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1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看名单上面这么多的官员、军官,从基层的队率到中坚的屯长、司马,负责治安的盗贼都尉,居然都跟河东的彻侯们有着种种关系,顺藤摸瓜下去,竟然都是亲戚或者家族先人曾跟随过这些彻侯。

    不止如此,地方民政系统更是被这些彻侯渗透成了筛子,十个基层的亭长、游缴有九个能跟他们扯上关系。

    这就像一张大网,将整个河东的军政体系都笼罩于其中。

    让人看了不寒而栗,甚至心惊胆战!

    不过刘德想想也觉得正常。

    彻侯食邑一县之地,位高权重,民间有的是想攀附和巴结的人。

    而这些彻侯也不傻,自然懂得利用他们的地位来为他们笼络人才,方便自己做事,于是,就这样盘根错节的联系到了一起。再加上他们自己昔日的部下们的后代,于是就形成了刘德现在看到的名单。

    刘德很清楚,这些人现在大部分都是相互利用的关系,平时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真要拧成一根绳子,他们还需要十几二十年以上的经营和培养,才有那么一点点可能形成一个门阀政治的雏形。

    即使只是这样,刘德的心中也开始警惕也戒备了。

    门阀政治有多可怕,不用讲,是个人都明白。

    “只要我在位一天,就不能给门阀半点生存的空间!”刘德在心里想着。

    但此刻,这个关系网对刘德还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

    刘德对袁盎一拜道:“多谢丝公!”

    当然要感谢袁盎了,没有袁盎从中联络、协调,刘德自己是没办法在这一下子就能将所有的彻侯都拉过来的。

    而如今的天下,估计也就只有袁盎和石奋有这个人脉能将这么多的彻侯家族在短时间内就全部联络沟通好。

    “请丝公为我尽快联络这名单上的所有臣子,请他们右袒以安定河东,效忠天子!”刘德再一拜道。

    当年,周勃夺吕产兵权,进入北军营地,鼓噪士卒,道:今为刘氏右袒,吕氏左袒,北军全部右袒,于是杀吕禄吕产,废少帝。

    刘德就是用这个典故来告诉所有的将校,站队的时候到了,你是忠臣还是逆贼,必须选择。

    很显然,只要不是傻瓜都知道该怎么选择。

    周阳由死定了!(未完待续。。)

    ps:  今天本来下午就该更了,结果码字的时候脖子一低头就又酸又疼,我去~目测是压迫脊椎神经了~晚上的时候,才找到了解决的办法,我现在是半躺着仰头码字。。。

    咳咳~这伤病什么时候能好呢?

    春哥何在啊~~~~

    嗯,明天我去尝试一下针灸看看~貌似很多说这个有效。

    等下应该还有~嗯,怎么着也得2更吧

请假条

rt

    脖子感觉要断了,向各位读者老爷请个病假。

    恩,明天 我去想个办法看看,实在不行打封闭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九节 布置

    诺!”袁盎叩首道:“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臣奉命!”

    “另外,还要劳烦丝公为我走一趟安邑,以安周阳之心,就说,朝廷欲任命其为大行,请他做好准备,及早定好继任之人!”刘德又道。

    袁盎联络的人,只能确保万一周阳由起兵叛乱,规模被限定在一个小范围之内。

    但却不能保证他一定没法子叛乱。

    周阳由在河东当了三年郡守了,若说他没有几个铁杆心腹、脑残支持者,说出去都不会有人相信!

    要确保万无一失,还是必须按照原计划行动。

    而袁盎是最适合稳住周阳由的人选。

    最重要的是,只要袁盎出现在安邑,就能确保,除周阳由的死忠外,再也不会有其他人听命周阳由了。

    袁盎听了刘德的话,点头道:“臣奉命!”

    说完就欲起身告退,去联络官员,前往安邑,执行刘德的命令。

    但刘德却叫住他道:“丝公,天使章德,与我有旧,若有可能,就给他留条生路罢……”

    这句话,刘德是犹豫了很久最终才说出口的。

    章德这一次,这差事,毋庸置疑,干砸了!

    回了长安,他不死也要脱层皮!

    为什么?

