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11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那士子气的跳脚。

    高祖跟你这夷狄有什么关系?

    但他却也只能强行吞下这口气。

    因为,汉家公认和朝廷认可的刘氏渊源,是来自少昊氏的陶唐氏。

    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事孔家,范氏其后也。

    而刘氏天子,自太上皇自述,是源自刘累。

    这是不可辨驳和无可置疑的真理。

    谁敢质疑,谁就准备面对大汉帝国的铁拳吧!

    因此,现在,濊人是打着少昊青阳氏的旗号,拐弯抹角的跟天家扯上关系。

    而真番王跟韩王,也都纷纷附和。

    为的就是跟老刘家搭上关系。

    但这个夷狄,看样貌,既非濊人,也不是真番、韩国人。

    他居然也敢跟刘氏扯上关系?

    “吾就坐看尔自取灭亡吧!攀附高祖,此乃大罪!”那南越士子在心里想着。

    但很可惜,一直到丘可具登记完成,大鸿胪的官员们,也无动于衷,甚至,还有数人,陪同着丘可具离去。

    这让在场的许多人都目瞪口呆。

    “什么时候,刘氏又多了一个外藩,而且是受宠的外藩了?”许多人在心里想着:“前几日,沧海君之子来此登记,也没有这么大的阵仗啊!”

    ……………………………………

    丘可具却是高兴的很。

    终于来到长安!

    最重要的是,终于用自己的所学,喷的其他人俯首,这种感觉让他很爽,有一种‘我为夫子正名’的感觉。

    “那位安东都护府的备盗贼都尉,果真是大贤啊,指我一条明路,等我回去,一定好好感谢!”丘可具在心里琢磨着。

    本来,他是极为自卑和没有底气的。

    因为,他和他的部族,无论是肤色还是样貌,都与中国不同。

    但,好在,关键时刻有刀间啊!

    那位安东都护府备盗贼都尉,果然不愧他在安东境内的‘及时雨’称号。

    但凡有难题,找刀间,总能解决。

    濊人觉得自己的夷狄身份很尴尬,刀间就帮忙‘考证’出了他们是少昊青阳氏之后。

    真番、韩国也因此请他帮忙‘考证’出了自己也是少昊氏的后代。

    哪怕是他的鲜卑族和世仇乌恒,也能被此人考证。

    还能拿出世袭谱系。

    这就太强大了!

    根据刀间的考证,他的鲜卑族,确实是伏羲氏之后。

    所谓伏羲的纯正后代,有虞氏的子孙。

    所谓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

    刀间甚至给鲜卑人规划好了他们的迁徙路线和世袭变化。

    从伏羲…有虞…高阳…西虞…东胡…鲜卑。

    整个传世体系严密而完整,几乎都有史料可考。

    这让丘可具和鲜卑上下都大为满意。

    因为这个‘考证’不仅仅解决了他们的身份尴尬,洗脱了他们的夷狄身份。

    更完全抹掉了他们因为肤色、相貌不同带来的问题。

    隆准、眼窝深,须髯有颜色,这些都是有虞氏一脉的特征啊。

    没见到高皇帝都是隆准而龙颜,美髯须吗?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这鲜卑族的祖上,可能还与高皇帝的陶唐氏先祖有着血缘关系呢!

    更重要的是,这个说法,被汉家天子和朝臣们所接受。

    “考举之后,吾就有了一个正式的身份了……”丘可具在心里想着:“吾等鲜卑之族,也可从夷狄,变成中国了,成为诸夏了!”

    考举之后,汉家天子应该会册封他一个身份。

    再加上从考举得到的加成——都有了读书人了,鲜卑族,当然就不再是愚昧无知的落后部族,他可以作为鲜卑人的先师,将鲜卑部族带入文明。

    这也是真番、濊人和韩国贵族们如此青睐和推崇考举的地方——没有读书人,就会被人歧视,认为是化外蛮夷,没有教化之族。

    有了读书人,就不一样了。

    而且,有了这个士子的身份,与安东都护府和朝廷打交道也更方便。

    ……………………………………

    “丘可具去注册了?”

    刘彻躺在御榻上微微一笑。

    那位鲜卑王,倒是蛮有意思的!

