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10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的人数并不多。大约也就五六十人。

    但,他们的精神状态和面貌。却让每一个看到的人,都忍不住抚掌称赞:“好丈夫。男儿当如是也!”

    甚至有着许多的小娘,对着他们拼命的尖叫和欢呼。

    大军得胜过来,向来就是军队的军官和立功的士卒们,解决自己人生大事的最好时刻。

    而长安城里的富商、大户和官员、贵族们,也都在摩拳擦掌,寻找着自己未来的‘贤婿’。

    对于长安人来说,每次大战之后,都是一次洗牌。

    想要在这次洗牌中,保住自己的地位和财富,那就只能去抓个立了军功的‘贤婿’回来,镇压自己的家族气数。

    不然,就只能等死了。

    当然,也有笑的嘴巴都合不拢的人。

    “好小子!”一个穿着直裾长袍的男子看到入城的骑兵之中,有着自己的儿子,顿时就乐得嘴都歪了:“果然没有辜负某的期望,立功归来,光宗耀祖!”

    能出现在这个入城式的人,未来,必然是不可限量的。

    最起码,也能混个司马校尉一类的武职。

    而司马、校尉,是一个家族向武将世家转变的必须基础。

    也唯有升到司马、校尉一级的武将,才有资格和能力,去阅读兵书,学习知识,甚至进入武苑深造!

    但,常言道,乐极生悲。

    此人还没来得及多说,瞬间就被周围的商人淹没。

    无数人立刻就像看到了猎物的野狼一般扑了上来。

    “某乃田氏,家有一女,年方二八,恰好是贵家麟儿良配,不如,我们就订下这儿女亲事?”大腹便便的商人,挥舞着无数的金钱,大吼着:“嫁妆好商量!”

    甚至有狗大户,急不可耐的开价了:“阁下,某愿出钱百万,奴仆二十人,车马三乘,大宅两座为嫁妆!”

    但,这些人的出价,很快就在更强的人面前败退了。

    一位穿着列侯冠帽的男子,直接带人挤进人群,对这位已然成为香饽饽的父亲拱手而拜,说道:“鄙人阿陵候郭胜客,敬拜足下,闻君有子,允文允武,堪称豪杰,愿以女妻之……”

    顿时,商人们全部耷拉下了脑袋。

    此番,有功将士,对于长安所有阶级来说,都是一块大肥肉。

    即使是列侯们,也必须参与争夺。

    尤其是那些********的列侯们,夺得一个或者多个有潜力的未来之星,是保障他们家族延续和封国存在的根本。

    他们是会不惜代价的!

    而出生在长安的有功将士,更因为户口本的缘故,将被无数人追捧。

    即使是三千户以上的列侯,也会心动。

    道理很简单,有长安户口本的有功将士。哪怕是个卒子,按照惯例。也极有可能被羽林卫和虎贲卫吸收,甚至。成为随侍天子左右的骑郎。

    未来前途,无法估量。

    其中的佼佼者,至少也是一个一郡郡守的格局。

    这样的潜力股,只要被列侯们发现,肯定不会放过!

    更何况这人的儿子,明摆着就是羽林卫和虎贲卫的有功将士!

    这几乎是等于在额头上贴上了:我就是未来之星。

    列侯们只要发现,就不可能放过了。

    这样的人才,每一个,都足以支撑起一个家族未来三十年的盛世。

    更可提携自己的子侄。为未来的复苏铺路。

    商人们在掂量掂量了自己的分量后,纷纷散去,继续去寻找下一个投资的机会。

    从灞桥直到北阙,有着数十万的百姓,这么多人里,瞎猫总能抓到几只死耗子。

    况且,商人们很清楚,自己有着列侯们没有的优势,这就是。他们不会计较自己的女儿是否是做妾。

    反正,先抓到一个女婿再说。

    只要人嫁过去了,总有机会能转正。

    而列侯们则不然,他们自恃身份。不会让自己的女儿为妾,哪怕是庶女,轻易也不会许给一个连贵族都不是的泥腿子做妾。

    而汉军中。主流,基本都是有家有室的军人。

    所以。其实商人和大户们的机会,远远多于列侯。

    ………………………………

    盛大的入城式。却不因人群的欢呼和呐喊而停顿。

    在胸甲之后,入城的是南军。

    首先出现的,就是在武州塞后,旗开得胜,为汉军胜利打响了第一枪的秦牧和他的同袍们。

    秦牧高高挺着胸膛,手里举着那面缴获的匈奴骨都侯战旗,带着自己的同袍们,雄赳赳,气昂昂的踏进城门。

    然后,他们得到了响彻天地的欢呼声。

    相比起羽林卫和虎贲卫。

    南军与北军,在长安人心目中的地位,其实从来都是最高的。

    因为,这是他们的子弟兵啊!

