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10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他就回头,对着跪在自己身后的石穰说道:“穰啊,还不赶快拜谢陛下?”

    石穰听了,立刻就跟个乖宝宝一样,匍匐一拜,说道:“臣谨以陛下之命是可……”

    不得不说,石奋教育自己的孩子们,确实是有一套!

    甚至可以说是另辟奇径了。

    别人家,最多是棍棒之下出孝子。

    石奋则不然。

    他让儿子们听话的方法很简单——你不听劳资的,劳资就绝食给你看!

    而石家诸子在自己老爹这一招面前,毫无抵抗能力。

    于是,也就可以想象,为什么石家诸子,基本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了?

    有这么个老爹,想不变成流水线上下来的产品也难啊!

    “石公,朕这次保媒的对象。乃是太医令意之幼女缇萦……”刘彻道:“朕希望,两家联姻。能在明天就完成……”

    在开始的时候,石奋还是笑的嘴巴都合不拢的。

    缇萦啊!

    天下闻名的孝女!

    无论是人品还是才学。都是万中无一的!

    俗话说的好,娶妻娶贤,再没有比这个媳妇人选让石奋更满意的了。

    不过,在听到要求立刻完婚,而且,时间紧迫到了明天就要进洞房的程度。

    这让石奋有些难以接受。

    他拄着拐杖,在两个侍中的搀扶下,说道:“陛下,何以如此之急?这不合礼仪啊!”

    “事急从权!”刘彻说道:“太医令淳于意病危。朕想要让其在临走之前,见到爱女出嫁,且夫,太医署诸事不可无主,朕意以石穰为太医令,其妻缇萦为太医令丞,总理内外诸事……”

    石奋的脸色渐渐的僵硬下来。

    假如说,抛弃礼节,立刻完婚。他还能勉强捏着鼻子接受——毕竟,君命如山,天子的意志就是天命!

    这些细节,当然可以从权。

    但是。儿媳妇嫁过来之后,居然还要抛头露面,而且还是太医署里的太医丞。从天子的意思里,似乎是让他儿子去当个雕塑。给缇萦打掩护?

    这就让石奋无法接受了!

    儿媳妇选缇萦,石奋没有意见!

    甚至是四肢都举起来同意的。

    但。出嫁从夫。

    在石奋的思维里,女人既然嫁人了,那就应该相夫教子,友爱家族,孝敬父老。

    怎么可能出去抛头露面?

    更别提让他儿子给妻子当掩护了。

    这不是牝鸡司晨,纲常颠倒吗?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石奋恭身脱帽谢道:“若如此,请恕臣不敢奉诏……”

    石奋说道:“臣虽老朽,却也闻仲尼曰:牝鸡无晨,牝鸡司晨,唯家之索……”

    “臣虽愚钝,却也从未闻有贤妻良母,高堂不敬,夫子不教,而外出为事者……”

    刘彻当然早知会是这么个情况。

    事实上,石奋的行为模式,完全能够预测。

    这也是他成功的原因。

    皇帝当然会更喜欢那些可以被操纵,并且能预测其行为的大臣。

    “卿且稍安勿躁……”刘彻站起身来说道:“朕并非欲令其不敬爱卿,不教夫子……”

    “卿岂不闻,商有妇好,虽女子之身,亦为社稷之臣?昔者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十人之中,贤妇一人!”刘彻道:“朕素来嘉唐虞而乐殷商,慕三代之德治也!今,缇萦,奇女子也,可为朕乱臣,且夫,自古忠臣必孝子,反之,孝女如何不贤德?”

    石奋顿时被刘彻这话堵得有些哑口无言。

    当然,他可以拿孔子的话来反驳。

    孔子就不认可周武王说的:予有乱臣十人,他觉得,这十个人里有一个妇女,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于是自以为是,自作主张的将那个女性的名字删除掉了,然后告诉天下人:我看来啊,周武就九个辅佐大臣。

    但问题是,今上既然已经说了‘朕嘉唐虞而乐殷商’就等于在说:别拿孔仲尼来忽悠朕了。

    石奋虽然木讷,但他并不傻。

    真正的傻子,早就三四十年前的吕后临朝和之后的诸吕中死的干干净净了。

    事实上,石奋是一个很懂变通的臣子。

    想当初,吕后临朝,鲁元长公主权倾天下。

    巴结和跪舔这两位女强人的臣子名单里,就有他那一份。

    随后翻脸不认人,将吕后和诸吕踩到泥浆里,污化和诋毁的臣子名单里,也照样有他。

    在汉室,没有大臣敢否定皇帝所说的话的正确性。

    皇帝永远正确。

    假如错了,那肯定是世界错了!

