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15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了,法家也是有自己的底线和原则的。

    不是随便什么时候,什么事情都会滥用法律、指鹿为马。

    总的来说,法家在很多时候,是一个非常矛盾的群体。

    为了尽地力之教,富国强兵,他们很多时候,都会践踏法律。

    但是,在其他时候,他们又会拼死维护法律,成为秩序力量的主导者。

    法家并不像黄老派那样,会古板而固执的谨守法律。

    在法家眼里,法律就是一个工具,假如工具不合适,那就换一个,这就是变法!

    倘若工具还可以使用,但当时的情况下,需要变动,那,法家也会毫不犹豫的曲解法律,以达到目的。

    所以,一般来说,一个成功的法家大臣,最终都会变成其他人眼里的酷吏。

    他们冷酷无情,不择手段,双手沾满了贵族地主和百姓的鲜血。

    任何被他们盯上的人,都会大难临头!

    而现在,他们盯上了董仲舒和他的弟子门徒,只能说,董仲舒只能自求多福了。

    但盯上董仲舒的,却不只是法家。

    黄老派的大臣与贵族们,也拿着异样的眼光看着董仲舒和其他儒生。

    对黄老派来说,无疑,法律是最神圣的。

    在维护法律方面,他们比法家还坚定,因为过于教条和呆板,所以,很多时候,黄老学者,常常是顽固和守旧的代名词。

    然而,你不能因此判断,他们就是社会腐朽堕落的一派。

    事实上,守旧派在任何社会都存在。

    而且,很多时候,守旧派并非是腐朽堕落的一方。

    恰恰相反,所谓的进步文人,可能才是腐朽堕落的一方。

    因为世界和社会是复杂的。

    就拿现在来说吧,儒家为首鼓吹的德政和仁政,从历史长河的角度来看,自然是相对进步的。因为人类迟早会走到这个阶段!

    但是,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儒家的这些主张,只会引发灾难!

    甚至毁灭如今强大的自耕农和平民阶级!

    让他们大量破产,流离失所,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最终,陈胜吴广揭竿而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历史再次陷入循环。

    做为皇帝,作为穿越者和重生者,刘彻在很久以前就已经认知到了一个真理——世界是复杂的,历史是螺旋式上升的,最重要的一点——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

    有积极的一面,就必然有消极的一面。

    世界不存在尽善尽美的事情,也不存在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良方!

    就像黄老学派主张小政府,政府不要干涉人民的自主行动。

    这有利于民生和社会发展,但却可能导致地方山头坐大。

    汉室建立以来,刨除刘邦和吕后时期的动荡,自太宗至今,已经发生过三次诸侯王大规模叛乱了。

    这是黄老派主张的小政府带来的必然结果。

    想当年,吴王刘濞的铸钱,甚至与中央的铸钱,瓜分了整个汉室的金融!

    这怎么可能不出事情?

    所以,太宗开始,法家崛起和抬头。

    但法家主张和推行的严刑酷法以及森严的社会秩序,必将导致所有阶级都呼吸困难。

    这就给了儒家的发展壮大提供最佳土壤。

    因为儒家主张德政和仁政,他们既要求中央减少对地方基层的干预,让乡贤来接管乡亭,让大家族成为社会的主体。

    他们还要求在国家层面进行改革,以符合地方山头的利益,减少摩擦。

    这在短期看来是有利的,因为可以收买人心——地方上的大地主和大贵族肯定会四肢都举起来支持。

    但从长远来看,却是灾难性的。

    当然,并不是儒家就没有好的一面。

    事实上,按照儒家的做法来干事,至少可以保证一百年的平稳,而且可以在短期内,凝聚人心,增强国力。

    相当于给国家注射了一针兴奋剂。

    若刘彻不是穿越者,恐怕就上了儒家的贼船了。

    至于现在?

