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俗人回档-第4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他心里,父母节衣缩食省了一辈子,现在有钱了,吃穿住用行要全面提升档次,算是弥补前世的亏欠。可是边爸边妈不喜欢穿戴,尤其是老一辈人普遍有一个观念——人这辈子吃多少斤米面肉、穿几匹布的衣服、喝几缸酒,都是有定数的,直白点说,一个人要是悠着点吃喝穿,就能活得长寿一点,要是胡吃海喝奢靡浪费,一旦把自己有数的福气都享受光了,也就要死了。

本着这种观念,边学道买回来的衣服、鞋子、包什么的,好多都是试穿了一下,就挂那了。

边爸边妈跟边学道说了几次,说他要惜福,能不买的就不买,需要了再买,可边学道管不住自己。在他心里,他的存在本身就是异数,往坏里想,要万一是南柯一梦,那还节俭啥?还不使劲先让父母享受一下?

再说了,他花在父母身上的钱,跟他捐出去的钱比简直九牛一毛。在边学道最深的意识里,他玩命救人做好事,就是想着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就是想让冥冥中主宰他重生的未知存在看到他的努力,让他留在这一世,别让他忽然醒来。说到底,他就是一个处心积虑“为己”的俗人。

在衣帽间里转了一圈,单娆和王家敏、张倩各有收获。

单娆本来不想要,但耐不住边妈一个劲儿送,就收了一个香奈儿的女包,王家敏和张倩挑了两件衣服。

见单娆收了包,边妈特别高兴,张倩试穿衣服的时候,边妈开始和王家敏一起给单娆灌输女人要以家庭为重,事业嘛一般就行,再就是普及女人的最佳生育年龄。张倩是个自来熟,而且人在农村,什么话都敢说,趁着王家敏试衣服,她居然拉着单娆说最佳受孕体位什么的。

女人有女人的话题,男人有男人的话题。

边爸、边学道、边学仁、边学义四个男人坐在楼下,关心了一下老一辈的身体,说了点保健食谱偏方,然后言归正传,说到了边学义这一年来当村长的感受。

去年边学义上任后,边学道通过敢为集团下属一个子公司,跟村里开展合作,投资几十万建了一个集体大棚项目。

一秋一冬加一春,大棚项目就让村里的人均收入上了一个台阶。

边学义上任,不捞钱,反而找来资金,带领村里人赚钱,口碑直线上升。还有,边学义这一年,不仅村里人均收入成绩斐然,春节时给上面够得着的各级领导送的礼分量也很足,伊春下面的行政村拢到一块,边学义的礼最重。

乡里领导去年就都耳闻了将军山下的来龙去脉,又有蒙家的前车之鉴,春节过后没多久,就把边学义当基层干部典型报到了市里,边学义被领导叫到办公室,谈了半个多小时,回头就把村书记的职位也兼了。

村长兼村书记,这就是最小号的土皇帝。

村里的集体大棚是合作项目,去年边学义找村里人合作,有人积极入伙,有人观望,有人冷言冷语,转过年,眼看着哗哗挣钱了,大棚项目立刻成了香饽饽。到家里求边学义的人络绎不绝,家里穷的,塞给他两条烟,宽绰的,直接塞钱。

边学义记着边学道的话,无论烟酒还是钱,一概不收,而且说不收就真不收,没有例外。

这一下,村里人就服了。背地里凑一起,对边家这个老二谁都说不出个孬字来,给边学义下一步推行的东西打好了基础。

边学义干得风生水起,在村里威望有目共睹,在乡里也说得上话,他对给他支招的边学道更加信服了,逢年过节都往哈尔滨跑,大米、山野菜、小笨鸡、野味……一个劲儿往边爸边妈这里送。

这次来,倒是没拿啥东西,都是山里的坚果,纯天然的。更主要是,边学义和边学仁这次是路过哈尔滨,准备出去旅游。

旅游是家里内部的说法,官面说法是外出考察。

在基层,干得好的村干部每年出去考察是必备科目,经费都走公费,预、决算时的说辞是:村书记XXX,今年受上级委派,去了X地X地X地考察学习,开阔了视野,提升了眼界,对带领全村人民致富信心更足了!

