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17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强大的屯垦团,会保护和庇护自己的成员。

    若是这样强军的屯垦团,哪怕日后解散了,编户齐民,但与这些军队的联系却不会断。

    依然会被这些军队视为自己人、家人甚至是兄弟同袍。

    出了事情,绝对会护着。

    哪怕是地方官,也轻易不敢欺压。

    不然,鬼知道哪家的主人,曾经与大汉军队里的哪位大人物一起开过荒,猎过野鸡?

    万一惹到这样的人家,他们的家人跑去告状,惹来军队的关注,岂非是吃不了兜着走?

    这些年来,军队里面的将军和校尉、都尉,出手帮自己的麾下勇士的家乡,讨伐和声讨贪官污吏,可是常常发生的事情。

    而遇到这种事情,除非占了道理,不然,那个地方官就等着倒霉吧!

    连郡守都未必敢顶着来自军队的压力,倒行逆施。

    至于一般的县令、县尉,遇到这种事情,立刻就会服软道歉,表示是一场误会。

    那些不这么做的人,都死光光了。

    汉军的校尉、都尉、将军,可是有着许多关系,甚至可以直接见到廷尉、御史大夫乃至于丞相的。

    不过,考虑了一下当前的情况后,邵荣明智的放弃了这些赫赫有名的王牌和天子亲卫的屯垦团。

    原因很简单。

    他不仅仅只是想要做一个农民或者富农。

    他要做当世的豪杰,世人崇拜的英雄。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必须避开那些来自贵人家族和士大夫家族里的精英!

    若是内地长安的士大夫贵族,邵荣或许可以不将他们放在眼里。

    但是,这边郡的士大夫贵族,每一个家族成员,都是文可考举,武能杀敌的真正丈夫。

    许多人从出生一直到长大,都在父祖的督促下,磨砺自己的武技和各种技战术。

    他们受到的是最正统,最好的训练和教育。

    若无意外,他们的成长速度和潜力,不是自己这样的寒门家族里的破落户可以比拟的。

    一念及此,邵荣就有了决定。

    两天后,就是选择屯垦团的时候。

    而他会放弃那些竞争激烈的屯垦团。

    “忠勇军屯垦团或者楼烦军屯垦团,是我最好的选择……”邵荣在心里默默的做出了决定。

    忠勇军和楼烦军,虽然都是夷狄为主的军队。

    但他们也是汉军的野战军,也可能拥有一些胸甲配额。

    只要表现好,邵荣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成为赳赳武夫之中的一员,成为被人崇拜和敬仰的光荣的大汉骑军之中最强的胸甲骑兵!(未完待续。。)

第一千四百一十二节 河套的开发(3)

    两日后,邵荣如愿以偿,加入了忠勇军屯垦团之中。

    在一张云中郡郡守衙门以及大汉廷尉、大农衙门共同盖章的契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后,他就成为了忠勇军屯垦团的一员。

    而他签名的举动,毫无疑问,立刻就引起了忠勇军派来的一个军官的注意。

    “你识字?”这个满脸刀疤,在以前肯定是匈奴人的军官特别好奇,连说话都似乎有些颤抖。

    没办法,忠勇军在今年被天子准许建立自己的屯垦团。

    在忠勇军上上下下的人眼里,这毫无疑问,是天子接纳并且承认,他们已经洗清自己的罪孽将升华为诸夏子民的具体表现。

    每一个人,都是兴奋、紧张、惶恐之中还带着一些不安的。

    无疑,对于忠勇军的成员,特别是那些旧战俘们来说。

    这一次的屯垦团的事情,干系到了大家能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被天下认可和接受的诸夏子民。

    为了办好这个屯垦团,同时让天下人知道,忠勇军已经不是夷狄了。

    忠勇军都尉韩孺,直接下令,让自己麾下的干将,同时也是忠勇军之中公认‘有文化’‘有士大夫之行’的校尉秦远,退出现役,来担任首任忠勇军屯垦团校尉。

    除此之外,还从全军上下,精选了特别能战斗,汉化程度最高的三十余人,一起退出现役,这些人共同组成了忠勇军屯垦团的教官架子。

    当然,有了教官,还远远不够。

    忠勇军上下,在过去,除了打仗和杀人,别的事情,基本不会。

    至于农耕和指导百姓,更是两眼一抹黑。

    但没有关系。

    忠勇军有人罩!

