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14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对于汉室的列侯诸侯来说,这却不过是来看一场蚩尤戏罢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其实,这次石渠阁之会,什么事情都决定不了,什么事情都改变不了。

    即使真的决定了什么事情,改变了什么事情。

    那也是天子和朝堂诸公,早已经有所决断了的事情。

    石渠阁,不过是顺水推舟罢了!

    没看到,主持石渠阁之会的人是丞相周亚夫吗?

    所以,列侯们非常轻松,甚至很多人都是带着娱乐精神过来的。

    ………………………………

    “董公……”

    “请入座……”

    在一个太常官员的引导下,董仲舒被安排坐到了会场北面的一个席位上。

    这个位子的案台上,用着小纂,写了他董仲舒的名字。很好辨认。而且位置很好,不用费太大力气,就可以纵观全局。

    最主要的是,董仲舒发现,他的弟子门徒以及派系之中的名士,似乎都被安排了在他的左近。

    而且,他与胡毋生的位置,也很近,最多不过十步。

    即使是在会议之中时,也可以随时通过弟子门徒交流。

    这还不止!

    董仲舒还发现,在自己的右手边,空了大约二十多个席位。

    微微瞥了两眼,董仲舒发现,那似乎是墨家的位置。

    再朝其他地方看了看,就更有趣了。

    韩诗派和荀子学派、谷梁派、杂家似乎被安排在了一起。

    法家跟黄老派的位置也很接近。

    重民学派与思孟学派的人,则分散在各个角落。

    仅仅从这个细节上,董仲舒的内心就如同翻江倒海一般的激动。

    “天子似乎已经知道了……”董仲舒咬了咬嘴唇:“这算是警告?还是鼓励?”

    不止是他,其他人也都纷纷腹诽不已。

    而再微微抬头向前,董仲舒就看到了这次石渠阁之会的中央。

    那是一个很大的高台。

    高台用着砖木搭建而成,足足有三丈高。

    台上,放着一个台子,台子上,十几根用于扩音的青铜喇叭非常醒目。

    这种名为‘话筒’的装置,所有的太学教授,都不陌生。

    因此,每次太学上大课,都会用这种‘话筒’来提高声音的传播范围,很实用,也很受欢迎。

    在高台之上的四周,铭文、大纂、小纂以及隶书,四种不同的文字,共同书写着同一句名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诗是好诗!

    只是……

    隶书?!

    董仲舒眉头微微一皱。

    而黄老派的学者们,却是都有些怒火中烧了。

    “隶书?这种下九流的文字,也能登大雅之堂?太常怕是烧糊涂了吧?”

    反倒是杂家和思孟学派的人,望着这些文字,眼中闪烁着某些光泽。

    他们是最苛求变革的群体了。

    因为只有变革,他们才有发展壮大和兴盛的机会。

    就在此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在十几位弟子门徒的搀扶下,巍颤颤的走进这会场。

    在见到这老者的瞬间,无论是列侯诸侯,还是名士巨头,纷纷起身,恭身拜道:“晚辈后学末进某某,恭问申公……”

    来者就是如今天下举足轻重的巨头,儒门名义上的精神领袖,鲁申公——申培。

    这可是一位真正德高望重的巨头。

    与之相比,董仲舒和胡毋生,都是小字辈。

    更重要的是,这位申公的来头还大的吓死人。

    他是楚元王的同门师弟,同时也是楚夷王和楚哀王(刘戊)的老师。

    高帝时期,曾经作为主祭孔子的礼官。

    若论地位,当世也只有法家的张恢以及济南的伏生还有当今两千石《易经》博士司马季主能够与之平辈论交。

    其他人,统统是晚辈!

    而申公,跟鲁儒一系,有着很深的纠葛。

    他的门徒弟子之中,有许多都是鲁儒的干将。

    如今鲁儒奄奄一息,这位老先生,却从鲁国千里而来,会不会图谋让鲁儒翻身?