    至少,在刘彻看来是这样。

    虽然这货所学的《论语》完全就是自己闭门造车脑补出来的思想。

    其行为也很中二。

    但,他能想到在饶乐水玩井田制,还能开始筑城,这都说明,他是一个聪明人。

    一个聪明人,自然知道,做出什么样的抉择最为正确。

    鲜卑既下,乌恒的归附,就指日可待了。

    而且,现在的东北地区和整个远东地区,汉家的力量,都压倒性的超越了一切部族和王国。

    这自然而然的,就会开始民族融合。

    无论是主动的征服还是被动的大棒融合。

    在可见的未来,三五十年内,当地就要全境尽诸夏。

    未来,将不会存在乌恒、鲜卑了。

    “制诏,赐刀间为关内侯,以嘉其力!”刘彻对着王道吩咐一声:“告诉大鸿胪,对于刀间这样的优秀人才,要善于发现和提拔,不要吝啬,朕看,完全可以将其提拔到大鸿胪,来担任专责与夷狄交往的中丞!”

    “诺!”王道恭身领命。

    刘彻在王道走后,站起来,坐到案几前,看着堆满了案几上的那一份份请求入宫谒拜的奏疏。

    沧海君金信、真番王刘忠汉、韩王萁准、扶余王高唐还有鲜卑王丘可具的名字,都在其上。

    这些人都是随安东都护府都督薄世入京述职而来的。

    当然了,他们也只是路过一下长安,然后就要浩浩荡荡的前往鲁国的云阳山,祭祀少昊帝的帝陵。

    仅仅是保守估计,这次对少昊氏的祭祀,将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祭祀。

    列国贵族和百姓(加上汉室本身委派的官民和军队),可能多达上万人。

    整个祭祀活动,将会持续两个月。

    期间,濊人、真番和韩国,将会将他的历代先王的骨骸葬入云阳山附近,与先祖同在。

    当然,烧钱,也是烧的最多的。

    列国祭祖,加上汉室本身的奉献和祭品,仅仅是黄金制品,估计就多达数千金。其他祭祀和奉献的器皿,总价值更可能会超过数万万钱。

    这样的奢侈和铺张浪费,让刘彻有些不快。

    但,想了想,刘彻忍了下来。

    反正花的又不是他的钱。

    讲道理的话,其实这样盛大的仪式和典礼,还能刺激经济和消费呢!

    只是……

    “麻蛋,这些家伙怎么这么有钱?”刘彻在心里摇摇头。

    正感慨着狗大户们实在太壕的时候,一个尚书郎进来禀报:“陛下,丞相及大鸿胪求见!”

    “嗯?”刘彻闻言,起身道:“传!”(未完待续。)

第九百三十九节 强大的借口

    “陛下!”一见面,丞相周亚夫就面带喜色,满脸笑容的拜下来:“大喜啊,陛下!有来自大夏的消息了!”

    大鸿胪公孙昆邪,更是笑的连脸都有些抽搐了,他几乎是献功一样的说道:“幸蒙陛下洪福,祖宗庇佑,有大宛使者从西而至,并带来了大夏的消息……”

    “此乃此人的国书!”

    说着,公孙昆邪就向刘彻献上一份羊皮纸和一份帛书。

    羊皮纸上,写满了拉丁文字,让刘彻看得有些眼睛疼。

    但那个帛书上的内容,也让刘彻看得有些迷糊。

    这不过是一封求援的信而已。

    说的是,什么蛮子骑兵蹂躏其国,所以,来跟刘彻求援。

    什么大夏、大月氏,一起共抗匈奴!

    “匈奴人西进,打的大宛人受不了了?”刘彻将这国书翻来覆去,看了几遍,然后对周亚夫和公孙昆邪说道:“这有什么了不起的?匈奴人爱跟西域诸国怎么打,就怎么打,吾自巍然不动,只待时机!”

    现在看到匈奴西进,就傻兮兮的去打匈奴。

    匈奴肯定会回头。

    还是让他们走的更远一些,帮汉室清理掉更多敌人比较好。

    反正,既然,历史上张骞出使大月氏,大月氏说什么‘为了爱与和平,汉朝自己去打吧’。

    那现在匈奴西进,希腊人月氏人塞人一起去跟匈奴人刚一下正面吧。

    等到他们被匈奴人打的崩溃时,汉军再以解放者和王师的面貌出现,多么完美的结果!

    “陛下,大宛、月氏不足为重!”周亚夫却恭身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