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11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现在,广关工程却是如此的庞大。

    函谷关东移,不仅仅需要在新安和陆浑重设关隘。

    更要在关中重选一个能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军事要塞。

    其他方向也自然如此。

    即使只以函谷关东移工程的量来算,汉家为了广关,需要新设至少十座大型军事要塞来拱卫关中,阻隔关内关外。

    这些钱,从哪里来?

    总不能还是从天子小金库里出吧?

    天子的那点私房钱,这些年,又是修渠道,又是训练骑兵,又是支出边塞军队和官吏以及天下官员的津贴与补助,早就哗啦啦的流掉了大半了。

    尤其是马邑之战。

    表面上汉室大赚特赚。

    实则,真正的收益,那些牲畜,根本没有变现,反而被蓄养在天下的马场之中。

    至于被俘的匈奴战俘,虽然可以作为免费劳动力使用。

    但他们也是吃喝拉撒的。

    这些都是要花钱的!

    当今天子虽然搞钱很厉害,点子多。

    但是,周亚夫很清楚,铸钱和盐铁之利,已经基本上全部投进了马场和军队身上。

    不然,去年,齐鲁儒生鼓噪封禅,天子说不定就要成行了。

    以周亚夫来看,老刘家向来骚包。

    封禅这种事情,若是经济条件允许,当今岂会不行?

    太宗孝文皇帝和先帝,给当今天子留下的府库积蓄,实际上应该正在不断消耗。

    那么问题来了。

    假如天子的小金库,不足以支撑这次广关。

    他拿什么来广关?

    毋庸置疑!

    肯定是加税!

    首当其冲的,很可能就是恢复田税十五税一。

    但周亚夫却是坚决反对这么干的。

    老百姓的日子本来就不轻松,尤其是关东地区,自耕农的负担,非常沉重。

    晁错当年上书太宗皇帝,就说的很清楚了。

    一个农民家庭,一岁所得,哪怕是按照最理性的情况来看,总收入也不过数千钱而已。

    刨除所有开支后,一个正常的一夫狭五口而治百田家庭,还要亏欠一千多钱。

    所以,百姓常常都会选择在农闲时给人帮工,或者由妻子带着孩子们养蚕织布,洗漱衣服,收割牧草来填补家用。

    再加重负担,老百姓还要不要活了?

    太宗以来天下的稳定繁荣,还要不要维系了?

    在周亚夫看来,假如天子为了扩大自己的基本牌,而不顾百姓死活,强行加税。

    后果可能是难以预料的。

    曾经做过郡守的周亚夫,太清楚下面的官员的脾气了。

    皇帝加税一钱,到了郡,就会变成两钱,到了县就会变成四钱。

    地方官员们有的是办法敲骨吸髓。

    以天下之兴衰,以奉一人,这是****!

    而****则必然失掉天下!

    “这个问题,丞相不用担心……”刘彻却是笑眯眯的说道:“朕将加征海税与金税,皆为十五税一!”

    “以此收益,为广关之费!”

    “海税与金税?”群臣都是莫名其妙,什么时候有这个税了?

    “嗯!”刘彻点点头,说道:“朕已经下诏给楼船将军,所有出海捕鲸之商民士绅官吏,皆需得到‘捕鲸许可’,此乃楼船之事,朕就不多说了,这海税,则是建立在捕鲸之事上的!”

    “至于那金税,怀化郡及其附近,一切淘金所得,皆要课税!”

    刘彻于是,就详细的对群臣们介绍了一番自己的税收大政。

    群臣听完后,顿时都是目瞪口呆,眼球直直。

    他们在今天之前,完全想不到,税还能这么收!

    不过,天子的说法,确实很有可行性。

    只是,能不能收到足够本次广关的费用呢?

    大家都在心里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未完待续。)

第九百三十四节 分野(1)

    刘彻给群臣们说的所谓海税和金税。

    其实就是针对捕鲸业和淘金业的特殊性而设定的。

    譬如捕鲸,你出海了,只要楼船同意,你随便怎么捕,随便捕多少,也没有人能知道和妨碍。

    但是,鲸鱼油脂和骨头以及其他产品,都是大宗商品。

    只能从汉军的军港卸货。

    更重要的是,目前,整个世界,只有少府和墨苑在无限制大量收购。

    掌握了销售终端的刘彻,当然可以放心收税了。

    而且,收的毫不含糊!

