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13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正,郅都不是在奏报里说,这次俘虏了数以万计的俘虏,而车骑将军那边的俘虏还是他的一倍吗?

    有这么多的样品,足够汉家的精英,在河间地做数十个实验的需求了。

    公孙诡听了立刻就拜道:“请陛下批准臣前往凉州,为一县之令,则一匈奴部族,以做臣的实验……”

    公孙诡是个聪明人,他自然知道,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想当初,新化城初立,只是一个低矮苦寒的小地方。

    如今的安东都督薄世最开始被派过去,职位也只是新化令兼任护濊校尉,秩比一千石。

    但现在呢?

    人家的头衔拿出来,能吓死人了。

    大汉安东都护府都督、护濊军将军、怀化郡郡守!

    随便一个都是两千石的封疆,而三者合一,已经远超了一般的封疆,只要卸任回京,起码是九卿,甚至有极大可能接任大将军之职。

    而薄世只用了不过四年多的时间,就完成了这一切,堪称神速!

    更关键的是,全天下都觉得这位郅候子弟是实至名归。

    公孙诡,当然是极有野心的人。

    他当初毅然决然的请求梁王将他举荐给朝廷,是因为他想走向更大的舞台,而梁王已经不能给他提供这样的舞台了。

    要知道,他为自己的请求而付出的代价是非常大的。

    他的好友羊胜,回家教书,梁王光是赏赐就给了足足一千万钱。

    足够羊胜在老家开一家规模庞大的学苑了。

    但公孙诡不愿意自己的下半生从此默默无闻。

    他选择了来到兰台,从基层做起,爬到尚书右仆射的位置,在某些程度上来说,他的这个职位的权柄,已经不亚于九卿了。

    但他知道,他已经爬到顶了。

    兰台,只要尚书令汲黯不想挪窝,那就没有人能抢得走汲黯的位置。

    潜邸之臣,心腹羽翼,加上一个忠直的名声,谁竞争的过?

    而在兰台,除了尚书令外,其他官职,都没有直接决策权。

    所以,公孙诡自己要换地图了。

    而即将成立的凉州,无疑就是汉家的第二个新化,第二个安东。

    公孙诡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去做,总有一天,能风风光光的回来。

    与他一般想法的兰台尚书还有不少。

    兰台尚书,是汉家掌握和接触信息以及情报最多的官僚。

    他们自然可以轻易的根据已有信息判断出来,未来,新的升官捷径,就在凉州。

    只要做出成绩,不说复制薄世的奇迹,至少也可以完成他们仕途中最重要的一次蜕变。

    ………………

    啊~最近两天重感冒+四肢疼,好难受~~~~~(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百一十九节 高阙陷落(1)

    高阙城下,两台巨型攻城砲,终于组装完成了。

    义纵此刻就站在其中一台攻城砲的下面,仰望着这个可怕的前所未有的人类造物。

    巨大的木制结构,支撑起了它的主体。

    在基座下面,一个类似绞盘的器械,已经将绳索拉的绷紧。

    长长的臂杆一头吊着一个巨大木制箱子,箱子里面装的全部都是沙土、瓦砾和废弃物,至少重达数百石。

    当代墨家钜子杨毅,则站在这台史无前例的巨兽面前,为汉军讲解这种武器的原理以及使用方式。

    “此乃配重箱,所谓攻城砲所发之力,皆赖于此……”杨毅指着那个木箱子说道:“这有点类似于杠杆原理,当然,实际情况更复杂一些……”

    “这种攻城砲,在理想情况下,可以将重达两百斤(汉斤)的石弹,投掷到三百步外,对敌方的城墙、工事以及人员造成巨大杀伤……”

    当然,对墨家来说,嘴皮上扯的再天花乱坠,也不如实际走一步更有震撼力。

    所以,在杨毅介绍的时候,这台可怕的文明造物上的零件和齿轮开始缓缓的转动。

    两个壮汉,抬起一颗直径约在一尺左右的石球,将之放到了臂杆另一端,有着明显勺子状的‘铲’里面。

    “诸君,让吾等一起来,为此物的初鸣做一个见证吧!”杨毅自信满满的说道:“就让它宣告,一切旧式要塞和城市防御,统统淘汰!”

