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花景生 by 多云-第2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霄的脸上倏地漾开朵笑,杏子眼中透出清澈的温柔,他站起身,走到窗前,碧色窗纱上辉映着金色的阳光,明霄回头望着景生,坚定清晰地说道:“那是我的父王和朝堂,我必须直面以对,风也好,雨也罢,这一关我必闯过,如今我们的关系半明不暗,在这个微妙的时刻,你没有立场替我出面,这是该我承担的责任,景生,相信我!”
  
  此时,明霄站在窗前,脸上带着明丽的笑,双眸炯炯,若有神光,含着鲜碧的春阳照在他的身上,为他秀逸的身姿镀上一轮光边,更使他显得神采奕奕。
  
  景生点点头,——阿鸾是未来与他风雨兼程的伴侣,是翱翔于九天的青凤,不是躲在他羽翼之下的雏鸟。
  
  “好,就依你,但阿鸾一定要记住,这不是你个人的责任,这是应该由我们共同承担的责任。”
  
  “你放心吧,未来我必与你共进退,但这一次,我需要独自面对,如果你我一起出现,我父王更会觉得受辱和难堪!”明霄唇边的笑意慢慢扩大,心里的不安也慢慢扩大,——景生,因为明浩,南楚王室已亏欠你太多,我怎能让你再临险境! 
  
  “过几天就是冠礼的正日子了,母后问咱们是否需要预练一次?”景生走上前,与他并肩而立,看着他秀韧倔强的模样,心里更是痛惜眷恋,——阿鸾,你已因我受到了打击和伤害,我绝不会让你再受磨难!
  
  ****************************** 
  
  春分日,阳在正东,阴在正西,阴阳相半也,谓之春分。这一天正是大夏成璟帝华璃和南楚王太子明霄的冠礼之日。
  
  早在多日前各部省便在卫太后的授意下积极筹备冠礼,先由钦天监卜得吉日,再由工部制备两人的冠冕衮服,翰林院撰写祝文,礼部具仪轨。整个仪式由中书省承制。
  
  隶属于中书省的秦书研便格外忙碌,这些天在将要举办冠礼的承天殿和皇帝寝宫咸安殿以及太后办公之地泰坤殿来回奔波。春分日卯时刚过,秦书研就来到永安殿,才在外殿殿门处站定,就见明霄已快步迎了出来,书研抬眸,一望之下便惊喜欣慰的笑了,只见明霄浓密的乌发已被梳成双童髻,以双玉导将空顶帻固定于发上,身着绛纱袍。
  
  秦书研立刻俯身行礼,却被明霄伸手拦住,“书研不需多礼,这些天辛苦你了。”
  
  秦书研谦然笑道:“这都是书研的职责,哪里谈得上辛苦,我祖父已于前日奉告天地,宗庙,社稷,中书省另定帝师王伯通为今日冠礼的太师,我祖父秦相为太尉,殿下即已准备妥当,我们这就可以前往承天殿了,昨日内使监已在承天殿正中陈御冠席。”
  
  明霄听着小秦的通报,频频点头,心中也有一丝紧张,“陛下呢,可已启程?”
  
  小秦摇头,笑意扩大,“就是陛下让我来看看殿下是否准备妥当,他说要和殿下一起启程,到时殿下乘舆先至咸安殿,与陛下御舆同往承天殿。”
  
  “好,我们启程吧。”明霄望着殿门外初升的朝阳,万丈金光普照于殿阁楼角之上,——今天当真是个吉祥之日呢。
  
  辰时到,东安宫城钟鼓齐鸣,三通后,排列于承天殿外宫道上的文武百官依大朝位次步入承天殿,侍立于御冠席西侧,就在这时禁军宿卫警跸而出,环列于殿外,而御舆也于同时到达,景生与明霄携手步下御舆,百官转眸望去,不禁齐齐惊怔如塑,只见两个英秀绝伦的少年并肩而来,同样的服色,同样的端肃凛然,同样的仙仪飘飘,真如日月光华同临大宝。
  
  大夏的众臣百官,当听说今日将同时为成璟帝和南楚太子行冠礼,都是先震惊,后了然,再后便是担忧和欣喜,那些已然见过明霄的,自然对他推崇备至,虽也担心武王发难,但都对现在的成璟帝信心满满,认为此举已奠定明霄的大夏后位,也就令南楚有回归大夏的可能。而那些与明霄从未谋面的大臣则疑虑重重,甚至对此举颇不以为然,他们虽也肖想南楚,但却觉得此举太过冒险,特别是对明霄毫无了解,多认为他配不上大夏后位,此时一见之下,才知大错特错,这明霄当真是南楚的瑰宝,其气度风华丝毫不逊色于皇帝陛下。
  
