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外国中短篇科幻小说1000篇 (第七辑)-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队长紧接着在屏幕上报告道:“当然,从目前的情况看,我们只能放火星火箭航天器进入米尔基了,哪怕我们只有100名强,比的士兵,就能保护国都不受侵犯;即使没有100人,我们战队总能凑够50人嘛!啊,我的战队!” 
  女大臣听着听着,眉头抽动一下,突然叫道:“砸开亚里西亚区第十房间最后那道门,把库哈克博士秘密保存着的人造人拉出来,编入战斗序列。” 
  只见女大臣像将军一样下达命令:“命令轰炸战队向亚里西亚区进击,即刻将门破坏掉;搜索战队作为预备队待命。” 
  轰炸战队突然开进至亚里西亚区。一大群宛如泥一样疲惫不堪的战队士兵把瘦成皮包骨的波恩和芭拉吓得像蝙蝠一样紧贴在墙壁上。 
  根据战队长的命令,士兵们开始破坏第十房间大门。可是士兵们端着火焰喷射器窝窝囊囊地倒在地上,他们虚弱至极的心脏没两下就骤然停工了。 
  女大臣在指挥室里处理随时传来的报告,越来越不耐烦。门前已经尸体一片,大门不但没打开,连尸体也没人搬走。女大臣阿萨丽不得不向作为预备队待命中的搜索战队发出进攻命令。 
  尽管如此,房门终于被破坏了。当发现大门里面另有一扇门紧紧关闭时,搜索战队的士兵们像稻草人被风吹倒似的,浑身软绵绵的一屁股坐在地上。 
  女大臣又新编成国民战队出征。随后,第二支、第三支新编国民战队被推了上去。但第十房间的出入口依旧纹丝不动。 
  为了激励他们,米尔基国的国乐不停地演奏着,但超极限的刺激别说起不到激励作用,反而促使大家快速昏迷——最后,强有力的米尔墓国人只剩下米尔基总统和女大臣阿萨丽两个人了。 
  两人走出房间,沿走廊向亚里西亚区前进。他们头一次接受音乐浴的洗礼,感觉极其美妙。最终,他们连滚带爬地进入了亚里西亚的入口。 
  鬼哭狼嚎,死尸遍地,那无法打开的门似乎在嘲笑他们。 
  “进去吗?”米尔基问。 
  “去吧!”阿萨丽回答,“我们冲进去。” 
  好像他们并不知道为什么要冲到里面去。他们只是被殉国者们的斗志所感染,服从着自我下达的命令,米尔基国最后剩下的两个人面对铁门,勇敢地撞击。 
  刹那间两人感觉到被黄色的大火包围住了。这是他们的结局,两人像从高崖飞落一样失去了意识——在这一瞬间,这房间恢复了百年墓地一般的寂静。 
  然而,这时——如果有人侧耳聆听的话,一定能听到一种从地层深处传来的神秘的金属物质发出的声音。与此同时,如巨大岩石盘踞在那里的第十号房间黑色的大铁门悄无声患地从里面徐徐移动。 
  从第十号房间洞开的大门里悠然地走出来的不是别人,正是被认为已经死掉的库哈克博士。他身穿奇异的甲胄,身后是大约500个人造人,个个与阿奈特相似,整齐庄严地跟在他身后。 
  博士把安装在甲胄上的第一个拨号盘转动了一下,从他肩头的放电器上飞出一条红色的火焰,从远处飘来的音乐浴的旋律顿时无声无息。 
  接着,博士又拨动第二个拨号盘。博士身后的人造人默默无声地贴着博士的身体到前面整齐列队而出,只有两个人代替波恩和芭拉留在室内。众多的人造人分别顶替米尔基国人走上了重要的岗位。 
  博士又拨动了第三个拨号盘。于是有爽快悠然的旋律飘然而来。 
  一会儿工夫,房间里可视电话的屏幕上映出一个人造人的面孔,他冲着博士开口道:“米尔基国的乐谱已经遭到彻底的摧毁,取而代之的是赞美人性的音乐浴。” 
  博士无言地点点头,新的赞美人性的音乐浴!那些死尸听到新的音乐浴将会生命复苏吧! 
  但冰凉的死尸仍像墓碑一样毫无动静。 
  库哈克博士进入了放置巨大操纵仪器的指挥室,潇洒地操纵着500个人造人投入工作。 
  人造人瞄准火星火箭航天器,电炮发出怒吼。 
  几百艘攻击型火箭航天器从地表成一字型腾空而起。 
  博士恬静地聆听着从远处传来的赞美人性的音乐浴。 
  赞美人性的乐曲,是为化为冰冷尸骸的米尔基国民而演奏的吗?抑或是库哈克博士为了把人的灵魂移植到他创造出来的美丽的人造人身上而演奏的?不,这是为了唯一幸存下来的独裁者库哈克演奏的挽歌!对拥有卓越大脑的博士来说,让米尔基国众多的死者再生并非多么艰难,但是库哈克博士已经全然没有这样的打算了。 
  库哈克博士一直怀着建设理想乌托邦的坚定信念并努力奋斗着。此前,他发现了女大臣的恶毒伎俩,便派了一个与自己极其相像的人造人到米尔基夫人的客房,并让其自爆而死,其目的之一正是为了迎接今天的到来。 
  新兴的库哈克人造人国家沐浴在全新的讴歌人性的音乐声中,并开始新世界的建设。





