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俗人回档-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进步很快。

学习之余,边学道给张亚青也出了不少主意。比如电脑学校怎么包装,内部怎么布置能让人看上去更正规更有档次。还有,虽然有点晚了,边学道还是建议张亚青想办法把一楼盘下来开一个网吧。

一起学电脑的6个同学里,跟边学道关系最好的是王文凯。

王文凯跟边学道是初中同学,高中不在一个学校,但一直没断了联系,假期的时候经常一起聚会吃饭。王文凯学的理科,高考打了633分,志愿报的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了提前掌握点电脑知识,这才来电脑学校学习。

8月28日,边学道的录取通知书到了。看着通知书上的“国际贸易”几个字,边学道仿佛看见徐尚秀站在他面前冲他微笑。

2001年9月11日晚上7点,看着墙上滴滴答答的钟表,边学道心情难以平静。

他知道再过一个多小时,地球那端就要发生一起恐怖袭击,可是他什么也不能做,什么也不能说。

边学道清醒地知道,如果他真的在网上提前说了什么,自己和家人一定会卷入不可控的巨大漩涡,甚至生命都将不在自己手里掌控。

自己头脑里的信息,不说是机遇,说了就是灾祸。这一晚如此,7年后的大地震如此,他知道的一切都如此。就在这一晚,边学道给自己定了一个规矩——滴酒不沾。

9月15日,大学报到的前一天,边学道跟爸爸妈妈说了很久的话。他告诉爸妈,上大学后会找兼职的工作锻炼自己,让爸妈别急着卖房子。还有,明天报到他自己去,安顿好了就给家里电话。

开始的时候边妈坚持要去送边学道,后来还是边爸劝住了她。

9月16日早上5点,边学道一个人登上了伊春开往哈尔滨的火车。

第二卷 青春须早为

第16章 四哥,你不厚道

边学道在林业大学接新生的大巴里坐了20分钟,车开了。

前排坐着3个来接站的学生,开车前,其中一个领头模样的女生在车里清点了一下人数,路过边学道时问了他一句,“车要开了,你家长呢?”

边学道说:“我自己来的。”

坐在靠窗位置的边学道,安静地打量着车窗外熟悉又有点陌生的城市,2001年的哈尔滨与边学道记忆中的哈尔滨有很大不同。

大巴进到林大校园的时候,主楼前已是人头攒动。各院系都搬几张桌子并到一起,桌子两边固定一根竹竿,上面挂着印有院系名称的横幅。

边学道拎着自己不大的旅行包,走到经管院的桌子前,签名后,要了一张报道流程单,按照上面的顺序,开始一栋楼一栋楼的跑。

这时候的校园跟边学道毕业时有一些不同,B区的几栋新宿舍楼、图书馆、体育馆、游泳馆都还在施工中。不过这并不耽误边学道报道,他在这个校园生活过4年,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

除了校医院的体检队伍比较长,其他项目都很快。不到12点,边学道就抱着学校发的被褥枕头和脸盆,按照领取的宿舍号,向6A公寓走去。

717寝的门是开着的。

边学道往里一看,呵,一屋子人。

费力地用手在门上敲了几下,笑呵呵地跟里面的人说:“大家好,我叫边学道,大家的室友。”

看他抱着一堆东西,门口下铺的男生过来帮了他一把,冲左边靠窗的下铺一指,“床位学校已经分好了,都贴着名签照片,你床在那。”

屋子里算上边学道来了5个学生,其中两个的家长帮着铺好了床,跟大家说了几句话陆续离开了。

看着父母出了门,边学道上铺的男生一下活跃起来,把门开了一条缝,往外看了看,锁上门,不知道从哪摸出一盒烟,“可憋死我了”,接着把烟盒冲着屋里的几个男生一扬,“还谁抽?”

边学道看了一眼床边的名签,知道自己上铺的男生叫李裕。

边学道对面上铺的男生说“给我一根”,边学道和其他两个都摇头。

两个烟民刚点着火,没抽上两口,门外就有人敲门。两人赶紧手忙脚乱地把烟掐了,扔进卫生间。开门前,李裕还喷了几下空气清新剂。

门开了,李裕愣住了。

一个大个儿站在门前,一手拎着一个大号旅行包。身后跟着两个女生,一个抱着学校发的床上用品,一个抱着脸盆杂物,肩上还挎着一个小旅行包。

边学道也有点蒙,心说门外这是什么组合?

