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16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中,胸甲骑兵和龙骑兵,属于高度专业化和绝对精锐。

    胸甲骑兵,人尽皆知,是天下第一的具甲骑兵,是战场上的尖刀,是王师的利刃,更是传播文明,驱逐野蛮的播种机。

    而那龙骑兵,则是从马邑之战后才开始由天子亲自下令,在羽林卫和虎贲卫内部开始培训的骑兵。

    因其军旗,以黄龙为像,所以又称为龙骑兵,黄龙骑。

    而从其军旗,你就可以知道,他们是什么人?

    步兵!

    骑马的精锐步兵,专门用于跟随大军快速机动。

    龙骑兵,可以熟练使用和掌握所有汉军现役武器,并且拥有高超的作战技能。

    同时还被要求必须具备随同胸甲转战的能力。

    他们是胸甲骑兵的坚盾,是汉军未来控制草原的希望。

    毕竟,胸甲不仅仅对兵源要求苛刻,而且造价昂贵无比。

    哪怕是现在,一个胸甲骑兵,假如算上他的训练费用和武器装备的话,几乎等于是用黄金堆出来的。

    平均每一个胸甲骑兵,现在至少花费五十万钱以上。

    哪怕是以汉室的财税力量,也养不起太多。

    而龙骑兵就很便宜了。

    只要是战马,都可以作为他们的骑乘用马,而且,并不需要太多的钢铁来武装他们。

    发把陌刀或者塞一具强弩,给个盾牌,他们就可以上阵了。

    遇到敌人,立刻就可以组成以胸甲为核心的战斗集群。

    只要有足够的战马,汉军就可以拉出十万、数十万的龙骑兵。

    甚至将所有步兵都龙骑兵化。

    而这对于汉军而言,就是天籁之音。

    甚至,由此,汉军的羽林卫和虎贲卫,开启了步骑协同的时代。

    不过,在现在,这个构想还处于实验阶段。

    而且因为缺马——哪怕是挽马现在也缺。

    所以,暂时来说,龙骑兵只有在羽林卫、虎贲卫、南北两军和棘门军、灞上军等关中驻军之中出现。

    此番出征,义纵带的北军的两个校尉部,全部都是龙骑兵。

    此刻,听到命令,这些站在黄龙旗下的军人立刻就开始了作战准备。

    在他们队列的侧面,那些橐他身上,一柄柄陌刀被卸下来,一具具强弩,被分发下去。

    甚至还有着百十个随军工匠,取出大量零件,瞬间就在战场上组装出了四台床子弩。

    随即,立刻就有着军人,开始给这些可怕的武器上弦,锋利而巨大的箭头,直指来袭的匈奴骑兵。

    上千名弩兵则全部半蹲在地上,检查着自己的弩机,三百名弓手列在弩兵之前,长弓微微仰张。

    陌刀兵们则竖起了自己的陌刀,默默的跟着军官们,从山坡列队走下,来到盾墙之后。

    数十骑骑兵,从这些队列之中通过,一位位司马扯着嗓子,大声问道:“诸君,吾等何人哉?”

    “龙骑兵!”

    无论是陌刀兵,还是弓弩兵或者是工匠,都昂首挺胸,大声答道。

    “龙骑兵,何职也!”司马们大声问道。

    “吾等是天子之盾!”

    “吾等乃诸夏之剑!”

    更有士兵开始唱起了龙骑兵的军歌:“昨夜梦牧野,周公抚我顶,束发立华冠……”

    立刻就引来了大合唱:“丈夫应是重危行,岂因儒冠误我身……一呼龙骑千百万,扫尽胡虏清寰宇……”

    这合唱之声是如此之大,以至于连在中军的义纵也听得仔细。

    “这龙骑兵之歌,写的也太通俗了一些吧……”有文职军官微微嘀咕。

    义纵却是听得很高兴,扫了他一眼,道:“你懂什么?通俗才好,若非如此,士兵们岂能听得懂?”

    这世界上,最振奋人心的文字,从来都不是那些文绉绉,引经据典,各种生僻词乱飞的文章——这些文章,现在都躺在石渠阁里发霉呢!

    那什么话如今天下皆知?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这句话,现在三岁小孩子也都知晓了。

    没看到这些年来,天子诏书,倘若是明令天下的诏命,也非常通俗了吗?