    许多人都狐疑不定。

    毕竟,大家伙可是好不容易,才借着天子的威权,让鲁儒滚回家种田的。

    若鲁儒死灰复燃,那可就不好玩了。

    但是……

    旋即,大家发现,自己已经不用为此担心了。

    因为,大家发现了一个更加可怕和不妙的事情——法家巨头张恢,赫然就在申公身侧。

    这两位儒法两派的真正巨擘,边走边谈,有说有笑。

    让无数人惊讶的下巴脱臼。

    黄老派更是坐立不安,生怕儒法再次走近。

    好在,这两位巨擘只是相互并行了一段时间,然后就分道扬镳。

    申公在儒家的巨头们的恭迎下,走向了他的位置——刚刚好,就在儒家诸派系的正中。

    而张恢,也在他的弟子门徒们的搀扶下,走向了他的位置。

    不过,他的弟子门徒的阵容太过豪华了一些。

    御史大夫晁错亲自开道,左边是廷尉赵禹,执弟子礼恭维在侧,右手则是执金吾郅都,如同家人一般,搀扶在侧。东成候义纵,就像一个小屁孩一样,拿着天子钦赐的御剑,如同卫士,在后护卫。

    如此阵容,让人看了心惊肉跳。

    今日法家之盛,让人目瞪口呆!

    ……………………………………!!!!

    点娘技术性瘫痪至今~~~

    我一直刷新啊刷新,刷了2个小时,终于能进了~~~~泪目。

    第五更也不知道能不能写出来~

    假如没有了,那就挪到明天。

    这坑爹的点娘啊~(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百九十八节 老将

    张恢和申公落座不久。

    又一位老者的到来,打破了会场的平静,并且立刻引发轩然大波。

    这是一位大约八十来岁的老人,他穿着一套鲜明的旧式汉军甲胄,腰系长剑,脚履布鞋,头上却裹着一条庶民所带的布巾。

    浑身上下的装扮,都与今日的石渠阁之会的会场,格格不入。

    但,他的入场阵容,却是无可比拟的!

    丞相,长平侯周亚夫亲自开道。

    特进元老,曲周候郦寄,恭执弟子礼,带着他的家人妻小,用正统的大汉军礼迎接。

    特进元老,弓高候韩颓当甚至率领全家上下,跪在这位老者进场的道路一侧,如同败军之将一般,臣服在地。

    而天下知名的太学山长,田叔老大人,甚至也跟一个见到了偶像的小孩子一样,喜滋滋的陪伴在他一侧。

    另一位穿着甲胄的老将军,刚刚卸任云中郡郡守,被天子赐为特进元老的故云中郡郡守魏尚,则在郦寄的身旁,跟郦寄一样,为他充当警卫。

    “那是谁?”董仲舒狐疑不已,他从未见过这个老人。

    甚至,他从未听说过,在汉室,在北平文侯和故安文候之后,还有什么人,可以让包括丞相周亚夫在内的所有军方大将,都跟弟子一般。

    他的师兄胡毋生也是摇摇头。

    尽管胡毋生在汉室为官的时间,比董仲舒要长。

    但,这个老者显然不是在胡毋生出仕时,还活跃在官场上的人。

    唯有黄老派的几位名宿,勉强认出了来人。

    “他怎么来了?”

    “这个罪臣!”

    杨何望着来人,惊讶无比。

    旁边的弟子不明所以,问道:“老师,此何人哉?”

    “罪臣柴文!”杨何鼻子里哼了一声,冷笑着道。

    “啊!”那个弟子目瞪口呆:“他怎么还活着?这个杀人魔王!”

    随后,此人的身份,就通过弟子们的口耳传递,到了董仲舒耳中,董仲舒一听此人的名字,立刻精神抖擞,跟见到了偶像的小屁孩一样,立刻带着自己的门徒们上前迎接,还跟个脑残粉一样,叮嘱自己的弟子门徒:“这是一位非常非常了不起的老前辈,大汉的大英雄,吾崇拜已久,可惜一直缘悭一面,今日想不到有幸能见到这位老大人,余生之愿足了!”

    胡毋生也同样带着自己的弟子门徒前往迎接。

    他的态度比董仲舒还要隆重。

    这两位公羊派的巨头,带着门徒弟子们,来到那位老者的面前,执弟子礼而拜:“广川晚辈末学董仲舒(齐国晚辈末进胡毋生),敬问老先生安好!”

    而他们的门徒弟子们,虽然不明所以,但却也都跟着拜道:“晚辈末学XX敬问老先生安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