大个儿把手里的包往门里一扔,赶紧回身接被褥,边接边说:“谢谢学姐,谢谢学姐,安顿好了一定请学姐吃饭,学姐给个电话吧!”

两个女生往寝室里看了一眼,其中一个稍高一点的说:“不用了,都是一个系的。我们回去了,还有新生要送呢。”

大个儿马上说“我送送学姐”,带上门,就追了出去。

李裕看着地上的包,“我操,学姐送上来的,还有这待遇,这哥们人才啊!”

没一会儿,大个儿回来了,手里捏着一张写着电话号码的便签。

李裕看了看大个儿床头贴着的照片,又看了看大个儿,说:“哥们,你走错寝了吧”,指着照片说:“这人是你么?”

大个儿看了一眼,“那照片是初三照的,当时手里没照片了,就把这张交上来了。”

屋里几个人凑过去一看,确实不像。

照片里是个胖小子。现在这大个儿,浓眉,带笑的桃花眼,高鼻梁,两个嘴角上翘,脸上棱角分明,高而不瘦,纯纯一个美男子。

铺好了床,把东西放进自己的柜子里,边学道躺在床上休息,跟大家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

直到下午2点,寝室8个人到齐了。

等家长都走了,老规矩,8个人按年纪生日排大小。

边学道排老四,上铺的帅哥李裕是老五,跟李裕一起吸烟的国字脸艾峰是老大,艾峰下铺的眯缝眼于今老三。大个儿美男陈建排老二,陈建下铺有两个酒窝的杨浩排老七。陈建对面上下铺是老六孔维泽和老八童超。

艾峰家在西安,于今是湖北人,杨浩是江苏人,陈建是山东人,剩下边学道4个都是黑龙江人。

几个男生躺在床上,交流着对校园的印象,说着来时见到的漂亮学姐,对还没见着面的同班女生摩拳擦掌非常期待。

然而,最让大家惊讶的还是林大寝室居然给配电视,连有线都是安好的,甚至能看到凤凰中文台。

聊天时,有人问到边学道,他就附和几句,大多数时间他都在猜想着徐尚秀会住在哪个女生宿舍楼,构想着两人第一次见面的情景。

晚饭的时候,8个男生一起行动去食堂吃饭。路上看见不少这种大队伍,一看就知道是刚报到的新生。

基本上,这种全寝行动只会出现在大一开学之初和一些特殊日子,不论男生女生,寝室里的学生会根据性格、家境、美丑、成绩、爱好等因素组成若干小圈子。

尤其是大家熟悉了校园和周围的环境以后,选了不同的课以后,有了男女朋友以后,全寝行动会越来越少。

一下午的观察和回忆,边学道已经可以断定自己和徐尚秀不在一个班。因为2012年徐尚秀参加了一次大学同学聚会,回家后,徐尚秀指着大学毕业照里的几个人说他(她)们几个现在混得最好。

自己寝室里的几个人,都不在那张毕业照上。

休整一天,分发军装,9月18号,军训开始。

早上7点50,绿油油一片的大一新生,站在体育场外,等待学校编成方队,才能进入体育场。

边学道一边和寝室的哥们说话,一边打量着四周的女生,希望能发现徐尚秀的身影。然而,统一的军服非常不利于找人,看了几圈没有发现,就随队进场了。

按身高列队,安排教官,划定方队训练地点,熟悉军训口令,一上午就过去了。1米87的陈建是方队的第一海拔,边学道和艾峰也在第一排。

整整一天,边学道一直在四周的方队里寻找徐尚秀,还是没有找到。一定是分到远处的方队了,边学道对自己说。

军训第二天,以“治校严谨”著称的林业大学开始发威了。一系列寝室卫生标准,学校纪律条例,学生行为规范,下发传达到每个新生寝室,其中,最变态的一条是寝室地上不允许有头发丝儿。

晚饭过后,校学生会带着军训教官挨个寝室教授怎么叠军被。

边学道早就知道有这一项,晚上在食堂吃完饭,去校内超市买了两盒芙蓉王。教官是带着自己的被子演示的,叠完两遍后刚要走,边学道拉住了教官,从兜里掏出烟递过去,“教官,刚才有几个地方没记住,帮我们再演示一遍吧。”边学道指着自己的被子说。

教官看了看手里的烟,揣进兜,告诉边学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