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11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终导致了一位丞相,一位御史大夫,一位丞相长史,以及数百个人头落地。

    其中,就有着现在刘彻的亲信张汤的大名。

    汉家甚至有着天子不谒庙,等于非君的说法。

    历史上昭帝驾崩,霍光迎立刘贺。

    最终,因为霍光跟满朝文武,都容忍不了刘贺,将之废黜。

    而废黜的借口就是:宗庙重于君,陛下未见命高庙,不足以承天序……

    当然,那是高庙,是刘邦的神庙。

    此番出事的是刘太公的太庙。

    而且,此时的汉室,也还没有确定天子即位必须谒庙的制度。

    但宗庙在此时的地位,依旧无比崇高。

    盖因为汉室标榜的是以‘孝’治天下。

    孝字当头之下,列祖列宗的陵寝和神庙,相当于皇帝和国家的脸面。

    别说是太庙了。

    就是惠庙之中的香火出了点问题。

    朝堂之上,立刻就要有大动荡。

    果然,只过了片刻,王道就又禀报:“陛下,司马门校尉急报:丞相、御史大夫及在京九卿列侯,皆脱帽长跪,谢于北阙城楼之下!”

    刘彻此时已经在侍女们的服侍下,穿戴好了衣物。

    汉室体制,孝字当头。

    那皇帝通过什么样的办法和制度,来告诉自己的大臣与天下的士大夫,自己确实是个了不得的孝子?

    答案就是,通过确立以丞相和御史大夫负责,由太常、宗正,少府交叉管辖和监督的祖宗神庙检查、管理制度。

    两个被明确记载在史记上的故事,能清楚的证明这个体系和制度的存在。

    第一个,就是历史上太宗庙陵园陪葬钱被盗,时任丞相庄青翟与御史大夫张汤私底下协商约定一起去谢罪。

    因为丞相负有‘四时行陵园’的责任。

    出了事情,丞相首先负有领导责任和监管责任。

    庄青翟的想法很不错的。

    拉上张汤这个御史大夫,这个皇帝的亲信,一起去谢罪,皇帝大抵是不会严惩,最多打个哈哈就过去了。

    那成想,张汤表面答应的好好,回头就把庄青翟卖了。

    按照史记的说法是:念独丞相以四时行园,当谢,汤无与也,不谢。

    这次的出卖,直接导致了庄青翟狗急跳墙,诬陷和栽赃张汤,致使张汤自杀。

    当然,张汤也不是善茬。

    临死一道遗表,在把自己儿子张安世送上青云路的同时,也让庄青翟一伙一起与之下地狱。

    而另外一个故事,就更有代表性了。

    元鼎五年,一百零六位列侯所献给祖宗宗庙助祭的黄金斤两与成色不符合规定。

    武帝一口气将他们全部打落尘埃。

    而时任丞相赵周,更因此被牵连,下狱自杀。

    这两个故事,都充分说明了,在汉代,宗庙地位的严肃性和不可侵犯性。

    陵园里陪葬的夹钱被盗,就让一个丞相一个御史大夫先后论死。

    献给祖宗祭祀的黄金成色不足,就让一个丞相自杀,一百零六位列侯夺爵。

    甚至就连祖宗神庙的瓦片被风吹走一块,都可能导致一位九卿鞠躬下台,回家种田。

    乃至于洪水冲垮某位先帝衣冠出巡的桥梁,使其不能按时出巡,负责当地治安和管理的所有官员,统统都要去廷尉大牢走一遭。

    现在有人闯入了供奉和祭祀太上皇的太庙。

    惊扰了祖宗的安宁。

    这丞相、御史大夫、九卿,该当何罪?