    身为天使,持节镇抚河东,他有先斩后奏,临机应变的权力。

    河东郡守周阳由当着他的面,告诉他杀了郡中长史、司马、督邮。

    当时。章德的上策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下令拿下周阳由,哪怕周阳由当场发作。举兵叛乱,那章德也是有功无罪,甚至会被认为是忠奴。

    中策是立刻拂袖而去,然后上书长安,这样虽然无功,但起码立场坚定,政治正确。

    可他偏偏选择了下策!

    即没有下令马上以叛贼的罪名逮捕周阳由。更没有拂袖而去,与此事划清界限,反而滞留安邑……当然这个选择不能说愚蠢。一般的大臣面对当时的场景,多半也会跟章德一样选择。

    但他是宦官啊!对宦官来说这就是取死之道!

    身为宦官,立场不坚定,政治不正确。回了长安。只要有人稍稍提一下他在河东的表现,天子不杀他,大臣也要杀他!

    但刘德却不能见死不救!

    章德在安邑的表现固然糟糕到了极点,甚至不客气的说,他完全就是自己给自己挖好了坟墓!

    但是,刘德记得,后世有个著名的米国政治家说过一句话大概意思是:我知道他是个混蛋,但他也是老子的混蛋!那里轮得到你们这些渣渣指手画脚?

    这句话虽然粗鲁。但却道出了政治的真谛。

    章德这次做的事情虽然在政治上立场不坚定不正确,身为宦官。他就是死一万次,也弥补不了这个过失!

    然而,他是刘德的人,至少是心向着刘德的人。

    刘德必须保护他!

    至少也得做出一个保护他的样子出来。

    否则,以后谁还肯为刘德卖命?

    特别是如今刘德还不是太子,更不是皇帝,这个表态就尤其需要了!

    刘德必须让手下人知道,他是一棵参天大树,为他办事的人,都能得到荫庇!

    这么说可能无耻,但这就是政治!

    “章德?”袁盎笑了笑,他对刘德跟章德有交情,一点都不意外,身在宫廷,有志社稷,不拉拢几个宦官怎么行?就是今上当年也曾经拉拢先帝的宠臣北宫伯子,以求其在先帝面前美言。只是身为文官,袁盎天生的看不起一切宦官,就是当年北宫伯子以忠厚仁义闻名宫廷内外,不知道多少人曾受过其恩惠,但那些受过其恩惠的人中照样有许多人看不起北宫伯子,袁盎虽然还不至于到极端的仇视一切宦官,但想让他帮一个阉奴……这……真是有难度!然而,当着刘德的面,袁盎自然不会傻到当面拒绝,他反而没有一点意见的道:“臣尽力而为!”

    至于是不是真要放章德一马,给他一条生路?

    呵呵……

    刘德那里知道袁盎心里的想法,他见袁盎答应的痛快,心中虽有疑虑,但也没怎么往深处想,笑道:“如此,就拜托丝公了!”

    “我带众人继续前往汾阴,丝公先行去安邑,待一切安排妥当,再请丝公传书于我……”刘德道:“等父皇诏命一到,就是周阳由授首之时!”

    汉制,两千石大臣的生死,只能由皇帝定夺。

    刘德虽然是皇子,但也不能越俎代庖。

    汲黯已经出发,算算时间,最多一天后他就能过河,只要汲黯过河,按照制度,弘农的地方官会马上将消息用加急传递的方式送到长安。

    汉室有一套紧急的消息传递体系,即使是吴楚发生的事情,也在这个体系的保障下,也能保障两天后就到达长安。

    而从弘农到关中,最多后天日落之前,消息就能传递到长安天子御前,然后按照流程,天子会马上召集文武百官商议,然后拿出方案,再将命令传递到刘德手上,那就应该是四五天后。

    “也就是说,我只有四五天的时间来挖出汾阴鼎……”刘德在心里寻思着,必须要加快进度了!

    否则天子诏命一到,不管怎样,他都必须马上回到安邑去处置周阳由。

    然后就是必须回长安了。

    出来一趟,闹出这么大的事情,再让他在外面溜达,刘德感觉就算老爹同意,大臣们也会全部反对!

    从这一次起,最起码三五年内,刘德甭想跑出三辅范围一步了!

    一行人下了山,袁盎就告辞,赶去安邑联络官员,稳住周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