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10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阏正愁自己没有倾诉的对象,闻言,叹道:“太傅有所不知,寡人曾几次三番,上书陛下,恳请换国,奈何陛下长久不许,只是道:吾有重任,托之于王,王当勉励!”

    “但这重任,不过是造船、晒盐,捕鱼而已……”刘阏低着头,对自己所承担的所谓重任颇为不满:“寡人,先帝血脉,当今手足,岂只是造船之匠人?晒盐之莽夫?捕鱼之渔民?”

    听着刘阏的话,袁盎也有些感同身受。

    当今天子,比他的父祖,在治理天下的理念上,更加激进。

    假如太宗、仁宗两代天子,只是不喜文学,更爱酷吏。

    那么,今上就是**裸的告诉天下人——文章无用!

    太宗、仁宗之时,写的一手好文章的,不愁出路。

    只要刷好名望,自有郡守或者九卿举荐之。

    但当今却是一边开了考举,将大批大批的读书人,读书种子,直接塞到地方乡亭,与农夫为伍,还洋洋自得的说:天下英雄尽入吾瓮中也。

    这简直就是斯文扫地。

    但更可怕的事情,却并非如此。

    而是由此而来的乡亭洗牌。

    从关中开始,一个个的县乡基层政权,被考举士子们占据。

    这些来自诸子百家的士子,甚至野路子出身的庶民,一朝权在手,就把令来使。

    儒家的士子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和理想,来建立儒家的秩序。

    法家的士子,也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和理念,来打造自己的理想国。

    黄老派当然也是如此。

    而每个人对自己所学的知识的解读方向又有所不同。

    于是,从关中开始,一个奇怪的东西,渐渐浮出水面。

    当袁盎们开始注意到它的时候,却发现,已经无法阻止了。

    一个又一个低阶的亭长、游徼甚至里正,他们如同蜘蛛网一样,在汉室的基层编织出一张虽然各不统属,但却相互呼应和团结的巨大网络。

    在这张网络下,旧有的士绅和地主节节败退。

    大量原本被士绅和地主占据的利益,落到了他们手里。

    然后,这些年轻人,靠着从地主和士绅甚至贵族嘴里抢来的肉,开始施展自己的抱负,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改造自己的地方。

    别看这些士子,分属不同派系,有着不同的理念分歧,有些时候,甚至能相互互喷,打出狗脑子。

    但在面对外界时,却出奇的团结。

    曾经关中就发生了某县某乡游徼因为改革太过激进,触怒了当地的士绅,被联合抵制和驱逐。

    结果,第二天,此人一纸诉状递到廷尉衙门。

    这样的事情,过去常常发生。

    诸如游徼这样的官员,得罪了地方的士绅,被联合驱逐。

    上面也不敢动作,甚至只能责罚那个游徼——谁叫你乱来搞事?

    但在那一次,情况却发生了逆转。

    在此人递交了诉状后,足足三百位考举士子,为其声援。

    三百人联名上书,震惊了关中。

    最后,丞相下令彻查。

    以内史、廷尉和郎中令组成的调查团深入当地,查明了事实真相。

    然后,就是当地的那些绅士倒了大霉。

    他们被认定非法抗拒朝廷官员,统统被判处有罪,甚至有人还因此掉了脑袋。

    此事,让袁盎很久都没有想清楚。

    直到他被贬到江都国,才算想明白。

    那些考举士子们,虽然分属不同派系,有着不同理念。

    但他们却系出一源。

    大家都是从考举而出,走的考举途径为官的。

    假如,今天,某某有事,大家不声援。

    明天自己有事,谁会帮忙?