    严肃一点的话,全部鞠躬下台,乃至于下狱论死,也是可以的。

    所以,丞相、御史大夫以及九卿和列侯们的反应,一点也不为过。

    恰恰相反,这才是汉室大臣们最好的选择。

    因为啊,在中国,历朝历代,无论过去未来现在。

    所谓律法,所谓制度,其实只是一个笑话而已。

    尤其是那些针对贵族和大臣的律法制度。

    那板子是高高举起,轻轻落下,还是君王一怒,流血漂橹。

    全然取决于皇帝的喜好和心情。

    旁的不说,当年晁错为了自己下班方便,给太庙凿了个口子。

    换了其他人,即使不被夷三族,至少也要杀全家。

    但晁错屁事没有,不过是个相当于‘记大过’‘留职察看,以观后效’这样不疼不痒的惩处。

    现在,晁错观后效,已经观到了御史大夫之职了……

    至于后世就更夸张了。

    无数的例子,都在用事实告诉和教育人民:法律就是个****,官僚和砖家们想怎么打扮就怎么打扮。

    …………………………

    半个时辰后,刘彻提着绶带,出现在了跪满了公卿大臣的司马门之外。

    一个个卫士,举着火把,将在场的数百位公卿列侯大臣的模样,照的清清楚楚。

    所有在长安的列侯及两千石以上大臣,全部到齐了。

    人人脱帽顿首,见到刘彻后,痛哭流涕。

    “请陛下治臣等之罪!”丞相周亚夫首先说道:“臣身为丞相,督管不力,致使太庙受惊,死罪,死罪!”

    太常窦彭祖也爬着爬到刘彻面前,哭着道:“身为太常,掌宗庙社稷,祖宗受扰,臣罪该万死,伏请陛下致法!”

    其他大臣也纷纷顿首而拜:“臣等无德,不能佐陛下,致使太庙受扰,请陛下降罪!”

    刘彻看着这些臣子,环顾了一圈,然后道:“此中诸事,朕已知之!”

    “百官之非,宜由朕躬,天下治乱,在朕一人而已!”刘彻解下自己的天子冠琉,抽出那柄天子剑,割下自己额前的一缕头发:“今朕以发代罪!”

    “诸卿百官之罪,之过,皆由朕而代之!”

    太庙受扰。

    而且是跑进去人。

    这种事情,是不可能嘴皮子一碰就能解决的。

    必须要有人流血!

    而且是三公九卿之中有人流血。

    甚至,必须由丞相流血!

    但刘彻不想看到自己好不容易维系起来的朝野局面有失,更不愿意看到周亚夫被迫自杀谢罪!

    于是,学习阿瞒故智,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刘彻将自己的那缕头发展示给群臣看。

    顿时,无数人放声痛哭。

    周亚夫更是被感动的稀里哗啦。

    在当世之人看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有所损毁。

    不然就是不孝!

    现在,汉室最残酷的刑罚,不是肉刑,不是宫刑,甚至不是桀璨!

    而是所谓的髡刑!

    当然,这是针对士大夫贵族而言。

    基本上,一旦有士大夫贵族感觉自己要被施加髡刑了,那他们就肯定会千方百计的寻死。

    因为在士大夫眼中,髡刑是比死还惨的刑罚!

    死了,都要没脸面去见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

    而髡刑,其实不过是剃个难看的短发发型罢了……

    对刘彻而言,剃头发算什么?

    穿越前,他光头都剃过……

    但公卿大臣们可不这么看。

    在这些人眼里,当刘彻剃下自己额前的那一缕头发时,他们的内心是感动和崩溃的。

    感动是因为觉得自己真真是运气好,有这么好的一位天子!

    而崩溃则是因为,主辱臣死,根深蒂固的报国情怀和致君尧舜上的朴素理念,使得很多士大夫贵族无法接受皇帝待臣受过。

    刘彻抬起手,将那缕头发放到王道手上,后者立刻就跪在地上,匍匐着恭敬着向捧着珍宝一样接住。

    “太庙受惊,祖宗神灵受扰,朕之后会亲自斋戒沐浴,告罪太庙!”刘彻看着群臣说道:“但,现在,朕要立刻前往太庙!”

    “羽林卫何在?”

    “虎贲卫何在?”

    “臣羽林卫都尉,车骑将军纵,侯诏待命!”一排排长枪竖起,义纵身着甲胄,长拜在地。

    “臣虎贲卫都尉孟,敬候君命!”剧孟也带着数百人,全副武装赶来。

    “立刻封锁太庙附近全部街道,不可让一只苍蝇飞出去或者飞进来!”刘彻果断下令:“再命京辅都尉,即刻关闭通向武库与戚里的所有通道!”

    “诺!”义纵与剧孟立刻领命而去。

    瞬间,未央宫的各个宫门打开,驻屯在未央宫内的禁卫军,立刻就整装出发。

    “太庙,祖宗神灵所在,太上皇衣冠及神主牌,具在其中,不容有失,没有朕的命令,任何人不可有动作!”刘彻紧接着下达第二道命令。

    “诺!”群臣不疑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