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富妻盈门-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周朝的纷乱不断,皇帝个个强横、冷血,直到当今即位。

    相较于前三位长辈,当今的命就好了许多,首先他有个能干的爹,把所有的问题都掐死了,其次他又有个能干的娘,先太后把先帝制得死死的,后宫也牢牢的掌控在自己手里。

    除了先太后所出的当今,武宗的后宫里竟再无其它男丁顺利长大。

    所以,当今是先帝唯一的儿子,根本就没人跟他争皇位。

    没有竞争就没有压力呀,当今的性格就比曾祖、祖、父等三位皇帝和软了许多,对臣下也甚是宽容,约莫百年后能得个‘仁’或者‘文’的谥号。

    作为宗室女,陈氏对这段历史非常清楚,对于当今的性格也更加了解。没错,皇帝待人宽和,一派儒雅仁君做派,对待发妻也非常怀念。

    正是因为对发妻的感情,所以皇帝对太子、以及太子所出的太孙都非常偏爱。

    “主少国疑?难道圣人真想将皇位传给那个刚刚十二岁的太孙?”

    听了宫嬷嬷的转述,陈氏也愣住了,开始细细思量起谢向晚这个推测的可能性。

    宫嬷嬷点点头,道:“谢大小姐也是这么一说……对了,她还说,若真是如此,今日的‘追缴国库’未尝不是昨日的‘杨奉案’!”

    ps:凶残的大姨妈来了,这是要死的节奏呀,某萨失言了,今天还是一更,明天待某萨重新活过来,一定双更,一定,还请亲们多多支持哈!

第071章 陆家二少

    陈氏心下一凛,宗室出身的她,自是知道当年‘杨奉案’的真相。

    杨奉案也罢、追缴国库也好,说穿了都只是帝王的手段,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翦除异己。

    回想家中老人偶尔提及的陈年旧案,再联想当下的朝局,陈氏忽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前些日子萦绕心头的一种莫名的怪异感觉,今日也终有了答案:难怪她总觉得宫里和京城的气氛很不对劲,当今更像是换了个人一般,一改往日的宽厚和善,言辞间竟带着几分罕见的戾气。

    之前大家还以为皇帝是心忧太子的病,情急之下才有些情绪失控。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呀!

    不是陈氏或是一干皇亲看不破,实在是‘只缘身在此山中’啊。

    皇帝偏爱太子,哪怕太子要死了,他也要把皇位传给太子的嫡长子,他的好太孙,全然不顾身边还有几个业已成家立业的儿子。

    而一旦太孙即位,主少而国疑,又有这么多的成年王爷环伺其身,武宗时的‘五王之乱’没准儿还会重演呢。

    皇帝性子温和,可也是经历过那番战乱的,所以才会提前做准备。

    如果说太祖的‘杨奉案’是针对开国元勋和朝中重臣,那么今上准备发起的‘国库欠银案’则是冲着皇亲和勋爵人家来的。没办法,谁让这些人家都是国库的欠债大户呢。

    除此之外,陈氏还想到了更深一层的意思。如今皇位上坐着的算是她的堂伯父,对于自家人。陈氏还是有几分了解的。

    皇帝忽然掀起‘国库欠银案’,估计还有试探、考校的意思。

    皇帝约莫也想看看。臣下对于他这个皇帝的话知否百分百心悦诚服,对于他的旨意肯不肯真心实意的执行。

    谢向晚说得对,追缴国库看似皇帝不经意间的一个突发奇想,仿佛是件小事,毕竟皇帝一辈子都是个宽厚和顺的老好人。没道理临了来个‘晚节不保’。

    然而大家却忽略了一点,当今圣人再温和、再儒雅、再牲畜无害,他也是个万万人之上的君王,掌握着大周朝所有臣民的生杀大权。

    陈氏还知道一点,那就是越老实、越平和的人,一旦真发起飙来就越是惊天动地,其凌厉、狂暴程度绝对不亚于嗜血冷酷的太祖爷。

    而且纵观当下京城权贵们的表现,陈氏更是惊出了一身冷汗:皇帝想追缴国库。并没有发明旨,但私底下却是透过口风的,京中的百官和权贵们也都心知肚明,却无一人主动响应。

    此事看似平常,可落在皇帝眼中,却是不可饶恕的大错——这些人竟然不把朕放在眼里?如今朕还活着,他们就敢揣着明白装糊涂,就敢阳奉阴违。倘哪日朕去了,留下年幼的太孙,岂不被这群不忠不义的臣子欺负到死呀。

    追缴国库什么的。还只是件小事,且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臣下就敢如此‘应付’。

    皇帝有些不确定了,如果太子死了,他想越过其它儿子,把皇位传给更聪明伶俐的孙儿。那些臣子、那些宗室就算不敢明着跳起来反对,也会暗地里给孙儿下绊子呀。

    有了这些想头的皇帝接下来会做什么?