    总而言之,受命于天的君权神授体系下,皇帝作为天的意志在人间的化身,一言一行都是有皇天背书的。

    大臣们哪怕对皇帝的政策或者言行不认同。

    也只能通过委婉的渠道,扯上三王五帝,古代的明君们的事迹,然后说:臣虽愚黯不达大义但XX乃古之圣王所行,伏愿陛下察之,臣某稽首再拜,顿首以闻。

    但,现在的问题是,三王五帝,都用过女性大臣,从史书之上,石奋找不到可以反驳的例子。

    至于孔子的话?

    不好意思,现在孔子的地位,跟韩非子、商鞅、墨翟是对等的。

    在学术界的排序,他在三王五帝、周公召公,以及管仲老子的后面。

    应用道德经或者管仲的话,都比孔子的话更权威,更有说服力。

    所以,石奋卡壳理所当然。

    刘彻见到这个情况,当然知道,是时候图穷匕见,说出自己此行的最终目的了。(未完待续。)

第八百九十四节 改造石家(3)

    “朕打算在开春之后,诏命九卿各衙门,选拔与挑选一批能干的年轻官员,外派到天下郡国中去,主要是派往上代、吴楚等地……”刘彻回首看着石奋与他的儿子:“朕打算将卿之诸子除石穰外,全部外放出去,担任当地的县丞或者县尉等职位……”

    这个计划,早在去年考举结束后,就已经在筹备了。

    目前,汉家九卿衙门里,堆砌了太多太多的公卿贵族子弟。

    这些关系户,占据了无数像谏议大夫、黄门侍郎这样的清贵闲职。

    其中有英才,也有庸才。

    但不管是英才还是庸才,刘彻都没办法鉴别出来。

    毕竟,谏议大夫、黄门侍郎,从来都是只务虚而不务实的。

    就像滥竽充数故事的那个东郭先生一般哪怕是个傻瓜,只要能懂装模作样,便能蒙混过关。

    于是,清贵的谏议大夫、官大夫与黄门侍郎等官吏之中鱼目混珠,英才与庸才混为一体。

    而这是刘彻所不能忍的!

    若换了其他皇帝,可能没准也拿这些家伙没辙。

    毕竟,列侯士大夫子弟在朝廷当个清贵的差使,本是传统,也是国家优待功臣的象征。

    没有任何一个皇帝能在这个方面有什么表示,更别提非议了。

    要知道,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就是——天子与xx共治天下。

    这个xx可以是军功贵族,也可以士大夫地主阶级,甚至还可以是宗周的奴隶主贵族。

    反正,要找一个主体群体来分享天下权柄。

    皇帝也不可能单枪匹马就能统治天下。

    但,刘彻是穿越者。

    所以,他有来自后世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

    “当然。卿等不必担心,这不是贬嫡,也非外放……”刘彻笑着安抚着闻言大惊失色的石家众人:“此番外派,纯为雕琢,所谓玉不琢不成器,纵是璞玉也需打磨。而且,此番外派,也只是挂职而已,多则三年,少则一年,一矣雕琢成才,朕便会诏回卿等……”

    没有错,刘彻借鉴的成功经验,便是****的挂职锻炼。

    将一个个部委或者******、各个大学里的精英。选拔出来,然后派到有需要的地方基础政府,或县或市,让他们接受基层的洗礼。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自然一目了然。

    而且这个制度,刘彻觉得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带动挂职地方的经济发展。

    上代苦寒,南方卑湿。都是现在中国所谓的贫困地区,但却也都是未来的鱼米之乡与经济热点。

    尤其是南方的吴楚一带。

    当地水网密集。自然资源丰富。

    只要稍有发展,立刻就能爆发出无穷的能量。

    譬如吴王刘濞治吴,短短五十年不到,就将吴国从秦末战乱后的残破与废墟中拉起来。

    人口迅速膨胀,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百姓也大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