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13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问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十之**,是茫然无知。

    但偏偏,他们就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

    所以,郅都怀疑,当地是一个陷阱。

    一个针对汉军的死亡陷阱!

    说不定,对面的匈奴主帅,正在等着自己下令攻略该地。

    毕竟,这草原上,唱主角的是骑兵。

    而骑兵,天生是闪击战和快速突进的军种。

    而且,匈奴人的马术和骑术,是汉军望尘莫及的。

    他们完全有可能在汉军前往当地时,忽然从四面八方涌出来,抓住汉军立足不稳,兵力薄弱的劣势,一举吃掉那支部队。

    看着千里镜里的那个地区的地理和地貌。

    郅都吞了吞口水。

    “吾要想个办法,试探一二……”郅都在心里盘算着,然后,他将千里镜的镜筒微微向西南移动,看着出现在视线里的匈奴大纛和起伏的穹庐,郅都摸了摸下巴,露出了笑容:“有了!”

    这个时候,汉军的中军营帐上空,升起了一面高高飘扬的主将旗。

    旗帜之上,一个大大的郅字格外的显眼,除此之外,军旗上的节牦也足以证明,郅都的身份。

    郅都回头看着这面升起的将旗,将千里镜收起来,对左右道:“这下子,匈奴人要发疯了!”

    不过呢……

    郅都希望他们越疯狂越好!

    郅都可不希望自己遇到一个理智的匈奴主帅。

    那样就太无趣了!

    “让弓弩兵准备作战!”郅都命令道:“匈奴人估计要来了!”

    “诺!”

    ………………………………………………

    呼衍当屠没有千里镜,自然就很难观察到汉军营寨的详情。

    他只能立在一个山坡上,远远的眺望远方的汉军营寨。

    “卢候王,你的万骑可已经出发了?”呼衍当屠问着他身旁的那个卢候王。

    “回禀左大将,奴才的万骑,今天一早就已经绕下山峦了……”卢候王小心翼翼的答道。

    “很好!”呼衍当屠搓了搓手,将视线投注到了在他的斜对面的一个树林旁边,他掸了掸帽檐上的灰尘,问道:“休屠王和浑邪王的万骑到哪里了?”

    “回禀主人,浑邪王与休屠王的万骑,大约后天就可以抵达!”一个亲信报告道。

    浑邪与休屠的本部是在河西走廊的附近活跃的。

    他们要来到河阴,需要穿过阴山,讲道理的话,这个速度其实已经很不错了。

    但呼衍当屠却很不满,他冷哼一声,道:“派人去告诉休屠王和浑邪王,假如明天这个时候,他们的万骑还没有来到我面前,那他们就不用来了!”

    匈奴人没有法律,自然也就没有什么罪名。

    所以,在匈奴语言的体系下‘不需要’和‘不用’,其实就是死罪的代名词。

    不需要的东西,会被丢弃,没用的部族,会被瓜分。

    而对呼衍当屠来说,浑邪部族和休屠部族,已经很接近‘不需要’了。

    假如,他们再不能表现出自己的价值的话,那么,呼衍当屠并不介意让这两个部族换一个首领。

    甚至不排除,让他们彻底消失的可能性!

    匈奴帝国,不养废物和没用的奴才。

    在匈奴的文化中,即使是奴隶,也必须‘有用’。

    不然的话,主人为何要养你?

    尤其是现在,呼衍当屠正需要大量的合格的炮灰去填汉朝的壕沟,去跟汉朝人换命!

    反正,草原上别的什么东西或许很珍贵。

    但是……

    人命最廉价!

    尤其是那些附庸霸主的部族的人命,简直廉价到了不如草芥!(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五十五节 纠缠(1)

    从增山关向北,略走两百余里。

    鄂尔多斯高原隆起,阴山山脉向西走,阳山山脉向北走,彼此交汇,奔涌的大河,千百万年来奔腾不息的从山脉的峡谷中流过。

    带来了充沛的水。

    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泥沙!