    在中国人的字典里,从来没有不破的要塞,也从来没有不陷的城市。

    即使是威名赫赫的函谷关,在历史上也曾经被晋、魏占领。

    所以,吴起告诉魏文侯说,江山在德不在险。

    历代中国统治者孜孜不倦追求的也是德政和德治。

    哪怕是秦始皇,也不能免俗。

    所以,杨毅的话,没有触犯什么忌讳,更不会让人有什么联想。

    众人都是一脸期待的看着那个已经蓄势待发的庞然大物。

    ………………

    “试射准备!”

    随着一个汉军军官的一声令下,那个被吊上半空的‘配重箱’上原本牢牢束缚着它的粗绳索忽然断裂,然后,众人就只听到了一声砰然巨响。

    宛如冬雷一般,炸响在世界。

    它的声音是如此之大,以至于连高阙城里的匈奴人也听到了。

    而且因为高阙城刚好卡在了进出阳山的谷道。

    所以,在最初的巨响过后,无尽的回音几乎是同时抵达匈奴人的耳蜗中。

    但,他们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一块巨石,尖啸着从天而降,啪嗒一声,直接砸在高阙城中的一处马驷,立刻就是鲜血横飞,场面惨不忍睹。

    而在汉军的视角看来,绝大多数人,都只是看到了墨家的操作人员,斩断了配重箱的绳索,在配重箱落地的瞬间,将石弹击发出去。

    很多人甚至都没有反应过来。

    “稍微远了一些,再调整……”杨毅却是立刻拿着纸笔,在一个本子上写着东西,一边写一边说道:“可以降低配重箱的高度并将基座稍微前移三步,再次试射……”

    在旁人眼里,在很多汉军士兵眼里,墨家方才操作的那次试射可以称得上是鬼斧神工,甚至可以与神话传说的仙人一击相比了——恐怕便是仙人也做不到三百步外,将一块数百斤重的巨石抛向他的敌人吧!?

    但在杨毅这些墨者的眼中,这些都不重要。

    他们关注的是为什么?

    为什么在加了配重箱后,攻城砲就可以不需要数百人的人力牵引,但威力却提升了如此多?

    为什么,一块一百斤的石弹和一块两百斤的石弹,在同样的配重箱同样的机器投射出去后,造成的伤害却不是两百斤的那块是一百斤的倍数,而是数倍甚至于十余倍?

    通过在墨苑里的数百次的实验和一直以来的摸索和探寻。

    杨毅感觉自己已经抓住了什么关键。

    他的那本小册子上写满了诸如……速度……重量……诸如此类的文字和大量的思路思绪。

    现在,杨毅更是感觉,自己距离大道,已经越来越近了。

    道是中国士大夫文人乃至于贵族卿大夫们终其一生都在孜孜不倦的追求和探寻的真理。

    孔夫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屈子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在这一点上,诸子百家的认知是相同。

    但不同的是,大家对于道究竟是什么,各执一词而已。

    对墨家而言,道有三千,是天地至理,是世界的基本规则,是上帝划定的准则。

    就像火会熄灭,人会死亡,植物会枯萎一般。

    为了接近道,诸子百家的每一个人,都会不惜一切。

    而墨家更是出了名爱钻牛角尖。

    杨毅现在显然已经进入了钻牛角尖的模式。

    所以,他拿着毛笔,咬着笔筒杆,一会兴奋,一会又沮丧。

    直到,一位墨者拿着一份报告走到他面前说道:“钜子,此乃方才试射的数据……”

    杨毅点点头,接过来看了一眼。

    然后,他就仿佛发现了什么事情一般,拉住那位墨者说道:“王公,您确信这数据没有出错?”

    “嗯,此乃某亲自监督记录的……”王姓墨者疑问道:“钜子有问题?”

    “没有问题!”杨毅兴奋的涨红着脸,跟个小孩子一样,拿着那些数据,说道:“陛下的话,总是正确的!数学,确实是解决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未解之谜的关键!”

    “我感觉,我已经掌握了钥匙,能不能开门,就要看接下来的验证了……”杨毅喃喃自语着,将汉军将官们抛在一边,自己跟低级官僚一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