    更重要的是,他们都知道,而且明白,想要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就要去地方的士绅嘴里抢食吃。

    无论是儒家想要实现自己父父子子君君臣臣上上下下,士农工商,各安其职的理想国,还是法家想要‘尽地力之教’,仰或者黄老派想要‘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乌托邦,都需要钱,都需要资源。

    上面拨款就这么多。

    而他们要干的事情,却有很多。

    况且,无论诸子百家的士子,一到地方,面对的情况都是一样的。

    不存在儒家可以光讲道理,而法家只管编户齐民,黄老派则撒手不管的事情。

    这又逼着他们,想要做出成绩,就要去跟士绅、地主抢东西吃。

    更麻烦的是,这些考举士子,压根就是不是本地人。

    与本土的乡绅毫无关联。

    想要收买和拉拢他们,成本和难度急剧上升。

    这使得,旧有的社会秩序崩溃,新的秩序建立。

    而像袁盎这样的旧式官僚和士大夫,在新形势面前,却有些手足无措,甚至不知该如何应对的尴尬。(未完待续。)

第八百九十六节 风起南国(3)

    时至今日,考举展露出来的威力,渐渐为人所知。

    它就像飓风一般,从关中开始,渐渐席卷天下。

    有人对它歌功颂德,也有人对它痛恨无比,诅咒着它。

    地方上的士族地主,也呈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

    有欢呼着投入其怀抱,仿佛找到了生命存在意义的,也有畏之如虎,怎么也不肯就范的。

    在这过程中,袁盎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基本上,欢呼的,歌功颂德的,都是后起之秀,尤其是汉太宗以来崛起的地方士族和豪强。

    而咒骂的,抗拒的,却都是历史悠久,甚至从春秋战国走来的士大夫。

    这让袁盎明白,这是为什么了?

    在考举制度之前,汉家依靠察举制度选拔官吏。

    这察举制度,察举察举,选的都是万中无一的真正精英。

    这些人,才华横竖都溢,人品上下都正。

    而且,基本都是世家子弟。

    譬如当朝的尚书令汲黯,汲氏九代为官,做官的时间,甚至横跨了秦汉两代。

    能直接追溯到战国时期。

    那个时候,诸夏还是卿大夫贵族的天下。

    士子都只是庶民寒门的称呼。

    这样的家族,培养后代,都是冲着宰执天下,至少也是封疆一地的目标去的。

    但今上,却不管三七二十一,将宰执天下的精英跟草莽出来的野路子庶民,混一。都是安排从百石开始(以前是四百石,但去年开始。起点变成了一百石……)。

    尽管当今对士大夫贵族做了妥协,默许他们的子弟可以优先选择岗位。优先提拔,甚至默许他们动员家族的力量,为其保驾护航。

    但是,游戏规则已然彻底改变。

    从前,在汉家官场的博戏台上,只有士大夫,而且还是顶尖士大夫和军功贵族。

    现在,不仅仅以往只能在外围看戏的士族也能参与游戏,也能与过去的主角同台竞技了。甚至就连野路子出身,靠着自学成才的草莽豪杰,也能进场押注。

    零和游戏变成了多方博弈。

    游戏规则与秩序,再非某几个学霸自说自话就可以划定。

    后起的士大夫和地主阶级,欣喜若狂的发现,他们可以超车了!

    而原本的主角,却只能看着这些过去的小弟超车。

    这心里面能舒服才见鬼了!

    譬如,如今的南阳郡郡守,如今的主爵都尉。基本都是过去从来不可能参与游戏的下层士子。

    但现在,他们堂而皇之的拥有了参政议政的权力。

    更可怕的是——几乎所有不满考举的人,都对此无能为力。

    因为,他们其实只占了不过天下不过十万分之一。甚至更少的人数。

    而新兴的寒门士子,则占据了天下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口。

    而且,他们来自各个阶级。

    从庶民直至新兴的地主、商人阶级。

    门已经打开。想排除他们?没门!

    在不知不觉间,原本的游戏主角们。********了。

    他们已经不再那么重要,甚至已经无足轻重。

    心里的失落和痛苦。外人无法想象。

    就如袁盎。

    在数年前,他曾经被死敌晁错赶出朝堂。

    但他凭借自己的人脉与关系网,依然活跃在政坛上。

    但在去年,当今一次清查,就将他逐出了长安,丢在这江都,不闻不问。

    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

    因为从太宗以来,他袁盎就是靠着智慧和才华以及长袖善舞,活跃在政坛上。

    不管谁当皇帝,都有赖于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