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13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因素加在一起,才让刘彻敢下这个命令!

    “丞相此行,朕会派一百五十位尚书随行……”刘彻自顾自的说道:“他们将会记录此番动员体系的一切细节,并且作为丞相的耳目,深入郡县,与地方沟通……”

    嗯,等他们回来,再将此次的动员详情以及具体细节,编辑成书。

    这样,通过一次具体的实践,刘彻就差不多能摸清楚在今时今日的情况下,进行战争动员需要注意的事情。

    等沉淀几年,就可以以此为蓝本,出台一部《动员法案》建立一套全国性的动员机制。

    如此,汉家文明就真正的高枕无忧了!

    只要国家还保存这个系统,还留有这个制度。

    那么,一切外来夷狄,一切敢于汉室为敌的力量,统统都要化为齑粉!

    至少可以保证诸夏文明五百年天下无敌。

    五百年后,刘彻觉得,怎么着也该有核弹洗地,星辰大海了……

    所以,这个险值得冒!

    周亚夫等人却是面面相觑。

    这个事情,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就是商君的耕战系统来的。

    “当今天子终于走到这一步了……”汲黯在一侧叹了口气。

    自太宗以来,刘氏就慢慢的走向了法家治国的道路,法家思想越来越受到君王的重视。

    尽管儒家出了个公羊派,与法家争夺主战派的好感。

    但历史却坚定不移走向了法家的轨道。

    “陛下曾经说过,历史是螺旋式上升……”汲黯在心里想着:“事实证明,果真如此!”

    在扭扭捏捏了六七十年后,刘氏,终于撕下了最后一块遮羞布,打算重走秦人走过的道路。

    尤其是当今这位即位后,国家的政治就急速的转向了法家渴求的世界。

    强兵富国,再霸天下!

    虽然说,刘氏的这一套,并非全然照搬的前朝制度。

    在很多方面都进行了针对性的改良,更披上了一层忠孝和德治的外衣。

    但归根结底,还是法家的那一套。

    最多算是一个修正主义的秦制度!

    但,不知为何,当这最后一步来临时,汲黯反而有了一种松了一口气的感觉。

    他悄悄抬眼看了看丞相和其他人,发现大家也都是长出了一口气,仿佛放下了心中的重担……

    这是为什么呢?

    汲黯百思不得其解。

    直到很多年后,他才明白了过来。

    原来,对诸夏民族,对中国而言,从上到下,都在渴望稳定,没有人希望看到统治者的立场摇摆不定,朝三暮四。

    对这个国度的政治家和人民而言,最怕的就是皇帝左右犹豫,下不定决心。

    对天下人而言,哪怕是最坏的选择,也比皇帝东飘飘西碰碰来的好。

    因为,君王做出了抉择,臣子们就可以跟上。

    倘若君王迟迟不做决定,下面的人天天猜测皇帝明天要干嘛,不得不狡兔三窟,准备多项投资计划,以规避风险。

    而皇帝摆明了车马后,无论是政治势力,还是思想学术,立刻就有了蓝本,可以照着抄袭。

    但现在,汲黯却依然是懵懵懂懂,似懂非懂。

    他只知道,仿佛眼前的路,都被变得开阔了起来。

    原先的悬崖峭壁,消失殆尽。

    …………………………

    翌日,一大早,许多人刚刚起床,甚至还没得及洗漱,就被一个消息先是镇的七荤八素,然后,无数人扔掉自己手里的家伙什,往露布的方向狂奔而去。

    整个长安的闾里,露布之下,都围满了人群。

    “打起来了,打起来了!”许多人手舞足蹈的说道。

    汉匈大战,时隔两年,再次爆发。

    对长安人来说,这简直就是天籁啊!

    两年前的马邑之战,不知道制造了多少军功世家,制造了多少新兴的军功利益集团。

    不知道多少人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邻居家鸡犬升天,自己只能羡慕嫉妒恨。

    现在,新的战争,终于爆发!

    而且,此番,汉家要直捣高阙,收复陷落敌手数十年的故土。

    匈奴人也是气势汹汹的集结了十几个万骑的力量,要跟汉军决一死战。

    仅仅只是想到这个画面,长安的老少爷们就根本坐不住了!

    十几个万骑!!!!