    鲸鱼油脂以及其他海产品,统统直接在扣税之后,再把货款给人。

    就像后世点娘发稿费一样。

    作者君们人在家里坐,稿税已经到了税务局的账上。

    想偷税漏税?

    门都没有!

    至于其他海运商船,虽然麻烦一些,但基本也是如此。

    船舶必须要靠岸,靠岸就要收税。

    在刘彻的预计里,捕鲸业的大爆,已经近在眼前了。

    旁的不说,继陈嬌之后。

    江都船厂,又接到了三艘新式捕鲸船的订单。

    当然,租佃人,肯定不是一般人。

    这三艘捕鲸船,都被刘彻自己的老丈人们订走了。

    临邛的程郑婴与卓王孙闭着眼睛就各自丢出了五千万钱作为租佃费用。

    反正他们儿子多,派一个去捕鲸,顺便表忠心,也是正常。

    至于第三艘的订购者,让刘彻有些意外。

    居然是他派去江都国的建陵侯卫绾。

    卫绾为了租佃那艘捕鲸船,可谓是倾家荡产了。

    连长安的宅子都卖掉了,才筹到了足够的钱。

    这个事情,卫雅儿已经跟刘彻吹过枕边风了。

    按卫雅儿的说法是她老爹觉得她的兄弟,文不能文,武不能武,又没有技术防身。

    担心未来自己挂点后,不孝子败坏家声,辱及先人。

    所以,打算让他从事海洋相关事务。

    而卫绾觉得,捕鲸大有可为。

    所以就砸锅卖铁,也要将卫信变成大汉王朝捕鲸先驱之一。

    至于事实真假,刘彻是懒得关心了。

    反正,捕鲸船这种东西,租的越多,他的收入越高。

    而且,更夸张的是——刘彻可以通过租船和授权许可的方式,获得资金,然后将这些资金变成收购鲸鱼油脂和其他产品的资金,然后再租船……

    嗯,很眼熟吧!

    确实是有些像后世臭名昭著的那些所谓的P2P借贷平台。

    但与这些P2P相比,刘彻干的这个事情,因为有利可图,而不再有风险。

    鲸鱼油脂和其他制品,用途广泛,而且不愁销路。

    只要有足够的人手,足以在三五年内就形成一条巨大的产业链。

    至于金税,就更简单了。

    想要淘金,就离不开河流。

    只要把住河流,就能掌握黄金的流动走向。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天子大度,准许士民淘金。

    但这税,你总不能不交吧?

    去年怀化的淘金客,数以万计,淘到的黄金,超过数万金之多。

    折算成五铢钱,大抵是价值数万万。

    今年,怀化的淘金客是只多不少,黄金产量也肯定会出现新高。

    毕竟,去年大家都是新手和小白。

    而今年,则都已经成为老油条和熟手了。

    捕鲸和海运商贸以及淘金税加起来,刘彻预计,今年开征后,至少能入账数千万,若是运气好,入账个三四万万,也是正常。

    这样,广关的启动资金就有了。

    但大臣们,却都对此有所疑虑。

    这也正常。

    中国自古就是靠农业收税。

    虽然刘彻即位后,玩起了盐铁和铸钱,通过垄断经营,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收益。

    但,这铸钱和盐铁终究还是依托于农业社会之上的商品经济。

    而这海税和金税,却是汉家第一次征收。

    能有多少,能不能填广关的费用。

    群臣心里都没有底。

    好在,这样的事情,并非在历史上没有先例。

    当初,管仲相齐,通轻重之权,缴山海之税,使得齐恒公霸天下。

    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人尝试用工商和鱼盐之利强国。

    只是,自管仲之后,就再无人能用这工商和鱼盐之利霸天下了。

    像战国七雄中的齐国,虽然富裕,但越富战斗力越差。

    甚至曾经被燕国这个万年小受按在地上暴打!

    自商君以来,中国普遍认可和接受的,还是耕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