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戒-第2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粱队长发善心竟同意收留陈昊天在工程队当临时工,陈昊天大喜过望,得知工程队次日就要离开此地,到底接了梁队长给的十块钱,晚上借着上街买手巾牙刷,便偷偷溜到欧二巷,把何丽约了出来。他知道中心肉菜市场这时人去場空,冷清得很,只有偶尔有人借路经过,便把何丽帶到市场,在一角借柱子挡着灯光悄悄说话。

何丽正为陈昊天的失踪感到焦急,见了陈昊天,欢喜得差点哭出声来。还顾不上说出责备的话,陈昊天已经把跟工程队到外地的事跟她说了,何丽一听,竟呆住了。好一会,才说,你不读高中啦?见陈昊天点头,又问,满叔和陈姨同意你这样做?见陈昊天摇头,忍不住拉着他的手摇晃着,急切地说,我不准你去!我要你和我一齐读一中!

学校早已经公榜,她和陈昊天都考上了市一中,陈昊天竟说不读高中到外地打工,她急得直跺脚。这时她才矇矇眬眬的意识到,她对陈昊天有着一股难以割舍的情意。

何丽到底没能说服陈昊天回心转意,她只好悄悄的回家拿了新的手巾牙膏牙刷,又拿了二十七元钱六角二分──那是她所有的零用钱和打碎了蓄积存钱的瓷猪拿到的钱──通通给了陈昊天,见陈昊天坚决不要,何丽却有道理,说陈昊天在糖厂踏石仔十几天,踏下的石仔有好几(立)方,她表姐会代他拿工钱,你就当先拿了踏石仔的工钱好了。

陈昊天被说服了才接过钱,何丽绽开了笑容,不过笑容很快就被愁容代替,情难自己的何丽那晚第一次冲动地拥吻了陈昊天。那是两个十六岁初中生的初吻,初吻在十六岁的初中生脑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没有羞答扭拧,没有歪心邪念,尽是真情的流露,又是难过的表述。

何丽是流着泪拥吻陈昊天的,陈昊天舐了何丽的泪水,也没尝出泪水有什么味道,不过他明了何丽对他的真情实意,他想,只要何丽不变心,他将来一定回来娶何丽做自己的妻子。

以后每年春节回来休假,陈昊天第一时间和何丽约会相见。何丽一年比一年长得漂亮,但何丽对他的情意没有变。何丽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进了一家公司当出纳,追求她的人还不少,听说早两年方清也想追她,只是何丽对陈昊天情深意坚,壁垒森严令旁人却步。陈昊天深为感动,他已经计划回家乡发展,那时便可朝夕相见,形双影对了,待瓜熟蒂落,那就操办一场热热闹闹的婚礼,让心上人风风光光的嫁进陈家。

阮桂洪、欧灿辉只在过年时候才能和陈昊天见着面,儿时的好朋友都变得有点陌生了。逼得好朋友小小年纪就离乡别井,他俩都认定是方树开搞的鬼,不看僧面看佛面,大家都住一条欧巷,应该有事就互相照应的,这个方树开,有事时不但不伸援助之手,还要凶神恶煞推波助澜──何况这事陈昊天和阮桂洪都是寃枉的。



事隔九年之后,陈昊天不动声色地回到了清源,不动声色地和供电局签订协议承包了电缆厂。这样一个小小工厂的体制转型,在清源根本就掀不起一点波澜。知道这事的欧灿辉和阮桂洪都遵照昊天的吩咐,也没有张扬出去。

陈昊天有这个胆识敢于承包电缆厂,归结于这九年跟着供电工程队揾食,走南闯北长了阅历见识。他自小就遭受岐視,憋了气长大了要出人头地为父母、为自己争一口气。

他到这个工程队的时候才十六岁,不是供电系统正式编制职工,又不懂技术,便成了队里的“万金油”,什么杂事都干。他人勤快醒目又听话,连队里的人支使他去买烟买酒,也乐呵呵的跑着去,从不会有难看的脸色和怨言,交带的事都办得很稳妥,很快就赢得工程队上上下下的欢心。

时间长了,身骨架结实了,陈昊天也像个工人一样,抬杆、拉线、上塔爬高爬低,他干活不吝惜气力,从不藏奸偷懒,学习又有悟性,很快就顶上一个技术工。梁队长后来通过关系,为陈昊天办了进网电工证,当了一名名副其实的电工。

