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1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德还没来得及庆祝考举顺利完成,第二天,一个消息就让他马上收起了心里头那点放松的想法。

    汉家天子要回长安了!

    不过这也是必然的事情。

    诸子封王,必然告祭太庙。然后才能名正言顺的分封为王。

    但刘德也知道,便宜老爹回来,估计他要挨一顿训。

    为了他,便宜老爹把王恢下狱。陶青免职,汉家一下子丢了一个九卿一个三公,即使错不在他。也免不了吃些挂落,更何况。他还跟薄皇后来了个私相授受。

    这就稍微有些犯忌讳了,往大了说。是目无君父,上纲上线一点的话,那就能栽个觊觎神器的罪名。

    还好刘德早前已经得了便宜老爹的认可,算的上准储君,因而,可以降罪一等。

    但,那也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想要让便宜老爹消气,刘德就必须拿出一个让他高兴的东西出来,以此将功赎罪,不至于坏了在便宜老爹心中的印象。

    那什么东西能让堂堂汉家天子一见之下都要笑出来,甚至可以为此原谅刘德的一些过失?

    答案就是目前盛放在刘德面前的一块木板。

    这是一块三十年以上的老梨木,是张汤带着十几个工匠,日夜精心雕琢而出的完美艺术品。

    为了雕出这么一块木板,刘德早在一个月前,就让张汤在柳市之中买了几万钱的梨木,足足三十多根,但最终只雕出了这么一块。

    不是工匠们技术不过关,实在是……

    这东西,不是一般人能做的。

    因为它叫雕版,古代中国最伟大的发明,没有之一!

    它在中国粉碎了门阀,击败了世家政治,在欧罗巴,它终结了中世纪,开启了文艺复兴。

    它是知识的传播者,文明的皇冠,用尽一切词语来赞美它也不为过。

    欲雕刻出一块能印刷的雕版,技术上的问题反而不是重要的,因为所谓雕版印刷,本身就是脱胎于印章和符令,只要点破那层窗户纸,迟早能被人发明。

    它最大的难处在于,在此时,雕刻它的工匠最起码不能是文盲,否则,稍有偏差,一块雕版立刻就毁了。

    可是现在的工匠,有几个识字的?

    所以没办法,只能上最简单粗暴的方法——通过大量的试验和练习来加强工匠们的熟练程度,所谓熟能生巧,就算不识字,那又如何?

    于是刘德选择了先贤著作中篇幅较小的《洪范》作为匠人们的练习目标。

    通过逆向工程,让张汤将这些字反着写给匠人们看,不求他们懂,只要他们知道某个字怎么雕刻就行了。

    于是,一个多月的不断努力和练习之下,终于在今天结出了成果。

    “试一下!”刘德兴致勃勃,满怀期待的命令道。

    张汤点了点头,拿着那块木板,在其上刷了一层油墨,然后,拿了一张白纸覆盖到雕版之上,用刷子在雕版上轻轻的刷了一下,然后,取下白纸,张汤将之呈给刘德。

    刘德点了点头,接过白纸一看,吟诵道:“武王胜殷,杀受,立武庚……”

    “此是社稷重器!”刘德欣慰的点点头感慨着,抛开雕版发明的影响力不谈,仅仅是现在有了雕版加上白纸,他再乖巧一点,说些好听的话,便宜老爹再大的火气也该消了!

    “来人!”刘德拍拍手。

    “殿下有何吩咐?”王道立刻上前问道。

    “所有工匠,于国有功,其赏钱各一万,布帛十匹!”刘德吩咐着,能赶走便宜老爹回来前,弄出雕版,这些工匠必须赏!

    “多谢殿下!”工匠们一听,顿时一个个笑开了怀,只觉得这一个多月的辛苦,总算没有白费!(未完待续。。)

    ps:  晚上腮帮子那里真是烦死我了~甚至耳朵都出了问题,老感觉有什么东西在那酸酸胀胀的~

    不管怎么说,我会坚持完成承诺

    嗯,明天医院做个详细的检查吧~

    我去,不会是面瘫吧?总觉得有些像啊~

    嗯,等下还有更新,等不及的可以去睡觉觉了,明天起来在看~

第一百四十六节 吴国之变

    就在刘德正在欣赏着雕版印刷之时,在遥远的南方,越过长江,一座雄城矗立在江畔,舟船往来,人流繁多。

    这是广陵城,汉家南方重镇,吴王刘濞所都。

    一身戎装的吴王刘濞,此时正迈步于城头之上,远眺大江两岸的锦绣河山。

    “寡人当年随高皇帝,南征英布,诛杀汉贼,高皇帝以寡人勇悍,封为吴王,授以安南重任,四十二年来,寡人夙兴夜寐,才有如今吴国的大好局面!”刘濞今年虽然已经六十二岁,在汉室诸侯王中,他最为年长,但依然身体健硕,且极为健谈。

