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15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楼。

    搞得匈奴现在只能在每个塔楼里不断的浇水,还在里面准备了盛满水的木桶。

    即使如此,这些塔楼所能坚持的时间也不是很长。

    没有办法,匈奴只好将从西方找到的所有办法,全都用上。

    甚至,制造出了数辆用巨木打造的攻城车,用十几头牛来牵引,企图依靠木头的保护接见渔阳塞。

    这个设想是很完美的,因为在西方世界,这种攻城车只要能够接近城墙,就是成功!

    因为其庞大的身体,将会在城墙边上,形成一个有利于攻城方的坡度。

    但可惜的是……

    汉朝人不知道从哪里搞来了大量的烈性油脂,不要钱的从城墙倒下去,然后一支火箭,就让匈奴人的一切努力,化作泡影。

    攻城至今,尽管,渔阳塞的城墙都已经出现了多出缺口,城墙下面更是尸横遍野。

    但匈奴,却从未取得什么进展。

    而局势,也越来越对匈奴不利了。

    汉朝人的援军,源源不断的从四面八方赶来。

    甚至有上万的骑兵,在战场周围活动。

    而他们的数量,每天都在增加。

    在十天前,在渔阳塞周围活动和侦查以及骚扰匈奴的骑兵,可能只有大约三四千骑。

    但在今天,这些骑兵的数量已经翻了四五倍!

    而且,其增加的速度在变快。

    至于步兵的数量,在渔阳和渔阳身后的平谷一带,保守估计,汉朝的步兵数量至少超过五万!

    原本设想的突袭和奇袭,打成了一场消耗战。

    这让军臣忧心不已。

    而在另外一个战场上,渔阳郡的东侧,他的军队的进展也很有限,只是拔除了汉朝在长城之前的城市,控制住了进出渔阳的道路和主要的河流。

    但,却无法突破燕山的防御。

    即使偶尔占领和打开了一个缺口,但第二天就会被汉朝人重新赶出去。

    有些时候,甚至连当天晚上也守不住!

    当地的汉朝守军,虽然据说是损失惨重。

    但他的军队也好不到哪里去。

    到现在已经损失了至少六千多人!

    也就唯有右北平方向的进展不错,除了右北平的治所平刚因为守军太多,匈奴人一时半会奈何不得之外,其他城市,基本上拿下来了。

    但却再也取不得进展,因为汉朝的辽东郡和辽西郡的郡兵,源源不断的赶来,并且堵死了当地的道路和要冲,生生将他的军队的先锋,拦在了一条不知名的河流前,动弹不得。

    战前所想的三路并进,直取蓟城,打到现在,变成三路受阻,三路无功。

    而汉朝军队,却一天比一天多。

    更让军臣难受的是——汉朝人粮食和军械补给,迅速而准确。

    斥候们常常报告,数百辆巨车,成群结队的在汉朝军队保护下,接近渔阳塞。

    军臣也尝试过派遣骑兵去袭击和抢夺那些补给物资。

    但结果却是……

    被揍成猪头!

    汉朝的补给车队里的车辆,又高又大,而且坚固无比,这些奢侈的汉朝人,甚至在车厢四周,装了铁皮,放了坚固的木盾。

    这样,运输物资的军队一旦遇到危险,他们就在道路上把这些大车围成一团,士兵在大车的掩护下,肆无忌惮的对着奔袭而来的匈奴轻骑射箭。

    而匈奴骑兵却无法靠近和攻击他们!

    只要时间一长,在战场周围游弋的汉朝骑兵就会支援过来,然后,奔袭的匈奴骑兵就被追出几十里,常常损失惨重!

    最开始,军臣也是怒不可遏。

    既然自己得不到,那就不让渔阳塞里的汉朝守军得到。

    于是严令军队,必须牢牢封锁渔阳附近,不让汉朝的援军接近。

    但,哪成想,汉朝人干脆就抓住这个匈奴分兵的机会,逮着空子,就对匈奴的薄弱的地带,狠狠的咬了一口,最成功的一次,甚至有两千多名匈奴骑兵战死!

