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户女+番外 作者:大鱼鱼(晋江2012-09-01完结)-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是自己亲姐,徐二姐做的更加卖力。嫚子倒是清闲不少,正抓着手里的百家衣给三牛赶呢。
  
  
  
  九月里事儿真多,吴方氏的大儿媳与大儿子吴二林离合,还为了昧下媳妇的嫁妆,又把孙子除了族,被人笑话了一阵子。
  
  没成想,刚过九月十五,吴方氏的小儿媳受不了婆婆虐待,碰了井。自是一尸两命,吴方氏用孝道虐带儿媳的事传的沸沸扬扬,最后被小儿媳的娘家报了官。
  
  吴方氏虽然占了孝道,可是不能打着孝道的名号杀人啊?所以被收了监。
  
  吴娇丽被大哥用二十五两买了回去。徐大娘多得了五两银子,也没有自己留着,而是捐给了惠民所,算是舍得最多的财物了,虽然她肉疼了许久,但不后悔。
  
  刘家婢女莺莺跟着刘寡妇上街买东西,被人认出来是苦水庄郭三妮。自有人去告诉找闺女的郭婆子。
  
  两日后,郭婆子带着族人打上门,说刘家拐带她闺女。刘家争辩,后又扯出郭家大姑爷秦家,闹腾的那个欢。
  
  最后,还是刘家损了银钱,让郭家带回郭三妮。
  
  看着是郭家占了上风,没想到过了五六日,那郭三妮偷跑回刘家,自卖自身,给刘乾坤做妾,说她有了刘家的骨肉。
  
  品箫自然是贤惠的好典范,规劝刘乾坤留下郭三妮,看着肚子里的孩子的份上。又自己出了二两买下了郭三妮。
  
  刘家的事传的整个唐莲镇人个个伸长了脖子等着下文,比那茶馆里说书的好听多了。孙嫚子自然听了几句,倒是没有往心里去。
  
  又过了四五日,听说南山一口枯了的井,井喷涌出甘泉。又四五日,有人在莲塘边上见了两颗珍珠,又大又圆,卖了不少钱。
  
  九月底,有人还看到了西山上见了龙凤翔舞,百鸟争鸣。
  
  九月底方奎也入上京五日了。
  
  方奎到了上京时候,李乘风也不过才回来三日。原来他一路上游山玩水,自然走走停停,而方奎却快马加鞭的紧赶。所以看着表哥的帖子,他吃惊不少。
  
  来到约定的翡翠楼,李乘风不由得调侃着“表哥,表哥,你果然还是记挂我这个弟弟。一路护送我了?”
  
  “美得你。我住在这里,今个约你出来,你就别回府声张了。”方奎与表弟说道。
  
  “自然不说,但也和我说实话。你来上京干啥?”李乘风纸扇一摇,一副公子哥的风流样。
  
  方奎自然看不上,不由得说“都十月,你摇的什么扇子?”
  
  上京比唐莲镇更靠北,自然冬天更早,更冷些。
  
  方奎的话把李乘风说的尴尬的收起了扇子,揣进了怀里。
  
  “我来找刑天监的公孙大人。你帮我引荐。”方奎不客气的对表弟说道。
  
  李乘风一下子来了兴致“表哥你是来批命的?还是来合八字的?对了,你是来请吉日的吧?哈哈,我多聪明,一猜就中。”
  
  “不是。”方奎毫不留情的打击到。
  
  孙是鱼
  那日里听了师姐讲的“星槎”让她心里微微一动。难道她的到来也与它有关?她来时是七年前?那一年也出现了“星槎”?
  
  她话里话外的问了老娘,却得到了没有的答案。
  
  “我也是听老辈人说的,说赤龙是天上太上老君的座骥,只有给主人驮仙草时才出现。那里是凡人见得。”
  
  听了孙大娘的说辞,嫚子想,人们的想象力真是丰富。
  
  十月初,孙家大牛取了大名松柏,到了镇里书塾念书去了。孙嫚子对松柏这个名字很是不满,找到大哥要改改名字。
  
  大哥也无奈的说道“族里排松字辈呢。孩子多了,好名字都被占了。以后二牛估计得叫松花,松枝,松果,松子,松树几个还朗朗上口的了。前门二堂哥家的那狗子叫孙松针,咋啦?还不是叫的欢实?”
  