    跟在吴王刘濞身边的,俱是他麾下信任的大将。

    不管世人如何评论刘濞,仅仅以其吴国的治政而论,他确实是一位明主。

    四十二年来,借助盐钱的利润,刘濞锐意进取,使得当初被战争打的残破,千里无人烟,满是沼泽与废墟的吴国,如今已经是人口繁多,农田连绵、工商发达,军力鼎盛的南方大国。

    吴国治下三郡五十三城,除田税之外,其余一切苛捐杂税,刘濞统统免除了。

    因此,在吴地,民众只知有吴王而不知有天子,吴国的将领,只认吴王虎符,而不认天子虎符。

    特别是新一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更是几乎都快忘记了有个地方叫长安,还管着他们!

    在这些人心中,吴王才是他们的君主!

    刘濞走上城楼,继续说道:“可惜。这大好局面眼看就要毁于一旦了!”

    他转过身子,看着他的将军们。道:“汉有贼臣,无功天下。侵夺诸侯地,不以诸侯人君礼遇刘氏骨肉,绝先帝功臣。陛下多病志失,不能省察!”

    “赵王遂何罪之有,竟削其河间郡!”刘濞愤愤不平的质问着:“胶西王卬不过是典卖爵位,就要削六县,昨日削赵国,今日削胶西,明日或就要轮到我吴国了。敢问诸将,寡人何以相对?”

    不得不承认,刘濞的演讲才能不错,语气把握的非常到位,很快就煽动起了将军们对于朝廷的愤怒。

    汉室削其他诸侯,吴国的将领都没什么意见。

    但要削吴国,万万不能答应!

    为何,在吴国,就算是个最低层的农民也能过的很滋润。

    吴国虽然地处南方潮湿之地。遍地沼泽,但奈何这里只要交三十税一的田税啊!

    什么更赋、口算统统不用交,吴王一并承担了,不单如此。吴王还把践更都给取消了,这等于说,这里就是一个没有苛捐杂税。人民能安居乐业的世外桃源。

    在这样的好处诱惑之下,四方流民甚至藩国如南越、东鸥、闽越的穷人都纷纷跑到吴国境内定居。

    十几年时间。就将本来破败的地方,变得繁荣起来。沼泽被填埋,屋舍随即建立起来,田园阡陌开始出现,时至如今,吴国三郡人口已经将近两三百万,平均一郡就有一百万人!

    这是吴王刘濞无法抹杀的功勋!

    至于吴国的贵族跟上层,日子更是滋润。

    丰厚无比的食盐与铸钱收益,让吴国能以三郡之地,吸纳天下半数财富,在如此巨额的财富之下,只要不是太傻的,都能过的很逍遥。

    这时候他们听说朝廷居然要削吴国的封地?

    这那里还能忍?

    就算不为自己想想,也得给自己的家族、乡亲父老想想!

    是在吴国过安逸生活,还是回去给汉家朝廷缴纳各种苛捐杂税,服徭役,这就算用屁股也能做出选择!

    一位将军出列拜道:“大王,朝廷削其他封国,末将没有意见,但天子若要削我吴国,臣死都不答应!”

    吴王刘濞看过去,那是他的爱将恒霸,年轻有为,在军中也颇有名声。

    恒霸这样一说,其他将军纷纷激动的跪下来道:“正是,天子若要削我吴国,我等宁死都不肯答应!”

    刘濞一看自己的将军们都支持自己,心中老怀大慰,但还是装模作样的感慨道:“可惜,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寡人身为汉臣,世受国恩,安敢反抗天子?不为也!”

    “大王!”一位将军跪地泣道:“我等不反天子,只反奸贼……就以清君侧的名号如何?”

    “清君侧?”刘濞闻言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这个借口好!

    于是,他抚摸着胡须,道:“寡人既蒙高皇帝恩德,封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