    陈氏摇摇头,她不敢继续猜下去了,拿帕子轻轻按了按嘴唇,定了定心神,抬头笑道:“嗯,妙善这孩子真是有心了。对了,她可还有什么话要带给我?”

    宫嬷嬷亦是宫里混出来的伶俐人儿,知道陈氏已经将那些话听在了心中,谢向晚请托的事儿算是办成了,悄悄舒了口气,浅笑回道:“谢大小姐还说京中诸事有劳少夫人了,倘或府里银钱上有什么不趁手,不拘是她那里,还是谢家,都可帮衬一二。”

    唔,这个嘛……陈氏的手笼子袖子里轻轻捻动着,默默盘算着账面上能支用的银钱。

    成国公府一共欠了七十余万两,可公中的账面上只有三四万两,而国公府名下的田庄、铺子以及诸多产业加吧起来,约莫也有个三四十万两。

    这也不够。

    别看这几年陈氏和谢家做生意挣了不少钱,但大部分都用来填国公府的亏空了。有剩余的银钱,那啥,也变成陈夫人的‘私房’了。

    这些私房钱,陈氏自是要留给自己的儿女,想要用它来偿还国公府几十年来欠下的滥债,陈氏真心不愿意。

    可若是不动用自己的私房钱,陈家就算把祭田都卖了也不够还债的,皇帝真若追究下来,倒霉的还是国公爷、世子这一房呀。

    咬牙想了想,陈氏最后还是摇了摇头,“不必了,咱们国公府虽不如过去显赫,但也不是落魄人家,这几十万银子还是能拿得出来的……不过,妙善的心意我领了,呵呵,她可真是个好孩子呀,洪家妹妹能有这样的女儿,着实有福气!”

    宫嬷嬷虽是陈氏请来的教养嬷嬷,旧年里两人也曾有些交情,但彼此的情分还没有深到探讨国公府的家务事。

    又闲话了几句,陈氏好生谢过宫嬷嬷的辛苦,这才命小丫鬟将她送出去。

    把人打发出去后,陈氏一个人静静的坐在贵妃榻上,反复思索着这件事该如何操作对自己的利益最大。

    一刻钟后,方才那媳妇子亲自端着个托盘走了进来。

    “少夫人,厨房刚炖好的,您趁热喝!”

    那媳妇子仿佛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恭敬的服侍陈氏。

    陈氏却摆摆手,“先放下吧,我这会儿没胃口。对了,世子爷呢?可回来了?”

    媳妇子忙回道:“刚回来,老奴从厨房过来的时候,正巧碰到世子爷身边的小厮,便顺口问了句,小厮说世子爷去了书房,说是刚得了一本南朝的古籍——”

    陈氏无奈的闭了闭眼,她的丈夫千好万好就是这点不好,爱好个风雅,整日往家里捣鼓些古籍、古画、古董和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每件东西看着乱七八糟,动辄却要几千、乃至上万两的银子。

    陈氏也是郡王府出身的大小姐,见过的好东西也不少,眼光也是有的,可她实在看不出丈夫收藏的‘宝贝’有什么独特之处。

    倘或真是名人名家的手笔,花点儿钱买回来倒也划算,偏、偏……

    唉,面对一堆不知从哪个犄角旮旯扒拉出来的破烂儿,陈氏真不知道该如何评价。

    府里的财政会如此窘迫,爱好美食、美女的国公爷,以及痴迷收藏的世子爷绝对居功至伟呀。

    想到这对活宝父子档,陈氏忽变了主意——

    她的私房打死不能动,至于债务嘛,哼,既然是两代国公爷一手造就的,那就让他们也尝尝穷困的滋味儿,好歹也要让国公府的人知道,没有她这个‘自甘堕落’与商贾做生意的主母,国公府的日子将会是个什么样子!

    “兰香,给我收拾收拾,我要去见世子爷!”

    ……

    过了几日,恰逢十五,是大朝会的日子。

    朝堂上,成国公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儿,上书皇帝,表示自家已经变卖了所有能卖的产业,堪堪凑齐七十三万五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