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1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这只是托词而已。根本的原因是刘德不喜欢这个郑庄。

    一开始,汲黯提到郑庄,刘德还没反应过来,此人是谁,但一看卷子上的大名——郑当时,刘德立即就醒悟过来了,这不就是那位成语‘首鼠两端’的主角吗?

    郑当时出了名的没有主见,极易动摇,性格软弱。这样的人,再怎么有才华,也不能成为第一。

    这考举的第一名,刘德其实心里有了评判标准。

    此人,必须是性格果断,能力出类拔萃,最好有宰相之姿。

    将之立为标杆、典型。

    这样,在将来才能显得他的这个考举确实是选拔人才的好途径,让人没有说闲话的余地。

    汲黯听了却是心中漠然。只能顿首道:“臣考虑欠妥了……”

    郑庄,名当时,是他的知己好友,也是他父亲的忘年交。汲黯本想在此关键时刻拉这位世交一把,但没想到,当年郑当时的祖父的所作所为。至今还被汉家天子记在脑子里,怨念延绵四世之久!

    “不可得罪天家啊!”汲黯在心中提醒着自己。不然,就要遗祸子孙。一如当年的郑君了。

    其实,郑当时的祖父当年也没干什么忤逆之事。

    当初,高皇帝击败项羽,将项羽帐下的谋臣尽数俘获,作为胜利者,高皇帝下令,所有项羽过去的谋臣在他面前必须直呼项羽大名,而不能以项王、楚王相称。

    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在刀剑之下屈服了。

    但郑当时的祖父却犟着脾气,我行我素,依旧以项王称呼项羽。

    于是,高皇帝勃然大怒,立刻驱逐郑君,将其赶回老家种田。

    本以为,天家应该忘记了此事,甚至连郑君都不记得了。

    没想到,汉家皇室根本没有忘记那些曾经得罪过他们的人,不单如此,还将这些事情代代相传,这记仇的性格,真是顽固!

    “臣以为南阳人宁成可为第一!”张汤见汲黯遇挫,立刻抓住机会出列举荐道。

    这宁成,是法家的人,就这一点,就足够让张汤支持宁成了。

    更何况,宁成的履历跟张汤一般,世代都是汉吏,熟知律法,精通刑律,特别是第一轮考举,宁成所写的《论韩非五蠹》让张汤起了共鸣。

    当然,最重要的是,这几日,宁成的老师还写信来跟张汤叙旧了——法家的圈子就那么大,宁成的老师,同时还是张汤的父亲当年的同僚,理论上算张汤的世叔,这面子,必须要卖!

    “宁惹乳虎,无当宁成之怒……”刘德心里叹了一声。

    幸亏他是穿越重生之人,否则,就要被张汤忽悠了。

    这宁成能力与才华都是有的,但是……奈何是个大贪官!

    而且宁成生性残暴,就连不是什么好人的公孙弘都上书刘彻说:其治如狼牧羊,成不可使治民。

    这样的人,可以当做刀子用,但不能倚重,更不适合成为负天下之望的考举第一。

    但张汤的颜面也要照顾到。

    刘德装模作样的拿着宁成的卷子看了看,摇头叹道:“不可,此人小吏出生,若为第一,恐天下人不服!”

    张汤顿时就被这个理由噎住,原本想要争辩的话都说不出口了。

    实在是刘德的理由太霸道了。

    当此之时,身份家世或许还不如后世三国两晋那般为人看重,但没有一个显赫的家世,确实也很难让人信服。

    不说别的,现在想要当丞相,一个先决条件就是先为彻侯。

    不为彻侯不可为相,这是汉室政治的潜规则。

    话都这份上了,张汤、汲黯、剧孟也不是笨蛋,马上就知道了,自家的殿下已经有了人选了。

    于是三人对视一眼,然后心照不宣的齐齐叩首道:“臣等愚昧,不能远见万里,无以佐殿下之明,臣等惶恐,伏请殿下赐告,以解臣等之惑!”

    刘德矫情了一下,道:“卿等皆佐国之才,我倚重为长城之干臣,岂可如此自谦,其令再举之!”

    若是在太宗孝文皇帝没有登上政治舞台前,汲黯等人说不定就真的信了。

    可惜,当年刘德的祖父在政坛上的表演教育了天下人:在君主面前,要聪明一点。

    三人于是再次拜道:“臣等委实愚钝,不能分辨鸿鹄于燕雀之中,伏请殿下明示!”