  景生和明霄步入承天殿后并未升座而是直接来到御冠席站定,殿外响起啪啪啪的群鞭击地之声,那是宫侍在鸣鞭报时。鞭声停顿后,此次冠礼的太师太尉同时来到设于丹墀内道的拜位赞拜,雅肃庄严的礼乐响彻大殿内外。文武百官随同赞拜,四次后,礼毕,乐止。
  
  明霄侧眸望向景生,不期然的,发现景生也正凝望着他,眸光深湛,饱含爱恋,当与明霄的视线相遇时变得更加深挚缠绵,那是景生渴盼了千年才得到的真情回眸。
  
  这时太师和太尉已在大夏及南楚两国的礼部官员引导下来到御冠席前,分立东南,景生和明霄并肩跪坐于席上,这时,侍仪出列,高声奏请加元服!
  
  秦相为冠礼太尉,虽年事已高,却仍精神矍铄,他稳步走上前来,请旨道:“可脱空顶帻否?”
  
  “准!”景生答道。
  
  秦相探身上前分别脱下景生及明霄双童髻上的空顶帻,转身将它们放置于两国礼部官员手捧的漆木箱中,老丞相站起身,笑眯眯地看着面前的两位天潢贵胄,眼含祝福,遂退立于西侧。
  
  帝师王伯庆被定为此次冠礼的太师,这个决定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他形貌不佳,本不适宜担任如此重大仪式的主宾,但卫太后和圣上都殷切敦促,特别提出了他祖籍南楚临州,与明霄有同乡之谊,王伯庆嘿然一笑,立刻便应允下来,他虽未见过明霄,却早已听说他的美名,这几天族中子侄更向他提起那晚林芳阁中明霄的无上风采,使王伯庆对他好感倍增。此时与明霄对面而立,王伯庆才知子侄的赞美都太浮夸,没有说出真人百分之一的美好。
  
  王伯庆走上前去,两位内使监分别捧着冠冕立于其左,王伯庆作为太师朗声祝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寿考维祺,以介景福。”祝毕,王伯庆矮身跪于冠席前,两位内使监也同时跪下,其中大夏的内使监捧冕授与王伯庆,王伯庆接冕后趋身向前为圣上加冠,并加簪缨,其后又从南楚内使监手中接过冠冕为明霄加冠,礼毕后王伯庆站起身也退立于西侧,五官滑稽的面容上是从未有过的肃穆,他含辛茹苦了近十年,终于盼来了这一天。
  
  这时,御用监出列奏请圣上并明霄殿下著衮服,景生和明霄同时站起身,在两国内使监的协助下穿著衮服,观礼的文武百官聚精会神盯视着这一历史性时刻,在看清明霄所著衮服的细节后都倒吸口气,虽然大家心中都早有揣测,但却一直心存疑惑,此时看到这奇特的衮服便不再怀疑,不禁群情激昂,又不能议论纷纷,各人的脸色就都涨得有点发红。
  
  就在大家晕晕然不知所措之际,礼部及鸿胪寺官员已另设玉案于殿正中南向,大夏礼部郎官引导着明霄至玉案前,明霄好像对此仪轨早有预料,他的面容淡静,神态安然,通身洋溢着震慑人心的清贵之气。
  
  明霄谨肃地跪于玉案前,大学士王伯庆和户部尚书王孙湓作为正负使手捧皇后金册及皇后金印来到案前矮身跪下,承天殿内一下子陷入死寂,人头攒动的大殿竟如无人之境一般,大家都屏住呼吸不敢置信地凝望着玉案处的三个人,眼睁睁地看着正负使将金册金印授与明霄,就在明霄接封的同时,内使监振声高呼:“册立毕!” 
  
  殿外立刻响起恢弘的钟鼓礼乐之声。明霄倏地微仰起头,望向侧前方的景生,发现他那璀璨的星眸中竟隐含泪光,明霄抿唇笑了,明媚绝伦的笑颜竟令殿中所见之人轻吸口气,同时又被他眼睫处缓缓溢出的泪雾所感染,都是既唏嘘不已又欢欣无限。
  
  景生凝望着明霄,缓步走过来,握住他的手与他携手走上金台,端坐于御座之上,大殿内绝对的寂静已于此时达到饱和,一触即发。
  
  这时光禄寺寺卿手捧醇酿授与太师王伯庆,王伯庆笑嘻嘻地接酒在手,面对御座祝曰:“甘醴惟厚,嘉荐令芳。承天之休,寿考不忘。” 祝讫,王伯庆将酒授与内使监,内使转捧酒于圣上和明霄,景生和明霄接酒在手,祭少许,遂以虚盏交还内使监,这时礼乐再次响起。饱和的寂静轰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