  孙嫚子被噎了一下不由得说“族里哪位族老排的字?咋就这么绕口呢。”
  
  孙大哥呵呵的笑着不答,只是对她说你问爹去。
  
  看着哥哥那样子,她也明白这名字肯定与孙大伯有关,也就歇了心思,将来造化不在名字上。比如她都没有名字,成天被别人嫚子,嫚子的叫着。
  
  孙松柏倒是对自己的名字很是喜欢,半日里就写的有模有样的。
  
  天越来越短,气温越来越低,大家都穿了夹袄。嫚子倒是觉得三件衣服能抵得住,但是孙大娘不许。说女儿家更应该注重保暖。
  
  十月中旬天开始下霜,寒气加重了。嫚子也有一个多月没有见到方奎了,她倒是不想,而是觉得不应该,那个成天想着往她家钻的家伙怎么会老实?
  
  …
  
  方奎得了李乘风的引见,见到了刑天监的公孙大人,送上莲山县主的亲笔信,就赖在公孙大人的刑天监不走了。其实人家公孙大人只是客气的留了留客,他却皮实的不挪窝了。
  
  公孙大人名公孙清雨,年过半百,是半个出家道士。他是既舍不得世间荣华富贵,又舍不得道家的洒脱随风,所以他就混了不论不类。
  
  他看着方奎那厚脸皮,恨声的说道“我上辈子就是欠了你们娘俩个的。”自去按照莲山县主吩咐行事。
  
  一日,皇上召见刑天监的公孙大人问“清雨,你夜观星象,得知有星槎降临,如今过去几个月了,更是如你所说,是吉像。今年风调雨顺,丰收呢。”
  
  “陛下,其实星槎降临还有一个寓意。不过与国家昌盛相比倒是显得微不足道了。”公孙清雨抛了一个鱼饵。
  
  “喔?清雨说说看?”皇上不由得好奇。
  
  公孙清雨搓搓手说道“其实,今年也是那成亲结对的好年景。如果年前适婚男女结成夫妻必定和和美美,白头到老。”
  
  “哈哈,哈哈,还有这么一说?”皇上听了开心不已。
  
  那天皇上自是在皇后那里歇息着,就与皇后说了这话,他是当闲话说的。但是皇后认真了啊,她的长公主已经定了驸马,明年完婚。被皇上这么一说,心思一转,就央求了皇上下旨今年完婚。就为了那个和和美美白头到老。
  
  有了皇后急嫁女,有了贵妃胞弟急娶弟媳,宰相家急嫁女又娶媳妇,刮起了魏唐朝婚嫁旋风。着一传十是传百,如同阳光般照射,忙的冰人们头昏脑胀的。
  
  当“旋风”刮起来的时候,方奎在上京采买了不少结婚用品。来时轻装,去时三大车。
  
  公孙清雨看着骑马离去的方奎,轻轻的松了一口气。如果这是他的儿子多好?
  
  回到房中,仔仔细细的又看了几遍那信,才点了蜡烛烧了。又念了几遍清心咒才压下心中的邪念。都这把年纪了,还是放心年少时候的执念,果然不能成仙!
  
  远在唐莲镇的李夫人自是收到上京的信,看着女儿给她提点,让兄弟与那孙家姑娘早日成婚,还说定了日子早点告知。
  
  李夫人见网已经撒开,自然告诉了腊月二十六是吉日。
  
  方奎带着三大车在上京城外与李乘风话别。
  
  “哎,表哥,娘给我定了亲事。估计能年前完婚呢。”李乘风耷拉着脑袋说道。
  
  “是吗?新娘子谁家的?”方奎事情办好了,心情也好,看着表弟有点顺眼了。
  
  “礼部尚书的嫡孙女,她爹是五品小官。哎,都比我大三岁。还是表哥你好啊,小表嫂才十二,肯定要过个两三年才成婚。”
  
  “那等定了日子,我来给你挡酒。”方奎心里却想“要是和我的吉日太相近了,我就不来了。”
  
  李乘风又高兴的说“好啊,今年就在上京过年。与姑姑一起来!”
  
  …
  
  孙嫚子还不知道自己成了方奎母子网中的鱼,这日里镇上赶集,她就与大嫂,二嫂一起出门买点布,买些菜。
  
  孙嫚子赶集时候很少,主要是家里活计多,在院子里兜兜转转一天就过去了。就是有点时间也就是做做针线,或者与师姐出门到清风观看师傅去。
  
  这日里不巧的,她刚进上次方奎说的自家的布绸店,就看着一个挺着肚子的□带着一个梳了头丫头也走进店里。
  
  “莺莺,快来看。给你的孩儿也扯块布做做小衣。我瞧着这湛蓝的就挺美。”□声音如同莺出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