梁队长很喜欢陈昊天工作勤恳,懂事听话,他是答应了陈昊天父亲照看昊天的,对他也就多了一份关心。他发现陈昊天似乎是两重性格:和大家在一起,陈昊天活泼好动,嘴巴很乖,待人接物很园滑周到,大家都把他看作醒目仔;静下来的时候,陈昊天能真正静下来,喜欢看书看报,从不参加打朴克、围聚聊天吹牛,不喜欢参与加菜喝酒。休息时和大家在一起,也是静静的坐在一边,听到议论工作、技术的时候就显得很专心认真。

梁队长又发现陈昊天喜欢收拾废品──这大慨是遗传吧,工程队住处干净、整洁,就和陈昊天喜欢收拾物品很有关系。先是废旧包装、玻璃塑料瓶子、报纸杂物,陈昊天分门别类放好,凑够一定数量就卖给收买佬;后来发展到打工程換下的废旧材料、用剩材料的主意。因为卖了这些东西收入是大家分的,当然其中最值钱的是铜线,陈昊天就提出由他收购,然后他利用休息时间送去废品收购站,这中间就有差价赚。

到后来,陈昊天发现把铜线剥离,铜归铜,塑料归塑料,卖的价钱翻了两番,赚得更多,于是就仔细用心剝离、分类。不过陈昊天很识做,知道独食难肥,赚到钱会买些时节水果、或劏鸡杀鸭请大家吃,大家也就没什么闲话,反倒赞赏昊天会赚外快又不吝啬。

陈昊天平日就留心搵钱的门路,见送货来的商家对梁队長阿谀奉承,连见了工程队的人也客客气气,知道内有乾坤。后来陈昊天的胆子大了起来,说动了梁队长让他当了队里的材料员,有时赶工程急需的一些辅料,像玻璃绝缘子、锣钉、锣母、地脚锣丝……由陈昊天采购提供,还兼了队里的后勤主管,一切所需生活用品、食堂采购都归陈昊天负责,赚的回扣、利润和梁队长对半分成。他嘴巴能说会道,市道上的价格也摸得娴熟于胸,往往能压低价钱。几年功夫,他和梁队长的荷包都悄悄地鼓涨了。

促成陈昊天转而搞电缆生产的,是梁队长去年初和他闲聊,偶然说起行业的情况触及灵机的。梁队长说,国内的经济越来越好,经过几年宏观调控,各行各业发展很快,外商的投资额越来越大,各县市的公路越搞越多,省内高速公路己经形成网络,路通财通,说明政府有远见有魄力,也证明政府不像过去那样穷了,能拿出钱大搞基础建设。我看以后电力这一块投入会更大,因为需求会越来越大──你看看居民的生活就知道了,不光用电饭煲、电风扇、洗衣机,現在连空调机也进入寻常百姓家了。

陈昊天想起这几年随工程队到处走,看到的和听到的和梁队长说的一样,南(海)番(禺)顺(德)、珠三角地区发展更快,浸浸然有赶上发达国家之势,自己家乡清源市和这些地方相比,虽然只有一、两百公里的距离,经济发展的距离却很大。他自然赞同梁队长的看法。经济发展离不开电,看报纸就知道,有专家早就提出,不能让供电成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瓶颈──瓶颈这两个字真的很形像贴切。

梁队张又说,国家过去对农电欠帐太多,现在财力充许,一定会有大的动作。你留心看看报纸,中央三令五申,要减轻农民负担,那是做给农民看的,那是治标的办法。真正要解决农村问题,一是体制,二是国家投入。为什么农村现在一些地方贫富悬殊?凡是穷得厉害的地方,国家总会加大投入,別的不说,农电这一摊,国家就会先解决──毕竟农民占人口的大多数啊!翻翻中国历史就知道了,农民造反起来不得了,那是一定会改朝换代的。

陈昊天满怀钦佩地看着梁队长侃侃而谈,觉得很有教益。梁队长食盐多过自己食米,见多识广,头脑醒灵,虽然是个技术工人,脑子里还装着国家大事、经济形势,还有很多历史知识。跟着梁队長,连眼界也开阔了,学会动脑子,不光要看眼前,还要瞻前顾后,举一反三。

真正给陈昊天脑子里打下烙印的,是梁队长说了一句“丢那妈,我有钱也会去办间电缆厂。”陈昊天深以为然。用电离不开电线电缆,广东一年要耗掉多少?別的不知道,其中梁队长这一个工程队,一年就要用数百吨!广东有多少个工程队?广东每年有多少项供电工程?能占1%的份额,这辈子也够花了。所以当陈昊天偶然结识了搭便车的老乡成奎安,得知成奎安是清源市电缆厂的业务员,认真攀谈起来,从成奎安口里知道了市电缆厂的情况,心里就放不下了。

在工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