    特别是当汛期的时候,狂暴的大河,卷起阴山和阳山的泥沙,形成恐怖无比的泥石流,冲破河流的局限,蔓延到整个高原的台地、低洼和平原上。

    而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无法抵达这里。

    此地的气候,也就变得渐渐干燥寒冷多风。

    高原的风,顺着峡谷吹拂大地。

    卷起了大河千百万年来无数个汛期留在大地上的泥沙。

    这些泥沙不断的通过风的作用,在大地上移动。

    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狭长的沙丘地带。

    并且,因为人类在这一地域的活动越来越频繁,植被遭到破坏。

    这些沙丘带的规模,一年比一年大。

    现在,整个高原的峡谷和平原,在春夏两季,依然是绿草葱葱,千里沃野。

    但,在秋冬两季,随着气温下降,风力增强,同时植被褪去。

    这些沙丘于是肆无忌惮的在平原和峡谷中移动。

    在风的作用下,沙丘的移动速度非常快。

    这些黄色或者红色的沙丘,某些时候,在一定条件下,某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沙丘会聚集成一个大沙丘。

    而一旦这个大沙丘成型,立刻就会形成一个方圆数十的小型沙漠。

    此时,一支汉军的补给车队,就艰难的跋涉在这样一个移动中的小型沙漠地带。

    来自大河的泥沙非常软,而且沙丘常常很深。

    车轮常常陷进了深深的沙丘里,需要七八个人才能将其抬出来。

    所以,整个车队的行进速度非常慢。

    近乎是龟速了。

    但好在,这个该死的地狱,终于要走到头了。

    前方不远处已经出现了枯草覆盖的草地。

    这让带兵保卫这支补给车队的百余名汉军也不由得长舒了一口气。

    秦汉两代,军法严苛。

    所有军事行动,都有时间限制。

    任何一支军队,都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赶到指定的地域。

    不然就是失期。

    失期对于普通人,可能没什么影响,最多就是责骂几句,撑死了罚铜。

    但是对于官吏,却是紧箍咒。

    官员,失期者死!

    倘若是军官,那就是罪加一等,当腰斩!

    虽然可以出钱赎死,但,前程和仕途,却是会彻底废掉。

    不会有人在现在这样的时候,自绝仕途的。

    “二三子,待走出这片该死的沙丘,吾等就在前方休息一下……”负责保卫这个车队的汉军司马骑在马上,鼓励着民夫们。

    车队里的民夫,于是纷纷开怀的笑了起来。

    倘若是以前,像现在这样的传送军粮和物资的徭役,汉家百姓是唯恐避之不及。

    因为,这种徭役,不仅仅需要百姓自带干粮,还有生命危险!

    最重要的是,累死累活,却连半点好处也没有。

    但现在,为大军转输军粮,却是很多中年男子以及那些无法入伍的农民子弟争先恐后,打破头也想参加的美食。

    没有别的原因。

    仅仅在于当今天子,从马邑之战开始,就调整了汉家的徭役政策。

    虽然说,转输军粮物资,依然是义务劳动。

    但,吃食却是朝廷承担。

    而且,每餐还能吃到荤腥和油水。

    甚至,将物资运抵前线后,还可以加餐!

    每人碗里,能多出一块鱼干!

    但,最重要的却是:民夫们在服役之后的当年和第二年,享有田税减半,杂税全免,同时豁免家中两人口赋的优惠!

    这就太可怕了!

    其实相当于当今天子掏钱请百姓为自己做工!

    更别提,那杂税全免,对普通人来说,简直是天籁之音。

    没有杂税,意味着没有摊派。

    这样一来,汉家边郡,立刻就出现了拥军狂潮。

    虽然可能达不到后世那支人民子弟兵的得到的支持度。

    但却也可以称得上是军民鱼水情了。

    半个时辰后,这支车队彻底走出那片沙丘地带,进入一个峡谷的阴凉处。

    汉军将车队停在峡谷口的路口,并且,将一百多辆大车,围成一个圆环的车阵,民夫们在车阵之中,席地而坐。

    而护卫的骑兵,则在外围警戒。

    最近,道路并不安全。

    匈奴骑兵出没在峡谷和山峦之间,袭击他们能发现的任何汉军补给车队。

    已经有两三支车队遭到袭击,甚至有一支车队,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