《闪烁》作者:让·克洛德·迪尼亚什

  人类本性中最丑陋的东西莫过于好战、嗜杀;“尸骨如山”、“血流成河?这些人类语言中令人毛骨悚然的词语说的是千万年以来,发生在地球上人与人之间的血腥杀戮。 
  如果人类本性中这丑陋的一面不在文明的进程中消除,那么,一旦我们与外星文明相遇而不能和睦共处、化剑为犁;那时候的战争又会落得怎么个结果呢?法国作家让-克洛德·迪尼亚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惨绝宇宙”的图画—— 
  平民与战争是毫无瓜葛的。他们对战争一无所知,毫不理解,也永远无法从中学会什么。我知道这一点,因为我就是个平民。 
  然而,参议员却派我前往特伦斯星系。当时,该星系还属于巴蒂克人,我们之间的战争已经持续了——我的天啊!——将近六百年。从他们灭绝了伊雷克斯星球上的六万名殖民地居民开始。 
  多少胜仗?多少失败?六百年间,有多少万人死于战火?除了这些统计数字,又有谁了解更多的事情呢? 
  我们占领了九个可以维持生命的行星,二十六个处于仿地球环境改造的不同阶段的行星,还有超过一千个完成了生态调节的太空站。可是,我们仍然不知道巴蒂克帝国的疆域有多大,不知道他们控制着多少星系,更不知道他们重要的堡垒设在哪里。巴蒂克人从不给我们留下任何有用的信息。他们总能将所有受过宇航训练的人及时撤走,让我们抓不到他们。他们的文明似乎并不青睐知识的共享。 
  对于巴蒂克文明,我们知之甚少,而在仅有的少量信息中,我们自己推断出的部分多于俘虏们告诉我们的。 
  这些都与他们的沟通系统有关。巴蒂克人没有听觉器官,也没有发音器官。他们并不是真的耳聋,因为他们能够分辨出波动的分子的活动;从技术角度上讲,他们也不是真的哑巴,因为他们的“大脑”能够控制一些分子的活动。为了避免使用新的术语,我们权且把他们的这种行为称作“通灵术”吧。然而,巴蒂克语言以及其他一些互相作用的刺激因素都是通过“媒介”实现的,而我们所想像的通灵术就显得一成不变了。 
  我写过几篇论文讨论这个问题,这也是我的博士论文的一部分。不过,我并不是研究巴蒂克通灵术的专家。我是一名外星学学者,获得学位之后,我一直心无旁骛地研究由人类变种而来的某些人群,这些人的基因发生了变化,因此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存。 
  实际上,之所以派我前往特伦斯星系,完全是因为特伦斯星系与奥雷夫星系之间的距离。奥雷夫星系原先由巴蒂克人统治,该星系中没有适合生命存在的星球,参议员刚刚在这儿建立了一个异形生物社区。我就被派驻在这个社区里,考察人类与仍生活在我方舰队十年前占领的三个太空站中的一百万巴蒂克人之间的关系。从奥雷夫星系前往特伦斯星系,只需一个月就够了,时差反应也仅持续短短一周的时间。参议员认为,这使得我同一名合格的巴蒂克学学家相比更有优势。 
  看来事情颇为紧急。 
   
  我根本没有喘息的时间。在悬浮状态下旅行之后,通常都有三小时的休息时间,我连这个权利也被剥夺了。他们把我从电脑自动控制舱里拉了出来,给我服用了一些安非他命以振作精神,然后便把我送到了利里号指挥所,这时距我——或者说。把我运送到目的地的交通工具一到达还不到十五分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