要是图便宜,就不来杨老户寨了。
    朱志远和他的手下还真有才,苦思冥想了好几天,竟然给出了好几种方案,不仅解决了问题,还使得这边的婚礼形式,更上了一个档次,林燕和黄伟良不仅大加赞赏,立刻批准公司出资,还让杨老户寨的村民配合,提前进行了一番演练。
    到了那一天,公司专门请了S省籍的一个小有名气的电影演员,扮成皇上模样,又请一位省剧团的名丑演太监,在一群杨老户寨的群众演员的前拥后呼下,来到了“府邸”。“府邸”变成了行宫,六位新郎,早上一到这里,就在公司安排的侍者引导下“接圣旨”。
    皇上下旨,要为他们举办大型婚礼。然后,他们就被一大群扮演侍者的人,照顾着换上古装,头上戴上礼帽,披红簪花,骑马去迎接新娘。这位演皇上的,则换下龙袍,穿上一身深色蟒袍,充作大臣,等着新人到来时主持婚礼。
    六位新娘那边,当然一进村,也是接旨,送到“府邸”,然后一起出嫁。这个过程,不仅新人觉得新鲜,一时也不会介意是和别人一起举行了婚礼,就连他们的家属,也都忙着看电影明星了。忘了挑剔伟燕公司的不是。
    以往新人带来的宾客,都是在“府邸”里吃饭的,可今天来人特别多,该怎样安排呢?朱志远让人围着府邸。搭起了十座蒙古族的圆帐篷。有五家来宾在帐篷里就坐,为了不让这些人感觉不爽,服务的人员,都穿上蒙古族的衣服,见了客人。年轻的称“格格”“阿哥”。年纪大的,则称呼什么“大人”“王爷”“福晋”“夫人”,来宾往往笑成一团,整个婚宴上笑语喧哗。气氛热烈,没人觉得自己不在那座院子套院子的“府邸”里吃饭而有所不满。
    还有,也是为了防止顾客挑剔,这些帐篷外面。还请了一些歌手,男男女女骑马对歌,一部分村民则充当观众,配合着在一旁欢呼,还有一部分则充当跑龙套的。让坐在帐篷里的人,还真有几分自己就在草原的感觉。
    为了整个过程不出意外,朱志远特地从请来一位省工会的退休干部,他以前组织了好几起大型集体婚礼。有他把关,仔细审视了婚礼的各个环节,务必做到忙而有序,繁而不乱,大概也是准备的充分,这一天,很顺利地度过了。
    到了下午五点,这些客人在吃过午饭,又去了村外的大棚里过了一把采摘的瘾,手里大兜小兜地提着草莓、小乳瓜、甜瓜、圣女果,有的大妈,甚至提着一大兜新鲜菜蔬,坐着杨老户寨送亲的大客车离开。
    伟燕公司的员工,终于长长舒口气,好些回到办公室的,都瘫坐在椅子上,好一会儿不动弹,累惨了。
    六对新人结婚,他们按以前一对新人结婚的六倍花费,竟然真的成功了。且不说伟燕公司一天挣了六天的钱,杨老户寨的村民,都喜笑颜开地,他们这一天,参加伟燕公司活动的,也不过是从十点工作到下午四点,六个小时,每人一百二十块的工资,若是有点表演天赋,跟着皇上跑龙套,工资则是一百五十钱。送走顾客,他们家的女当家,还会喜滋滋地告诉丈夫,自己家挣了多少钱。因为席面上,还有一些农家饭菜,这些都是村里能干的女人在家做好,抬出来送到顾客的桌上。回头,伟燕公司根据事先讲好的价钱,给他们结账。
    五六点,天还亮着,家家户户的村民,都在外面忙忙碌碌地修理自家被挤坏的篱笆和花木,准备迎接明天的游人。
    “伟良,我做梦也没想到,杨老户寨的投资回报会这么好,虽然咱们又追加了投资,到现在也没有全部收回成本,但朱志远计划的,一年一千万的利润还是很令人期待的,我原想有五六百万都很不错了呢。”
    三月份还有点春寒料峭,远没有四月的人气旺,朱志远报过来的账目,他们公司收入都超过了七十万,林燕估计,四月应该有两百万收入的,就算冬季除了酒店外没什么收入,一千万利润依然令林燕很期待。
    黄伟良也很高兴:“走吧,咱们到玉良那里去,让葛明顺给公司送一车甜瓜,每个员工发一箱,让他们也能感受公司盈利带来的好处。”
    “好是好,就是怕杨老户寨工作的这几个人不稀罕,村民对他们很好,经常会送些草莓、甜瓜的。”黄伟良挠挠头,“那就给他们几个换成猕猴桃。”
    猕猴桃也是Y市的特产,但只有东来县的水土和气候能种植,因此,杨老户寨这里,是没有猕猴桃的。
    林燕知道,这是丈夫变相照顾小姑子的。玉良一年给她家送去的水果,足有几千块钱的了,这时候回报一下,也是应该的,她笑着点头:“别忘了给云洁公司那边的员工了。
    黄伟良很感激地笑了一下,他最喜欢的,就是老婆的通情达理和善解人意。
    “哥,嫂子,你们怎么有空过来呀?”玉良坐在铺子里,正低着头算账,她前面摆满了大大小小的水果礼品盒挡住了视线,还是在外面忙乎的葛明顺先看到从车上下来的林燕夫妇,满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