    车骑将军东成候的弟子田建,有一个狗腿子,名为巴列,过去是折兰的骨都侯。

    在武周塞时,第一个投降,第一个跪下来,于是,他被东成候赏给了自己的弟子作为奴仆。

    无疑,这是极高的荣誉和赞赏。

    而这位巴列,如今就在长安。

    更加让人振奋的是天子的长子,帝国未来最有希望问鼎王座的皇子,与巴列的主人,如今是同窗。

    所以,韩孺通过巴列的关系,联系上了安东那边。

    然后,开出了很大的价码。

    用了整整五百个大夏女人,从安东都护府之中,挖来了一整套的屯垦团班子。

    从丞令,一直到农稷官、铁匠、蒙师、医师,一应俱全。

    当然,忠勇军的关系,还不止于此。

    光靠一个皇子的同学的奴才,也干不成这样的大事。

    在这个过程之中,另一位德高望重的大人物,也出手帮忙了。

    此人,才是忠勇军在朝堂里的真正靠山。

    特进元老,弓高候韩颓当!

    忠勇军都尉韩孺,正是他的庶子!

    若无这位德高望重的特进元老以及武苑的祭酒出手,忠勇军也搞不定这么繁琐的事情。

    只是,虽然教官什么的都搞定了。

    但屯垦团的成员素质和成色,也是干系着屯垦团事业成败的关键啊。

    忠勇军上下,没有任何人愿意看到,自己的屯垦团被其他军队骑在脑袋上。

    因为那意味着失败,更意味着自己等人的赎罪之旅,还没有结束,他们还没有洗清自己的罪孽,升华为光荣的诸夏臣民。

    所以,韩孺严令忠勇军要不惜一切代价寻找、发掘和拉拢所有高素质的移民。

    自然,像邵荣这样,居然能写自己的名字的移民,绝对属于屯垦团里的高素质人才啊!

    这就好比后世改开之时,你去深圳的一个公司应聘,开口就是一口流利的英文,保证公司老板都要惊为天人。

    邵荣却是早知道,会是这样的一个情况。

    他在这几个月里,通过打听和了解,知道了很多安东那边屯垦团的情况和消息虽然他的情报大部分是从商人那里听来的,水分很大。

    但有一个事情,他是确信的一个识字,并且能基本的读写的人,无论在哪个屯垦团,都是非常受欢迎的,也是重点培养对象。

    安东那边的屯垦团里,曾经有在故乡不过是一个穷困潦倒,有上顿没下顿的穷酸甚至是失败的方士,到了安东,才能一展现,立刻被重点培养起来。

    三年之间,就跨越了官民的界限,成为了屯垦团里的重要一员,并且备受尊敬。

    虽然邵荣志不在此,但他也明白,曾经在家里读过两年书,能基本识字,并且会简单的算术的他,肯定能得到重视。

    而他需要的正是重视。

    毕竟,倘若无人赏识,他基本不可能获得资源。

    邵荣知道,想要成为一位胸甲骑兵,有多么困难。

    他的堂兄,靠的是自己天赋异禀,加上家里的全力支持为了培养堂兄,他的伯父,甚至舍不得吃穿,其他昆仲姊妹,也都是倾力支持,甚至有出嫁得姐姐,不断的从婆家拿来粮食、钱帛以及酒肉补贴。

    即使如此,堂兄也是用了三年,才被选上去。

    很显然,邵荣知道,自己没有堂兄那么好的条件,也不可能获得那样的资源。

    而且他的天赋也远远不如堂兄。

    是以,当这个一看就知道是匈奴人的矮小男子一问话,邵荣就立刻答道:“学生曾经在家中侥幸读了两年书,算是开蒙了……”

    这样说着,邵荣也是庆幸不已。

    正因为伯父家全力栽培堂兄,是以,曾经请了先生,到家里教授。

    邵荣得以搭上便车,免费跟着堂兄上学。

    虽然只有两年,但却让他也算是开蒙。

    虽然算不上什么文化人,但却也是能识字。

    那匈奴男子闻言,大喜过望,对忠勇军来说,每一个识字的人才都弥足珍贵。

    他们想要升华为诸夏,一个关键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