    而且,那些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塔楼、木车和攻城塔,也被汉朝人烧掉许多。

    这让军臣真是气不打一处来。

    而到了现在,汉朝人已经彻底解除了平谷…渔阳的道路危险,他们的援军的营垒和营寨,在渔阳和平谷的道路上,接连起伏。

    打到现在,即使是军臣不愿意撤。

    但他的贵族和军队,却不想在打了。

    仅仅是在这渔阳和平谷一带的城市下面和山野之中,就有超过九千名匈奴骑兵长眠。

    至少有五千多人受伤,另外有超过两千人伤势过重而亡。

    有四十多名渠帅,七个骨都侯,两个万骑长战死,甚至还有一位左大当户重伤,一个西域王子被射死。

    匈奴损失的马匹,也超过了一万匹。

    此外,为了鼓舞士气和维持军队战斗力。

    三万多头牛羊被宰杀,成千上万的奶酪和食盐,消耗一空。

    奴隶也已经不堪重负了。

    在过去的这半个月,他和他的军队的损失,就超过了过去两次西征的总和。

    而西征,能够抢到奴隶、财富、工匠、女人。

    但打这汉朝,到现在为止,匈奴人得到的,只有不过几千石的粮食和千把石的食盐、酒和酱料。

    部族的贵族们怨声载道,军队的军官们,意气消沉。

    不止有一个万骑长像他表示——大单于,我们还是撤吧,来年去抢大夏,肯定能把这次的损失补偿回来。

    这倒也不是乱说。

    战争打到现在,除了战死的士兵和损失的战马外,军臣自身的力量,其实没有受到什么太大的折损。

    无非就是幕南的部族遭殃。

    但这不要紧,从过去西征的经验来看,这些损失,不过是再打一次俱战提而已。

    倘若能够打到那个大夏的都城,军臣相信,完全可以弥补现在的所有物质和人员损失,甚至是翻倍!

    但军臣却还是犹豫不决。

    因为他不敢撤!

    撤,就意味着承认失败,承认对汉朝的全面溃败。

    匈奴将彻底失去所有的遮羞布,并且,还会让整个的幕南部族愤怒不已。

    愤怒的贵族和军队,很可能会选择政变。

    而哪怕是幕北的部族和军队,这一次也未必会站在他这边。

    因为,在草原上,人们已经习惯了假如遇到失败和挫折,就换一个首领。

    当初,头曼单于不给力,冒顿单于果断杀了他,然后带着匈奴与东胡开战,奠定了帝国的基业。

    现在,他若撤退,军臣担心,军队回到草原,就会政变。

    幕南的贵族将会带头,而幕北的部族,则会旁观。

    换一个单于而已,多大的事?

    恐怕,到那个时候即使是孪鞮氏,也不会帮他!

    其他三大氏族也会在背地里推波助澜。

    所以,他不能撤!

    而且,撤军的后果,还不止如此。

    军臣心里很明白,他这一撤,不仅仅自己的小命可能要完蛋。

    匈奴帝国更可能彻底丧失对幕南的控制。

    且之那个王八蛋,肯定会趁机在汉朝的支持下,夺取龙城,再立单于庭。

    而幕南的部族,在遭遇了这样的失败后,会有很多很多人,选择投靠且之。

    原因很简单。

    投靠汉朝,他们可能会有顾虑,面子上放不下。

    但投靠曾经的右贤王,却是毫无障碍,也毫无心理压力。

    别看这些家伙现在口口声声,恨不得吃了且之,将他扒皮抽筋。

    然而,一旦且之在汉朝支持下,回到草原,那么,立刻一切都会改变。

    甚至,就连幕北的混蛋,说不定也会跑过去献媚。

    投靠强者,依附胜利者,这是草原千百万年不变的规则。

    且之再混蛋,出生再低贱,但他的主子是最强的,而他则是获得了主子授权,同时还是纯正孪鞮氏出生,曾经的宗种。

    而一旦局面发展到那个时候,整个世界都将改变。

    匈奴的衰落将不可避免。

    而他的统治和孪鞮氏的霸权,也将崩溃!

    可是,不撤兵,他又能怎样?

    军臣的心里面,此刻五味杂陈,其中的酸楚滋味,让他满心难受。

    ………………………………

    等下还有~~~~~~~(未完待续。)

第一千三百零二节 我死以后,哪管洪水滔天(还债1)

    “大单于……”军臣正在暗自神伤的时候,他听到了自己的弟弟夏王的声音。

    这位匈奴夏王,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