    从短期来看,汉室的黄老派与法家共同秉政,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至少十年内,这个格局不会变化。

    但从长期来看,刘彻知道,最多二十年,世界就要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不仅仅是社会的阶级会分化,会诞生新的阶级。

    就是国家本身也会进行一场激烈的变化。

    旁的不说,一旦汉军彻底击败匈奴,全取西域,进军中亚和南亚。

    那么,刘彻就肯定要兑现自己的承诺——分封贵族。

    这些远离长安数万里的诸侯国和列侯国,必然会带来无数问题。

    而现在,无论儒法黄老还是墨家、杂家,都没有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和方法。

    所有学派,都还停留在战国以来形成的固有秩序和社会结构之中。

    农民与地主,作为社会中坚和国家的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

    但,事情即将发生剧变。

    甚至在现在,这场剧变已经展露头角了。

    西南夷和南越王国之中大量廉价的劳动力涌入东南地区,无论官府还是地主,都热衷于使用这些廉价的劳动力。

    而在安东,倭奴与陈嬌的捕鲸业,日益昌盛,带来了无数来自海洋的宝贵资源和财富。

    而南阳的重工业基地,到今年为止,已经将四万以上的青壮卷入了工业生产之中。

    同时还有超过三万的廉价奴工在其中活跃。

    十年!只要十年!

    刘彻相信,汉室就会迎来一个全新的阶级——工人以及统治和剥削他们的资本工坊主以及产业贵族。甚至可能还会包括殖民地的庄园主与他们的农奴们组成的阶级群体。

    诸子百家,做好准备,迎接这个新时代了吗?

    在刘彻看来,完全没有!

    甚至,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个变化。

    风起于秋萍之末。

    除了远在安东的杂家,似乎已经预见了新时代外。

    主流的儒法黄老,根本看不到这个变化。

    这怎么行?

    这怎么可以?

    刘彻亟需诸子百家的智者和名士,为他来建立和完善一套新时代的秩序和道德体系。

    所以,这才有了石渠阁之会。

    这场会议,不仅仅是开个趴体这么简单。

    更是为未来埋下的伏笔。

    更是他选中现在这个议题的关键原因。

    因为,一旦新时代来临,第一个要做出应对的,必然是法律。

    毕竟,你不可能用一套地主和农民的法律来裁决工人与工坊主,庄园主与农奴之间的纠纷与问题。

    想到这里,刘彻就不得不给他们一点提醒。

    他提着绶带,走了两步,略略思考后,说道:“朕闻之,韩非子曰:法不阿贵,绳不挠曲,又闻商君曰:刑过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故太宗时,廷尉臣张释之对曰:法如是足也!法既如是足也,则必有所分野!”

    “今之地方官,不知法之分野,故用刑常以无度,细民尝受其苦,朕甚不忍之,其请诸子为朕参赞,刑罚之分野,以何为度?”

    若话都说到这个份上,还有人不懂的话,那刘彻就只能说MDZZ!

    听了刘彻的话,无数人都是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董仲舒更是在心里哀叹着:陛下您早说啊……

    于是,他立刻就想要出列,挽回自己方才的失误。

    但可惜,有人比他动作快多了!

    此人,就是他的师兄胡毋生。

    胡毋生几乎就是一个健步,就越出坐席,拜道:“臣闻陛下曰:今之地方官,不知法之分野,故用刑常以无度,细民尝受其苦,朕甚不忍之!陛下怀仁德之心,雨露润及草木鸟兽,臣为天下贺!”

    “臣以为,陛下不若诏天下:其以鞭六十,笞五十为分野,过则违法,御史必纠!若在其中,则曰可也!”

    “臣胡毋生昧死再拜,顿首以辞!”

    鞭六十,笞五十?

    还是太重了!

    五十下笞刑,稍微用点力,就可以把人打死!

    至于鞭六十,几乎会将人抽的体无完肤!

    不过,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臣子假如把事情都办完了,那还要皇帝做什么?

    臣子把好处都占走了,皇帝拿什么显示自己的仁德?

    所以,刘彻非常欣慰的看了一眼胡毋生,道:“卿以为鞭六十,笞五十为分野?朕以为不妥,还是以鞭三十,笞二十为准吧……”

    这样一来,基本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