    南北两军,绝大部分的军官和士卒,都是来自长安和关中的良家子。

    在秦牧入城的刹那,在街道的两侧之中,有军人将人群分开,然后,十几个穿着崭新的衣裳,粉嘟嘟的可爱至极的小孩子们,手捧着鲜花,在军队的护卫下,走到了道路两侧。

    “父亲大人!”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捧着一簇鲜花,在两个士兵的保护下,走到秦牧的战马之前,然后她就咿咿呀呀的举着鲜花,将它们送到自己的父亲面前:“欢迎回家!”

    这两句台词,显然是被人指教和排练过的台词。

    但秦牧却不知道为何,眼眶一下子就湿润了起来,他跳下战马,将那面缴获的匈奴骨都侯战旗,丢在自己女儿面前,然后,抱着她娇小可爱的身子,让她在上面踩上几脚。

    他跟他的手足同袍,在前线奋力作战,拼死杀敌。

    为的,不就是避免匈奴骑兵,践踏自己的故乡,破坏自己的家乡吗?

    “诸君,都来让我等的子嗣,踩一踩这匈奴的战旗吧!”秦牧对着自己的手足同袍招呼一声。

    下一刻,极为温馨的一幕出现了。

    十几个胸前戴着鲜花的汉军将官,满脸幸福的抱着自己的孩子,让他们的脚丫子,踩过那面被自己亲手缴获的匈奴战旗。

    孩子们高兴的在自己的父亲脸颊上亲来亲去。

    一时之间,整个街道两侧和城门内外,充满了骄傲、自豪和温情的气氛。

    “论邀买人心,收拢民心士气……”一位站在人群之中的儒生见着这个场面,对左右低声感慨道:“谁能比的上今上?”

    “当年吴子为士卒吸允浓汁,其母闻而哭号:吾子死矣!今陛下安排这样一出,从今往后,三军将士,恐怕都会在战场争先恐后,杀敌报国了!”

    周围几人闻言,也都纷纷点头。

    当年吴起的手段,与如今天子使用的招数相比,简直是弱爆了啊!

    这样的一幕场景,别说是长安军民了,哪怕自己这些素来不主张以血还血,以牙还牙,反对战争的人,看了都有些感动。

    “诸君,看来,我们都需要好好反思了……”有人说道:“当今天下,大势已然改变,再不改变,我等鲁儒一系,恐怕将要就此沉沦了!”

    这些人,都是鲁申公的关门弟子。

    他们是受师兄赵绾的邀请,从鲁国入京,商量鲁儒一派该何去何从的。

    现在,这天下大势,变得对鲁儒派越来越不利了。

    尤其是今年以来,公羊派甚至都渗透到了鲁国曲阜和谷城之中,招收起了门人弟子和学生。

    而更让人恐惧的是——鲁国的地主和官宦家族的子弟,纷纷踊跃报名。

    鲁儒一系,则因为被牵连到了淄川、济南诸王的案子之中,损失惨重。

    数百位核心骨干,被中尉郅都毫不留情的砍掉了脑袋。

    更可怕的是,天下舆论对此都毫不同情。

    甚至,雒阳的重民派这个新兴的异端,还对此大唱赞歌,认为中尉和廷尉杀的好!

    这些祸国殃民的贪官污吏,就应该用严刑酷法予以震慑。

    连带着民间对鲁儒一系的观感,也开始变得极差。

    数年来一直没有发声的天下知名的大儒,济南的伏公,甚至也私底下批评了鲁儒的作为,认为他们是:助纣为虐,不修私德。

    伏公的评价,成为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今之世,济南伏公在思想界和舆论界的地位,相当于战国时期的孟子、荀子和韩非子。

    他说的话,哪怕是私底下的话,也将让天下瞩目。

    于是,哪怕是心里再怎么不情愿,鲁儒上下,也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