    就如前年天子下诏,颁布平律,诏书抬头的第一句话就说——朕闻之太公曰:天下圹圹,一人有之,天下丛丛,一人理之……

    看看这话多通俗,哪怕是没读书的农民,也知道天子的意思!

    想到这里,义纵就下令道:“传令全军: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王者,天子也!苟舟车之所至,人迹之所及,虽蛮夷夷狄,亦天子之民!今稽粥氏颇率天子之民而不听天子,此大罪也!获罪于天,无可祷也!倘匈奴臣民,尤能熟知大义,迷途知返,跪地请降,可免一死!”

    这命令,立刻就得到了执行。

    汉军两万多人立刻就齐声大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王者,天子也!苟舟车之所至,人迹之所及,虽蛮夷夷狄,亦天子之民!今稽粥氏颇率天子之民而不听天子,此大罪也!获罪于天,无可祷也!倘匈奴臣民,尤能熟知大义,迷途知返,跪地请降,可免一死!”

    ………………………………

    两万多人齐声大吼的声音,务须描述,就可以知道这样的声音的威力有多大。

    即使是传说中的夔牛之鼓,大概也不过如此。

    匈奴人自然也被这声势所吓到。

    “汉朝人在说什么?”兰折野问道。

    立刻就有一个精通汉话的贵族对兰折野解释了一遍,然后愤恨不平的道:“主子,这汉朝人狂妄无礼,居然声称我大匈奴子民也为其皇帝治下的百姓!真是可恨!”

    兰折野闻言,脸色大变,骂道:“汉朝人!欺人太甚!”

    这已经是对他和他的胥纰军以及整个匈奴帝国的羞辱了!

    而且,汉朝人的理由和借口,更是令他气的汗毛都竖起来了。

    还有没有天理了?

    照汉朝人的这个说法,是不是这个世界上,只要有阳光,有活人,有土地的地方,哪怕身处汪洋大海,远在十万里之外的野人,也是他们皇帝的臣民,也是他们统治之所?

    就是老上单于当年也没有这么大的雄心!

    但他们哪里知道,这正是汉家自古以来的政治正确和传统美德。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夷狄蛮子,就得跪下来恭迎王师,乖乖接受中国文明的教导。

    不服者,统统都要杀全家!

    三王五帝,莫不如从,三代数十王,哪怕是春秋战国,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诸侯们也是如此。

    不然你以为东夷百族,犬戎白狄是自己乖乖的上吊自杀或者主动搬迁到深山老林,躲进荒漠大泽里的?

    如今,义纵不过是进一步升华了这个概念,并且**裸的将之提出来了罢了!

    而这正是帝国主义的典型嘴脸和典型做派。

    我说的才是对的,我的规则,才是普世价值!

    尔等渣渣,快快跪听普世之音。(未完待续。)

第一千三百四十一节 接触战

    不止是兰折野,就是系雩难,也被汉军的吼声吓了一大跳。

    不过跟兰折野相比,系雩难倒是不需要翻译——他们家族世代都曾经负担着与汉朝交流和往来的责任。

    对于汉朝的文字语言甚至文化,他都有一定的了解。

    听到汉军的吼声,系雩难沉沉一叹:“汉朝人的野心,终于揭露了……”

    系雩难的祖父是当初给冒顿和老上单于都做过使者的系雩浅,系雩浅当年甚至还与汉朝的大文豪,号称是国士的贾谊打过交道。

    因此,系雩难知道,贾谊曾经公开阐述过他的汉匈政策。

    而在对匈奴的政策方面,贾谊的主张主要是三表五饵,令匈奴不战而降和汉朝皇帝理所应当统治草原的论调。

    而这些论调,与今日汉朝人的主张,真是几乎一模一样。

    只不过,在当年,汉朝人只敢悄悄的议论。

    但现在却是明目张胆的对匈奴人发出他们的要求!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王者,天子也!苟舟车之所至,人迹之所及,虽蛮夷夷狄,亦天子之民!今稽粥氏颇率天子之民而不听天子,此大罪也!获罪于天,无可祷也!

    话只用听到这里就够了,汉朝人欲要鲸吞世界,独霸寰宇的野心,让系雩难感觉有些呼吸困难。

    他心里很明白,未来的世界,真的会是汉朝的世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