    人头多的完全够大家伙的兄弟或者家人分!

    因此,许多人从露布下一离开,马上就顶着寒风,带着全家老小,一起到宗祠之中,给列祖列宗上香祭祀去了。

    无数人家的宗祀里,挤满了前来像祖先祷告,请求先祖保佑自己的兄弟或者亲人,在战场上斩首立功,光宗耀祖。

    一个个承诺,不要钱的使出来。

    反正,只要祖先保佑,家族的子弟能够立功归来,那么,等到秋天祭祖之时,血食三牲,绝对少不了列祖列宗的份!

    在这一片熙熙攘攘之中,天子要开国债的消息也传了开来。

    “当今天下欲发行三十万金之国债,年利率是百分之二?”好多的商贾和中小地主在听说了这个事情后,立刻回家就将自己家里地窖里埋着的黄金和铜钱挖了出来,然后捧着这些东西,跑到少府和盐铁衙门,抢着购买这国债。

    仅仅在一天之内,长安的官署就卖出了超过三千金的国债债券!

    这顿时镇的朝堂的列侯公卿们,面面相觑。

    本来,他们还在头疼,该怎么想办法,耍无赖,赖掉天子摊派的这些所谓国债。

    但,现在一看民间这热潮,这些家伙就又嘀咕了起来。

    “如此多的人看好,这是不是有利可图呢?”许多人在心里想着,盘算着。

    可怎么想也想不明白,百姓的热情,到底是为何?

    要知道,这些卖国债的可都是市井中人。

    他们买到手里的国债,一般都是你一金我十金这样的份额。

    讲道理的话,他们买着国债,其实是亏本的!

    因为你想啊。

    国债的年利率才百分之二啊!

    如今随便做个什么生意,利润不是百分之二十以上?

    就特么连贩夫走卒,每日也要获利三五成!

    百姓到底在图什么?

    列侯勋臣们,一时间还真有些想不清楚。

    但,他们根本来不及想和考虑了。

    等到第二天的时候,茂陵邑的狗大户们,赶着一车车黄金,直接拉到了少府衙门的大门口。

    大贾师氏,一次就将整整十车黄金,超过四千金的巨资,送进了国库,喜滋滋的捧回了一张天子亲笔所书的国债债券和一个嘉勉的诏令。

    两位国丈,虽然不在长安,但是,程郑氏和卓氏在茂陵的主事者也喊出了每家一万金的认购口号。

    假如说师氏与程郑氏和卓氏这么干,还可以理解。

    毕竟,他们能有今天,靠的是当今天子的提携和帮扶。

    但是,鲁国的邴氏一口气买走了三千金,河内大户郭氏,派人认购了两千金,江都巨贾杨氏和袁氏,联手吞下五千金,这又是什么鬼?

    列侯勋臣士大夫们挠头搔耳,怎么想也想不明白这到底是为什么。

    但是,随着民间的认购浪潮不断兴起,列侯勋贵们被架到了墙脚。

    毕竟,老百姓都踊跃认购,匹夫游侠,都纷纷慷慨解囊。

    列侯勋贵,国之栋梁,好意思小气?

    就不怕出门被人指脊梁骨?

    况且,民意汹汹,若是不认购,恐怕就要成过街老鼠了!

    没办法,这些列侯,不得不掏出自己的腰包,数了又数,最后咬着牙齿,拿了个百来金,几百金这样的资金来认购。

    甚至,有些铁公鸡,看到这个情况,直接跑回封国,打算学鸵鸟,把脑袋埋进沙子中,装作看不见,听不见。

    刘彻对这些渣渣的行为,冷眼旁观。

    小本本上,将他们的大名一个个记上去。

    最终,二三十个列侯的大名,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好几页。

    “等此战结束,朕再与你们算总账!”刘彻合起这个小本本,冷笑着。

    这些家伙,属于典型的敬酒不吃吃罚酒。

    既然他们选择了这条路,那就怪不得刘彻不讲情面了。

    而且,有了这么一个事情,刘彻即使削掉他们的爵位,天下人也没法说什么。

    毕竟,皇帝跟臣子借钱,臣子居然敢不借?

    这是典型的大不敬啊!

    没要他们的脑袋,已经属于皇恩浩荡了。

    倒是民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