    刘德扭扭捏捏了一会,道:“我以为济南国颜异可为第一!”

    说这话的时候,刘德特意看了一眼张汤,可惜,没在张汤脸上看出来什么。

    他接着解释道:“颜异乃颜回第十一世孙,家世清白,文字清楚,且素有贤名,列为第一,我以为当是可以的!”

    当然这只是纸面上的原因,真正的情况是,吴楚将反,而儒家在故齐之地影响极大,齐国故地之上,十个知识分子里有九个是儒家的人,取颜异为第一,有助于收买人心,巩固汉家统治。

    而且,颜异此人人品道德都是一流,经济意识也不错,前世颜异主持大司农,秉政廉洁,坚持立场,算得上是儒家里为数不多的实干派,是能真正弯下腰去检视民生的大臣!刘德认为,他有宰相的资质!

    “今生希望张颜两人能和平相处吧……”刘德心中想着。

    他也并不怎么担心颜异跟张汤再闹到一定要分个生死的地步。

    前世颜异之所以得罪张汤,是因为他固执己见,排斥张汤推行的经济政策,譬如白鹿币……

    刘德不是刘彻,自然不会傻到相信真以为靠一个皇室的名头,就能让一张鹿皮价值百金、千金了。

    张汤三人相互看了看,选了个儒家的人,他们心中虽然不爽,但颜回的名头够大,而且最重要的是,既然张汤是法家,汲黯是黄老派,那他们两个也不觉得再加一个儒家进来有什么不妥(未完待续。。)

    ps:  马上首订就破1500了,说到做到,今天起码五更,各位读者老爷真给力!现在的问题就是敢让我6更吗?亲!

第一百二十九节 尘埃落定

    第一名既定,前三就没有异议了。

    汲黯举荐的郑庄第二,张汤所举的宁成第三。如此一来,这次考举在含金量上来说,就已经相当硬朗了,前三甲全部是在刘德的前世出任过两千石以上官职的巨头。

    刘德再看其他八十多人,竟从其中发现了二十多个在前世算的上有名的人物,最后官至郡守的就有十余人。

    “真想全部收至麾下啊……”看着那些一个个的在历史上曾经威震一方的名字,刘德流着口水幻想着。

    这次考举,人才如此集中涌现,也是因为举荐制度的缺陷所导致,许多有能力的年轻人,受限于举荐制度的高门槛和官僚们因循守旧的作风,只能蹉跎地方。

    考举一出现,就将他们从沙子里筛了出来了。

    “真是可惜了……”刘德叹了一声,这些人之中,留给他选择的余地太少了。

    现在,他已经内定了颜异、主父偃、周远、司马相如四人,只有八个名额可供选择。

    而余下的八个名额之中,最少要选择四位彻侯的子弟。

    “还必须要有两位关中出身的士子!”刘德揉了揉太阳穴想道。这没有办法,就是政治正确而已,对于汉室来说,关中才是它真正的根基,笼络和收买关中子弟,就是正确的不能再正确的政治抉择。

    至于公平?这世界上哪来真正的公平?

    于是,真正能自由随心选择的,也就只有两个名额而已。

    这两个名额该怎么用。是要好好考虑的。

    “商议一下乙榜的人选吧……”刘德看着张汤等人道,他拿着一张白纸。先在上面写下司马相如与周远化名的张进,然后递给张汤吩咐道:“剩下的人选。卿等三人好好商议一番!”

    “殿下,这乙榜的评判标准是?”张汤想了想问道。

    刘德洒笑一声,道:“自然是忠臣之后,功勋子弟,以远近亲疏而列!”

    这是其中应有之义了,也算是刘德对那些站出来为他摇旗呐喊助威的彻侯们的一个回报吧。

    只是这事情不能说的太明白,只能靠张汤等人自己去领悟了。

    于是,说完这话,刘德就起身道:“卿等好好思虑思虑。我去东宫给太后请安!”

    “恭送殿下!”

    ………………………………………………

    刘德到了长乐宫。照例给窦太后做了一次眼保健操,然后,刘德就将今日考举的事情跟窦太后禀报了一番,这才问道:“皇祖母,孙儿,如此考虑可还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