乡里领导看好边学义,决心好好交往一番,在办公室就跟边学义明说了:“你也辛苦一年了,这次出去,没那么多规矩,主要是放松和开阔眼界,干部也是人,总得有张有弛嘛!这次出去,把家里人都带上,一起出去高兴高兴,回来报账的时候,你再跟我说一声,我给你签字。”

边学义回到家,就跟张倩把旅游的事说了。张倩跟王家敏关系好,边学义没当村长的时候,家里有时周转不开,都是她去跟王家敏张嘴借。王家敏人品好,妯娌两个关系处得跟姐妹似的,这次张倩就动了心思,想带着王家敏一起出去。

边学义一听就急了,哪有小叔子带着嫂子出去的?这玩意好说不好听,就算自己媳妇跟着也不行。想了想,干脆,把大哥也叫上,在路上也有个照应。

边学仁所在的啤酒厂彻底没生机了。如果没人接手那个烂摊子,只有破产倒闭一途。在家郁闷了半个多月,王家敏眼看着丈夫话越来越少,她好吃好喝好伺候,没怎么太担心。

放两年前,如果丈夫的厂子这个样子,她肯定跟着吃不好睡不好,可现在,她觉得就算丈夫从厂子出来了,身上还有一道保险,那就是四叔家的边学道。

边家这一代有人出息了,这是公认的。出息的是谁?在村里人看来,边学义已经算出息了,可是王家敏知道,边学义顶天算小荷才露尖尖角,边家真正出息了的是边学道。

今年正月初十,边家人齐聚哈尔滨四叔四婶家里,有吃有喝有玩,去哪都车接车送,那真叫一个舒服。

王家敏清楚,只要边学道这个家族顶梁柱不倒,丈夫的工作就不是多大问题。

而且细算起来,边学道帮了老四边学德,也帮了老二边学义,她不信到边学仁这儿就眼看着袖手不管,边学道不是那样的人。葬礼那次,王家敏就看出边学道是个孝子,而且在乎家族血缘,是个认亲的人。

在丈夫面前没说什么,但王家敏已经开始想后路了。一段时间以来,她没事就往哈尔滨去个电话,问问四叔四婶的身体,跟两人说哈尔滨要是待得没意思就回伊春住一段时间。

后来,听张倩跟她说旅游的事,王家敏觉得这是带丈夫出去散心的好机会,更关键的是,出去旅游,必须到省会哈尔滨转车,也就有了名正言顺的理由去四叔四婶家见见边学道。

怕工作日的时候边学道忙,为了能确保见到他,王家敏硬是把旅游出发日子拖到周末,没想到,碰巧赶上单娆回哈尔滨了。

大伯去世前到北京看病那次,两个儿媳妇留在伊春照顾家,没跟着去。一行人从北京回来,说到边学道女朋友去医院探望,个个竖大拇指,异口同声说“长得好,工作好,家世好,人品好”,听得王家敏和张倩心里酸溜溜的。

这次偶遇单娆,两人先是观察,然后服气,最后是高兴。看四叔四婶的意思,似乎认准了这个儿媳妇,她们早点跟单娆处好关系,以后好处无穷。

第448章 晶晶和紫霞

边妈不想单娆这么快就走,单娆自己也不想走,可她必须走,明天还要上班,飞机不等人。

好在单娆回来没拿什么东西,都在楼下边学道车里放着呢,算上边妈送的,一个人也能拿得了。

一家人下楼送单娆。

边学义每次看见边学道的路虎都要啧啧几声,羡慕之情溢于言表,说在村里的路上开这车最好用,可是听了价格,他马上就萎了,200多万……就算去掉个0,不贪不搂钱,他也得再奋斗奋斗。

上车前,单娆先跟边爸边妈单独告别,然后拉着王家敏和张倩的手说:“要是到北京,一定给我电话。”

目送车开出小区,边妈小声跟边爸说:“看没看出单娆这孩子有心事?”

边爸点点头,向边学仁、边学义瞟了一眼,没说话。

六人进屋,张倩拉着边妈手说:“四婶,单娆在什么单位上班来着?上次听说了,转眼就忘了,刚才她在,我也没好意思问。”

王家敏在旁边说:“北京的中央单位。”

张倩一拍大腿:“对,我记着也是个领导,四叔四婶有福气。”

边爸一直不太喜欢张倩的言行做派,回头跟边妈说:“我有点饿了,你去帮我沏碗芝麻糊。”

边妈心领神会,拉着王家敏和张倩说:“过来帮帮我,大家都来一碗。”

看边学仁两兄弟的神情,就知道两人找边学道有话说,边爸拿着花洒,挨个屋转了一圈,跟边学仁和边学义说:“坐下看会电视,学道送完单娆就回来,刚才出门前我跟他说了。”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